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中搜闻》里的中国形象构建
1
作者 刘宇星 鲁永琪 +1 位作者 王紫嫣 蒲青 《时代人物》 2023年第3期22-25,共4页
《印中搜闻》(The Indo-Chinese Gleaner,1817—1822,(英)马礼逊(英)米怜主编)是英国传教士在马六甲创办并经营的最早的英文季刊,主要刊登涉及中国政治、经济、生活、文化和信仰等方面的研究性文章,以及基督教在华传教动态报道,是西方... 《印中搜闻》(The Indo-Chinese Gleaner,1817—1822,(英)马礼逊(英)米怜主编)是英国传教士在马六甲创办并经营的最早的英文季刊,主要刊登涉及中国政治、经济、生活、文化和信仰等方面的研究性文章,以及基督教在华传教动态报道,是西方世界了解和研究中国的重要窗口,也是西方学术界重新建构19世纪初期中国形象的重要依据。然传教士刊载时难免穿插其主观臆断,未能做到绝对客观。因此,本文依托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运用文献调查、比较研究及历史研究法,着眼于法制律例,社会风俗及女性境遇三方面剖析《印中搜闻》的中国形象的建构及其形成原因,从而鉴别传教士笔下的虚实真伪,呈现客观清晰的旧时中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中搜闻》 中国形象 传教士 形象学
下载PDF
《印中搜闻》与19世纪前期的中西文化交流 被引量:19
2
作者 吴义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0-82,共13页
《印中搜闻》(The Indo-Chinese Gleaner)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于1817-1822年在马六甲发行。这份英文季刊刊登有关中国及东南亚、印度等地区的各种消息,有关这些地区的历史、语言、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性文章,以及基督教在这些地区的... 《印中搜闻》(The Indo-Chinese Gleaner)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于1817-1822年在马六甲发行。这份英文季刊刊登有关中国及东南亚、印度等地区的各种消息,有关这些地区的历史、语言、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性文章,以及基督教在这些地区的传教动态报道,以对中国的报道和研究为主要内容。《印中搜闻》刊登的一些中国与西方文化交往方面的文献,是今天研究19世纪前期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史料。该刊对当时中国状况的报道,既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也反映了西方知识界重新建构中国形象的趋势。《印中搜闻》翻译各类中文文献,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国书籍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发表研讨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这些努力,与当时欧洲兴起的汉学学术和中国研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中搜闻 马礼逊 米怜 基督教 中西文化交流
下载PDF
《印中搜闻》视域中的中国医学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强 李计筹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768-771,共4页
整理由近代第一位来华的新教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与其同事米怜(William Milne)于1817年在马六甲创办的季刊《印中搜闻》中有关中国医学的文献。《印中搜闻》刊发一系列研究中医的文章,向西方学术界介绍了中医的历史、理论、... 整理由近代第一位来华的新教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与其同事米怜(William Milne)于1817年在马六甲创办的季刊《印中搜闻》中有关中国医学的文献。《印中搜闻》刊发一系列研究中医的文章,向西方学术界介绍了中医的历史、理论、诊断方法、中药以及疾病流行的谱系,重新打通了自康熙禁教后封闭的中医西传的渠道。东印度公司的医生李文斯顿(John Livingstone)尽管批评并纠正了西方人对中医某些方面的误解和偏见,但其姿态是居高临下的。澳门诊所的创办,为真实深入了解中医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是基督教在华医药传教的第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中搜闻》 中国医学 马礼逊 李文斯顿 近代
下载PDF
《印中搜闻》对近代西方汉学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卞浩宇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49-53,共5页
《印中搜闻》(1817—1822)是伦敦会来华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在马六甲创办的一份英文期刊。作为刊物的实际负责人,米怜独力承担起刊物的编辑、出版和经营等诸多工作。尽管发行时间不长,但《印中搜闻》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内容,不但成... 《印中搜闻》(1817—1822)是伦敦会来华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在马六甲创办的一份英文期刊。作为刊物的实际负责人,米怜独力承担起刊物的编辑、出版和经营等诸多工作。尽管发行时间不长,但《印中搜闻》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内容,不但成为西方海外传教士相互沟通的媒介与平台,而且为近代西方了解、认识中国提供了大量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怜 印中搜闻》 创办 发展 影响
下载PDF
《印中搜闻》视域中的中国社会信仰和习俗 被引量:4
5
作者 刘美华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5-128,共4页
《印中搜闻》是伦敦会传教士在马六甲创办的最早的英文季刊。它虽为传教士所创办和经营,但其内容涉及到中国政治、经济、生活、文化和信仰等方方面面。它所刊登的有关中国的消息、资料、通信、译文和评论,在当时成为西方人了解和研究中... 《印中搜闻》是伦敦会传教士在马六甲创办的最早的英文季刊。它虽为传教士所创办和经营,但其内容涉及到中国政治、经济、生活、文化和信仰等方方面面。它所刊登的有关中国的消息、资料、通信、译文和评论,在当时成为西方人了解和研究中国的重要资料来源,在西方学术界重新建构关于中国的知识体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印中搜闻》中刊载的关于中国的作品为研究对象,可以分析并勾勒出《印中搜闻》视域中的中国社会信仰和习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中搜闻》 中国社会信仰 习俗 传教士
下载PDF
印中关系:认知与前景 被引量:1
6
作者 斯瓦兰.辛格 王永刚 《东南亚南亚研究》 2009年第4期32-36,共5页
崛起中的印度和中国之间的相互认知和政策已成为世界范围公开辩论的焦点。人们普遍认为印中两国注定会成为国际体系的两大支柱,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将会对亚洲地区乃至整个世界产生重要影响。这种辩论除了带来有限的可见性,只会使印中之... 崛起中的印度和中国之间的相互认知和政策已成为世界范围公开辩论的焦点。人们普遍认为印中两国注定会成为国际体系的两大支柱,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将会对亚洲地区乃至整个世界产生重要影响。这种辩论除了带来有限的可见性,只会使印中之间原本就盘根错节的关系更为复杂。事实上,印中两国也在不断地增强相互理解,这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中关系 认知 互信 前景
下载PDF
印度外交官回忆印中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赵蔚文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3-47,24,共6页
印度外交官回忆印中关系赵蔚文今年是中国和印度建交45周年。1950年4月1日,解放了的中国与独立后的印度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在这45年中,中印关系经历了风和日丽的美好日子,也曾为漫天阴云所笼罩。近年来两国关系已拨开云... 印度外交官回忆印中关系赵蔚文今年是中国和印度建交45周年。1950年4月1日,解放了的中国与独立后的印度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在这45年中,中印关系经历了风和日丽的美好日子,也曾为漫天阴云所笼罩。近年来两国关系已拨开云雾,在更成熟的基础上向前发展。去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赫鲁 毛泽东 印度 周恩来 外交官 印中关系 外交部 科伦坡六国会议 音乐家 中国领导人
下载PDF
印中两国最理想的关系应该怎么样
8
作者 拉奥琦 蓝建学 《同舟共进》 2007年第10期21-22,共2页
作为世界上独特的文明,印度和中国扎实的文明根基、丰富的文化遗产、哲学与精神的探索传统,一直为其他国家所称道并曾被当作效法的典范。但是,在过去的近两百年时间内,印中两大文明古国却大大落后于以技术革新和工业革命为代表的世界进... 作为世界上独特的文明,印度和中国扎实的文明根基、丰富的文化遗产、哲学与精神的探索传统,一直为其他国家所称道并曾被当作效法的典范。但是,在过去的近两百年时间内,印中两大文明古国却大大落后于以技术革新和工业革命为代表的世界进步潮流。现在,人们宣称21世纪是"亚洲世纪",是印度和中国重振雄风的时候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人 两国关系 高速增长 中国 理想 发展经验 印中关系 经济增长 未来发展 世界
下载PDF
莫迪政府对印中边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 被引量:1
9
作者 贺先青 《边界与海洋研究》 2022年第2期114-128,共15页
莫迪执政以来,印度致力于推进以边境公路组织和边界地区发展计划为核心的印中边境基础设施建设机构的改革,以求破除部门间行政掣肘,提高基建效率。莫迪政府此举旨在弥补印中边境基建差距,提升全天候军事力量投送和后勤保障能力。边境交... 莫迪执政以来,印度致力于推进以边境公路组织和边界地区发展计划为核心的印中边境基础设施建设机构的改革,以求破除部门间行政掣肘,提高基建效率。莫迪政府此举旨在弥补印中边境基建差距,提升全天候军事力量投送和后勤保障能力。边境交通基建的完善将增强印度在边界挑衅的能力和意愿,强化其对边界问题的顽固立场。中国应进一步完善己方基础设施建设,紧密跟踪印度边境基建动态,对可能的挑衅做好预案措施,还应积极构建和恢复信任措施,防止摩擦和对峙失控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中边界 基础设施建设 莫迪政府 边境公路组织 印度
下载PDF
印度外交策略及印中外交开拓新局面
10
作者 杨林 《俪人(教师)》 2014年第5期250-250,共1页
进入21世纪,印度对本国整体实力进行了评估,实施了灵活的外交战略,以实现其追求大国的目标。正是在这种外交战略的指导下,印度的外交成果越来越多,大大改善了印度的国际环境。
关键词 印度 外交 策略 印中 新局面
下载PDF
印中关系:经济面面观 在成都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的讲话,2001年2月16日
11
作者 梅农 《南亚研究季刊》 2001年第3期1-3,7,共4页
关键词 印中关系 印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 经济 南亚 成都 研究所 四川
下载PDF
扶危济困 工业创新 张庆寿——印中商贸交流的民间大使
12
《中国对外贸易》 2005年第5期66-66,共1页
关键词 张庆寿 印度尼西亚 中国 “友邦机构”企业 纸箱工业 印中商务理事会 企业家 商贸交流 创新
下载PDF
印度线材制品工业及印中贸易研究
13
作者 窦光聚 《金属制品》 2017年第6期1-8,共8页
介绍印度线材制品工业现状,研究印度线材制品贸易按数量和金额的国别构成、线材制品进出口近年来的变化规律、印中线材制品的贸易量、贸易价格、贸易比重及其变化趋势。研究表明:中国是印度线材制品最重要的进口来源国,2016年印度从中... 介绍印度线材制品工业现状,研究印度线材制品贸易按数量和金额的国别构成、线材制品进出口近年来的变化规律、印中线材制品的贸易量、贸易价格、贸易比重及其变化趋势。研究表明:中国是印度线材制品最重要的进口来源国,2016年印度从中国进口不锈钢丝、合金钢丝、碳素钢丝和钢丝绳数量占其相应总进口数量的比例分别为46%、24%、60%和71%,除合金钢丝排第二位,其他均居首位;印度线材制品进出口近年来均呈快速增长趋势,2012年到2016年,进口年均递增10.9%,出口年均递增6.1%;印度从中国进口线材制品数量多、增长快,而对中国出口不仅数量少,而且增长慢,2011年到2016年印度从中国进口线材制品数量年均递增17.4%,对中国出口年均递增0.46%;印度从中国进口的线材制品均价低于其线材制品总进口均价,2016年线材制品从中国进口均价低14.7%。对中国金属制品行业提出转变发展方式,从产能增长转为质量效益增长,巩固和发展中印线材制品贸易成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材制品 不锈钢丝 合金钢丝 碳素钢丝 钢丝绳 印中贸易 贸易量 贸易额
下载PDF
印中建交与印度的外交抉择 被引量:4
14
作者 陶亮 《南亚研究》 CSSCI 2010年第4期50-61,共12页
印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出于印度国家安全的深度现实考虑,一个友好的中国有利于印度的国家安全;印中建交是印度外交发展的重要事件,它使尼赫鲁不结盟外交进一步趋向中间道路,体现了印度对外政策的独立性,扩大了印度在亚非国家的影响。
关键词 印度 中国 外交 印中建交
原文传递
《印中搜闻》与19世纪早期西方人的中国法律观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秀清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3-190,共18页
《印中搜闻》(1817年5月至1822年4月)是由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创办于马六甲的一份英文季刊,内容较杂。中国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为其主要关注对象。对于中国法律,它集中于刑事法,体现出来的是抨击和否定,具体包括死刑多、执行方法残酷... 《印中搜闻》(1817年5月至1822年4月)是由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创办于马六甲的一份英文季刊,内容较杂。中国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为其主要关注对象。对于中国法律,它集中于刑事法,体现出来的是抨击和否定,具体包括死刑多、执行方法残酷,非法拷问屡禁不绝,地方官失职渎职、司法腐败及奸杀案件不断、道德沦丧等方面。纵向地看,这种抨击和否定,正符合始自19世纪初,西方人评判中国法发生转向,否定中国法的观点渐居主流的趋势,且它在其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基督教的优越感和创刊人来华后的处境不如意,是其偏好构建这种中国法形象的两个重要原因。借助于其本身的传播、创办人和主要撰稿人在西方教俗两界的影响及承袭其衣钵的《中国丛报》的流布,《印中搜闻》所体现的负面中国法律观的影响持久而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中搜闻》 马礼逊 米怜 19世纪早期 中国法形象
原文传递
“印理解析”(四):印中求印——篆刻形式语言生成及其分析之一
16
作者 辛尘 《中国书法》 CSSCI 2019年第8期202-204,共3页
从篆刻艺术史的角度看,当赵孟頫提出以富有'典刑质朴之意'的汉魏而下印章为'印式',吾丘衍分析讲解汉代阴文印、唐代阳文印的基本设计规则与规律之后,篆刻艺术创作便开始了它的最初形态——'印中求印'。将这一... 从篆刻艺术史的角度看,当赵孟頫提出以富有'典刑质朴之意'的汉魏而下印章为'印式',吾丘衍分析讲解汉代阴文印、唐代阳文印的基本设计规则与规律之后,篆刻艺术创作便开始了它的最初形态——'印中求印'。将这一历史现象引人篆刻艺术原理,即从原理的角度看,当'印式'概念与'篆刻家'概念确立之后,其最直接的逻辑展开便是'印中求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式 印中 概念 原理 规律 典刑 篆刻
原文传递
《印中搜闻》:马礼逊面向英语世界的迂回传教努力
17
作者 刘伟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3-100,共8页
在清政府教禁森严、传教进展缓慢的情况下,基督新教首位来华传教士马礼逊转向马六甲开设传教基地,创办了英文季刊《印中搜闻》。通过面向英语世界传播,吸引西方对中国社会的关注和在华传教艰难状况的同情,增进对伦敦会中国传教事业的支... 在清政府教禁森严、传教进展缓慢的情况下,基督新教首位来华传教士马礼逊转向马六甲开设传教基地,创办了英文季刊《印中搜闻》。通过面向英语世界传播,吸引西方对中国社会的关注和在华传教艰难状况的同情,增进对伦敦会中国传教事业的支持,客观上起到迂回传教的成效。本文通过分析《印中搜闻》的办刊缘由、内容演变和客观效果等,揭示其对马礼逊来华传教事业的促进作用和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中搜闻》 马礼逊 传教 米怜
原文传递
印中对抗:新德里的视角(1960—1970)
18
作者 索尼亚·科尔代罗 蔺晓林 《冷战国际史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109-126,共18页
20世纪60—70年代,印度的外交政策深受印中对抗的影响。1962年败给中国后,印度自认在南亚的统治地位受到震动,因此积极调整国防政策,希望夺回南亚霸主的地位。其后,印度干涉东巴危机,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吞并锡金。在这一系列事件... 20世纪60—70年代,印度的外交政策深受印中对抗的影响。1962年败给中国后,印度自认在南亚的统治地位受到震动,因此积极调整国防政策,希望夺回南亚霸主的地位。其后,印度干涉东巴危机,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吞并锡金。在这一系列事件中,印度一方面谨慎地避免直接危及印中关系的行为.另一方面不吝展示其重新获得军事和政治实力的地区强国形象,增强其与中国对话的国际地位。印中对抗不仅深刻地影响了印度的外交政策,甚至还间接地塑造了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以及不丹各异的政治生态和对华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中对抗 南亚霸权 东巴危机 原子弹 吞并锡金
原文传递
印中友协秘书长巴斯卡兰获中印友好贡献奖感言
19
《友声》 2011年第1期43-43,共1页
首先,我想表达最真挚的谢意和喜悦之情,我很高兴今天能够应邀参加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印友好协会共同主办的这一隆重典礼并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阁下颁发的奖项。
关键词 印中友协 卡兰 民间关系 总领事馆 和中 一江春水 世界人口 医学领域 我将 三分之一
原文传递
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印度加入上合组织背景下的印中关系
20
作者 阿维杰特·班纳吉 《友声》 2017年第3期25-26,共2页
今年五月,印度拒绝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峰会;六月,印度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印中关系到底何去何从,对此诸多媒体和决策者们近日议论纷纷。印度和中国,作为两大文明古国,共同书写了世界文明史的绚丽篇章。作为近邻,印中两... 今年五月,印度拒绝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峰会;六月,印度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印中关系到底何去何从,对此诸多媒体和决策者们近日议论纷纷。印度和中国,作为两大文明古国,共同书写了世界文明史的绚丽篇章。作为近邻,印中两国交流源远流长,彼此影响深刻。印中两国的先人们往来频繁,互学互鉴,交流佛经,创造了灿烂的历史。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在文化、教育和经济等方面不断进行着友好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中关系 上合组织 一带一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