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大地震河北省数字水位、地热记震能力分析 被引量:25
1
作者 张素欣 张子广 +2 位作者 张跃刚 孙佩卿 骆艳欣 《华北地震科学》 2005年第3期27-30,共4页
分析了我省地震监测井网数字化水位、地热资料对2004年12月26日印尼大地震的震后反映,分析了水位、地热对地震波反映的表现形态。通过分析可验证我省2001年新上数字资料—水位和地热的可靠性、灵敏性,以便科学地分析数字水位、地热资料... 分析了我省地震监测井网数字化水位、地热资料对2004年12月26日印尼大地震的震后反映,分析了水位、地热对地震波反映的表现形态。通过分析可验证我省2001年新上数字资料—水位和地热的可靠性、灵敏性,以便科学地分析数字水位、地热资料、提取可靠的前兆异常信息,高效地服务于日常地震分析预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大地震 水位、地热 记震能力
下载PDF
GPS观测到的2004年印度洋9.3级等大地震前后地壳运动 被引量:1
2
作者 顾国华 王武星 《地震科学进展》 2023年第9期437-448,共12页
2004—2012年印尼西部海域发生多次大地震,其中2004年印度洋9.3级巨震为21世纪以来全球最强。利用印尼及其邻近区域35个GPS连续观测站和中国内地北京附近的GPS连续观测站BJFS站全球参考框架坐标时间序列,可得到以BJFS作为核心站的区域... 2004—2012年印尼西部海域发生多次大地震,其中2004年印度洋9.3级巨震为21世纪以来全球最强。利用印尼及其邻近区域35个GPS连续观测站和中国内地北京附近的GPS连续观测站BJFS站全球参考框架坐标时间序列,可得到以BJFS作为核心站的区域参考框架下这些观测站大地震震前位移积累、同震和震后位移,特别是震前水平位移积累和同震水平位移。该区大地震时空间隔密,且分布范围较大,观测站相互间与地震相关的地壳运动影响明显,地壳运动极为复杂。本文重点讨论了5次8级以上大地震前后地壳运动的特点、成因和相互影响。GPS观测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内7.5级以上地震的同震水平位移是震前水平位移积累的(弹性)回跳,震前水平位移积累是前兆。9.3级与2005年8.7级地震震级与时空相近,有重合与不重合的前兆形变区,是前者触发后者的主要条件;而9.3级与8.7级震后强烈地壳水平运动与2012年8.6级和8.2级地震的发生直接有关;2007年8.4级地震的发生与9.3级和8.7级地震无明显关系,但其震后水平位移影响了赤道南8.6级和8.2级地震的同震水平位移。尽管所采用的GPS连续观测站数量少、密度低,但仍为研究地震预测中多次地震前后地壳运动的复杂性提供了有意义的震例。研究表明,印尼西部地区是全球最有意义的地震预测探索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GNSS 同震水平位移 印尼西部海域大地震 前兆形变 地震预测
下载PDF
印尼8.7级大震前后GPS观测站的地壳水平与垂直位移时间序列结果 被引量:11
3
作者 顾国华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28,共10页
利用IGS及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PS连续观测站6年多时间的观测结果,以中国大陆东部的稳定点组作为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解的参考基准,得到了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8.7级与2005年3月28日8.5级大震前后GPS观测站的地壳水平及垂直位移... 利用IGS及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PS连续观测站6年多时间的观测结果,以中国大陆东部的稳定点组作为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解的参考基准,得到了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8.7级与2005年3月28日8.5级大震前后GPS观测站的地壳水平及垂直位移时间序列的结果。尽管所采用的GPS站点少,且分布范围大,但仍可看到在如此大的地震震前、同震与震后地壳运动的特征,为今后观测研究提供了十分有意义的结果。文中所采用稳定点组基准有效消除水平位移场的平移与旋转,而局部椭球面的不平性对计算区域地壳运动结果,特别是对垂直位移的影响很小,说明了位移解所描述的大范围区域位移场是合理的。这两次地震的同震水平位移及震后的垂直位移影响量级达数厘米,范围达远离8.7级地震震中4 500 km之外,甚至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连续观测站 印尼苏门答腊大地震 地壳运动 垂直位移 水平位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