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卫星应用体系评估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孙盛智 郑高 孟春宁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23,43,共6页
提出结构方程模型的评估方法;可以同时处理卫星应用能力体系、装备体系和技术体系的多个因变量,从而实现能力体系、装备体系和技术体系的联动评估,最后以远程精确打击作战为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测量方程,分别推导构建显变量与潜变量... 提出结构方程模型的评估方法;可以同时处理卫星应用能力体系、装备体系和技术体系的多个因变量,从而实现能力体系、装备体系和技术体系的联动评估,最后以远程精确打击作战为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测量方程,分别推导构建显变量与潜变量之间以及潜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分析对能力、装备和技术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结构方程模型在卫星应用体系领域的应用,对评估太空信息支援军事行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应用体系 结构方程模型 远程精确打击
下载PDF
自然资源湖南省卫星应用技术体系建设现状及发展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曾海波 骆检兰 +6 位作者 王伟 陈亚凯 李明波 李志伟 欧阳霖 张泽旭 曹里 《国土资源导刊》 2023年第2期1-10,共10页
为加快推进湖南省卫星应用技术体系建设,湖南省在构建“1+6+14+X”的卫星应用网络架构基础上,依托影像统筹、“1+N”卫星监测及行业化卫星应用,光学卫星在重大工程、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方面的深化应用以及航天高光谱土壤质量关键参数... 为加快推进湖南省卫星应用技术体系建设,湖南省在构建“1+6+14+X”的卫星应用网络架构基础上,依托影像统筹、“1+N”卫星监测及行业化卫星应用,光学卫星在重大工程、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方面的深化应用以及航天高光谱土壤质量关键参数反演技术攻关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形成了省市联建、帮建、共建和市县统建、分建的省市县联动工作模式,在省市县建立了一支超过500人的卫星应用科技力量,卫星遥感应用推广效益明显,探索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的建设模式,这些经验和做法对其他省份开展卫星应用技术体系建设具有一定借鉴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应用技术体系 影像统筹 “1+N”卫星监测
下载PDF
国外卫星应用体系发展现状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2
3
作者 孙盛智 裴春宝 侯妍 《飞航导弹》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7-71,78,共6页
简述了国外卫星应用体系的发展现状,研究并分析了卫星应用能力对作战能力提升、卫星应用装备在作战中的具体应用和卫星应用技术对提升作战能力的有效作用。
关键词 联合作战 太空信息支援 卫星应用体系
原文传递
我国拟在南极地区建立遥感卫星接收站
4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0年第1期13-13,共1页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主任蒋兴伟透露.我国拟在南极地区建立遥感卫星接收站.以完善我国海洋卫星应用体系.从而进一步加强对全球海洋环境的实时监测.为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 卫星接收站 南极地区 遥感 海洋环境预报 卫星应用体系 全球气候变化 实时监测
下载PDF
我国拟在南极建遥感卫星接收站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5
《卫星与网络》 2009年第12期61-61,共1页
日前,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主任蒋兴伟宣布,我国拟在南极地区建立遥感卫星接收站,以完善我国海洋卫星应用体系.从而进一步加强对全球海洋环境的实时监测,为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化 卫星接收站 南极地区 遥感 海洋环境预报 卫星应用体系 实时监测
下载PDF
我国拟在南极地区建立遥感卫星接收站
6
《海洋世界》 2009年第12期4-4,共1页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主任蒋兴伟日前透露,我国拟在南极地区建立遥感卫星接收站,以完善海洋卫星应用体系,从而进一步加强对全球海洋环境的实时监测,为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 卫星接收站 南极地区 遥感 海洋环境预报 卫星应用体系 全球气候变化 实时监测
下载PDF
海洋卫星接收站布局南极
7
《太空探索》 2010年第1期12-12,共1页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主任蒋兴伟日前透露,我国拟在南极地区建立遥感卫星接收站,以完善我国海洋卫星应用体系,从而进一步加强对全球海洋环境的实时监测,为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 海洋环境预报 卫星接收站 南极地区 卫星应用体系 全球气候变化 实时监测
下载PDF
中国航天的系统工程管理与实践 被引量:19
8
作者 马兴瑞 《中国航天》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5,共9页
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于1956年,通过50多年的努力,已拥有以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飞船和导弹武器系统为主的航天型号系列产品.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试验体系和航天工业体系: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 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于1956年,通过50多年的努力,已拥有以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飞船和导弹武器系统为主的航天型号系列产品.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试验体系和航天工业体系: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远程跟踪测量船组成的航天测控网:形成了以政府、专业机构为主的卫星应用体系: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航天事业 系统工程管理 导弹武器系统 卫星应用体系 人造卫星 载人飞船 发射中心 航天测控网
下载PDF
高景一号市场创新拓展:让1+1>2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旭 《太空探索》 2018年第2期16-17,共2页
1月9日,在距离地面530公里的轨道上,高景一号01、02星张开双臂迎来了03、04卫星,我国首个全自主研发的0.5米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星座正式建成。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高景一号表现抢眼,国内外订单频繁上门的同时,中国商业遥感卫星运营... 1月9日,在距离地面530公里的轨道上,高景一号01、02星张开双臂迎来了03、04卫星,我国首个全自主研发的0.5米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星座正式建成。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高景一号表现抢眼,国内外订单频繁上门的同时,中国商业遥感卫星运营服务体系也茁壮成长,亟待开花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星座 创新拓展 遥感卫星 运营服务 高分辨率 运营体系 四维 光学卫星 实际应用阶段 卫星质量
下载PDF
动态
10
《科学中国人》 2021年第7期6-7,共2页
我国在轨运行应用卫星数量已超过300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近日在京发布的《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0年)》显示,2020年,中国航天应用继续取得重要进展,在轨运行应用卫星数量超过300颗,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卫星应用体系,有力支撑... 我国在轨运行应用卫星数量已超过300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近日在京发布的《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0年)》显示,2020年,中国航天应用继续取得重要进展,在轨运行应用卫星数量超过300颗,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卫星应用体系,有力支撑了各行业的综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卫星 航天应用 航天科技 在轨运行 蓝皮书 有力支撑 卫星应用体系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