期刊文献+
共找到789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革命博物馆研学价值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测评研究
1
作者 李志强 崔淇 杨子怡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59-71,共13页
革命博物馆是红色研学主阵地,其研学价值因其特殊的教育功能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家长是学生研学的主要决策者。基于家长视角,构建了革命博物馆研学价值评价体系,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运用SPSS和AMOS软件检验了评价体系,并借助多元回归分析... 革命博物馆是红色研学主阵地,其研学价值因其特殊的教育功能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家长是学生研学的主要决策者。基于家长视角,构建了革命博物馆研学价值评价体系,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运用SPSS和AMOS软件检验了评价体系,并借助多元回归分析法对革命博物馆研学价值展开测评。结果表明:(1)革命博物馆研学价值评价体系共包含传承价值、情境价值、情感价值、成本价值、文化价值5个维度及18个细化指标。(2)基于家长视角的革命博物馆研学价值的测评得分值为4.65,家长对革命博物馆研学价值处于无所谓到有点认可的水平,表明革命博物馆研学价值还是得到了家长一定程度的认可,但认可度不高,尚存在一定提升空间。本研究既为家长评价革命博物馆研学价值提供了适宜的工具,又为革命博物馆研学价值的提升与塑造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长视角 革命博物馆研学 研学价值 评价体系
下载PDF
博物学视野下的高校美育研究与实践 解读学校美育
2
作者 李睦(文/图) 于妙(整理) 《工业设计》 2024年第4期9-13,共5页
当今美育的意义备受社会关注,而美育可实施的途径有待深入探讨。文章根据2023年12月《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的精神,通过研究教育中“浸润”的内涵,以及“浸润”如何从概念转化为可实施的方法,结合对清华大学艺术... 当今美育的意义备受社会关注,而美育可实施的途径有待深入探讨。文章根据2023年12月《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的精神,通过研究教育中“浸润”的内涵,以及“浸润”如何从概念转化为可实施的方法,结合对清华大学艺术专业教育和艺术通识教育实践,对当今学校的美育教学做出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美育 概念转化 美育教学 高校美育 博物 艺术专业教育 美育的意义 通识教育实践
下载PDF
博物致知:博物馆形塑公众对世界的认知——“《北辰对话》国际博物馆日学术交流活动”侧记
3
作者 李竞萌 耿娴 +2 位作者 李敏 廖红 郝倩倩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4年第3期79-85,共7页
2024年5月,《北辰对话》国际博物馆日学术活动在中国科技馆举行。活动聚焦博物馆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作用和文化传承价值,探讨了其起源于学者研究及收藏家收藏的历史背景,并强调了博物馆在提升民族文明程度中的关键作用。随着公众科学文化... 2024年5月,《北辰对话》国际博物馆日学术活动在中国科技馆举行。活动聚焦博物馆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作用和文化传承价值,探讨了其起源于学者研究及收藏家收藏的历史背景,并强调了博物馆在提升民族文明程度中的关键作用。随着公众科学文化需求的增长,“博物馆热”现象凸显,智能时代下的博物馆需结合传统与现代,形成特色教育体系。未来,博物馆将继续促进科学文化交流,为公众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文化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教育 博物馆研究 博物
下载PDF
论冯杰《非尔雅》中的“博物”美学
4
作者 吕杰 《今古文创》 2024年第32期4-6,共3页
冯杰是当代文坛为数不多的兼善诗、文、书、画的作家,其散文也因而具有了多种艺术形式之间相互交融的美学品格,实际上这鲜明地反映出冯杰其人其文所继承的中国古代“君子博物”的文艺传统。《非尔雅》作为冯杰极具代表性的散文佳作之一... 冯杰是当代文坛为数不多的兼善诗、文、书、画的作家,其散文也因而具有了多种艺术形式之间相互交融的美学品格,实际上这鲜明地反映出冯杰其人其文所继承的中国古代“君子博物”的文艺传统。《非尔雅》作为冯杰极具代表性的散文佳作之一,无论就其外在的形制与结构,还是其内在的选材与旨趣而言,无不呈现出北中原那别具一格的乡村“博物”美学风貌。以《非尔雅》为范本,采用传统博物学的视角来看待冯杰的散文创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冯杰散文内里所具有的独特审美蕴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中原 博物 冯杰 《非尔雅》
下载PDF
都市博物热与自然人文的博物学转向
5
作者 邓小燕 谌丽平 《中国图书评论》 2024年第8期57-64,共8页
博物热是近年文化领域值得关注的文化潮流,它不仅有效促进了公众的自然意识,也在不断推动科普与自然人文的博物学转向。博物学热是多方面原因促成的,包括生态意识的兴起、学理与实践层面的提倡与示范、中产读者群的崛起、自然评奖机制... 博物热是近年文化领域值得关注的文化潮流,它不仅有效促进了公众的自然意识,也在不断推动科普与自然人文的博物学转向。博物学热是多方面原因促成的,包括生态意识的兴起、学理与实践层面的提倡与示范、中产读者群的崛起、自然评奖机制的促进以及图书出版的积极介入。就发展趋势而言,博物学热的本土化、地方化也在诸多层面得以实现。从生态自觉向博物自觉的转变,也显示了国人自然意识的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博物 博物出版 生态主义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博物馆研学模式研究
6
作者 李滟泽 王迪 田佳怡 《漫科学(科学教育)》 2024年第3期104-106,共3页
目前,随着互联网经济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并在宏观经济和社会环境的稳定支持下,国民旅游需求持续增长,旅游消费呈现上升趋势。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研学旅游正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同时,鉴于博物馆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目前,随着互联网经济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并在宏观经济和社会环境的稳定支持下,国民旅游需求持续增长,旅游消费呈现上升趋势。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研学旅游正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同时,鉴于博物馆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博物馆研学逐渐成为休闲旅游的主要选择。然而,尽管博物馆研学领域正在蓬勃发展,但也面临一些问题。文章从博物馆研学的现状出发,强调了互联网在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探索了互联网背景下博物馆研学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背景 博物馆研学 研学模式
下载PDF
地图与博物学:英美旅行书写中的帝国建构策略
7
作者 谭晓亮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01-108,121,共9页
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涌现出一股被称为“空间转向”的学术新浪潮。与此同时,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空间转向催生着文学研究学界的空间转型。作为文学地理最具代表性的文类,旅行书写兼具事实和想象的双重话语特征,它不仅... 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涌现出一股被称为“空间转向”的学术新浪潮。与此同时,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空间转向催生着文学研究学界的空间转型。作为文学地理最具代表性的文类,旅行书写兼具事实和想象的双重话语特征,它不仅是作家异域旅行的想象性描述和经验性总结,而且是殖民者开启海外探险、商业贸易和帝国扩张的先行性文本。本文将以地图与博物学作为切入点,从后殖民主义视角探察旅行书写中呈现的民族主义、帝国想象、海洋贸易、边疆意识和文化殖民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 博物 旅行书写 帝国建构
下载PDF
欧美博物学、非遗保护之缘起及其伦理思考
8
作者 王海龙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1-42,123,124,共14页
近代博物馆的兴起是欧洲文艺复兴及启蒙运动的产物。巧合的是,博物学繁兴与现代人类学的兴起时代几乎平行。人类学拓宽了人们理解大自然及人类自身的视野,而博物学则为人们打开了认识世界及人类文明的窗户。进入20世纪,学术界和国际行... 近代博物馆的兴起是欧洲文艺复兴及启蒙运动的产物。巧合的是,博物学繁兴与现代人类学的兴起时代几乎平行。人类学拓宽了人们理解大自然及人类自身的视野,而博物学则为人们打开了认识世界及人类文明的窗户。进入20世纪,学术界和国际行政机构从文化救险和田野工作的视角发现了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逝速度很快,抢救和保存这些人类文明遗产是眼下全球性的任务。人类学研究在这方面总结了许多理论得失,在研究人类文明遗产保护方面,美国对于印第安文化在伦理上有着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如何从文明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做好文化保存和文物返还的工作,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 非遗保护 文化救险 人类学 文物返还 多元文化
下载PDF
《博物学杂志》与近代生物学知识的传播
9
作者 张潞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4年第3期78-86,共9页
1914年,由中华博物研究会于上海创办的《博物学杂志》是我国最早的生物学期刊之一。《博物学杂志》以“调查全国物产及其区系,研究学术,交换智识,改良教科,促进实业”为宗旨。它通过刊登大量有关生物学的研究文章、改良生物学教材、规... 1914年,由中华博物研究会于上海创办的《博物学杂志》是我国最早的生物学期刊之一。《博物学杂志》以“调查全国物产及其区系,研究学术,交换智识,改良教科,促进实业”为宗旨。它通过刊登大量有关生物学的研究文章、改良生物学教材、规范生物学名词等,传播了丰富的生物学知识,推动了中国近代博物学向近代生物学的转变,促进了我国近代生物学以及近代生物学期刊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学杂志》 近代生物学 博物
下载PDF
江南博物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10
作者 俞旭 许卓蔚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24年第5期14-19,共6页
江南博物课程是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和补充,它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博物学的相关概念以及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关系等,促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江南博物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生活,具... 江南博物课程是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和补充,它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博物学的相关概念以及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关系等,促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江南博物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生活,具体包括20个内容主题,主要以学科拓展、主题探究、活动体验三种形式来推进实施。为了落实课程评价,开发了场馆使用反馈表和学习综合性评价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 博物课程 科学教育 课程评价
下载PDF
博物馆与社会教育力量合作的问题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梦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0期111-116,共6页
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热度的不断提升,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承载能力逐渐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与社会教育力量的合作成为提升博物馆社会教育部门承载能力的可选项。然而,由于博物馆社会教育部门与社会教育力量在属性、目的、优势上各有... 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热度的不断提升,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承载能力逐渐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与社会教育力量的合作成为提升博物馆社会教育部门承载能力的可选项。然而,由于博物馆社会教育部门与社会教育力量在属性、目的、优势上各有不同,如何实现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如何合理地实现社会教育力量的筛选、管理就成为合作发展中的重中之重。该文立足国内主要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现状及社会教育力量与博物馆联动发展现状,在分析博物馆与社会教育力量分歧的基础上探讨了二者的融合方式,并基于实践案例对社会教育力量合作过程中的管理与评价机制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社会教育 馆校合作 博物馆研学 博物馆教育优势 博物馆讲解 博物馆课程 博物馆社会教育制度管理
下载PDF
走出来的博物学(三) 采桑湖观鸟
12
作者 范雄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 2024年第5期40-43,共4页
“奥秘世界”栏目邀请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范雄伟和他的团队带来“走出来的博物学”系列文章。本期,让我们造访鸟类的“天堂”采桑湖,去鸟类的“朋友圈”一探究竟。
关键词 生命科学学院 博物 采桑 朋友圈 鸟类
下载PDF
走出来的博物学 日登白箬狮子山
13
作者 范雄伟 《发明与创新(下旬刊)》 2024年第9期46-49,共4页
“科普视界”栏目邀请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范雄伟和他的团队带来“走出来的博物学”系列文章。本期,让我们在日登白箬狮子山中,解万水千山总是“蜻”,赏“采花大盗”和“江洋大盗”的本领,探蚁蜂本是一家亲的奥秘。
关键词 博物 科普 生命科学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 狮子山
下载PDF
走出来的博物学(一)雨夜麓山观虫
14
作者 范雄伟 林继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 2024年第3期42-45,共4页
当你看到“博物学”这三个字时,脑海中浮现的是一幅视野开阔的达尔文肖像画还是各种版本的《昆虫记》?是国家地理还是自然博物馆里的那些动植物标本?…一切文明,都累积了丰富的与外部环境打交道的经验,博物学是最古老的人类与自然打交... 当你看到“博物学”这三个字时,脑海中浮现的是一幅视野开阔的达尔文肖像画还是各种版本的《昆虫记》?是国家地理还是自然博物馆里的那些动植物标本?…一切文明,都累积了丰富的与外部环境打交道的经验,博物学是最古老的人类与自然打交道的科学。本期开始,《奥秘世界》栏目邀请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副教授范雄伟和他的团队带来“走出来的博物学”系列文章,携手科普达人“朝碧海而暮苍梧,睹青天而攀白日”,从脚下的路、笔下的文、心中的想、生物与地质的交融、人文与艺术的结合中共赴山河星辰,在自然中觉察,在觉察中升华,风行水上,科普自然,一起走进这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学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科学院 博物 视野开阔 科普 动植物标本 风行水上 在自然中 外部环境
下载PDF
走出来的博物学(四) 不一样的啄木鸟
15
作者 肖辉跃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 2024年第6期40-43,共4页
“奥秘世界”栏目本期邀请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范雄伟团队成员、自然文学写作者一一肖辉跃,带领大家走近“不一样的啄木鸟”,开启对啄木鸟的全新认识。鸟类丰富多彩的外表构成了自然界最美的画卷。在地球两端的极寒之地,在... “奥秘世界”栏目本期邀请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范雄伟团队成员、自然文学写作者一一肖辉跃,带领大家走近“不一样的啄木鸟”,开启对啄木鸟的全新认识。鸟类丰富多彩的外表构成了自然界最美的画卷。在地球两端的极寒之地,在耸入云霄的高原峭壁,在无边无际的大海,在森涛阵阵的原始森林,在人流密集的城市公园,在美丽的乡村田野,甚至在荒无人烟的沙漠,它们都无处不在。每一种鸟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耸入云霄 博物 啄木鸟 全新认识 城市公园 原始森林 团队成员 生命科学学院
下载PDF
走出来的博物学(二) 长沙有“蝽”天
16
作者 林继伟 范雄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 2024年第4期39-41,共3页
《奥秘世界》栏目邀请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范雄伟和他的团队带来“走出来的博物学”系列文章。本期,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脚步,体验长沙的“蝽”天。“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长沙的春天很短暂,甚至常被人抱怨“长沙... 《奥秘世界》栏目邀请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范雄伟和他的团队带来“走出来的博物学”系列文章。本期,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脚步,体验长沙的“蝽”天。“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长沙的春天很短暂,甚至常被人抱怨“长沙没有春天”,而我却说长沙有“蝽”天——有“蝽”出现的日子就是“蝽”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长沙的“蝽”天,发现别样的美好与感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紫千红总是春 博物 生命科学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 (二) 长沙
下载PDF
走出来的博物学(六):祁阳觅化石
17
作者 刘仲舒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 2024年第8期44-47,共4页
“奥秘世界”栏目邀请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范雄伟和他的团队带来“走出来的博物学”系列文章。本期,让我们在资深化石猎人刘仲舒的带领下,走近神秘但也许就在我们身边的古生物化石。
关键词 古生物化石 博物 生命科学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
下载PDF
基于地方文物资源的博物馆研学单元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以“南朝石刻”单元设计研究为例
18
作者 韦阳广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4期166-168,共3页
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是现阶段教育的努力方向。该文突出教学的真实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彰显边做边学的学习过程和跨学科融合教学的特点,从地方文物资源出发,探究南朝石刻蕴... 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是现阶段教育的努力方向。该文突出教学的真实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彰显边做边学的学习过程和跨学科融合教学的特点,从地方文物资源出发,探究南朝石刻蕴含的历史、人文及社会价值,增强学生对文物资源的保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文物资源 学科融合 博物馆研学 南朝石刻
下载PDF
馆校合作下博物馆研学课程开发策略探究
19
作者 白筱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1期0096-0099,共4页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博物馆研学课程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博物馆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博物馆和学校深度合作。馆校应作为博物馆研学课程开发的双主体,共同制定课程目标、内容和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博物馆研学课程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博物馆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博物馆和学校深度合作。馆校应作为博物馆研学课程开发的双主体,共同制定课程目标、内容和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本文旨在探讨在馆校合作下,博物馆研学课程开发的策略,包括合作模式、课程设计、师资培训等方面的探究。通过深入分析和案例研究,提出可行的策略,旨在推动博物馆研学课程的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馆校合作 博物馆研学 课程开发
下载PDF
跟着镜头一起“去看展”——青少年博物馆沉浸式体验电视专题片的 设计和实施技巧
20
作者 蒋巧 《东方娱乐周刊》 2024年第5期165-167,共3页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博物馆研学和文化传播方式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沉浸式体验作为一种强调参与性与体验感的教育方式,已经成为博物馆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和实践方向。文章旨在探讨沉浸式体验下博物馆研学的新趋势,特别关注电视专题...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博物馆研学和文化传播方式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沉浸式体验作为一种强调参与性与体验感的教育方式,已经成为博物馆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和实践方向。文章旨在探讨沉浸式体验下博物馆研学的新趋势,特别关注电视专题纪录片在其中的作用和潜力。通过深入研究如何将电视专题纪录片与博物馆研学相结合,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提升参与度,增强教育效果,以及拓展文化传播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博物馆研学 沉浸式体验 专题纪录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