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原始回归与人性超越——从《卡拉马佐夫兄弟》看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的理解和对人性的超越 |
肖四新
涂晓艳
|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2 |
7
|
|
2
|
二元论视野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卡拉马佐夫兄弟》为例 |
许传华
赵海霞
|
《西伯利亚研究》
|
2009 |
4
|
|
3
|
“一粒麦子”的哲学——析《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复活主题 |
卢群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4
|
弑父情节与上帝的存在——《卡拉马佐夫兄弟》的神学解读 |
姜桂栩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5
|
诗意、灵魂和迷误:三部俄苏小说改编的舞台剧——评《叶普盖尼·奥涅金》《卡拉马佐夫兄弟》和《静静的顿河》 |
胡志毅
|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
2020 |
1
|
|
6
|
《卡拉马佐夫兄弟》:复调小说的视角结构分析 |
王阳
|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
2003 |
1
|
|
7
|
启蒙及其限度——《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伊万的三重面相 |
黄锐杰
|
《长江学术》
|
2014 |
2
|
|
8
|
耦合家庭:文学视阈下的转型社会图景——以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为例 |
陈晓棠
|
《黑龙江社会科学》
|
2010 |
1
|
|
9
|
“卡拉马佐夫气质”的文化构成——俄罗斯文学性格题材中的特定类型 |
傅星寰
刘雅琼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
10
|
苦难的史诗──论《卡拉马佐夫兄弟》 |
陈建新
|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1999 |
2
|
|
11
|
从《约伯记》到《卡拉马佐夫兄弟》 |
王丽欣
|
《外国问题研究》
|
2015 |
0 |
|
12
|
《卡拉马佐夫兄弟》:巨大灵魂的战栗 |
王晓明
|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8 |
0 |
|
13
|
《卡拉马佐夫兄弟》的自然空间与审美意象 |
张磊
|
《铜陵学院学报》
|
2016 |
0 |
|
14
|
《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子对恶父态度之论析 |
蒋秀青
|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0 |
|
15
|
《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宗教奇迹问题 |
徐凤林
|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
2022 |
0 |
|
16
|
论《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孩童性问题 |
陈思琪
|
《边疆经济与文化》
|
2016 |
0 |
|
17
|
《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人物“气质”再探——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系列之五 |
尚显成
|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
2009 |
0 |
|
18
|
于人性之中体现的神圣性——《卡拉马佐夫兄弟》初论 |
李拜石
|
《固原师专学报》
|
2006 |
0 |
|
19
|
论《卡拉马佐夫兄弟》中自由与罪恶主题 |
戴晶钰
纪海龙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
2013 |
1
|
|
20
|
《海边的卡夫卡》对《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借鉴与继承 |
赵晓玉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