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印度与亚洲大陆何时何地发生初始碰撞 被引量:32
1
作者 黄宝春 陈军山 易治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45-2058,共14页
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造山带.该造山带是当今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是建立新的大陆动力学理论的最佳天然实验室.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时限是正确认识和理解该造山带形成与演化、高原隆升的动力学过程等的起点.近南北... 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造山带.该造山带是当今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是建立新的大陆动力学理论的最佳天然实验室.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时限是正确认识和理解该造山带形成与演化、高原隆升的动力学过程等的起点.近南北向陆陆碰撞的最直接证据是碰撞带两侧块体在古纬度上的相互重叠.本文拟通过对相关古地磁资料的分析,结合近年来在拉萨地块南缘林子宗群火山岩和沉积岩夹层上获得的最新古地磁结果,探索当今占地磁数据所限定的印度和亚洲大陆发生初始碰撞的时间和古地理位置.结果表明,拉萨地块林子宗群形成时期(约64~44 Ma)古亚洲大陆最南缘的古地理位置(~10°N)限定了印度与亚洲大陆的初始碰撞最可能发生在65~50 Ma之间;如果以由印度洋海底地形所限定的东冈瓦纳大陆裂解前的印度板块形状为大印度模型,则印度与亚洲大陆的初始碰撞很可能发生在60~55 Ma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地块 喜马拉雅地块 印度与亚洲大陆 初始碰撞 古地理 古地磁学
下载PDF
西藏谢通门斯弄多地区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明 李才 +3 位作者 董永胜 江万 解超明 吴彦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51-1856,共6页
谢通门县斯弄多地区发育大型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逆冲断层面倾向200°左右,断层倾角15~25°。逆冲断层上盘主要由上石炭统昂杰组灰岩、白云质灰岩构成,形成陡峭高耸的推覆前缘断崖;下盘以始新统年波组火山岩为主。断层全长约60... 谢通门县斯弄多地区发育大型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逆冲断层面倾向200°左右,断层倾角15~25°。逆冲断层上盘主要由上石炭统昂杰组灰岩、白云质灰岩构成,形成陡峭高耸的推覆前缘断崖;下盘以始新统年波组火山岩为主。断层全长约60km,断层带宽2~3km。逆冲推覆上盘推覆体向北北东方向滑移,根据飞来峰的相对位置估算,推覆体推覆距离约15km。逆冲推覆构造的形成可能与印度板块向北俯冲导致冈底斯地区强烈的陆内挤压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谢通门地区 逆冲推覆构造 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 林子宗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