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卫星精密轨道抗差估计的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文援兰 杨元喜 王威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1-350,共10页
建立了卫星精密轨道抗差估计批处理的模型,给出了抗差估计权函数,并从权函数、影响函数等方面论述了抗差估计批处理的抗差性,从理论上说明了抗差估计批处理能充分利用有效观测,限制了利用可用观测,排除了有害粗差影响,得到了正常... 建立了卫星精密轨道抗差估计批处理的模型,给出了抗差估计权函数,并从权函数、影响函数等方面论述了抗差估计批处理的抗差性,从理论上说明了抗差估计批处理能充分利用有效观测,限制了利用可用观测,排除了有害粗差影响,得到了正常模式下的最佳估值;给出了抗差估计批处理的计算步骤;应用激光测距数据对 Lazeos卫星进行了精密定轨.结果表明,抗差估计比经典最小二乘估计得到的卫星轨道更稳定,由实际情况进一步说明了抗差估计批处理具有明显的抗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精密轨道确定 抗差估计 抗差性 卫星观测 数据处理
下载PDF
Mathematica在精密卫星轨道确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友红 纪兵 吴苗 《咸宁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9-11,共3页
精密卫星轨道的确定是一项重要而又非常艰巨的工作,其中涉及复杂而又繁琐的数学推演与分析,利用人工推导不仅繁琐,而且不能保证准确性,而借助于计算机代数系统Mathematica则可避免这一缺陷,本文对卫星轨道确定中一些典型问题进行了讨论... 精密卫星轨道的确定是一项重要而又非常艰巨的工作,其中涉及复杂而又繁琐的数学推演与分析,利用人工推导不仅繁琐,而且不能保证准确性,而借助于计算机代数系统Mathematica则可避免这一缺陷,本文对卫星轨道确定中一些典型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给出相应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利用该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且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HEMATICA 精密卫星轨道确定 BESSEL函数 偏近点角
下载PDF
遥控卫星的人——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航天测控专家李济生
3
作者 亢建明 《国防》 2000年第2期33-34,39,共3页
走进一个陌生的领域 2000年,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古城西安有一组规模宏大的现代化建筑群,那就是赫赫有名的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经过多年的基础建设和技术努力,如今它已跻身于世界卫星测控网的前列,卫星测控回收万无一失的辉煌业... 走进一个陌生的领域 2000年,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古城西安有一组规模宏大的现代化建筑群,那就是赫赫有名的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经过多年的基础建设和技术努力,如今它已跻身于世界卫星测控网的前列,卫星测控回收万无一失的辉煌业绩使它在国际航天界享有盛誉。 卫星测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济 航天测控专家 卫星测控网 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造卫星 航天测控技术 地球同步通信卫星 定轨精度 测控中心 卫星精密轨道确定
下载PDF
中国“牧星人”——访李济生院士
4
作者 卫庶 《人民论坛》 1999年第9期18-20,共3页
从“东方红一号”遨游太空到现在,我国已成功地发射了60多颗中国制造或外国制造的人造卫星。 卫星入轨后的运行及其应用过程都需要地面测控系统实施跟踪、测量和控制,否则,太空中的卫星就如同断了线的风筝,变成毫无价值的太空垃圾。对... 从“东方红一号”遨游太空到现在,我国已成功地发射了60多颗中国制造或外国制造的人造卫星。 卫星入轨后的运行及其应用过程都需要地面测控系统实施跟踪、测量和控制,否则,太空中的卫星就如同断了线的风筝,变成毫无价值的太空垃圾。对卫星而言,地面测控系统犹如牧羊人手中的软鞭。所以,从事卫星测控的专家们,总是被亲切地称之为“牧星人”。 首届“中国航天基金奖”的获得者、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副总工程师李济生,就是这样一位“牧星人”。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自己培养的研究卫星精密定轨技术的“顶级”专家。 卫星定位精度是一个国家航天水平的重要标志。30多年来,在和同事一起研究的过程中,李济生建立了“三轴稳定卫星姿控动力对其轨道的摄动”,这是提高卫星定轨精度不可或缺的新的力学模型;他主持开发的卫星精密轨道确定系统,把我国卫星定轨精度从百米提高到世界水平的米级,使不同类型轨道的卫星定轨精度分别提高了2-10倍;他首次提出“卫星时”的概念,制定了“模块化、标准化、通用化”方案,研制开发了模块化自动调度软件,为我国从单星测控跨入多星测控,从而形成“一网多星”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卫星管理模式打下了基础;他主持编写的《人造卫星精密轨道确定》一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济 卫星试验 导弹预警卫星 院士 卫星轨道 卫星定轨 卫星测控 卫星精密轨道确定 天文系 战争
下载PDF
网络作家少君
5
作者 圣皓 《今日中国》 1999年第10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地球同步通信卫星 航天测控 李济 定轨精度 卫星测控 作家 电脑网络 卫星精密轨道确定 人造卫星精密定轨 少君
下载PDF
“追星”院士李济生
6
作者 亢建明 《对外传播》 1999年第11期40-40,共1页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济生,在中国人造卫星轨道动力学和卫星测控技术研究领域堪称权威。他主持开发的卫星精密轨道确定系统把卫星定轨精度从千米组级提高到米组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他在国内首次提出并实现了卫星测控应用软件的通用化、模...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济生,在中国人造卫星轨道动力学和卫星测控技术研究领域堪称权威。他主持开发的卫星精密轨道确定系统把卫星定轨精度从千米组级提高到米组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他在国内首次提出并实现了卫星测控应用软件的通用化、模块化、标准化,使卫星测控软件的设计思想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他提出的“卫星时”概念为开创独具中国特色的一网管多星的新路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精密轨道确定 李济 中国科学院院士 轨道动力学 人造卫星 定轨精度 国内首次 测控技术 测控软件 卫星测控
下载PDF
“追星”院士李济生
7
作者 亢建明 《今日中国》 1999年第10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李济 卫星测控 定轨精度 地球同步通信卫星 卫星精密轨道确定 航天测控专家 人造卫星精密定轨 近地卫星轨道 测控软件 地面测控
下载PDF
太空并不太平
8
作者 李济生 《兵器知识》 2009年第1期72-73,共2页
李济生,我国第一代航天测控科技工作者,主要从事人造卫星轨道动力学研究工作。196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后,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工作,曾任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总工程师,现任总装备部科技委常任委员,199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获国家级... 李济生,我国第一代航天测控科技工作者,主要从事人造卫星轨道动力学研究工作。196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后,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工作,曾任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总工程师,现任总装备部科技委常任委员,199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获国家级和部委级科技进步奖多项,编著有《人造卫星精密轨道确定》和《航天器轨道确定》等著作与教材。1992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5年获首届中国航天基金奖,2000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精密轨道确定 太空 航天器 伊拉克战争 信息化战争 空间目标 人造卫星 发射 美国空军 太平
原文传递
捕星
9
作者 亢建明 《知识就是力量》 1999年第11期34-35,共2页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济生,在我国人造卫星轨道动力学和卫星测控技术研究领域堪称权威。 他主持开发的卫星精密轨道确定系统,突破了多项技术难点,把卫星定轨精度从千米组级提高到米组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他在国内首次提出并实现了卫星测控...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济生,在我国人造卫星轨道动力学和卫星测控技术研究领域堪称权威。 他主持开发的卫星精密轨道确定系统,突破了多项技术难点,把卫星定轨精度从千米组级提高到米组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他在国内首次提出并实现了卫星测控应用软件的通用化、模块化、标准化,使卫星测控软件的设计思想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他提出的“卫星时”概念,为开创出独具中国特色的一网管多星的新路子作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测控 地球同步通信卫星 卫星测控 李济 卫星精密轨道确定 定轨精度 测控软件 轨道动力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核动力卫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