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草花叶病毒卫星病毒(STMV)研究和用于生防的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程宁辉 《中国烟草》 CSCD 1993年第4期15-18,共4页
本世纪40年代,Bawden 和 Price 首次在烟草坏死病毒(TNV)为害的烟草和菜豆中发现一种比 TNV(30nm)小的病毒粒体(17nm),当时认为这种小粒体是 TNV 的附属物。直到 Kassania(1962)研究发现这类伴随 TNV 的小粒体自身不能复制,必须依赖 TNV... 本世纪40年代,Bawden 和 Price 首次在烟草坏死病毒(TNV)为害的烟草和菜豆中发现一种比 TNV(30nm)小的病毒粒体(17nm),当时认为这种小粒体是 TNV 的附属物。直到 Kassania(1962)研究发现这类伴随 TNV 的小粒体自身不能复制,必须依赖 TNV,但其编码自身外壳蛋白与 TNV 没有血清学关系和核酸同源性,才认为这是一种新病毒,称为卫星病毒(Sateuite Virus)。之后,在 TRSV 和 CMV 等十几种病毒中也发现一类小分子量的 RNA,它的复制也依赖于辅助病毒,但不编码自身外壳蛋白,RNA包裹于辅助病毒粒体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花叶病毒 卫星病毒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国际类病毒及卫星病毒学术研讨会”概况及主要研究进展
2
作者 卢美光 姜冬梅 +1 位作者 张志想 李世访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29,共9页
本文旨在对举办国际类病毒及卫星病毒学术研讨会的组织筹备、工作经验等进行交流,对大会学术交流所涉及的新类病毒/环状RNA分子的鉴定及其风险评估、类病毒及卫星RNA侵染导致寄主的反应、类病毒的遗传多样性和复制以及类病毒的检测技术... 本文旨在对举办国际类病毒及卫星病毒学术研讨会的组织筹备、工作经验等进行交流,对大会学术交流所涉及的新类病毒/环状RNA分子的鉴定及其风险评估、类病毒及卫星RNA侵染导致寄主的反应、类病毒的遗传多样性和复制以及类病毒的检测技术及防治方法等四方面内容的研究亮点及新进展等进行总结,希望对广大科研工作者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卫星病毒 研讨会 主要研究进展
下载PDF
植物病毒的卫星病毒和卫星RNA 被引量:2
3
作者 陈金标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4-6,共3页
植物病毒的卫星病毒和卫星RNA陈金标(南京农业大学微生物系210095)病毒是一种无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个体极小,约为20—400urn。Matthews将它定义为:病毒是丁组或多组核酸分子、它通常祛外完蛋白包裹,且只... 植物病毒的卫星病毒和卫星RNA陈金标(南京农业大学微生物系210095)病毒是一种无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个体极小,约为20—400urn。Matthews将它定义为:病毒是丁组或多组核酸分子、它通常祛外完蛋白包裹,且只在适合的寄主细胞里复制。在这种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毒 卫星病毒 卫星RNA
下载PDF
黄瓜花叶病毒的卫星病毒——CARNA5
4
作者 刘在徐 《河北农业情报》 1990年第2期31-32,共2页
1972年在法国首次看到引起蕃茄造成毁灭性损失的一种病害,当时没有人了解其详细情况,曾一直认为这是大家熟知的蕃茄病毒病。科学家们担心,同样的事情会在美国发生,而开始研究究竟是什么引起蕃茄植株变褐致病的。到1977年。
关键词 黄瓜 花叶病毒 卫星病毒
下载PDF
植物病毒卫星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周雪平 李德葆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6-111,共6页
植物病毒卫星研究进展周雪平,李德葆(浙江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杭州310029)自60年代Kassanis发现有些烟草坏死病毒(TNV)分离物中含有17nm的病毒颗粒,并将其称谓卫星烟草坏死病毒(STNV)以来,已... 植物病毒卫星研究进展周雪平,李德葆(浙江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杭州310029)自60年代Kassanis发现有些烟草坏死病毒(TNV)分离物中含有17nm的病毒颗粒,并将其称谓卫星烟草坏死病毒(STNV)以来,已发现多种植物RNA病毒含有卫星(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毒 病毒卫星 研究
下载PDF
病毒卫星RNA及其致弱病毒的机理──我国病毒学基础研究进展之一例 被引量:6
6
作者 田波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45-352,共8页
病毒卫星RNA及其致弱病毒的机理──我国病毒学基础研究进展之一例田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分子病毒与生物工程研究室,北京100080)1卫星RNA的本质和生物学地位病毒卫星RNA是美国KaPer等于1976年在黄瓜花叶... 病毒卫星RNA及其致弱病毒的机理──我国病毒学基础研究进展之一例田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分子病毒与生物工程研究室,北京100080)1卫星RNA的本质和生物学地位病毒卫星RNA是美国KaPer等于1976年在黄瓜花叶病毒中首先发现的[1],它是伴随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卫星RNA 卫星RNA 致弱病毒
下载PDF
黄瓜花叶病毒卫星RNA人工突变体的构建及其侵染性测定
7
作者 金波 陈集双 张华荣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0-613,共4页
从1个369nt的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mosaicvirus,CMV)卫星RNA的cDNA出发,采用DNA改组技术构建人工突变体,经过体外转录,将其与不携带卫星RNA的黄瓜花叶病毒株进行假重组,鉴定突变体的生物活性,结果显示所获得的4个卫星RNA的点突变子MS1... 从1个369nt的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mosaicvirus,CMV)卫星RNA的cDNA出发,采用DNA改组技术构建人工突变体,经过体外转录,将其与不携带卫星RNA的黄瓜花叶病毒株进行假重组,鉴定突变体的生物活性,结果显示所获得的4个卫星RNA的点突变子MS1、MS5、MS6和MS11中,只有MS11仍然具有复制能力;而其他3个点突变子,尽管均只有1个位点的替换,却不能在辅助病毒作用下复制。序列比较分析发现MS11的突变位点位于卫星RNA变异区内,发生的突变与自发突变一致,其他3个突变子的突变位点发生在卫星RNA的高度保守区。而且通过侵染性试验证实突变子MS11与野生型Yi没有明显的差异。由此可推测卫星RNA序列中的高度保守区与卫星RNA的生物活性密切相关,个别碱基的突变会导致RNA二级结构的改变,进而引起其复制能力或稳定性的完全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花叶病毒 卫星RNA DNA改组技术 人工突变
下载PDF
植物病毒卫星核酸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杨文婷 林文武 +3 位作者 陈玲丽 徐小丽 王润语 吴祖建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44-850,共7页
植物病毒卫星核酸是已知的最小的侵染因子之一,其起源、致病性以及复制机制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目前研究认为,植物病毒卫星核酸最有可能来源于寄主植物基因组或辅助病毒基因组,植物病毒卫星核酸、辅助病毒及寄主三者相互作用对辅助病... 植物病毒卫星核酸是已知的最小的侵染因子之一,其起源、致病性以及复制机制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目前研究认为,植物病毒卫星核酸最有可能来源于寄主植物基因组或辅助病毒基因组,植物病毒卫星核酸、辅助病毒及寄主三者相互作用对辅助病毒的积累量及寄主病症的发展有调节作用。植物病毒卫星核酸不能自我复制,它们依赖于辅助病毒进行复制,然而,由于结构不同它们的复制方式也不完全相同。自发现以来,这类小的亚病毒分子已成为研究植物细胞中大分子间的互作及其辅助病毒复制机制的简单模型。本文主要总结了植物病毒卫星核酸在复制机制、起源、致病性及应用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毒卫星核酸 复制 起源 致病性 应用
下载PDF
植物病毒卫星核糖核酸的应用与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 被引量:4
9
作者 田波 《中国科学院院刊》 1990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病毒学,特别是分子病毒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阐明病毒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为防治病毒病害和利用病毒提供理论根据.从植物病毒卫星核糖核酸(RNA)的基础研究到利用病毒卫星RNA防治病害,是我们企图把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联系起来的设计中的... 病毒学,特别是分子病毒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阐明病毒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为防治病毒病害和利用病毒提供理论根据.从植物病毒卫星核糖核酸(RNA)的基础研究到利用病毒卫星RNA防治病害,是我们企图把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联系起来的设计中的指导思想,通过病毒卫星RNA的应用深化了这一认识,又一次证明了理论和应用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病毒 病毒卫星RNA RNA 基因
下载PDF
罗氏沼虾体内两种病毒颗粒的分离、纯化与核酸特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石正丽 钱冬 +2 位作者 张建红 曹铮 Bonami Jean Robert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61,共4页
从患肌肉白浊症状的罗氏沼虾幼苗体内分离纯化得到两种大小不同的病毒颗粒。这两种病毒颗粒均为对称的 2 0面体结构 ,表面光滑 ,无囊膜 ,对氯仿不敏感。一种是直径为 2 6nm~ 2 7nm的颗粒 ,在氯化铯中的密度为1 32 g/cm3 ,病毒基因组... 从患肌肉白浊症状的罗氏沼虾幼苗体内分离纯化得到两种大小不同的病毒颗粒。这两种病毒颗粒均为对称的 2 0面体结构 ,表面光滑 ,无囊膜 ,对氯仿不敏感。一种是直径为 2 6nm~ 2 7nm的颗粒 ,在氯化铯中的密度为1 32 g/cm3 ,病毒基因组含两段单链的RNA ,分别为 3 0kb和 1 2kb ,具有诺达病毒科成员的特征。一种是直径为1 4nm~ 1 6nm的颗粒 ,在氯化铯中的密度为 1 33g/cm3 ,含有一段大小为 0 9kb的单链RN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病毒颗粒 分离 纯化 核酸 诺达病毒 卫星病毒
下载PDF
从新疆哈密瓜分离到的烟草坏死病毒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黄传贤 覃秉益 +1 位作者 奚仲兴 莽克强 《植物病理学报》 CAS 1984年第3期153-158,193,共7页
从自然感病的哈密瓜上分离到的烟草坏死病毒(TNV),其寄主范围较广,在藜科、苋科、豆科和茄科一些植物上呈局部坏死反应,并在葫芦科一些植物上呈局部坏死斑和系统花叶症状。病毒的热灭活点为90~95℃,稀释限点10^(-5)~10^(-6),体外保毒... 从自然感病的哈密瓜上分离到的烟草坏死病毒(TNV),其寄主范围较广,在藜科、苋科、豆科和茄科一些植物上呈局部坏死反应,并在葫芦科一些植物上呈局部坏死斑和系统花叶症状。病毒的热灭活点为90~95℃,稀释限点10^(-5)~10^(-6),体外保毒期在10天以上。病毒颗粒呈六角形,直径约25毫微米。提纯病毒的紫外吸收,最高260毫微米,最低为245毫微米;沉降常数为94s。从病毒提取的核酸的紫外吸收,最高为260毫微米,最低234毫微米;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核酸分子量为1.4×10~6;病毒蛋白的分子量为2.75×10~4。经血清学试验,该病毒与烟草花叶病毒的A型和D型的抗血清发生沉淀反应,而与黄瓜坏死病毒的抗血清无沉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坏死病毒 病毒蛋白 哈密瓜 甜瓜 卫星病毒 坏死斑 寄主范围 黄瓜坏死病毒 理化性质 新疆
下载PDF
2012年-2022年TBTV、TVDV、TBTVsatRNA和TVDVaRNA在云南主要烟区的发生与分布
12
作者 杨亚辉 杨洁 +6 位作者 罗恒明 刘芳 吕婧 陈平 陈海如 陈小姣 李凡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6-302,331,共8页
烟草丛顶病(tobacco bushy top disease,TBTD)是一种由烟草丛顶病毒(tobacco bushy top virus,TBTV)及其卫星RNA(tobacco bushy top virus satellite RNA,TBTVsatRNA)和烟草扭脉病毒(tobacco vein distorting virus,TVDV)及其伴随RNA(to... 烟草丛顶病(tobacco bushy top disease,TBTD)是一种由烟草丛顶病毒(tobacco bushy top virus,TBTV)及其卫星RNA(tobacco bushy top virus satellite RNA,TBTVsatRNA)和烟草扭脉病毒(tobacco vein distorting virus,TVDV)及其伴随RNA(tobacco vein distorting virus associated RNA,TVDVaRNA)共同侵染引起的危险性病害,曾在云南很多烟区造成严重损失。本研究对烟草丛顶病及其相关病原物在云南烟草上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多年的调查研究,力图对烟草丛顶病及其相关病原物的发生与分布进行追踪和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2022年,烟草丛顶病在云南各大烟区仅零星发生,2019年以来已很难发现。烟草丛顶病的相关病原物主要在曾经暴发流行过病害的楚雄、保山和大理发现,且TBTV、TVDV、TBTVsatRNA和TVDVaRNA在烟草上并不总是同时被检出,其中引起烟草丛顶病典型症状的TBTV+TVDV+TBTVsatRNA+TVDVaRNA检出率在5%以下,TVDV的检出率最高,达30.44%,TBTVsatRNA的检出率最低,为7.68%。TBTV、TVDV、TBTVsatRNA和TVDVaRNA不能同时感染同一烟株可能是当前烟草丛顶病很少发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丛顶病毒 烟草扭脉病毒 烟草丛顶病毒卫星RNA 烟草扭脉病毒伴随RNA 发生与分布
下载PDF
Ds-RNA检测技术在植物病毒及其有关病原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13
作者 由雪娟 胡伟贞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17-420,共4页
在植物病毒及其有关病原的研究中,检测方法的建立是以病原及其寄主的性质和相互作用为基础的。这包括症状,寄主范围,病原在寄主体内性质,介体,病原传播途径和传播特点,病原形态、病原体及外壳蛋白和基因组核酸的理化性质等。近年来,病... 在植物病毒及其有关病原的研究中,检测方法的建立是以病原及其寄主的性质和相互作用为基础的。这包括症状,寄主范围,病原在寄主体内性质,介体,病原传播途径和传播特点,病原形态、病原体及外壳蛋白和基因组核酸的理化性质等。近年来,病毒及病毒类病原亚基因组RNA在病毒研究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如卫星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毒 Ds-RNA检测 外壳蛋白 卫星病毒 病原检测 基因组核酸 病毒研究 寄主范围 寄主植物 传播特点
下载PDF
番茄病毒病及其防治
14
作者 李卫东 《河南农业》 1993年第4期32-33,共2页
郑州市邝山区的李豪、张嘉伟,新乡市的邹建华等来信询问怎样防治番茄病毒病。正好我们收到巩义市植保站李卫东同志的“番茄病毒病及其防治”的来稿。
关键词 番茄病毒 市植保站 烟草花叶病毒 李豪 花叶型 李卫东 黄瓜花叶病毒 巩义 卫星病毒 秋番茄
下载PDF
番茄病毒病防治新技术
15
作者 于凌春 《农业知识》 1996年第3期22-22,共1页
番茄病毒病是危害番茄,尤其是秋番茄的重要病害,苗期常常由于此病的发生而造成毁种,成株期也常因此病而降低产量和品质,甚至绝收。该病一旦发生极难防治。以下是几种防治番茄病毒病的新技术。一、以毒攻毒预防病毒病。将人工合成的卫星... 番茄病毒病是危害番茄,尤其是秋番茄的重要病害,苗期常常由于此病的发生而造成毁种,成株期也常因此病而降低产量和品质,甚至绝收。该病一旦发生极难防治。以下是几种防治番茄病毒病的新技术。一、以毒攻毒预防病毒病。将人工合成的卫星病毒S<sub>52</sub>或人工诱变的弱毒疫苗N<sub>14</sub>接种到番茄植株上,可以提高植株免疫力。N<sub>14</sub>对由烟草花叶病毒引起的番茄病毒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 卫星病毒 花叶型 番茄植株 秋番茄 弱毒疫苗 番茄叶 叶霉病 人工合成
下载PDF
Study on Microsatellite Distribution in Complete Genomes of Tobacco Vein Clearing Virus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纪青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0年第7期132-135,共4页
MATLAB software and optimal complete subgraph algorithm were used to extract and reveal the microsatellite distribution features in the complete genomes of the tobacco vein clearing virus (NC-003 378.1) from the NCB... MATLAB software and optimal complete subgraph algorithm were used to extract and reveal the microsatellite distribution features in the complete genomes of the tobacco vein clearing virus (NC-003 378.1) from the NCBI databas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petitions number and their location of the N-base group has been extracted and displayed.The largest repetitions of N-base group in the complete genomes of the tobacco vein clearing virus was decreased as the exponential function with the increasing of N.The method used in this study could be applied to the extraction and revealing of the microsatellite distribution features in the complete genomes of other viruses,thereby provided a basis for the research of the structure and the law of function,inheritance and variation by the using of the microsatellite distribution fea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bacco vein clearing virus Complete genomes Microsatellite distribution Means of genetic algorithms Optimal complete subgraph algorithm
下载PDF
Emergence of a new satellite RNA from cucumber mosaic virus isolate P1 被引量:1
17
作者 SandraPérezAlvarez 薛朝阳 周雪平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CSCD 2003年第3期336-339,共4页
The 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 isolate P1 caused very mild symptoms on many plant species. After serial passages by mechanical inoculation over five years, CMV P1 caused severe symptoms on several tobacco cultivars a... The 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 isolate P1 caused very mild symptoms on many plant species. After serial passages by mechanical inoculation over five years, CMV P1 caused severe symptoms on several tobacco cultivars and tomato. A specific band of approximately 0.3 kb in length was amplified by RT PCR with primers synthesized based on reported CMV satellite RNA (satRNA) sequences. Sequence analysis showed there were two satRNAs (Sat P1 1 and Sat P1 2). Sat P1 1 contained 335 nucleotides, and Sat P1 2 contained 394 nucleotides. These two satRNAs shared 64% overall nucleotide sequence homology,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satRNAs included mutations as well as deletions. Sat P1 1 was identical to a satRNA (Z96099) reported in 1995 in CMV P1. Based on differences in the sequence and secondary structure between these two satRNAs, we conclude that Sat P1 2 represents the emergence of a new satellite (necrotic satellite) from attenuated satRNA populations. The possible effect of the emergence of this new satRNA i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umber mosaic virus Satellite RNA SEQUENCE
下载PDF
Expression and Assembly Mechanism of the Capsid Proteins of a Satellite Virus (XSV) Associated with 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Nodavirus
18
作者 Jian-min WANG Hua-jun ZHANG Zheng-li SHI 《Vir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期73-77,共5页
The extra small virus (XSV) is a satellite virus associated with 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nodavirus (MrNV) and its genome consists of two overlapping ORFs, CP17 and CP16. Here we demonstrate that CP16 is expresse... The extra small virus (XSV) is a satellite virus associated with 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nodavirus (MrNV) and its genome consists of two overlapping ORFs, CP17 and CP16. Here we demonstrate that CP16 is expressed from the second AUG of the CP17 gene and is not a proteinase cleavage result of CP17. We further expressed CP17 and several truncated CP17s (in which the N-or C-terminus or both was deleted), respectively, in Escherichia coli. Except for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CP17^AC10, all recombinant plasmids expressed soluble protein which assembled into virus-like particles (VLPs), suggesting that the C-terminus is important for VLP 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a small virus (XSV) Satellite virus Virus-like particle White tail diseas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