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6篇文章
< 1 2 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源卫星影像SVM分类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尹大林 蒋宝东 +1 位作者 罗召华 刘倩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9年第4期108-111,共4页
简要介绍了卫星影像的预处理过程——纠正和融合,对3种常用融合方法SFIM融合、HIS融合和Brovey融合进行了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卫星影像的分类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重点研究并详细介绍了多源卫星影像SVM分类方法。
关键词 卫星影像纠正 卫星影像融合 卫星影像分类 多源卫星影像SVM分类
下载PDF
基于卫星影像的土耳其7.8级双震建筑物损毁评估及其成因浅析——以哈塔伊省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冯军 赵晓霞 +1 位作者 闫纪元 张玮晶 《城市与减灾》 2024年第4期11-16,共6页
引言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南部卡赫拉曼马拉什省先后发生两次7.8级地震,给土耳其和叙利亚两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截至2023年4月14日,地震共导致两国超57000人遇难,113000余人受伤。此外,大量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在地震中受损。地... 引言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南部卡赫拉曼马拉什省先后发生两次7.8级地震,给土耳其和叙利亚两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截至2023年4月14日,地震共导致两国超57000人遇难,113000余人受伤。此外,大量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在地震中受损。地震发生后,应土耳其政府请求,中国救援队80余人于2月7日至17日赴土开展了为期11天的人道主义救援行动,任务执行地点为土耳其南部哈塔伊(Hatay)省的省会安塔基亚(Antakya)市。本文作者作为中国救援队队员参加了本次行动,通过实地考察和现场评估获取到了大量灾害现场第一手资料,为建筑物损毁成因分析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救援 救援队 现场评估 基础设施 成因浅析 卫星影像 土耳其 成因分析
下载PDF
卫星影像的证据类型定位与资格认证规范
3
作者 卫跃宁 刘文斌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49-57,共9页
卫星影像证据逐渐在中国司法实践领域获得广泛应用,但就其证据类型定位与利用方式等议题,各地存在作为“书证”“物证”“电子数据”等多种实践模式与观念差异,从而给卫星影像证据应用工作的说服力甚至基本理念的统一性与权威性造成一... 卫星影像证据逐渐在中国司法实践领域获得广泛应用,但就其证据类型定位与利用方式等议题,各地存在作为“书证”“物证”“电子数据”等多种实践模式与观念差异,从而给卫星影像证据应用工作的说服力甚至基本理念的统一性与权威性造成一定困扰。基于证据构造与证据分布等基本原理,应将“卫星影像”的证据类型界定为“电子数据”。在对既往有益实践经验整合统一的基础上,基于庭审中心、程序正义、保障人权等基本诉讼法治立场,立足充分辩论、有效辩护等原则,应当明确卫星影像证据资格的采纳与排除等实体性和程序性认证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科技 卫星影像 证据类型 证据资格 认证规范
下载PDF
利用长时序卫星影像评估防沙治沙区植被变化
4
作者 胡晓娟 《北京测绘》 2024年第5期739-744,共6页
为了探究西北荒漠区防沙治沙成效定量评估的技术方法,本文以古浪县北部防沙治沙区为研究范围,基于2000—2021年的11期Landsat影像,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反演植被覆盖度、趋势分析法等对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与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并... 为了探究西北荒漠区防沙治沙成效定量评估的技术方法,本文以古浪县北部防沙治沙区为研究范围,基于2000—2021年的11期Landsat影像,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反演植被覆盖度、趋势分析法等对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与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从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两方面对引起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因素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①2000—2021年,古浪县北部防沙治沙区植被覆盖度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在2019年达到监测期内的最大值。不同类型沙地的植被覆盖度呈现明显的差异,平均植被覆盖度由大到小分别为:固定沙地>半流动沙地>盐碱地>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②植被覆盖度明显改善的区域主要位于沙漠与绿洲的交界地带;在沙漠南部边缘存在由于人类开发建设产生的植被退化区域;在沙漠北部,植被覆盖基本稳定区域、轻微退化区域、中度改善区域、轻微改善区域呈南北方向的条带状间错分布。③防沙治沙区植被覆盖度变化除受降水影响外,还与当地政府实施的许多重大防沙治沙工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时序卫星影像 防沙治沙区 植被覆盖度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X算法的光学卫星影像车辆目标检测
5
作者 张杰 郭杜杜 +1 位作者 娄文 郭凯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2-135,140,共5页
为了改善光学卫星影像中车辆目标检测准确率低、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X算法的卫星影像车辆目标检测方法。首先,以轻量化模型YOLOX的S版本为基线,采用CSPDarknet—53替换原主干特征提取网络,引入基于卷积块的注意力模块(CB... 为了改善光学卫星影像中车辆目标检测准确率低、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X算法的卫星影像车辆目标检测方法。首先,以轻量化模型YOLOX的S版本为基线,采用CSPDarknet—53替换原主干特征提取网络,引入基于卷积块的注意力模块(CBAM)提高特征提取时对车辆目标的关注度。其次,扩充主干特征提取网络输出尺度,并在特征强化提取部分设计了一个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BFP-net),采用亚像素卷积上采样、横向的跳跃连接和纵向的跨尺度连接实现对不同层级、尺度特征的复用,使得最后输出特征层充分融合了分类和定位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对large-vehicle和small-vehicle两类车辆的检测准确率分别为88.98%和86.58%,相较于原算法,平均检测准确率提高了5.36%,检测速度达到了58.37fps,具有更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卫星影像 车辆检测 尺度扩充 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基于多源卫星影像的同震地表破裂带迹象变化识别——以2001年昆仑山口西M_(S)8.1地震为例
6
作者 李佳怡 徐岳仁 +1 位作者 张军龙 母若愚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2-1001,共20页
基于震前、震后多期卫星数据,对2001年11月4日昆仑山口西MS8.1同震地表破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同震破裂带的西段在震前未发现先存破裂遗迹,而东段是在先存地震破裂遗迹上再次发生了破裂。②震后两年,湖面冰、大型河道、冲沟和冲洪... 基于震前、震后多期卫星数据,对2001年11月4日昆仑山口西MS8.1同震地表破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同震破裂带的西段在震前未发现先存破裂遗迹,而东段是在先存地震破裂遗迹上再次发生了破裂。②震后两年,湖面冰、大型河道、冲沟和冲洪积扇上的地表破裂迅速地被活动性流水和气温变化等破坏,在影像上已无踪迹;震后二十年,低级阶地的地表破裂几乎无法识别,而高级阶地的破裂带保留较完整,可识别长度锐减至64%,呈“碎片”化展布。因此,同震地表破裂带的影像识别主要受所处地貌位置和气候变化等地表作用过程的影响,同时也受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及影像获取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而较老地貌面上保留的破裂带遗迹仍有助于开展历史地震、古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回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震地表破裂带 昆仑山口西M_(S)8.1地震 锁眼 高分卫星影像 地表过程
下载PDF
量子多尺度融合的高分卫星影像建筑物变化检测
7
作者 张燕平 张卡 +5 位作者 赵立科 陶厦 张帮 王玉军 顾桢 刘浩林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70,126,共7页
为了提高传统基于像元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的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多尺度融合的高分卫星影像建筑物变化检测算法。首先,对双时相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构成多尺度影像数据集;然后,对多尺度影像数据集进行... 为了提高传统基于像元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的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多尺度融合的高分卫星影像建筑物变化检测算法。首先,对双时相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构成多尺度影像数据集;然后,对多尺度影像数据集进行迭代慢特征变换,得到不同尺度的变化强度图,再利用量子理论对多尺度变化强度图进行融合,以得到融合后的变化强度图;最后,通过最大类间方差法完成变化强度图的阈值分割,得到二值化变化检测结果。利用两组不同时相的实际高分卫星影像,对本文算法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与单一尺度面向对象变化检测方法和熵权法多尺度融合方法相比,本文算法可以取得更高的建筑物变化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卫星影像 建筑物变化检测 量子理论 迭代慢特征分析 多尺度融合
下载PDF
高分辨率1号卫星影像几何定位精度评价与几何校正研究——以黑龙江省友谊县为例
8
作者 李鑫飚 陈思 +2 位作者 郑兴明 陶醉 林楠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7-44,共8页
提高卫星影像的几何定位精度可以挖掘影像在区域尺度的应用潜力。本文以黑龙江省友谊县及周边区域为研究区,根据地面实测几何控制点,评估高分辨率1号(GF-1)卫星PMS和WFV影像的几何定位精度,并比较手动和自动两种不同几何控制点选取方式... 提高卫星影像的几何定位精度可以挖掘影像在区域尺度的应用潜力。本文以黑龙江省友谊县及周边区域为研究区,根据地面实测几何控制点,评估高分辨率1号(GF-1)卫星PMS和WFV影像的几何定位精度,并比较手动和自动两种不同几何控制点选取方式的几何校正效果。结论如下:MUX影像、PAN影像和WFV4影像在校正前的平均几何位置偏差为45.06 m,44.60 m和110.26 m,手动几何校正后的平均几何位置偏差为13.97 m,6.35 m和13.56 m,基于哨兵2号(Sentinel-2)影像自动几何校正后的平均几何位置偏差为15.84 m,16.23 m和21.26 m。以上结果可以看出,经过几何校正后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影像的系统误差,PMS影像通过手动选取地面控制点进行几何校正的效果更优,而WFV影像使用两种校正方法效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1号(GF-1)卫星 地面控制点 Sentinel-2卫星影像 精度评定 几何校正
下载PDF
高分立体卫星影像建设基础三维模型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代云 彭珍珠 +2 位作者 陈勇 应国伟 吴思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2期91-94,共4页
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总体实施方案提出,截至2025年要建成覆盖地级以上城市城镇开发边界范围的基础三维模型数据。为提高实景三维中国基础三维模型数据生产效率,本文基于高分立体卫星影像精准定向精化的RPC参数构建立体模型并生成精准几何... 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总体实施方案提出,截至2025年要建成覆盖地级以上城市城镇开发边界范围的基础三维模型数据。为提高实景三维中国基础三维模型数据生产效率,本文基于高分立体卫星影像精准定向精化的RPC参数构建立体模型并生成精准几何信息的DSM、DEM、DOM成果,对全立测采集、基于DOM采集等不同技术方法获取的建筑轮廓以及立测、基于DEM/DSM获取的高程高度信息等精度差异进行了分析,并以哈尔滨市为试验区,验证了基于高分立体卫星影像大规模生产基础三维模型数据的技术路线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景三维中国 基础三维模型数据 高分立体卫星影像
下载PDF
高景一号卫星影像在山区铁路制图中的精度研究
10
作者 王一川 王义 《铁道勘察》 2024年第4期42-46,58,共6页
为了研究高景一号卫星影像是否能够满足铁路1∶2000制图精度要求,在某铁路项目中采用该影像开展地形图绘制工作,在像对范围内均匀布设像控点,并在不同地形等级区域获取实测检查点用于后续精度检查,以及开展空三加密及定向立体采集地形... 为了研究高景一号卫星影像是否能够满足铁路1∶2000制图精度要求,在某铁路项目中采用该影像开展地形图绘制工作,在像对范围内均匀布设像控点,并在不同地形等级区域获取实测检查点用于后续精度检查,以及开展空三加密及定向立体采集地形图的工作,从统计地形图精度及人眼判释两方面考量制图精度。研究表明,绝对定向点残差、地形图平面中误差及高程中误差等精度指标均能够满足《铁路工程摄影测量规范》1∶2000地形图要求;受高景一号卫星影像分辨率限制,对点状细小地物判释效果弱于高分辨率的航空影像;高山地区域立体像对存在微小的上下视差,会对高程精度带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航空影像不能快速获取时,高景一号卫星影像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数据源补充,其精度能够满足铁路1∶2000制图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铁路 高景一号 卫星影像 立体测图 精度统计
下载PDF
基于SwinTnet的卫星影像建筑物阴影检测方法研究
11
作者 吴家豪 王涛 +1 位作者 罗亮 王学 《电子制作》 2024年第24期57-60,65,共4页
对于广泛应用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需准确检测和分析建筑物阴影。首先研究深度学习方法在卫星影像建筑物阴影检测中的应用,对比分析Unet、Pspnet、Hrnet等多种网络模型的性能。通过实验和评估,揭示这些模型在处理建筑物阴影时的特点和适... 对于广泛应用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需准确检测和分析建筑物阴影。首先研究深度学习方法在卫星影像建筑物阴影检测中的应用,对比分析Unet、Pspnet、Hrnet等多种网络模型的性能。通过实验和评估,揭示这些模型在处理建筑物阴影时的特点和适用性。然后,引入基于注意力机制和跨阶段连接的SwinTnet网络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方法,SwinTnet网络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此外,分析不同数据集对模型训练效果的影响,为建筑物阴影检测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路径,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卫星影像处理的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影像 建筑物阴影 阴影检测 深度学习 网络模型
下载PDF
基于GF-1卫星影像的青岛市冬小麦种植面积变化动态监测
12
作者 刘学刚 李峰 王倩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74-80,86,共8页
为准确获取青岛市冬小麦种植面积及空间分布变化特点,帮助相关部门优化种植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研究利用GF-1 WFV卫星遥感影像,选择青岛市2014—2021年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提取的最佳时相,采用图像监督分类法提取冬小麦的种植面积,并... 为准确获取青岛市冬小麦种植面积及空间分布变化特点,帮助相关部门优化种植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研究利用GF-1 WFV卫星遥感影像,选择青岛市2014—2021年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提取的最佳时相,采用图像监督分类法提取冬小麦的种植面积,并通过分类后比较法分析小麦种植面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14—2021年青岛市冬小麦的种植面积为21.7万~24.8万hm^(2),2016年小麦种植面积最大,2020年最小,每年冬小麦种植面积波动范围为0.3万~2.7万hm^(2);遥感提取的种植面积与统计部门提供的种植面积误差较小,误差百分率不超过6.5%;小麦与其他地物类型之间相互转换的差异很小,2014—2021年逐年小麦转为其他地物的面积变化范围为8.0万~10.9万hm^(2),其他地物转为小麦的面积变化范围为7.9万~11.4万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1卫星影像 青岛市 冬小麦 种植面积 动态监测 监督分类
下载PDF
基于国产遥感卫星影像的干旱地区地表水资源遥感监测应用
13
作者 冯伟 谢三五 +3 位作者 梁爽 蔡清华 李晓 曹增增 《测绘技术装备》 2024年第3期79-83,共5页
如何利用卫星数据对特征复杂的水资源进行时空维度上的监测是关乎民生和农、林、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本文依托高分辨率国产遥感卫星影像数据,结合专题资料,设计监测技术流程,对我国西部干旱地区4个试验区的地表水资源... 如何利用卫星数据对特征复杂的水资源进行时空维度上的监测是关乎民生和农、林、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本文依托高分辨率国产遥感卫星影像数据,结合专题资料,设计监测技术流程,对我国西部干旱地区4个试验区的地表水资源进行了全面的空间信息提取和变化监测,形成了监测数据库、统计分析报告和相关图件等成果,以期为相关部门建设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卫星影像 地表水资源 遥感监测 统计分析
下载PDF
高分三号卫星影像在地表变化检测中的应用试验
14
作者 邰文飞 陈绪慧 +4 位作者 张新胜 蔡明勇 任致华 王丽霞 史雪威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50,共10页
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受相干斑噪声、成像几何畸变和背景信息复杂等因素影响,在地表变化检测领域尚未得到广泛应用。文章研究总结了目前常用的基于SAR影像的变化检测方法及技术流程,构建“高分三号”(GF-3)卫星SAR影像差分干涉测量和... 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受相干斑噪声、成像几何畸变和背景信息复杂等因素影响,在地表变化检测领域尚未得到广泛应用。文章研究总结了目前常用的基于SAR影像的变化检测方法及技术流程,构建“高分三号”(GF-3)卫星SAR影像差分干涉测量和极化数据变化检测技术方法与流程,并选择内蒙古新井露天煤矿区域进行试验,成功验证了GF-3影像应用于地表变化检测的技术可行性和结果可靠性。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GF-3卫星影像差分干涉测量成功获取新井煤矿范围形变图,形变较大区域与光学影像解译结果基本吻合,证明GF-3卫星具有差分干涉测量能力;2)基于GF-3影像变化检测提取的新井煤矿事故发生位置准确,提取变化区域面积为0.128 km^(2),与公开发布的监测结果(0.1 km^(2))基本一致,证明GF-3影像可应用于地表变化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变化检测 “高分三号”卫星影像 形变图 遥感应用
下载PDF
顾及多分辨率卫星影像几何纠正的影像控制点库设计与应用
15
作者 邵渝森 蒋永国 《智能城市》 2024年第9期35-38,共4页
随着航天遥感技术的发展,多分辨率卫星影像数量呈爆发式增长。为了消除卫星影像的几何变形,生成符合应用需求的正射卫星影像产品,需要利用控制点对卫星影像进行几何纠正。文章结合广西柳州市影像控制点库建设工作,研究基于多分辨率卫星... 随着航天遥感技术的发展,多分辨率卫星影像数量呈爆发式增长。为了消除卫星影像的几何变形,生成符合应用需求的正射卫星影像产品,需要利用控制点对卫星影像进行几何纠正。文章结合广西柳州市影像控制点库建设工作,研究基于多分辨率卫星影像几何纠正的影像控制点库设计与实现的工艺技术流程,为相关项目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控制点库 多分辨率 卫星影像 几何纠正
下载PDF
基于高分七号卫星影像的1∶10000 DEM更新方法探讨
16
作者 梁冬 《经纬天地》 2024年第4期20-23,共4页
1∶10 000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是基础测绘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地形地貌变化很大,原有的DEM数据不能满足需要。使用原来的更新手段如航空摄影测量和LiDAR,成本高,限制条件多。卫星遥感技术的发... 1∶10 000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是基础测绘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地形地貌变化很大,原有的DEM数据不能满足需要。使用原来的更新手段如航空摄影测量和LiDAR,成本高,限制条件多。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给DEM的更新提供了新的办法。通过试验探讨利用国产高分七号卫星影像数据更新DEM的技术,结果表明:高分七号卫星立体影像可以满足1∶10 000 DEM更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变化更新 高分七号卫星影像 基础测绘
下载PDF
基于高分七号卫星影像的立体测图精度研究
17
作者 赵跃 《山西建筑》 2024年第22期178-180,184,共4页
随着高分七号卫星的发射成功,基于亚米级高分辨率光学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的应用与研究成为焦点。以高分七号卫星为背景展开研究,将高分七号卫星影像数据采用四种不同控制条件进行加密,将空三加密成果分别进行立体测图,通过精度对比分析... 随着高分七号卫星的发射成功,基于亚米级高分辨率光学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的应用与研究成为焦点。以高分七号卫星为背景展开研究,将高分七号卫星影像数据采用四种不同控制条件进行加密,将空三加密成果分别进行立体测图,通过精度对比分析,得出利用高分七号卫星影像进行空三加密控制点布设最佳方案,同时对不同地形类别立体测图结果展开研究,得出可靠结论,为高分七号卫星影像应用推广提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七号卫星影像 空三加密 立体测图 精度验证
下载PDF
困难地区公路卫星影像测量的控制点布设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明洋 陈楚江 +1 位作者 余绍淮 张霄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3-66,共4页
针对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特点,以及地面控制点难以实测的实际问题,提出一种沿路线不大于10 km布设一个地面控制点基于有理函数模型(RFM)区域网平差,实现高精度卫星测量的方法。通过对我国青海西宁地区WorldView卫星影像进行试验,验证了... 针对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特点,以及地面控制点难以实测的实际问题,提出一种沿路线不大于10 km布设一个地面控制点基于有理函数模型(RFM)区域网平差,实现高精度卫星测量的方法。通过对我国青海西宁地区WorldView卫星影像进行试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工程应用结果表明,WorldView卫星影像可满足1∶2 000比例尺地形图精度要求,用于公路初步设计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公路勘察设计 卫星影像测量 控制点布设 WorldView卫星影像 困难地区
下载PDF
基于高分卫星影像的威宁县光伏电站提取及分布特征分析
19
作者 刘芸 杨娟 +2 位作者 黄林峰 廖瑶 李慧璇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2期204-208,215,共6页
以贵州省威宁县为例,基于高分一号卫星WFV传感器影像资料,分析研究区光伏电站在光谱、纹理和几何上的特征,选择合适的分类特征参数,建立基于面向对象光伏电站提取规则,结合最优分割参数,完成对威宁县的光伏电站提取及精度评价,并根据提... 以贵州省威宁县为例,基于高分一号卫星WFV传感器影像资料,分析研究区光伏电站在光谱、纹理和几何上的特征,选择合适的分类特征参数,建立基于面向对象光伏电站提取规则,结合最优分割参数,完成对威宁县的光伏电站提取及精度评价,并根据提取结果统计分析威宁县已建成光伏电站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完成威宁县光伏电站识别,分类质量达极好水平,可快速且准确的完成以县为单位的光伏电站提取,为光伏电站的建设情况和健康发展监测提供一定的参考和理论依据;卫星监测到威宁县已建成光伏电站占地面积26.98 km^(2),主要集中在威宁县西北部及南部地区,电站海拔集中在+1629~+2742 m,坡度以缓坡为主,坡向主要朝向东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高分卫星影像 面向对象分类法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高分辨率可见光遥感卫星影像解译能力评估
20
作者 施利涛 《北京测绘》 2024年第9期1265-1270,共6页
高分辨率可见光遥感卫星影像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其解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选取最佳的遥感卫星影像解译技术,需要对解译能力进行精准的评估与判断。本文结合海量影像数据,进行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高分辨率可见光遥感卫星影... 高分辨率可见光遥感卫星影像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其解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选取最佳的遥感卫星影像解译技术,需要对解译能力进行精准的评估与判断。本文结合海量影像数据,进行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高分辨率可见光遥感卫星影像解译能力评估研究。深入分析遥感卫星影像解译能力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联合遥感卫星影像解译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解译能力评估指标,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对指标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及其分析,基于熵权法计算解译能力评估指标的权重系数,结合当前解译能力评估指标数值,采用加权求和方法计算遥感卫星影像解译能力综合评估数值,从而实现了遥感卫星影像解译能力的有效评估。实验结果显示:应用该方法获得的遥感卫星影像解译能力评估时间最小值为16 s,解译能力评估结果与实际结果保持一致,充分证实了该方法解译能力评估性能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影像解译 大数据分析技术 可见光遥感卫星影像 能力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