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汉学家卜德(Derk Bodde)的秦史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顾钧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1-15,共5页
美国汉学家卜德(Derk Bodde)是西方最早研究中国秦代的学者,他的贡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他的博士论文《中国第一个统一者:从李斯的一生研究秦代》填补了西方学者秦代研究的空白;他执笔的《剑桥中国秦汉史》"秦国和秦帝国"一章... 美国汉学家卜德(Derk Bodde)是西方最早研究中国秦代的学者,他的贡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他的博士论文《中国第一个统一者:从李斯的一生研究秦代》填补了西方学者秦代研究的空白;他执笔的《剑桥中国秦汉史》"秦国和秦帝国"一章认为秦帝国虽然时间短暂,但历史意义重大;他将《史记》中和秦代关系最为密切的四个传记翻译成英文并成书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卜德 秦史 李斯
下载PDF
新世纪中国文化研究如何三面应战——德克·卜德晚年讲稿的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浩 《江汉学术》 2016年第3期94-101,共8页
21世纪的中国文化研究面临着来自学术史、历史文献和国际学界三方面的挑战,美国著名汉学家德克·卜德晚年讲稿——《What and Why in Chinese Civilization》的洞见与不见给我们正反两方面的启示:面对空前庞大的历史文献和学术资源... 21世纪的中国文化研究面临着来自学术史、历史文献和国际学界三方面的挑战,美国著名汉学家德克·卜德晚年讲稿——《What and Why in Chinese Civilization》的洞见与不见给我们正反两方面的启示:面对空前庞大的历史文献和学术资源,研究者应勇于重审、反思那些看似不证自明的"常识",质疑"预设"、"基础"、"前提"的合理性,重访以往被忽略的多元面相,以不断更新、丰富我们对重大文化命题的认知;研究者在利用古典文献时应充分注意到其不断附益、流变、生成和经典化、谱系化的建构过程,以确保举证、持论的科学性;国内学界应当熟悉海外汉学家的研究视野、角度、路径与方法,但必须同时注意其"解构"与"颠覆"倾向,警惕那些有意无意的偏见和误读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克·卜德 中国文化 汉学家 海外汉学 中国学
下载PDF
德克·卜德与中国文化 被引量:1
3
作者 蔡慧清 《湖南社会科学》 2006年第2期135-138,共4页
德克·卜德是美国汉学摆脱欧洲汉学的影响,谋求独立发展时期的著名汉学家,一生与中国结缘,而他对于中国文化的态度又有别于他所处时代的西方整体。其汉学研究著述多达一百余篇(部),从中可以见出20世纪美国汉学研究领域及其方法的整... 德克·卜德是美国汉学摆脱欧洲汉学的影响,谋求独立发展时期的著名汉学家,一生与中国结缘,而他对于中国文化的态度又有别于他所处时代的西方整体。其汉学研究著述多达一百余篇(部),从中可以见出20世纪美国汉学研究领域及其方法的整体变化,其中所表述的不少观点至今仍然是国际汉学界关于中国文化的经典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克·卜德 中国文化 美国汉学
下载PDF
中国神话的存在状态——德克·卜德中国神话研究述评
4
作者 蔡慧清 刘再华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85-187,共3页
德克.卜德用“历史化”和“零星碎片”两个概念描述中国神话的存在状态,纠正了某些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神话的偏见。卜德认为,中国神话的历史化,主要是神话和神祗向表面上看起来是真实的历史和人的转化。关于造成中国神话零星碎片... 德克.卜德用“历史化”和“零星碎片”两个概念描述中国神话的存在状态,纠正了某些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神话的偏见。卜德认为,中国神话的历史化,主要是神话和神祗向表面上看起来是真实的历史和人的转化。关于造成中国神话零星碎片化存在状态的原因,卜德主要从社会意识形态和中国古代语言的特性两个方面寻求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神话 德克·卜德 神话历史化 零星碎片
下载PDF
中国文化的特质、基础及可有贡献——德克·卜德关于汉学的基本认识
5
作者 程志华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4-63,共10页
卜德研究中国文化涉及面很广,但核心集中在四个方面:其一,中国神话不像西方文化具有完整的"神话体系",而是以"零星碎片""历史化"为存在状态。其二,中国人虽不以逻辑思维见长,但却具有明显的"分类思... 卜德研究中国文化涉及面很广,但核心集中在四个方面:其一,中国神话不像西方文化具有完整的"神话体系",而是以"零星碎片""历史化"为存在状态。其二,中国人虽不以逻辑思维见长,但却具有明显的"分类思维"。其三,汉语言文字的重要特征是表意文字,对中国文化的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四,中国文化的"主导观念"体现在对"超自然世界""自然世界""人的世界"的看法中。四个方面虽然相对独立,但均以"和谐宇宙观"为基础,而"和谐宇宙观"可对人类和平发展作出贡献。可贵的是,卜德研究中国文化以多元文化观为前提。因此,他不仅看到中国文化的不足,亦能认识到其优长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卜德 神话存在状态 分类思维 汉语言与文化 主导观念 和谐宇宙观
下载PDF
德克·卜德论汉语言文字及其对中国科学思想的影响
6
作者 蔡慧清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259-264,共6页
德克.卜德关于汉语言文字的论述主要是围绕李约瑟问题展开的,其看法独立于西方汉学界两种流行的观点之外。一方面他反对认为表意文字缺乏表现力,阻碍科学思想产生的观点,充分肯定汉语言文字本身具有独一无二的美与感染力;另一方面又不... 德克.卜德关于汉语言文字的论述主要是围绕李约瑟问题展开的,其看法独立于西方汉学界两种流行的观点之外。一方面他反对认为表意文字缺乏表现力,阻碍科学思想产生的观点,充分肯定汉语言文字本身具有独一无二的美与感染力;另一方面又不赞同汉语对中国科学思想毫无影响的说法,认为汉语书面语对于中国思想中科学思维方式的影响是阻碍大于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克·卜德 李约瑟 汉语言文字 科学思想 中国 表意文字
下载PDF
论美国汉学家卜德的《史记》研究
7
作者 胡青松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CSSCI 2018年第1期281-289,共9页
美国的《史记》研究,比较有价值的是美国汉学家卜德的研究,他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先后出版了两本著作,其中一本《中国首位统一者》中不仅有对《史记》的文本批评,还借由对李斯生平的叙述展开了对秦统一的全面考察;第二本译著《三篇秦代... 美国的《史记》研究,比较有价值的是美国汉学家卜德的研究,他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先后出版了两本著作,其中一本《中国首位统一者》中不仅有对《史记》的文本批评,还借由对李斯生平的叙述展开了对秦统一的全面考察;第二本译著《三篇秦代人物列传》,对于《吕不韦列传》等篇章的真实性都有所质疑,也认为《史记》中诸多人物对话乃是出自司马迁的文学加工。卜德的史记研究成果对于后来的沃森、倪豪士等汉学家的翻译和研究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汉学 卜德 史记 李斯
下载PDF
卜德与《燕京岁时记》 被引量:2
8
作者 顾钧 《民俗研究》 CSSCI 2011年第3期85-90,共6页
《燕京岁时记》是一部记录北京岁时风物民俗的专书,1936年被首次翻译成英文出版,译者是正在北京进修的美国学者卜德。翻译基本采用直译,偶尔也有意译和省略。译本在海内外受到广泛的好评,同时学者们也提出了一些商榷意见,卜德将这些意... 《燕京岁时记》是一部记录北京岁时风物民俗的专书,1936年被首次翻译成英文出版,译者是正在北京进修的美国学者卜德。翻译基本采用直译,偶尔也有意译和省略。译本在海内外受到广泛的好评,同时学者们也提出了一些商榷意见,卜德将这些意见落实在1965年的第二版中。《燕京岁时记》英译本是卜德的第一部作品,此后他一直关注和研究中国民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卜德 《燕京岁时记》 翻译
原文传递
中国葯物西传考 被引量:1
9
作者 莫任南 《海交史研究》 1990年第1期8-12,共5页
上古、中古时期,沿"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运去欧、亚、非各地的我国物产,除人们熟知的丝绸、黄金、瓷器、茶叶、铜器、漆器、火药、纸张、指南针外,还有大黄、肉桂、生姜、黄连、麝香等重要药物。中药西去,史书记... 上古、中古时期,沿"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运去欧、亚、非各地的我国物产,除人们熟知的丝绸、黄金、瓷器、茶叶、铜器、漆器、火药、纸张、指南针外,还有大黄、肉桂、生姜、黄连、麝香等重要药物。中药西去,史书记载分散、零碎,未能引起研究者重视。美国学者德克·卜德(Derk Bodde)在其专著《中国物品西入考》①中,讨论中国药物西传,仅说到大风子油和麻黄碱,未及中国大黄、肉桂、生姜、黄连、麝香,甚至无一字提到它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麻黄碱 大风子油 指南针 大黄 麝香 中古时期 德克·卜德
下载PDF
二十世纪“理”概念英译的实践与争论 被引量:3
10
作者 蔡慧清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7-166,共10页
理学的西传得益于对"理"概念的译介。20世纪英语世界对中国哲学术语的译释日益重视。卜道成、德克·卜德、陈荣捷、吴怡、成中英、葛瑞汉等著名学者的著作中都或多或少涉及到"理"的翻译与诠释,观点有分岐与争辩... 理学的西传得益于对"理"概念的译介。20世纪英语世界对中国哲学术语的译释日益重视。卜道成、德克·卜德、陈荣捷、吴怡、成中英、葛瑞汉等著名学者的著作中都或多或少涉及到"理"的翻译与诠释,观点有分岐与争辩,也有相互借鉴,从中可以管见"理"概念英译的实践形式、基本面相以及西方理解与接受中国哲学核心概念的思想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 英译 德克·卜德
原文传递
顾颉刚与美国汉学家的交往
11
作者 顾钧 《国际汉学》 CSSCI 2015年第3期145-150,204,共7页
顾颉刚是中国20世纪的史学大师,一生交游广阔,其友人中有不少外国学人。本文利用《顾颉刚日记》和其他中英文资料探讨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前顾颉刚与几位在北京进修的美国汉学家的交往,重点是其中三位:恒慕义、卜德、顾立雅。他们的交往... 顾颉刚是中国20世纪的史学大师,一生交游广阔,其友人中有不少外国学人。本文利用《顾颉刚日记》和其他中英文资料探讨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前顾颉刚与几位在北京进修的美国汉学家的交往,重点是其中三位:恒慕义、卜德、顾立雅。他们的交往见证了中美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了美国汉学的发展,也成为顾颉刚著作向海外传播的开始。中外学者的密切交往是民国时期北京(中国)学术繁荣的一个显著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颉刚 美国汉学 恒慕义 卜德 顾立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