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施尼特凯复风格作品的研究——室内乐《海顿风格的莫扎特》的音乐分析与复调技法运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胡筱铮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41-45,共5页
施尼特凯因"复风格"而闻名于世。作为贯穿其"复风格"创作历程的室内乐作品是集中体现作曲家"复风格"创作思维的重要领域。本文选取作曲家创作中期、也是其"复风格"创作盛期的室内乐作品《海顿... 施尼特凯因"复风格"而闻名于世。作为贯穿其"复风格"创作历程的室内乐作品是集中体现作曲家"复风格"创作思维的重要领域。本文选取作曲家创作中期、也是其"复风格"创作盛期的室内乐作品《海顿风格的莫扎特》为切入点,从创作渊源、艺术特色与复调技法等多方面逐步揭示施尼特凯"复风格"创作思维在具体作品中的体现与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风格 施尼特凯 莫扎特情结 核心音程 卡农模仿
下载PDF
施尼特凯的两首双小提琴作品研究——《纪念肖斯塔科维奇的前奏曲》与《莫扎特》两部作品的音乐分析与复调技法运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曲佳琳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21,4,共6页
《纪念肖斯塔科维奇的前奏曲》、《莫扎特》是20世纪70年代施尼特凯"复合风格"思维及技法成熟时期最为重要也是最富盛名的室内乐作品。本文从他的艺术创作特色和复调技术特征等方面来逐步揭示施尼特凯"复合风格"在... 《纪念肖斯塔科维奇的前奏曲》、《莫扎特》是20世纪70年代施尼特凯"复合风格"思维及技法成熟时期最为重要也是最富盛名的室内乐作品。本文从他的艺术创作特色和复调技术特征等方面来逐步揭示施尼特凯"复合风格"在其作品当中的深刻体现和出神入化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风格 核心动机 卡农模仿 音色对位 节拍对位 调式、调性对位 复调思维
下载PDF
关于陈其钢管弦乐曲《金》中的音色运用——试寻求新的方法解读作曲家的配器思路
3
作者 王梓 《理论观察》 2016年第8期119-120,共2页
陈其钢的管弦乐曲《金》,是出自他的管弦乐组曲《五行》中的最后一首。本文以当下比较有影响力的配器新理念—于京君先生的《配器新说》1为基础,归纳出《金》中新的配器思维方式,并就这些方式来阐述新音乐关于音色的追求方向。希望能将... 陈其钢的管弦乐曲《金》,是出自他的管弦乐组曲《五行》中的最后一首。本文以当下比较有影响力的配器新理念—于京君先生的《配器新说》1为基础,归纳出《金》中新的配器思维方式,并就这些方式来阐述新音乐关于音色的追求方向。希望能将这种新理论与思路,在实际创作及分析中继续延展与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器新说 音色转接 音色旋律 乐队织体 卡农模仿
下载PDF
格里格g小调弦乐四重奏第一乐章创作技法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胡潇 《艺术评鉴》 2019年第4期7-9,共3页
在19世纪,与浪漫主义音乐风格并存的还有民族乐派,这批作曲家在创作音乐的时候主要以本民族的民间音乐、民间题材为创作源泉,发展本民族的音乐为首要目标,其音乐风格不仅体现了民族主义,还与浪漫派创作技法交相呼应。笔者选取挪威民族... 在19世纪,与浪漫主义音乐风格并存的还有民族乐派,这批作曲家在创作音乐的时候主要以本民族的民间音乐、民间题材为创作源泉,发展本民族的音乐为首要目标,其音乐风格不仅体现了民族主义,还与浪漫派创作技法交相呼应。笔者选取挪威民族乐派的代表作曲家格里格的弦乐四重奏为研究对象,对格里格的作曲技法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结构 对位关系 和声 卡农模仿
下载PDF
复调手法在民族性合唱作品中全方位的贯穿——析《天地的回声》之复调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徐璐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6-122,共7页
《天地的回声》是作曲家郭文景1998年为无伴奏合唱和一位打击乐手而作的一部中型作品。它既是当代创作中少有的一部突破传统概念与创作手段的合唱作品,也是复调技术与民族化音调完美结合的优秀典范。作曲家在作品中全方位运用复调技法,... 《天地的回声》是作曲家郭文景1998年为无伴奏合唱和一位打击乐手而作的一部中型作品。它既是当代创作中少有的一部突破传统概念与创作手段的合唱作品,也是复调技术与民族化音调完美结合的优秀典范。作曲家在作品中全方位运用复调技法,为创作宗教、哲学类音乐作品做出了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文景 《天地的回声》 歌词对置 密集卡农模仿 中西方技术的整合
原文传递
赋格段在布鲁克纳第五交响曲末乐章中的结构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韦辉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9-189,共11页
布鲁克纳的第五交响曲末乐章,在奏鸣曲式中融入了赋格段结构,在规模和艺术性上,丰富了自莫扎特至晚期浪漫派时期,这一个世纪以来,采用赋格与奏鸣曲式相融合的这一艺术结构形式进行创作的作品宝库。赋格主题本身包含很多结构意义,可以将... 布鲁克纳的第五交响曲末乐章,在奏鸣曲式中融入了赋格段结构,在规模和艺术性上,丰富了自莫扎特至晚期浪漫派时期,这一个世纪以来,采用赋格与奏鸣曲式相融合的这一艺术结构形式进行创作的作品宝库。赋格主题本身包含很多结构意义,可以将其进行倒置、扩大、缩减,可以使用卡农与紧接手法,可以产生一些附属音型,其中每一种音型、动机材料都能发展成段落。采用赋格的结构形式对主题进行呈示、展开,本身就赋予了音乐理性化、逻辑化的思维高度。文章对该乐章中赋格段的写作加以分析,对其结构形式以及技法特征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格段 主题构成 紧接段 卡农模仿 主题展开 结构布局
原文传递
析交响组曲《中山颂》(下) 被引量:2
7
作者 姜芷若 《艺术教育》 2014年第10期128-130,共3页
交响组曲《中山颂》主要素材取自影片《孙中山》的音乐,是施万春于2011年初创作整理完成的。音乐歌颂了孙中山伟大和光辉的革命一生。文章主要是对交响组曲《中山颂》的全面分析,其中下篇从调式、和声、复调等创作特征进行研究。
关键词 施万春 人工调式 多调性 复合和弦 卡农模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