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卤蕨和尖叶卤蕨叶的性状与显微鉴别 被引量:2
1
作者 和焕香 郭庆梅 +3 位作者 孙丹丹 季冬青 周凤琴 邵长伦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537-2541,共5页
目的:研究卤蕨和尖叶卤蕨叶的性状与显微鉴别特征,为其鉴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相同点:均为一回羽状复叶、等面叶、网状脉序,叶表皮均为复表皮、不定式气孔;网状中柱,周韧型维管束;管胞类型多为环... 目的:研究卤蕨和尖叶卤蕨叶的性状与显微鉴别特征,为其鉴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相同点:均为一回羽状复叶、等面叶、网状脉序,叶表皮均为复表皮、不定式气孔;网状中柱,周韧型维管束;管胞类型多为环纹管胞,可见螺纹管胞。不同点:①卤蕨叶轴网状中柱约有43个分体中柱,尖叶卤蕨叶轴网状中柱约有28个分体中柱。②卤蕨羽片顶端圆且具小突尖或凹陷呈双耳形;尖叶卤蕨羽片顶端渐尖。③卤蕨羽片主脉有8个分体中柱,尖叶卤蕨羽片主脉有5个分体中柱。结论:该文描述了卤蕨和尖叶卤蕨叶的性状与显微鉴别特征,可为其药材鉴别、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蕨 尖叶卤蕨 药材性状 显微特征
下载PDF
红树植物卤蕨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 0935030中的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崔海滨 梅文莉 +3 位作者 缪承杜 林海鹏 洪葵 戴好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07-410,共4页
为研究红树林植物卤蕨(Acrostichum aureurm)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0935030发酵物中的抗菌活性成分,采用活性追踪的方法,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出7个化合物,分别为:环(脯氨酸-苏氨酸)(1),环... 为研究红树林植物卤蕨(Acrostichum aureurm)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0935030发酵物中的抗菌活性成分,采用活性追踪的方法,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出7个化合物,分别为:环(脯氨酸-苏氨酸)(1),环(脯氨酸-酪氨酸)(2),1-呋喃基-1,2-乙二醇(3),(3β,4β,22β)-12-烯-3,22,23-三羟基-齐墩果烷(4),甘露醇(5),尿苷(6)和甘草素(7)。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真菌中分离得到。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上述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其中化合物1、2和7具有明显抗金葡菌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蕨 内生真菌 青霉属 环二肽 抗菌活性
下载PDF
红树植物卤蕨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9
3
作者 梅文莉 曾艳波 +1 位作者 丁中涛 戴好富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6-48,64,共4页
目的对红树植物卤蕨(Acrostichum aureurm)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经MTT法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从卤蕨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 目的对红树植物卤蕨(Acrostichum aureurm)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经MTT法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从卤蕨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ponasterone A(1)、pterosterone(2)、山奈酚(3)、槲皮素(4)、4-(3,4-二羟基苯基)-2-丁酮(5)、胡萝卜苷(6)。结论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初步的药理试验表明6个化合物对小鼠B16细胞均无生长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结构鉴定 柱色谱法 卤蕨 化学成分
下载PDF
红树植物卤蕨地上部分提取物的生物活性初报 被引量:4
4
作者 苏志维 马仲辉 +2 位作者 梁益其 何碧娟 陈波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292-295,共4页
【目的】研究红树植物卤蕨(Acrostichum aureum)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部位萃取物对我国3种高发性肿瘤细胞株(MCF-7,A549,HepG2)和3种微生物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 Rosenbach、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目的】研究红树植物卤蕨(Acrostichum aureum)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部位萃取物对我国3种高发性肿瘤细胞株(MCF-7,A549,HepG2)和3种微生物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 Rosenbach、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其对所选3种人肿瘤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采用改良的刃天青显色法,测定对3种微生物菌株的体外抗菌作用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卤蕨地上部分的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对所选人肿瘤细胞株和微生物菌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生长抑制作用,其中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对3种细胞株具有很好的细胞毒活性,IC50值均低于20μ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痤疮丙酸杆菌的MIC分别为125μg/mL、125μg/mL、62.5μg/mL;正丁醇萃取部位的细胞毒活性和抑菌作用次之;石油醚萃取部位和水层对所选细胞株和菌株几乎不表现抑制作用。【结论】卤蕨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具有较好的细胞毒活性和抑菌作用,值得进行进一步活性追踪、分离纯化,以期获得具有药用价值的活性先导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蕨 提取物 细胞毒活性 抑菌活性
下载PDF
福建红树植物卤蕨的记述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娆挺 黄敦勤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2年第4期372-373,T001,共3页
近年来,作者在进行海岸植物调查研究中,于1985年在我省龙海、漳浦发现红树植物一新种厦门老鼠簕(Acanthus xiamenensis R.T.Zhang),1989年又在我省云霄县采到红树植物卤蕨(Acrostichum aureum L.)(图1)。这样,福建红树植物由原来记载的7... 近年来,作者在进行海岸植物调查研究中,于1985年在我省龙海、漳浦发现红树植物一新种厦门老鼠簕(Acanthus xiamenensis R.T.Zhang),1989年又在我省云霄县采到红树植物卤蕨(Acrostichum aureum L.)(图1)。这样,福建红树植物由原来记载的7种,增加到9种。这里值得指出的是倪正泉等(1987)。在《福建水产》发表了“福建海岸红树林的种类和分布”一文中,报道了福建红树植物有10种,但其中小花老鼠簕(Acanthus ebracteatus Vah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红木科 植物 卤蕨
下载PDF
红树林植物卤蕨属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钟晓 刘红星 +1 位作者 黄初升 孙卓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3期41-45,共5页
红树林植物长期生长在高盐、水淹的特殊环境中,从而使其成为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植物,是近年来国内外天然药物研究的重点。卤蕨属植物作为红树林植物中的唯一的蕨类属植物,有着其特殊的地位。卤蕨属植物既有着与其他红树林植物不同的化... 红树林植物长期生长在高盐、水淹的特殊环境中,从而使其成为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植物,是近年来国内外天然药物研究的重点。卤蕨属植物作为红树林植物中的唯一的蕨类属植物,有着其特殊的地位。卤蕨属植物既有着与其他红树林植物不同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也有着一般的蕨类植物不具有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卤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以及该属植物的生物活性,以便进一步揭示它们的药用价值和开发红树林植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蕨属植物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下载PDF
红树植物卤蕨的组织培养 被引量:3
7
作者 赵怀宝 殷寿延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34-39,共6页
以卤蕨(Acrostichum auream L.)的孢子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及不同浓度对其孢子萌发、原叶体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卤蕨孢子萌发的培养基为MS+蔗糖20g·L^-1+琼脂6g·L^-1+2,4-D0.1mg·L^-1+NAA0.2mg·L^-1;适合卤... 以卤蕨(Acrostichum auream L.)的孢子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及不同浓度对其孢子萌发、原叶体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卤蕨孢子萌发的培养基为MS+蔗糖20g·L^-1+琼脂6g·L^-1+2,4-D0.1mg·L^-1+NAA0.2mg·L^-1;适合卤蕨原叶体增殖的培养基为MS+蔗糖20g·L^-1+琼脂6g·L^-1+2,4-D0.1mg·L^-1+6-BA0.2mg·L^-1+GA30.1mg·L^-1.卤蕨孢子培养14d后即可萌发,第21天进入片状体时期,第36天进入原叶体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蕨 组织培养 孢子 原叶体 生长周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