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介苗ERP基因缺失突变株在小鼠体内毒力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杜燕 张万江 +3 位作者 吴芳 王萍 李蕾 吴江东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41-144,共4页
为初步研究卡介苗ERP基因缺失突变株对小鼠的毒性作用,将卡介苗ERP基因缺失突变株和BCG分别皮下接种BALB/c小鼠后,取小鼠脾脏和肺脏匀浆,将匀浆液稀释后接种于罗氏培养基,培养3周后计菌落数(CFU);同时观察肺部病理改变,并比较和分析免... 为初步研究卡介苗ERP基因缺失突变株对小鼠的毒性作用,将卡介苗ERP基因缺失突变株和BCG分别皮下接种BALB/c小鼠后,取小鼠脾脏和肺脏匀浆,将匀浆液稀释后接种于罗氏培养基,培养3周后计菌落数(CFU);同时观察肺部病理改变,并比较和分析免疫16周时各组小鼠肺、肝、脾的脏器系数.结果表明,卡介苗ERP基因缺失突变株较BCG对BALB/c小鼠毒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支杆菌 卡介苗erp基因缺失突变株 BCG 毒性
下载PDF
大肠杆菌侵袭基因缺失突变株与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冬松 方文刚 +1 位作者 陈誉华 宋今丹 《细胞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29-333,共5页
ibeA、ibeB、ibeC是与大肠杆菌侵袭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密切相关的基因,但迄今各基因的功能并不清楚。应用侵袭分析和免疫荧光技术分析了各基因的缺失突变型及野生型大肠杆菌对HBMEC的侵袭、细胞骨架与细胞间紧密连接的影响。结... ibeA、ibeB、ibeC是与大肠杆菌侵袭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密切相关的基因,但迄今各基因的功能并不清楚。应用侵袭分析和免疫荧光技术分析了各基因的缺失突变型及野生型大肠杆菌对HBMEC的侵袭、细胞骨架与细胞间紧密连接的影响。结果显示:野生型菌大肠杆菌侵袭率为3.46%,而ibeA、ibeB、ibeC缺失突变株分别为0.54%、0.82%和0.73%;ibeA缺失突变型与野生型大肠杆菌作用相似,可引起HBMEC的细胞骨架蛋白分布改变,在细胞膜处呈明显的聚集,而ibeB和ibeC缺失突变株并未引起细胞骨架的明显改变;野生型和ibeA缺失突变型大肠杆菌可引起紧密连接结构的明显改变,而ibeB和ibeC缺失突变株对紧密连接结构的影响不明显。这些观察到的结果提示:ibeB和ibeC基因产物可能在调节细胞骨架和影响细胞紧密连接中起重要作用,而ibeA基因产物在其中的作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基因突变 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相互作用 细胞骨架 细胞间紧密连接 新生儿 细菌性脑膜炎
下载PDF
大肠杆菌REPEC O103 ler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与免疫 被引量:3
3
作者 冯书章 Edgar C.Boedeker +2 位作者 Chengru Zhu Timothy Thate James Kaper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9,共5页
目的 研究大肠杆菌致病岛LEE基因群中调节基因ler对细菌致病性和免疫原性的影响 ,评价基因缺失突变疫苗株的免疫效果 ,为人致病性和出血性大肠杆菌基因缺失突变疫苗的研制提供技术路线。方法 利用兔致病性大肠杆菌REPECO1 0 3为始发菌... 目的 研究大肠杆菌致病岛LEE基因群中调节基因ler对细菌致病性和免疫原性的影响 ,评价基因缺失突变疫苗株的免疫效果 ,为人致病性和出血性大肠杆菌基因缺失突变疫苗的研制提供技术路线。方法 利用兔致病性大肠杆菌REPECO1 0 3为始发菌株 ,根据同源重组的原理 ,运用自杀性载体 pCVD442技术 ,敲除位于细菌染色体上的ler基因 ,构建ler基因缺失突变株 ,通过动物实验 ,检测基因缺失突变株的致病性和免疫保护作用。结果 构建了REPECO1 0 3ler基因缺失突变株 ,并证实ler基因细菌致病岛的正调控作用和对细菌生长的负调控作用。家兔实验研究表明 ,ler基因缺失突变株无致病性 ,但保留着良好的免疫原性。结论 首次揭示了ler调节基因与细菌致病性和免疫原性的关系 ,构建的REPECO1 0 3ler基因缺失突变株安全性好 ,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是理想的家兔的致弱疫苗候选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REPEC O103 ler基因突变 构建 免疫 免疫攻毒
下载PDF
在非洲绿猴中评估重组RSV基因缺失突变株作为候选减毒活疫苗的可能性
4
作者 张颖 《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 2004年第4期179-180,共2页
关键词 非洲绿猴 评估 重组RSV基因突变 候选减毒活疫苗 可能性
下载PDF
大肠杆菌巴豆甜菜碱还原酶基因缺失菌株的构建
5
作者 张文刚 叶江 +1 位作者 吴海珍 张惠展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9-522,共4页
报道了体外构建caiA基因缺失的带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5.2kb线状DNA分子,以此转化大肠杆菌JM83和BL21(DE3)株,借助于体内DNA同源重组,定向敲除了大肠杆菌中的巴豆甜菜碱还原酶编码基因caiA。经遗传稳定性实验、聚合酶链反应(PCR)以及Sou... 报道了体外构建caiA基因缺失的带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5.2kb线状DNA分子,以此转化大肠杆菌JM83和BL21(DE3)株,借助于体内DNA同源重组,定向敲除了大肠杆菌中的巴豆甜菜碱还原酶编码基因caiA。经遗传稳定性实验、聚合酶链反应(PCR)以及Southern鉴定,表明所获得的JM83转化子22号和BL21(DE3)转化子4号确为caiA基因缺失突变株;酶活分析结果表明,22号和4号转化子均丧失了巴豆甜菜碱还原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重组 巴豆甜菜碱还原酶 基因 抗性基因 突变
下载PDF
志贺氏菌样毒素Stx2e缺失突变株的构建及部分生物学特性的分析
6
作者 张志强 姜露 李永慧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年第9期102-102,共1页
水肿病是能由产志贺样毒素型大肠杆菌产生的Stx2e毒素引起的一种细菌传染病,对断奶仔猪有较高的致死率,常造成较大的经济。当前,Stx2e毒素影响病原菌与靶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不明确,Stx2e基因缺失株作为后选疫苗的潜力有待确认。
关键词 志贺样毒素 生物学特性 突变 志贺氏菌 相互作用机制 基因 大肠杆菌 断奶仔猪
下载PDF
水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rpfC缺失突变体在感病和抗病水稻品种中的繁殖和扩展
7
作者 陆光涛 唐纪良 冯家勋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SCD 1999年第1期10-14,共5页
水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oryzaepv.oryzae)中国菌株13751和水稻品种广桂110和IR26的相互作用分别为亲和和不亲和相互作用。13751的rpfC基因缺失突变株SL3751在电... 水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oryzaepv.oryzae)中国菌株13751和水稻品种广桂110和IR26的相互作用分别为亲和和不亲和相互作用。13751的rpfC基因缺失突变株SL3751在电镜下的形态和野生型没有显著差别,均为短杆状,大小为(0.5~0.8)×(1.0~2.0)μm。用108cfu/mL或1010cfu/mL的SL3751剪叶接种苗期和分蘖盛期的广桂110,接种后5d内SL3751在广桂110中的生长繁殖和野生型相似,但接种5d后SL3751在其中的活菌数均稳定在106-7cfu/叶,最终SL3751的活菌数比13751的低100倍左右。在抗病品种IR26上,接种后5dSL3751也增殖到106-7cfu/叶,之后也保持在这一水平,最终SL3751的活菌数比野生型的低10倍左右。另外,SL3751在被接种到广桂110和IR26后,它被主要局限在剪叶接种切口下3cm范围内。野生型接种在广桂110上,接种后3d就迅速沿叶脉往下扩展,野生型13751在抗病品种IR26中的扩展速度显著慢于其在广桂110中的扩展速度。所有这些都进一步证实rpfC基因在13751在致病过程中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黄单胞菌 致病变种 基因 突变 繁殖
下载PDF
利用同源重组构建蓝藻集胞藻6803ndhM基因突变株及其分子鉴定
8
作者 龙宗娟 赵娇红 +2 位作者 魏兰珍 王全喜 马为民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16,23,共4页
蓝藻NADPH脱氢酶(NDH-1)是一种重要的光合膜蛋白复合体,参与CO2吸收、围绕光系统I的循环电子传递和细胞呼吸。迄今为止,人们已在蓝藻细胞中鉴定出15种NDH-1复合体亚基(NdhA-NdhO)。然而,人们对NdhM亚基的研究尚不够,至今未见有反向遗传... 蓝藻NADPH脱氢酶(NDH-1)是一种重要的光合膜蛋白复合体,参与CO2吸收、围绕光系统I的循环电子传递和细胞呼吸。迄今为止,人们已在蓝藻细胞中鉴定出15种NDH-1复合体亚基(NdhA-NdhO)。然而,人们对NdhM亚基的研究尚不够,至今未见有反向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在通过构建同源重组载体、自然转化和多次继代筛选后,对转化子进行了PCR和蛋白免疫印迹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壮观霉素基因已成功地插入到ndhM基因的保守区域,并完全破坏了ndhM基因的蛋白表达,从而获得了ndhM基因缺失的突变株,为进一步研究NdhM亚基对NDH-1复合体的稳定性和生理功能等奠定了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H-1复合体 ndhM基因突变 集胞藻6803
下载PDF
基因缺失疫苗能有效预防鸡沙门氏菌病 被引量:1
9
作者 朱静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2-72,共1页
韩国国立全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将肠炎沙门氏菌(SE)野生株剔除lon尼和畔月后成功构建一种新型的突变株JOL9/9,并将其作为疫苗株,研究其对沙门氏菌病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 鸡沙门氏菌病 基因疫苗 预防 肠炎沙门氏菌 研究人员 保护作用 突变 LON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TK^-/LacZ^+突变株的构建 被引量:9
10
作者 方六荣 周复春 +2 位作者 陈焕春 吴斌 何启盖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4-248,共5页
本研究以地高辛标记的含TK基因的BamHI/KpnI片段为探针 ,通过Southern杂交确定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基因组中一大小约 5 9kb的KpnI片段中含有TK基因 ,回收该片段并克隆于pUC18的KpnI位点。然后进一步克隆其中含TK基因的PstI/KpnI片段 ,并将... 本研究以地高辛标记的含TK基因的BamHI/KpnI片段为探针 ,通过Southern杂交确定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基因组中一大小约 5 9kb的KpnI片段中含有TK基因 ,回收该片段并克隆于pUC18的KpnI位点。然后进一步克隆其中含TK基因的PstI/KpnI片段 ,并将LacZ表达盒插入到该片段中的BamHI位点 ,构建转移质粒 pUEKPZ。将该质粒与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基因组共转染PK 15细胞 ,待完全病变后在X gal存在下筛选蓝斑 ,蓝斑纯化 3次后 ,经PCR扩增、Southern杂交证实获得的病毒为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TK- /LacZ+ 突变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鄂A TK-/LacZ突变 基因标志疫苗
下载PDF
MDV CVI988/Rispens弱毒株VP22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鸿军 秦爱建 +5 位作者 丁铲 苗晋锋 张鑫宇 何秀苗 金文杰 刘岳龙 《江苏农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5-8,共4页
血清I型马立克氏病病毒(MDV-1)的UL49h基因编码病毒被膜蛋白VP22在病毒的复制和传播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已发表的MDV-1 GA株的序列,从CV1988/Rispens弱毒株感染的鸭胚成纤维细胞中扩增VP22基因片段,结果获得大小为732 bp的PC... 血清I型马立克氏病病毒(MDV-1)的UL49h基因编码病毒被膜蛋白VP22在病毒的复制和传播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已发表的MDV-1 GA株的序列,从CV1988/Rispens弱毒株感染的鸭胚成纤维细胞中扩增VP22基因片段,结果获得大小为732 bp的PCR产物。将PCR产物克隆T载体并测序分析,结果发现,与经典强毒GA株相比,弱毒株CV1988的VP22存在3个定点突变和一个缺失性突变。缺失的位点亲水性强,并位于VP22主要的抗原决定簇区。结果证明强毒株与弱毒株的VP22存在明显差异,为利用CV1988 VP22的蛋白传导域传导目的蛋白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Ⅰ型马立克氏病病毒 CVI988/Rispens弱毒 VP22基因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基因突变 蛋白传导域
下载PDF
透明质酸生产菌溶血素S基因缺失突变菌株的构建及其特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玉川 李宇兴 +4 位作者 赖永勤 李学如 黄新河 郭泰林 姚宁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55-1765,共11页
【目的】马链球菌兽疫亚种是工业上生产透明质酸的主要菌种,该菌能产生引起宿主细胞溶血的链球菌溶血素S(streptolysin S,SLS)毒素,因而其产品的安全性一直是人们所担心的问题。本实验的目的就是通过基因敲除的方法构建不产SLS的透明质... 【目的】马链球菌兽疫亚种是工业上生产透明质酸的主要菌种,该菌能产生引起宿主细胞溶血的链球菌溶血素S(streptolysin S,SLS)毒素,因而其产品的安全性一直是人们所担心的问题。本实验的目的就是通过基因敲除的方法构建不产SLS的透明质酸生产工程菌,同时探讨溶血素sag A基因缺失对菌株透明质酸合成和其他毒力因子的影响。【方法】利用温度敏感/自杀性质粒p JR700载体系统,构建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ag A基因缺失突变株;通过PCR扩增,溶血平板和SLS含量测定等方法确定sag A基因缺失;采用分光光度、SDS-PAGE和细胞毒性试验等分析方法,对野生菌株和sag A基因缺失突变菌株透明质酸含量、透明质酸分子量、溶血素Hylc、透明质酸分解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和菌体表面蛋白等相关毒力因子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获得了透明质酸产量提高30%而溶血活性极低的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ag A基因缺失突变株。该突变株与野生菌株相比较,透明质酸分解酶活性增加而透明质酸相对分子量降低,此外,与毒力相关的表面蛋白含量、溶血素Hylc和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活性也显著降低。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野生菌株与sag A基因缺失突变菌株的培养物上清液,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在马链球菌兽疫亚种中sag A不仅是表达溶血素SLS的基因,同时sag A基因对菌株透明质酸合成、透明质酸分解酶、菌体表面蛋白、溶血素Hylc和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等都具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 基因突变 透明质酸 链球菌溶血素S 毒力因子
原文传递
淋病奈瑟菌rmp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及其抗体杀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国才 解如山 +5 位作者 冒艳丽 刘双喜 焦红梅 陈红菊 严华 季明春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78-582,共5页
目的研究淋病奈瑟菌的外膜蛋白Rmp在免疫阻抑中的作用及其消除策略。方法PCR扩增淋病奈瑟菌rmp基因,将rmp中间200个核苷酸残基用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取代,含rmp两侧侧翼区和Kan的DNA片段△rmp:Kan转化淋病奈瑟菌WHO—A菌株,PCR和Wes... 目的研究淋病奈瑟菌的外膜蛋白Rmp在免疫阻抑中的作用及其消除策略。方法PCR扩增淋病奈瑟菌rmp基因,将rmp中间200个核苷酸残基用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取代,含rmp两侧侧翼区和Kan的DNA片段△rmp:Kan转化淋病奈瑟菌WHO—A菌株,PCR和Westernblot鉴定野生rmp被突变基因(△rmp::Kan)取代并不能表达Rmp的突变株。突变株免疫小鼠,并用抗体介导的补体杀菌作用研究免疫血清的抗菌活性。结果构建了珊p基因缺失的淋病奈瑟菌突变株,突变株诱生的抗体具有更强的杀伤淋病奈瑟菌活性。结论淋病奈瑟菌丌印基因缺失突变株可能消除了野生株中Rmp的免疫阻抑作用,在新型全细胞减毒活疫苗研制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奈瑟菌 同源重组 rmp基因突变 减毒活疫苗
原文传递
猪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TK/gE/gI三基因缺失突变株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
14
作者 郑慧华 刘芳 +4 位作者 张宇 赵宇 田润博 崔建涛 陈红英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900-1906,共7页
应用PCR方法扩增了猪伪狂犬病病毒(PRV)NY株TK基因两侧序列,克隆至pUC-19载体,同时插入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基因,构建转移质粒pUC-TKLRE,并与PRV变异株gE/gI双基因缺失突变株rPRV NY-gE-/gI-的基因组DNA共转染ST细胞,通过蚀斑纯化,获得表... 应用PCR方法扩增了猪伪狂犬病病毒(PRV)NY株TK基因两侧序列,克隆至pUC-19载体,同时插入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基因,构建转移质粒pUC-TKLRE,并与PRV变异株gE/gI双基因缺失突变株rPRV NY-gE-/gI-的基因组DNA共转染ST细胞,通过蚀斑纯化,获得表达荧光蛋白的PRV三基因缺失突变株。分别用PRV三基因缺失突变株、rPRV NY-gE-/gI-、PRV商品活疫苗Bartha-K61株、DMEM细胞培养液免疫6周龄雌性小鼠,2周后对小鼠进行第2次免疫,且首免后6周用PRV强毒NY株对小鼠进行攻毒试验。结果显示,成功拯救PRV三基因缺失突变株rPRV NY-gE-/gI-/TK--EGFP+,且对小鼠是安全的。间接ELISA试验和病毒中和试验证实rPRV NY-gE-/gI-/TK--EGFP+使小鼠机体产生了较高滴度的PRV特异性抗体,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证明,其诱导小鼠机体产生了细胞免疫应答。攻毒试验结果显示,rPRV NY-gE-/gI-/TK--EGFP+对PRV强毒NY株的攻击具有一定的抵抗力。本试验获得的PRV三基因缺失病毒rPRV NY-gE-/gI-/TK--EGFP+有望成为一种防控当前PR流行的疫苗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TK/gE/gI三基因突变 小鼠 免疫效力
原文传递
利用同源重组构建蓝藻集胞藻6803ndhO基因突变株及其分子鉴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龙宗娟 赵娇红 +2 位作者 魏兰珍 王全喜 马为民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1-35,共5页
蓝藻NADPH脱氢酶(NDH-1)是一种重要的光合膜蛋白复合体,参与CO2吸收、围绕光系统I的循环电子传递和细胞呼吸。迄今为止,人们在蓝藻细胞中已鉴定出15种NDH-1复合体亚基(NdhA-NdhO)。然而,人们对NdhO亚基的研究尚不够,至今未见有反向遗传... 蓝藻NADPH脱氢酶(NDH-1)是一种重要的光合膜蛋白复合体,参与CO2吸收、围绕光系统I的循环电子传递和细胞呼吸。迄今为止,人们在蓝藻细胞中已鉴定出15种NDH-1复合体亚基(NdhA-NdhO)。然而,人们对NdhO亚基的研究尚不够,至今未见有反向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在通过构建同源重组载体、自然转化和多次继代筛选后,对转化子进行了PCR和蛋白免疫印迹鉴定。结果表明,卡那霉素基因已成功地插入到ndhO基因的保守区域,并完全破坏了ndhO基因的蛋白表达,从而获得了ndhO基因缺失的突变株,为进一步研究NdhO亚基对NDH-1复合体的稳定性和生理功能等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H-1复合体 ndhO基因突变 集胞藻6803
原文传递
A/E大肠杆菌疫苗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16
作者 冯书章 Edgar C Boedeker +4 位作者 Chengru Zhu Timothy Thate James Kaper 朱平 邓定华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77-581,共5页
致病性和出血性大肠杆菌 (代表株 EPEC E2 34 8和 EHEC O15 7)是婴幼儿腹泻、出血性结肠炎和尿路感染综合征 (尿毒症 )的主要病原菌 ,它们同属于粘附脱落 (Attaching/ Effacing,A/ E)大肠杆菌群 ,具有许多共同的毒力基因 ,定位于致病岛 ... 致病性和出血性大肠杆菌 (代表株 EPEC E2 34 8和 EHEC O15 7)是婴幼儿腹泻、出血性结肠炎和尿路感染综合征 (尿毒症 )的主要病原菌 ,它们同属于粘附脱落 (Attaching/ Effacing,A/ E)大肠杆菌群 ,具有许多共同的毒力基因 ,定位于致病岛 L EE(the locus of enterocyte effacement)上。本试验主要就 A/ E大肠杆菌致病岛 L EE的 2个主要调节基因 lux和 ler基因对细菌致病性和免疫原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所使用的始发菌株为兔致病性大肠杆菌 RDEC- 1,根据同源重组的原理 ,利用自杀性载体 p CVD44 2技术 ,敲除了位于染色体上的 lux和 ler基因 ,构建了 lux和 ler基因缺失突变株 ,研究了这 2个基因对细菌生长、毒力因子表达的调控作用以及基因缺失突变株的致病性和免疫保护作用。家兔实验研究表明 ,lux基因缺失突变株仍然残存着部分致病作用 ,不足以成为理想的致弱疫苗 ;而 ler基因缺失突变株安全性好 ,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是理想的家兔致弱疫苗候选株。这些研究资料为人 A/ E大肠杆菌疫苗 ,尤其是 EHEC O15 7疫苗的研制指明了方向 ,并提供了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大肠杆菌疫苗 动物模型 A/E大肠杆菌 LEE致病岛 基因突变 毒力基因
下载PDF
链球菌烯醇化酶与致热外毒素B成熟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珊 马超 +5 位作者 李学如 黎明 刘彦宏 江南屏 郭泰林 姚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86-892,共7页
在化脓性链球菌致热外毒素B(SpeB)活性阳性菌株对数生长末期的细胞培养液中发现1个分子量约为50000的蛋白,该蛋白随后消失;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串联质谱(MS/MS)分析确认该蛋白为链球菌烯醇化酶(Enolase,Eno);通过基因... 在化脓性链球菌致热外毒素B(SpeB)活性阳性菌株对数生长末期的细胞培养液中发现1个分子量约为50000的蛋白,该蛋白随后消失;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串联质谱(MS/MS)分析确认该蛋白为链球菌烯醇化酶(Enolase,Eno);通过基因敲除方法构建eno基因缺失突变株,研究了Eno蛋白对SpeB活性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eno基因的缺失推迟SpeB成熟的时间;通过Far-Western blot分析显示,Eno与SpeB之间能发生相互作用.考虑到化脓性链球菌胞外蛋白通过同一通道分泌,推测Eno可能参与了SpeB酶原分泌到胞外的过程,为新发现的SpeB蛋白分子伴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醇化酶 链球菌致热外毒素B eno基因突变 化脓性链球菌
下载PDF
弗氏志贺菌ΔlysA突变株的构建及SILAC技术的应用尝试
18
作者 李月玥 刘先凯 +3 位作者 冯尔玲 王恒樑 陈福生 朱力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45-350,共6页
目的构建弗氏2a志贺菌301株赖氨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为将细胞培养条件下稳定同位素标记(SILAC)技术应用于志贺菌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λ-Red重组系统对弗氏2a志贺菌301株lysA基因进行缺失,对野生株和突变株进行基本的表型... 目的构建弗氏2a志贺菌301株赖氨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为将细胞培养条件下稳定同位素标记(SILAC)技术应用于志贺菌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λ-Red重组系统对弗氏2a志贺菌301株lysA基因进行缺失,对野生株和突变株进行基本的表型测评和毒力评价,并利用双向电泳技术比较二者在全菌蛋白表达谱上的差异,最后将突变株分别在含有12C6-赖氨酸和13C6-赖氨酸的培养基中培养,根据双向电泳胶图取对应蛋白点进行胶内酶切及MALDI-TOF/TOF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301 lysA基因缺失突变株,蛋白鉴定结果显示所取对应蛋白点为同一蛋白,在质谱图上轻重同位素峰位移为6 amu。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赖氨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适合进行SILAC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菌 弗氏 赖氨酸营养陷型突变 基因 λ-Red重组系统 双向电泳 SILAC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