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卫气虚弱与机体免疫机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 1
-
-
作者
王洪琦
李建国
马晶
温伟强
古继红
刘焕兰
-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
深圳市公安局
-
出处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3-3,32,共2页
-
-
关键词
卫气虚弱
免疫机制
相关性研究
大气污染
免疫功能
病因
病机
流行病学
-
分类号
R181.2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
-
题名卫气虚弱与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 2
-
-
作者
王洪琦
李建国
-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2-33,48,共3页
-
文摘
目的 :探讨卫气虚弱导致对外感疾病易感的内在机理。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CR SSP法 )对 4 4例卫气虚弱人群和 2 2例对照人群进行HLA DR1、DR2、DR4、DR7基因分型。结果 :卫气虚弱人群在HLA DR4抗原上的阳性率 (5 4 5 %)明显高于对照人群 (13 6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卫气虚弱人群中HLA DR4高表达导致异常免疫应答 ,从而导致对外感病邪抵抗能力减弱 ,增加了对外感疾病的易感 ,从免疫遗传学角度为卫气虚弱易感性提供了客观依据。
-
关键词
卫气虚弱
白细胞抗原
相关性研究
序列特异性引物
聚合酶链反应
-
分类号
R255.5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论“卫出下焦”
被引量:8
- 3
-
-
作者
赵昆霞
-
机构
云南省宜良县蓬莱卫生院
-
出处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24-25,共2页
-
文摘
从卫气与阳气特别是卫气与下焦肾阳的关系论述了卫气当出于下焦。并结合临床实践,对卫气虚弱,外感久治不愈者,按“卫出下焦”的理论,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或再造散,可取得满意疗效,故认为卫气出于下焦,养于中焦,宣发于上焦。
-
关键词
卫出下焦
麻黄附子细辛汤
临床实践
卫气虚弱
久治不愈
再造散
-
分类号
R222.29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289.5
[医药卫生—方剂学]
-
-
题名试论哮喘之“宿根”
被引量:4
- 4
-
-
作者
王宗禄
-
机构
陕西省华阴市中医医院
-
出处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6期144-144,共1页
-
文摘
哮喘是一种由气道挛急所致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困难,甚则不能平卧为主要临床表现。对哮喘的论述,古代从《内经》中开始,但人们把哮和喘分为两个疾病来论述,直至元代朱丹溪才首创哮喘病名,明代张景岳首先提出哮喘“宿根”,他在《景岳全书·喘促》中说:“喘有宿根,遇寒即发,或与劳即发者,亦名哮喘。”然而,“宿根”究指何物,古人多认为是由于宿痰内伏所致,《证因脉治》说:“痰饮内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为哮喘之宿根。然而,从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来看,哮喘的“宿根”,不仅是痰饮内伏,还应该包括卫气虚弱,瘀血内阻两大病理因素。
-
关键词
哮喘
卫气虚弱
瘀血内阻
-
分类号
R256.12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玉屏风散加味治疗135例气虚复感疗效观察
- 5
-
-
作者
梅淑文
李正
-
机构
平谷区金海湖中心卫生院
-
出处
《基层医学论坛》
2006年第1期56-57,共2页
-
-
关键词
卫气虚弱
玉屏风散
疗效观察
益气固表止汗
《世医得效方》
复感
治疗
感冒症状
病因病理
总结报告
-
分类号
R25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玉屏风散临床应用体会
- 6
-
-
作者
石莉蔚
-
机构
四川省隆昌县中医院
-
出处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9年第11期769-769,共1页
-
-
关键词
玉屏风散
临床应用
“治未病”理论
《丹溪心法》
益气固表
慢性支气管炎
卫气虚弱
健脾益气
-
分类号
R289.5
[医药卫生—方剂学]
R274.918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玉屏风散
- 7
-
-
作者
尚炽昌
-
机构
教授
-
出处
《家庭医学(上半月)》
1998年第20期28-29,共2页
-
文摘
[出处]本方来源于《丹溪心法》,作者是朱震亨,字彦修。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家居义乌丹溪,故后人尊称为丹溪翁或朱丹溪,是元代著名的医学家。 朱丹溪自幼好学,最早从许谦学习理学,以后随从杭州名医罗知梯学习医学知识。他认认真真,仔仔细细。
-
关键词
玉屏风散
营卫之气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朱丹溪
卫气虚弱
学术思想
恶风寒
变态反应性鼻炎
临床经验
体液免疫
-
分类号
R289.5
[医药卫生—方剂学]
-
-
题名体虚多汗,药膳调治
- 8
-
-
作者
钱静庄
-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
-
出处
《家庭用药》
2017年第2期44-44,共1页
-
文摘
动则出汗称为“自汗”,多见于气虚、阳虚的患者,是卫气虚弱、腠理不固的表现;夜间睡眠中出汗者称为“盗汗”,多见于阴虚患者,是阴虚内热、营气不守的表现。以下为常用的食疗方。
-
关键词
体虚多汗
药膳调治
卫气虚弱
阴虚内热
腠理不固
夜间睡眠
食疗方
出汗
-
分类号
R285.6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少为人知的玉屏风散
- 9
-
-
-
出处
《自我药疗》
2015年第10期36-36,共1页
-
文摘
一天门店来了一位阿姨,说她家小孙子上小学了爱出汗,总感冒,而且缠绵不愈,不爱吃饭,容易感到疲倦,特别影响学习,所以想给孩子买点人参补补。这是卫气虚弱,不能固表,导致的表虚自汗、感冒。在我的推荐下她购买了玉屏风口服液,3盒之后情况有了很大改善,阿姨非常高兴.又买了2盒准备按照疗程服用。
-
关键词
玉屏风散
玉屏风口服液
卫气虚弱
感冒
-
分类号
R289.5
[医药卫生—方剂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