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时代中印刷读物的前景展望
1
作者 姚育德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03年第1期58-59,共2页
自图书馆问世以来,作为它生存和工作主要形态和方法的书籍、报纸和杂志即印刷读物,在步入20世纪末叶时,却面临着一种新生载体的挑战。
关键词 图书馆 发展前景 印刷型出版物 电子时代 印刷读物
下载PDF
数字化浪潮下儿童印刷读物的价值重探 被引量:1
2
作者 耿姝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0-32,51,共4页
文章从儿童的文化性内涵、生物学内涵、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三个方面入手,重新审视传统印刷读物的价值,论证并挖掘其在儿童阅读活动中的不可替代性,认为传统印刷出版物是更适宜儿童认知潜能开发的媒介形态,这是由其自身携带的... 文章从儿童的文化性内涵、生物学内涵、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三个方面入手,重新审视传统印刷读物的价值,论证并挖掘其在儿童阅读活动中的不可替代性,认为传统印刷出版物是更适宜儿童认知潜能开发的媒介形态,这是由其自身携带的符号类型及组合方式决定的,也是由儿童自身认知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印刷读物 传统阅读 数字阅读 印刷文化
下载PDF
电信时代印刷读物前景的预测和分析
3
作者 王炳升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年第5期58-59,共2页
论述了电子读物与印刷读物的特点,揭示了人类阅读、人类进步和文化发展与印刷读物的密切关系,指出:电子读物绝对不可能取代印刷读物。
关键词 电子读物 印刷读物 图书馆
下载PDF
形态构成学视域下儿童印刷读物设计研究
4
作者 卓婧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68-70,共3页
文章从学前儿童的特征及印刷读物发展过程的影响为切入点,结合形态构成学原理所涉的心理效能与物理效能,分析在形态构成学视域下,通过空间形态的构建及材料工艺的开发,打破传统单一的平面纸媒的呈现方式,拓展学前儿童的阅读体验和感知维... 文章从学前儿童的特征及印刷读物发展过程的影响为切入点,结合形态构成学原理所涉的心理效能与物理效能,分析在形态构成学视域下,通过空间形态的构建及材料工艺的开发,打破传统单一的平面纸媒的呈现方式,拓展学前儿童的阅读体验和感知维度,提升儿童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和交互性,从而助力学前儿童情感发展、能力构建、智力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构成学 学前儿童 印刷读物 设计
下载PDF
MPR纸质数码有声出版技术创新及发展优势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勉 《科技与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7-90,共4页
MPR多媒体印刷阅读出版是以纸质印刷载体为基础的多媒体复合数字出版技术。它将数字技术引入传统印刷出版,实现纸质出版物的有声听读,满足读者通过视听多感官、抽象化与具象化全方位获取信息的需求,是数字技术时代对出版形式的突破。文... MPR多媒体印刷阅读出版是以纸质印刷载体为基础的多媒体复合数字出版技术。它将数字技术引入传统印刷出版,实现纸质出版物的有声听读,满足读者通过视听多感官、抽象化与具象化全方位获取信息的需求,是数字技术时代对出版形式的突破。文章从MPR出版物的功能和技术创新出发,探讨其发展优势和市场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出版 多媒体印刷读物 MP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