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尼期湿润幕:气候-环境变化与海洋生态效应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曾建理 张廷山 +3 位作者 杨巍 马知恒 李世鑫 张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29-743,共15页
晚三叠世卡尼期湿润幕(Carnian Pluvial Episode, CPE)是近年来最受瞩目的地质事件之一。此次事件以卡尼中期全球不同纬度环境湿度显著上升为主要标志。CPE的发生不仅对全球各地沉积格局产生重大改变,也对三叠纪生物演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晚三叠世卡尼期湿润幕(Carnian Pluvial Episode, CPE)是近年来最受瞩目的地质事件之一。此次事件以卡尼中期全球不同纬度环境湿度显著上升为主要标志。CPE的发生不仅对全球各地沉积格局产生重大改变,也对三叠纪生物演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海洋生物群在跨越CPE期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灭绝与演替,大部分海洋无脊椎动物和部分脊椎动物的多样性在CPE之后出现明显的降低,著名的关岭生物群也受到了CPE的明显影响,并开始显现出危机。CPE之后,恐龙类群开始逐步占据陆地生态的主导地位,早中生代和现代生物的先祖开始在这一时期纷纷出现。CPE的发生揭开了现生生物演化史新的一页,并最终开创了早中生代和现生生物黎明。有关CPE的触发机制主要包括以下2个方面:(1)晚三叠世巨型季风环流在卡尼期达到鼎盛并区域上影响了大气降水量;(2)板块活动造成大规模火山喷发引发全球气候扰动。由于上述2种解释还未能与我国其他地质记录较好匹配,因而CPE在特提斯东缘的发生次序和发展过程并不清晰。这其中,对CPE触发机制的探讨,需要将全球板块变化与古气候模拟纳入其研究范畴。不同于晚二叠世生物大灭绝后生物类群缓慢重启和生态逐步复苏,CPE期间的生物演化与革新在短时间内促成了现代生物类群的形成。在我国,上三叠统卡尼阶分布广泛、发育齐全,且保存有各门类丰富的动植物化石,是开展卡尼期气候-环境变化与生态效应研究的重要场所。然而目前国内有关CPE研究还十分有限,一些基础的地质工作仍然有待开展。位于特提斯东缘的我国地质记录有助于深刻理解CPE过程和环境-生物协同演化关系,尤其在现代生物多样性起源和当代生态系统结构成型的研究过程中需要提供更多中国的对比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三叠世 卡尼湿润(cpe) 气候-环境变化 生态效应 大火成岩省
下载PDF
贵州关岭地区法郎组瓦窑段菊石类新材料
2
作者 马知恒 李世鑫 +2 位作者 陈镜文 何犇 张廷山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69-776,共8页
本文对采自于贵州关岭地区上三叠统卡尼阶法郎组瓦窑段上部的齿菊石目化石进行了研究,共识别出3属3种,其中包含一新种Arctosirenites mingqingensissp.nov.。Arctosirenites mingqingensis sp.nov.以具有细密横肋及粗壮腹缘瘤为特征,属K... 本文对采自于贵州关岭地区上三叠统卡尼阶法郎组瓦窑段上部的齿菊石目化石进行了研究,共识别出3属3种,其中包含一新种Arctosirenites mingqingensissp.nov.。Arctosirenites mingqingensis sp.nov.以具有细密横肋及粗壮腹缘瘤为特征,属Klipsteinia在华南为首次发现。根据Klipsteinia和Arctosirenites组合特征判断贵州关岭地区上三叠统法郎组瓦窑段底部时代为晚三叠世早卡尼期早期(Julian 1),上部时代归属于晚卡尼期早期(Tuvalian 1),并且认为造成法郎组瓦窑段底部的岩性变化是由于构造因素导致,而并非受到卡尼期湿润幕事件(CPE,Carnian Pluvial Episode)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tosirenites mingqingensis sp.nov. 菊石类 卡尼湿润事件 晚三叠世 贵州关岭
下载PDF
滇东南泸西县上三叠统卡尼阶小凹组菊石 被引量:1
3
作者 马知恒 张廷山 +4 位作者 陈镜文 李红佼 曾建理 张喜 李世鑫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2-300,共19页
本文对云南省东南部的泸西县白水镇小兴安村上三叠统卡尼阶小凹组菊石类进行了详细研究,共发现菊石9属13种,其中Anasirenites属为华南首次发现。依据各物种组合特征及其地层分布情况,自下而上识别出菊石Trachyceras multituberculatum带... 本文对云南省东南部的泸西县白水镇小兴安村上三叠统卡尼阶小凹组菊石类进行了详细研究,共发现菊石9属13种,其中Anasirenites属为华南首次发现。依据各物种组合特征及其地层分布情况,自下而上识别出菊石Trachyceras multituberculatum带和Austrotrachyceras triadicum带,时代对应于晚三叠世早卡尼期的Julian 1和Julian 2。该菊石组合不仅记录了卡尼期Julian期Trachyceratidae的辐射事件,同时该菊石组合与卡尼期特提斯域和泛大洋域的菊石组合均有良好的对比性,并且为华南古地理研究提供了新的补充材料。另外,通过对剖面的岩性特征与菊石生物地层特征分析,认为在滇东南地区由于卡尼期湿润幕事件(CPE)所导致的碳酸盐岩台地消亡起始时间应为Julian 1末期略早于陆源碎屑输入的Julian 2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尼 菊石 小凹组 卡尼湿润事件(cpe) 泸西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