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源卫星降水数据在瓯江流域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程开宇 张磊磊 +3 位作者 康颖 张建云 刘光保 沈小勤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19,共5页
为利用卫星降水数据开展流域水文模拟预报,基于瓯江流域内94个雨量站1998~2013年逐日降雨量数据,分析了多源卫星降水数据(TMPA、RT、CMORPH和PERSIANN)在该地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PERSIANN数据精度最低,其次为CMORPH和RT,TMPA数据精... 为利用卫星降水数据开展流域水文模拟预报,基于瓯江流域内94个雨量站1998~2013年逐日降雨量数据,分析了多源卫星降水数据(TMPA、RT、CMORPH和PERSIANN)在该地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PERSIANN数据精度最低,其次为CMORPH和RT,TMPA数据精度最高,其中PERSIANN和CMORPH数据低估了实际降水量,而RT和TMPA略高估了降水量;梅汛期和非汛期的精度高于台汛期,月时间尺度降水量的精度高于日时间尺度。各卫星降水数据中,TMPA和RT数据在中雨级别下精度最高,对小雨和大雨级别的降水分别存在低估和高估现象,而PERSIANN和CMORPH数据对所有量级下的降水均存在低估现象;随着雨量的增加,卫星降水的误报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江流域 卫星降水数据 TMPA RT CMORPH PERSIANN 适用性
下载PDF
基于卫星导航数据源的机载间隔保障系统(ASAS)
2
作者 周其焕 《导航》 1997年第2期16-24,共9页
介绍防止飞机空中相撞的两重保障--间隔保障和避撞告警。为了提高飞机自治能力而增强机上信息显示,包括对空中交通信息的了解,机上自治间隔有赖于GNSS转发器和ADS-B的数据链广播技术,今后将继续发展S模式的ACAS,同... 介绍防止飞机空中相撞的两重保障--间隔保障和避撞告警。为了提高飞机自治能力而增强机上信息显示,包括对空中交通信息的了解,机上自治间隔有赖于GNSS转发器和ADS-B的数据链广播技术,今后将继续发展S模式的ACAS,同时研究发展新的基于GNSS/ADS-B和CDTI技术的ASAS,最终地形成一种双信息源,双功能的ACAS/ASAS集成系统进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ASAS 自治间隔 飞机 卫星导航数据
下载PDF
多源卫星数据在甘蔗冻灾遥感评估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杰 谭荣建 《软件导刊》 2018年第8期157-160,164,227,共6页
甘蔗遭受冻灾后,会出现尾叶变枯、蔗茎冻死、糖分下降,给人民群众财产造成重大损失。针对传统灾情调查方法现势性差、时效性弱的缺点,为快速、有效地进行灾后救援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以来宾市兴宾区为例,基于多源卫星... 甘蔗遭受冻灾后,会出现尾叶变枯、蔗茎冻死、糖分下降,给人民群众财产造成重大损失。针对传统灾情调查方法现势性差、时效性弱的缺点,为快速、有效地进行灾后救援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以来宾市兴宾区为例,基于多源卫星影像数据、行政区边界矢量数据、地面调查数据及1∶10万土地利用数据,结合ERDAS和ArcGIS软件提取冻灾发生前后两个时段的甘蔗种植分布,确定这两个时段甘蔗尚未收割的面积。实验证明评估结果与实际调查数据基本一致,该方法适用于甘蔗大范围冻灾快速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冻灾 卫星数据 信息提取 遥感评估
下载PDF
分包数据系统的星上数据源及其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顾莹琦 谭维炽 《航天器工程》 2000年第4期16-21,共6页
采用分包体制的星载数据系统与传统的PCM遥测遥控系统,两者面向的数据源有很大不同。本文在描述分包系统各种星上数据源并分析其特点后,提出了一种通用建模方法,并通过举例说明。在系统设计、仿真和测试中,这种方法都是很有用的。
关键词 分包数据系统 卫星数据源 模型分析 遥测遥控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河北省火灾监测干扰点识别技术研究
5
作者 宋金妹 王莎 +1 位作者 魏安琪 王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10期80-83,共4页
卫星遥感技术已成为火灾监测的重要手段,在火灾动态监测和扑救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会有某些区域达到火点判识指标发生预警但火情并未发生的情况出现,认为该区域出现虚警,火情虚警的出现严重干扰了火灾监测业务运行。为了提高火灾... 卫星遥感技术已成为火灾监测的重要手段,在火灾动态监测和扑救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会有某些区域达到火点判识指标发生预警但火情并未发生的情况出现,认为该区域出现虚警,火情虚警的出现严重干扰了火灾监测业务运行。为了提高火灾监测预警准确度,本文提出了利用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对火灾监测中的干扰点进行识别的方法,以降低火情虚警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数据 火灾 干扰点 识别
下载PDF
多源国产卫星遥感数据的矿山地表要素识别研究及应用示范 被引量:1
6
作者 吕冰洁 《科技创新导报》 2021年第34期9-11,100,共4页
遥感技术发展迅速,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越来越高,数据获取的时效越来越快,获取的成本越来越低,遥感技术已经成为自然资源监测的重要手段。我国的航天遥感发展很快,高分一号到高分七号系列卫星、资源系列卫星、北京二号... 遥感技术发展迅速,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越来越高,数据获取的时效越来越快,获取的成本越来越低,遥感技术已经成为自然资源监测的重要手段。我国的航天遥感发展很快,高分一号到高分七号系列卫星、资源系列卫星、北京二号、高景一号、欧比特等国产卫星的发射,为开展资源环境调查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监测 卫星数据 矿山监测 矿山地表要素
下载PDF
多源气象卫星数据融合方法与应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薄宇 潘雪 蒙婷婷 《黑龙江气象》 2022年第2期24-27,共4页
随着气象卫星遥感数据趋于丰富化,如何对格式复杂、分辨率差异较大的多源气象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合理融合,在提高分辨率的同时,剔除冗余和噪音的影响,获取更加精细可靠的融合数据,成为当前提升海量气象卫星遥感数据利用率的有效途径。本... 随着气象卫星遥感数据趋于丰富化,如何对格式复杂、分辨率差异较大的多源气象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合理融合,在提高分辨率的同时,剔除冗余和噪音的影响,获取更加精细可靠的融合数据,成为当前提升海量气象卫星遥感数据利用率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多源气象卫星数据融合技术,综述了数据融合理论的主要过程与层次、常用像元级融合方法以及定量评价指标,综合探讨了不同数据融合方法的适用范围与优缺点,并且对于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多源气象卫星数据融合的发展与应用前景予以讨论,以期为数据融合方法的进一步探索以及拓宽应用途径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卫星遥感数据 影像融合 应用评价
下载PDF
多源卫星降水产品在不同省份的精度评估与比较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卫林勇 江善虎 +2 位作者 任立良 张林齐 周梦瑶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8-44,共7页
基于地面格网降水产品CGDPA,利用4个统计指标、分类度量等方法评估和比较CHIRPS、CMORPH-BLD、PERSIANN-CDR、TRMM 3B42V7卫星数据源在不同省份不同尺度的降水监测能力。结果表明:①江西月降水量最大值在6月份,其余在7月份达年内最大值;... 基于地面格网降水产品CGDPA,利用4个统计指标、分类度量等方法评估和比较CHIRPS、CMORPH-BLD、PERSIANN-CDR、TRMM 3B42V7卫星数据源在不同省份不同尺度的降水监测能力。结果表明:①江西月降水量最大值在6月份,其余在7月份达年内最大值;TRMM 3B42V7在不同省份捕捉月降水的性能最好。②从降水量及相关系数分析,TRMM 3B42V7在5省均较好的估计四季降水。③卫星降水产品与CGDPA的相关性在低降水地区较弱,在高降水地区较强;根据相关系数空间分布和箱线图,PERSIANN-CDR相对适用于新疆、吉林,TRMM 3B42V7较适用于陕西、江西以及云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DPA 卫星数据源 统计指标 分类度量
下载PDF
基于多源卫星观测的中国土壤湿度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荣华 张珂 +4 位作者 晁丽君 王青青 洪阳 涂勇 曲伟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9-487,共9页
为了揭示中国表层土壤湿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子,通过SMAP、SMOS、AMSR2、FY3B和FY3C 5个卫星平台的遥感信息,采用集合平均法合成了2015—2016年中国25 km、逐日表层土壤湿度信息,通过比较5套产品之间的差异来分析卫星产品的不... 为了揭示中国表层土壤湿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子,通过SMAP、SMOS、AMSR2、FY3B和FY3C 5个卫星平台的遥感信息,采用集合平均法合成了2015—2016年中国25 km、逐日表层土壤湿度信息,通过比较5套产品之间的差异来分析卫星产品的不确定性,分析了中国土壤湿度的空间和季节分布特征以及同降雨量和蒸散发量的关联。结果表明:中国表层土壤湿度呈较明显带状分布,与干湿气候带的分布基本一致,总体由西北向东南和东北增加;土壤湿度在大部分地区呈现明显季节变化,主要表现为夏高冬低,不同地区的季节变化特征有所不同;中国60%以上地区,土壤湿度受同步和前期降雨量的强控制影响;中国87.5%的地区土壤湿度和蒸散发呈显著正相关和强依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湿度 卫星遥感 时空特征 微波遥感 卫星数据
下载PDF
多源遥感数据在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塬油气勘探应用中的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五一 齐小平 邹立群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0年第4期34-38,共5页
随着世界航天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 ,新的遥感数据源为油气勘探应用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本文根据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遥感技术应用实例 ,对多源遥感数据的特性及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为应用遥感技术在黄土塬等复杂地表条件... 随着世界航天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 ,新的遥感数据源为油气勘探应用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本文根据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遥感技术应用实例 ,对多源遥感数据的特性及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为应用遥感技术在黄土塬等复杂地表条件下进行油气勘探研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数据 油气勘探 数据统计 图像处理
下载PDF
福建沿海海雾的卫星遥感监测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春桂 何金德 马治国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6-373,共8页
基于2000-2010年福建沿海18个气象站的能见度资料,利用NOAA/AVHRR、FY-1D/CAVHRR和EOS/MODIS传感器的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多光谱波段数据,分析福建沿海海雾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福建沿海海雾卫星遥感监测技术方法,... 基于2000-2010年福建沿海18个气象站的能见度资料,利用NOAA/AVHRR、FY-1D/CAVHRR和EOS/MODIS传感器的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多光谱波段数据,分析福建沿海海雾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福建沿海海雾卫星遥感监测技术方法,并通过卫星数据样本分析海洋、中高云、低云和海雾等不同下垫面的光谱反射和辐射特征。同时分析了多种海雾遥感识别指数,根据海雾与其它地物光谱反射和辐射特征的差异确定监测模型的阈值指标,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白天EOS、FY-1D、NOAA-17、NOAA-16/18海雾监测模型和夜间海雾监测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90%的海雾发生在1-5月,且大多在凌晨,中南部是海雾多发区。用沿海气象观测站的能见度数据对监测结果进行验证,其准确率总体达83%,表明基于多源卫星数据的海雾遥感监测模型能较准确地对福建沿海海雾的分布和发展过程进行监测,有利于在大雾天气过后及时采取相关应对措施,以减少大雾天气对福建沿海农业生产活动,尤其是对设施农业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海雾 福建沿海 卫星数据
下载PDF
基于卫星观测资料的近海有效波高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秀芝 孔亚文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7年第1期80-81,共2页
使用中国近海28个浮标观测数据对1991—2015年多源卫星高度计校准的波高数据集进行了验证,并用于中国近海海浪气候研究。结果表明:浮标波高与卫星波高的相关系数为0.91~0.99,均方根误差绝大部分为0.09~0.34m,浮标减卫星的波高差平均值... 使用中国近海28个浮标观测数据对1991—2015年多源卫星高度计校准的波高数据集进行了验证,并用于中国近海海浪气候研究。结果表明:浮标波高与卫星波高的相关系数为0.91~0.99,均方根误差绝大部分为0.09~0.34m,浮标减卫星的波高差平均值绝大多数为-0.06^-0.29m;各海区验证结果略有差异,其中相关系数在东海至南海北部最大达0.97,黄渤海和长江口外海区略小,分别为0.947和0.948;均方根误差在东海至南海北部最小为0.281m,长江口外最大为0.325m,黄渤海居中为0.286m。利用该多源波高数据集进行了中国近海多年平均有效波高和多年一遇波高极值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近海多年平均有效波高为0.6~2.2m,东海东南部、台湾海峡以及南海东北部平均波高较大。大部分海域的有效波高都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冬季和秋季的波高明显高于春季和夏季。100年一遇大浪最大的区域位于琉球群岛东南的西北太平洋海域,约9~12m;其次是南海东北部海域和东海海域,约7~11m;中国近岸最大的海域为广东东部和浙江南部,约7~8m;长江口至渤海最小4~6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波浪数据 浮标观测 中国近海 波浪分布
下载PDF
多源卫星数据在轨智能融合技术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刚 刘瑜 张庆君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08-712,共5页
多源卫星数据融合能够综合利用多时相、多角度、多谱段、主被动等感知手段,提升遥感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和稳健性。传统的多源卫星数据融合采用"卫星采集数据下传+地面融合处理"的工作方式,信息感知以及后续决策制定的时效性低... 多源卫星数据融合能够综合利用多时相、多角度、多谱段、主被动等感知手段,提升遥感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和稳健性。传统的多源卫星数据融合采用"卫星采集数据下传+地面融合处理"的工作方式,信息感知以及后续决策制定的时效性低。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遥感卫星数量不断增多,载荷类型不断丰富,空间信息网络通信能力不断提升,在轨数据处理能力不断加强。发展多源卫星数据在轨智能融合技术恰逢其时,这对提升我国全球范围快速感知响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发展多源卫星数据在轨智能融合技术的战略意义,总结了该领域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了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并提出了未来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数据 数据融合 在轨处理
原文传递
台风利奇马(1909)海温变化特征分析
14
作者 李肖霞 张雨潇 +1 位作者 曹晓钟 张志龙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95-1308,共14页
本文采用多源卫星融合数据、海洋气象漂流观测仪直接测量数据、Argo浮标的数据以及分析数据集,分析2019年超强台风利奇马过境时海面温度(SST)以及海温垂直剖面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利奇马”过境前后,SST最大降温可达5℃以上,并且降... 本文采用多源卫星融合数据、海洋气象漂流观测仪直接测量数据、Argo浮标的数据以及分析数据集,分析2019年超强台风利奇马过境时海面温度(SST)以及海温垂直剖面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利奇马”过境前后,SST最大降温可达5℃以上,并且降温区域集中在台风路径的右侧;“利奇马”过境导致近表层与次表层水体的垂直混合,次表层水体被加热,使混合层深度增加,深层海水温度升高。通过各类数据分析,发现“利奇马”过境后引起的SST降温核心区域的形成滞后于“利奇马”台风中心区域约1~2天。在各类数据的对比分析中,由于海洋气象漂流观测仪的数据是直接测量的,且采样频次高,能够更加细致和准确的捕捉到温度的变化,且可以作为用于卫星数据校正的重要参考。另外,不同海洋区域的降温还与海洋环境有关,台风靠近黑潮,降温主要集中在混合层,台风远离黑潮,降温可以延伸到温跃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温度 卫星融合数据 分析数据 ARGO 浮标 漂流观测仪 “利奇马”
下载PDF
基于遥感技术的城市热岛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传东 《城市建筑》 2013年第7期228-228,共1页
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化带来的较为明显的副产品之一,对城市气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遥感技术具有覆盖率广、同步观测等特点,在城市热岛问题研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论文总结了前人利用遥感技术在城市热岛问题方面的研究方法,为今... 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化带来的较为明显的副产品之一,对城市气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遥感技术具有覆盖率广、同步观测等特点,在城市热岛问题研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论文总结了前人利用遥感技术在城市热岛问题方面的研究方法,为今后该方向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效应 遥感 卫星数据源 反演方法
下载PDF
基于不同降水产品的WRF-Hydro模式径流模拟——以漳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0
16
作者 高玉芳 吴雨晴 +1 位作者 彭涛 顾天威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9-306,共8页
以漳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以CMORPH卫星-地面自动站-雷达三源降水融合数据和ERA5再分析降水资料为WRF-Hydro模式的输入,进行径流模拟,对比分析模拟径流与实测径流的差异,探讨基于两种降水数据的WRF-Hydro模式在漳河流域的径流模拟效果。结... 以漳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以CMORPH卫星-地面自动站-雷达三源降水融合数据和ERA5再分析降水资料为WRF-Hydro模式的输入,进行径流模拟,对比分析模拟径流与实测径流的差异,探讨基于两种降水数据的WRF-Hydro模式在漳河流域的径流模拟效果。结果表明:三源降水融合数据的径流模拟效果较优,纳什系数均达到0.7以上,模拟径流与实测径流过程吻合较好;采用三源降水融合数据和ERA5再分析降水资料率定WRF-Hydro模式,以ERA5再分析降水资料为输入,径流模拟结果都不佳;总体而言,三源降水融合数据与WRF-Hydro模式耦合能够较好地模拟漳河流域径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Hydro模式 CMORPH卫星-地面自动站-雷达三降水融合数据 ERA5再分析资料 径流模拟
下载PDF
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地理野外工作新模式 被引量:2
17
作者 汪丽丽 孔祥生 庞海洋 《中国高新科技》 2018年第10期3-7,共5页
移动智能终端APP设计和应用将3S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移动终端设备融为一体,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地学野外工作出现的问题。应用结果分析表明,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地理野外工作新模式无论是在GNSS的定位精度、卫星遥感数据的时效性方面... 移动智能终端APP设计和应用将3S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移动终端设备融为一体,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地学野外工作出现的问题。应用结果分析表明,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地理野外工作新模式无论是在GNSS的定位精度、卫星遥感数据的时效性方面,还是在地理信息更新等方面都能满足地理野外工作的需要,极大地提高了野外工作的效率和精度,工作便携性和室内外沟通性得到改善,为科学考察和地学野外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移动终端 GNSS 卫星数据 野外工作新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