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度洋海表温度的变化及其对印度夏季季风降水影响的诊断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杨明珠 丁一汇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16,共8页
对印度洋海表温度(SST)的主要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其与印度夏季季风降水(ISMR)和季风环流的关系,揭示出:从北印度洋到南半球中高纬度印度洋,SST最显著的变化模态是全海盆一致的变化,近50 a来总体趋势是上升的,在1976,1986... 对印度洋海表温度(SST)的主要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其与印度夏季季风降水(ISMR)和季风环流的关系,揭示出:从北印度洋到南半球中高纬度印度洋,SST最显著的变化模态是全海盆一致的变化,近50 a来总体趋势是上升的,在1976,1986年以及1996年间分别有一次跳跃性增温,与太平洋SST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除了长期变化趋势外,南印度洋中高纬度比热带地区有更显著的模态分布.在印度洋SST升温的背景下,ISMR具有逐渐减少的趋势,但两者相关较弱.印度洋SST发生跳跃后的不同阶段,许多海区SST与ISMR相关均发生变化,但在春季,热带外南印度洋具有一对相对稳定区,其分布与EOF分析的第2模态相似.根据它们的分布,文中定义了春季南半球偶极子(SIOD),在正SIOD(PSIOD)情况下印度降水偏多,而负SIOD(NSIOD)则反之.环流分析表明,PSIOD(NSIOD)通过与大气的相互作用,对夏季马斯克林高压具有增强(减弱)作用,进而使得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增强(减弱),在印度地区低空产生异常的辐合(辐散),高层辐散(辐合),从而影响印度季风环流,使得印度季风降水偏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海表温度 印度洋偶极子 印度夏季季风降水
下载PDF
东绒布冰芯净积累量与印度夏季风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东启 秦大河 +2 位作者 侯书贵 康世昌 任贾文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珠穆朗玛峰东侧东绒布冰川积累区的降水主要是由印度夏季风环流带来的.根据东绒布冰芯记录恢复的净积累量与印度中北部和印度半岛东部地区的夏季风降水量具有基本一致的周期,三者有着较好的相关性,因此可以通过冰芯净积累量来反映更长... 珠穆朗玛峰东侧东绒布冰川积累区的降水主要是由印度夏季风环流带来的.根据东绒布冰芯记录恢复的净积累量与印度中北部和印度半岛东部地区的夏季风降水量具有基本一致的周期,三者有着较好的相关性,因此可以通过冰芯净积累量来反映更长时间序列印度某些地区夏季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东绒布冰芯净积累量的相对变化幅度大于印度夏季风降水量的变化,表明高海拔地区的降水比低海拔地区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绒布冰芯 净积累量 印度夏季降水 冰川
下载PDF
现代气候条件下降水变化的“西风模态”空间范围及其影响因子初探 被引量:18
3
作者 黄伟 陈建徽 +2 位作者 张肖剑 FENG Song 陈发虎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9-388,共10页
全新世轨道-千年-百年-年代际尺度上中纬度亚洲内陆干旱区的湿度/降水变化与东亚季风区呈现出错/反位相的变化,简称为中纬度内陆干旱区气候变化的"西风模态",但至今对气候变化"西风模态"的适用空间范围及其影响因子缺乏深入研究.针... 全新世轨道-千年-百年-年代际尺度上中纬度亚洲内陆干旱区的湿度/降水变化与东亚季风区呈现出错/反位相的变化,简称为中纬度内陆干旱区气候变化的"西风模态",但至今对气候变化"西风模态"的适用空间范围及其影响因子缺乏深入研究.针对整个中纬度欧亚大陆(30°-60°N,0°-130°E),使用1960-2010年GPCC,CRU和CPC三个降水数据集的逐月降水资料,分别对冬、夏季降水的年际、年代际信号进行EOF分析,发现现代气候背景下的降水变化"西风模态"在夏季年代际尺度表现最为显著,亚洲中部内陆干旱区部分区域的年代际夏季降水与其东部的中纬度东亚季风区和西部的地中海周边地区均呈现出相反变化的空间格局,在中纬度欧亚大陆表现出"-+-"的空间变化模态.据此划分出气候变化"西风模态"核心区域,即西部以里海(约50°E)为界,东部到河西走廊西界(约90°E),南北界限与亚洲中部干旱区南北界线吻合(约36°-54°N),整体相当于中亚和中国新疆干旱区,本文将其命名为"西风模态核心区".依据逐月NCEP/NCAR再分析数据,探讨了亚洲中部干旱区气候变化"西风模态"的成因,发现其不但与中纬度大气环流的纬向波动传播及印度夏季风降水异常之间的共同作用有直接联系,而且与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风模态核心区”空间范围 年代际-年际 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 印度夏季降水(ISMP)
原文传递
East Asian-North Indian Ocean thermal contrast and variation in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for the past 2650 years
4
作者 LIU Ge ZHAO Ping ZHOU XiuJ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773-779,共7页
Using observational data, the East Asian-North Indian Ocean index (]EANI), which reflects a tropospheric thermal contrast, is found to correlate well with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EASM) and associated rainfa... Using observational data, the East Asian-North Indian Ocean index (]EANI), which reflects a tropospheric thermal contrast, is found to correlate well with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EASM) and associated rainfall over eastern China. Corresponding to a higher (lower) IEANI, the EASM at mid-latitudes is stronger (weaker), and there is more (less) rainfall in North China and less (more) rainfall near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To investigate long-term variation in the EASM, we reconstructed the BC 665AD 1985 IEANI based on reconstructed temperatures in Beijing and Tasmania, Australia. Over the past 2000 years, the reconstructed/EANI generally represents centennial-scale variations in the EASM and rainfall over eastem China. The correlation pattern between the reconstructed IEANI and rainfall over eastern China is similar to modem observations, implying that the correlation feature at centennial scales also occurred over the past 2000 years. With respect to longer-scale (several hundreds to one thousand years) IEANI variations and their correlations with rainfall, further verifications should be performed using various paleoclimatic proxy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thermal contrast reconstruction RAINFAL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