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度20世纪现代主义小说透析
1
作者 王燕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84-89,共6页
现代主义小说是印度20世纪文学中的重要构成,其发生、发展大致经历过三个阶段,各时期的创作成就分别以泰戈尔、阿葛叶与布特代沃.巴苏和"新小说派"作家群作为代表。泰戈尔实现了印度小说叙事手段的现代性转型;阿葛叶和巴苏为... 现代主义小说是印度20世纪文学中的重要构成,其发生、发展大致经历过三个阶段,各时期的创作成就分别以泰戈尔、阿葛叶与布特代沃.巴苏和"新小说派"作家群作为代表。泰戈尔实现了印度小说叙事手段的现代性转型;阿葛叶和巴苏为印地语、孟加拉语现代主义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中后期出现并得到繁荣发展的"新小说派"借鉴、吸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观念和表现手法,融合本土小说叙事基因,强化现代性诉求,坚持立异标新,对印度文学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小说 现代性 泰戈尔 阿葛叶 “新小说派”
下载PDF
殖民主义的矛盾——吉卜林早期印度题材小说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兵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6-70,共5页
本文对英国作家鲁德亚德·吉卜林的早期印度题材小说作了比较全面的探讨。文章认为,将吉卜林印度题材小说仅仅定性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作品无疑是一种简单化的处理。实际上,吉卜林的早期印度题材小说内容丰富.既有殖民主义的傲慢,... 本文对英国作家鲁德亚德·吉卜林的早期印度题材小说作了比较全面的探讨。文章认为,将吉卜林印度题材小说仅仅定性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作品无疑是一种简单化的处理。实际上,吉卜林的早期印度题材小说内容丰富.既有殖民主义的傲慢,又有对英印政府官僚主义的抨击,还有对种族间沟通交流问题的探讨。这一切都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语境和吉卜林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国主义 认同 早期印度题材小说
下载PDF
殖民文化语境与印度英语小说的兴起
3
作者 杨晓霞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4期28-32,共5页
英国在进入印度后,推广英语,开办学校,英国殖民政府也有意识地扶植英语教育,这些都对印度英语小说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英文报刊和杂志的发行量日益增多,印度本国的知识分子开始阅读并学习西方小说的创作手法和技巧,到19世... 英国在进入印度后,推广英语,开办学校,英国殖民政府也有意识地扶植英语教育,这些都对印度英语小说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英文报刊和杂志的发行量日益增多,印度本国的知识分子开始阅读并学习西方小说的创作手法和技巧,到19世纪中叶,印度英语小说家开始登上了印度文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英语文学 印度英语小说
下载PDF
MTI印度英语小说翻译实践报告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分析
4
作者 张玮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43-51,共9页
翻译实践报告是对翻译实践的总结,它是翻译硕士(MTI)学位论文形式之一。近年来,一些MTI学生选择印度英语小说作为翻译实践文本,并在实践报告中就印度文化负载词进行例证分析。本文对此类翻译实践报告中的案例分析部分展开研究,发现MTI... 翻译实践报告是对翻译实践的总结,它是翻译硕士(MTI)学位论文形式之一。近年来,一些MTI学生选择印度英语小说作为翻译实践文本,并在实践报告中就印度文化负载词进行例证分析。本文对此类翻译实践报告中的案例分析部分展开研究,发现MTI学生多关注物质文化、宗教文化和社会文化类印度文化负载词,以音译、意译翻译方法为主,而在译文与解说中,存在一词多译、一词多解现象。本文建议MTI学生应加强印度文学、印度文化知识学习,以期为今后印度英语小说翻译实践和报告撰写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硕士(MTI) 翻译实践报告 印度英语小说 印度文化负载词
下载PDF
印度《拉贾摩汉的妻子》中的英国小说元素
5
作者 张玮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52-56,共5页
《拉贾摩汉的妻子》是印度人创作的第一部英文小说,作品连载发表,借用哥特小说元素增加作品吸引力,采用现实主义风格表现新兴印度中产阶层及其生活。本文从章节式文本构成、印度化的哥特小说元素、现实主义色彩的人物形象等角度,分析作... 《拉贾摩汉的妻子》是印度人创作的第一部英文小说,作品连载发表,借用哥特小说元素增加作品吸引力,采用现实主义风格表现新兴印度中产阶层及其生活。本文从章节式文本构成、印度化的哥特小说元素、现实主义色彩的人物形象等角度,分析作品英国小说元素的应用和功能。文章认为,《拉贾摩汉的妻子》是在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小说的影响下创作完成的,它通过借鉴、模仿西方的写作方法成功地将小说形式引入印度文学,对以后的印度英语小说创作都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贾摩汉的妻子》 印度英语小说 维多利亚时期小说
下载PDF
当代印度英语小说中的中国形象解读
6
作者 张玮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59-63,共5页
本文以当代印度英语小说"朱鹭号"三部曲和《孟加拉特色谋杀案》中的中国形象为解读对象,分析印度作家在中国人物塑造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学手法的借鉴,以及他们在作品中所呈现出的具有印度特色的中国文化元素。文章认为,中印文... 本文以当代印度英语小说"朱鹭号"三部曲和《孟加拉特色谋杀案》中的中国形象为解读对象,分析印度作家在中国人物塑造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学手法的借鉴,以及他们在作品中所呈现出的具有印度特色的中国文化元素。文章认为,中印文学交流不仅有助于两国间的文化理解,也是越来越多中国形象出现在印度英语小说中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英语小说 中国形象 “朱鹭号”三部曲 《孟加拉特色谋杀案》
下载PDF
美国印度裔英语小说创伤叙事概览
7
作者 王伟均 刘格菲 《外国语文研究》 2022年第2期27-35,共9页
美国印度裔英语小说创伤叙事缘起于美国印度裔作家试图表现印度本土或印度移民群体遭受的创伤性事件的欲望,欧美自由、民主和进步意识形态掩盖下美国印度裔种族认同的抑郁创伤,及其种族移民政策对印度裔族群所造成的种族创伤主题是其表... 美国印度裔英语小说创伤叙事缘起于美国印度裔作家试图表现印度本土或印度移民群体遭受的创伤性事件的欲望,欧美自由、民主和进步意识形态掩盖下美国印度裔种族认同的抑郁创伤,及其种族移民政策对印度裔族群所造成的种族创伤主题是其表现的重点,但也不乏有对印度特殊历史时期遭受的民族创伤的叙述。本文尝试对美国印度裔英语小说中的创伤叙事进行综合梳理,旨在概览这些小说所关注的创伤问题,创伤的表征方式,以及作家进行文学性创伤叙事的动因与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裔英语小说 创伤 创伤叙事 表征 应对策略
下载PDF
揭开印度神秘的面纱——论印度英语作家R.K.纳拉扬的创作倾向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春景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87-91,共5页
印度作家R.K.纳拉扬的创作淡化了政治与历史的痕迹;呈现出平凡的日常生活,塑造了平凡的小人物,突出了个人的价值;他的日常生活的描写与民族古老的精神信仰对接,展示了平凡真实而非神秘的印度。
关键词 纳拉扬 印度英语小说 文学观 现实主义
下载PDF
《太阳照在恒河上》:一部印度土改小说的翻译
9
作者 王春景 《东方翻译》 2021年第2期76-81,共6页
王燕士所译《太阳照在恒河上》从翻译到出版经过了近30年,是在特殊的背景下产生的译作。书名是审读者所加,作者信息模糊。经过反复查找,笔者发现其原本为印度英语小说《恒河激流》。经过中英文对照,可以发现王燕士的翻译质朴忠实,基本... 王燕士所译《太阳照在恒河上》从翻译到出版经过了近30年,是在特殊的背景下产生的译作。书名是审读者所加,作者信息模糊。经过反复查找,笔者发现其原本为印度英语小说《恒河激流》。经过中英文对照,可以发现王燕士的翻译质朴忠实,基本上传达出了原作的内容和风格,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音译方面。但瑕不掩瑜,《恒河激流》是一部反映印度独立后土改运动的小说,展现了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印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土地革命,塑造了印度共产党员的形象,也表现出当时毛泽东思想在印度的影响。王燕士的翻译填补了印度当代文学翻译中题材上的空白,在中印文学交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燕士 印度小说 翻译研究
原文传递
梦想与现实的契合——《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解读 被引量:1
10
作者 卜泽艳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25-127,共3页
贫民窟里的残酷人生和印度这个新兴经济国家里人们对于梦想和财富的追求在印度作家维卡斯·史瓦卢普(Vikas Swarup)的笔下被描写得淋漓尽致。作者通过对印度社会底层生活艰辛和苦难的描述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描写,表达出人们... 贫民窟里的残酷人生和印度这个新兴经济国家里人们对于梦想和财富的追求在印度作家维卡斯·史瓦卢普(Vikas Swarup)的笔下被描写得淋漓尽致。作者通过对印度社会底层生活艰辛和苦难的描述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描写,表达出人们对公平、正义和友爱的渴望和想往。经过艰辛和努力,最终将梦想变成了现实。这对于现代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能起到教育警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小说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梦想 现实
下载PDF
流散往世书:印度移民的过去与现在——兼论印度流散小说创作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晓霞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16,共7页
历史上,印度共有四次大的移民潮:第一次是在17世纪以前;第二次产生于18世纪的西方殖民地时期;第三次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第四次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四次大的移民潮,导致印度有两亿多人口分布在六大洲100个国家。印度流散小... 历史上,印度共有四次大的移民潮:第一次是在17世纪以前;第二次产生于18世纪的西方殖民地时期;第三次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第四次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四次大的移民潮,导致印度有两亿多人口分布在六大洲100个国家。印度流散小说艺术地反映了印度移民的历史变迁和生活境遇,对全球化进程中文化的杂交同化、兼容并包进行了形象的艺术展现,在国际文坛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和地位,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备受关注的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散往世书 印度移民 印度流散小说
原文传递
解域、逃逸与创造:印度当代英语小说的小民族文学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尹晶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4-143,共10页
印度当代英语文学诞生于后殖民和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之中,展现出了独特的小民族文学姿态。本文通过具体解读几部印度当代英语小说,详细阐明了它们展现出的小民族文学的三个重要特征,表明了小民族文学如何进行小民族政治实践:通过对语言进... 印度当代英语文学诞生于后殖民和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之中,展现出了独特的小民族文学姿态。本文通过具体解读几部印度当代英语小说,详细阐明了它们展现出的小民族文学的三个重要特征,表明了小民族文学如何进行小民族政治实践:通过对语言进行小民族使用,解构作为语言常量的权力关系,促进生成新的身份;通过不断地解域社会中的克分子组装,释放出欲望之流,进行各种生成,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生命体验、生命形式和生命的可能性;通过参与表述的集体组装创造出新的身份和民族。小民族文学提供了一种不同于经典后殖民研究的视角,或可以用以指前殖民地作家创作出的英语文学作品,因此为阅读后殖民英语文学作品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为建构以后殖民文学为本体的理论话语提供了资源,并有助于革新后殖民英语文学的创作和批评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民族文学 印度当代英语小说 小民族语言 小民族政治 表述的集体组装
原文传递
两栖动物——论《丛林之书》中人物的身份问题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莉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84-86,共3页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是一位恒产而且多产的英国小说家,诗人,并于19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纵观吉卜林印度题材小说的三个阶段,本文作者对其第二阶段的代表作《丛林之书》运用了细读法,试图以殖民背景下的身份问题...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是一位恒产而且多产的英国小说家,诗人,并于19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纵观吉卜林印度题材小说的三个阶段,本文作者对其第二阶段的代表作《丛林之书》运用了细读法,试图以殖民背景下的身份问题为主线来探讨《丛林之书》主人公,狼孩莫格里的身份问题。最终得出结论:莫格里是个既在丛林中得到了动物们的友谊和亲情,又在殖民序列中明确了自己位置的"两栖动物",既,吉卜林和莫格里一样,都具有双重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卜林 印度题材小说 身份 《丛林之书》
下载PDF
对印度古典文论运用于当代后殖民文学批评中的思考——评《当代印度英语小说中的表演和述行性》
14
作者 黄怡婷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8-175,共8页
在《当代印度英语小说中的表演和述行性》一书中,亚历山德鲁提出了限定在印度古典文论范畴内的"表演"和从语言学中借用来的"述行性"两个概念,试图以此论证三位当代印度英语作家如何运用印度传统戏剧和说故事的表演... 在《当代印度英语小说中的表演和述行性》一书中,亚历山德鲁提出了限定在印度古典文论范畴内的"表演"和从语言学中借用来的"述行性"两个概念,试图以此论证三位当代印度英语作家如何运用印度传统戏剧和说故事的表演技法,为自己的小说增添了述行性特质。亚历山德鲁的这一思路顺应了印度当代英语小说后殖民批评的发展方向,不过这两个概念各自在印度古典文论和文学作品中占有的合理影响范围还需仔细斟酌,略加调整,使古典和当代文学理论能够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演 述行性 当代印度英语小说 印度古典文论
原文传递
从后殖民文学到事件文学——印度布克奖小说研究新探
15
作者 尹晶 卢超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2019年第1期115-119,共5页
印度当代英语小说(包括印籍和印裔作家创作的小说)一片繁荣,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有五部小说荣膺布克奖桂冠,十九部小说进入布克奖长名单或短名单。国内外学界从对英语的挪用、独特的叙事方式和主题内容等方面对这些小说进行了多维度... 印度当代英语小说(包括印籍和印裔作家创作的小说)一片繁荣,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有五部小说荣膺布克奖桂冠,十九部小说进入布克奖长名单或短名单。国内外学界从对英语的挪用、独特的叙事方式和主题内容等方面对这些小说进行了多维度、多层次的探讨。然而,现有的研究过于注重获奖作品,且主要采取全球后殖民方法,因而在探讨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和艺术内容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可以尝试跳出西方后殖民理论的框架,立足于印度本土的语言、文化、文学传统和具体的历史语境,结合德勒兹(和瓜塔里)的小民族文学理论与西方当代哲学和文学批评中至关重要的"事件"概念,尝试建构出一种以印度布克奖小说为本体的事件文学理论,以期对之进行更具"物质性"和"在地性"的分析,进而探索出一条研究印度布克奖小说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文学 印度布克奖小说 事件文学 印度本土传统
原文传递
民族主义的祛魅——印度布克奖小说的人文主义反思
16
作者 尹晶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0-40,157,共12页
20世纪80年代后,印度布克奖小说《午夜之子》、《微物之神》、《继承失落的人》和《白老虎》纷纷对发端于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印度民族主义展开了批判性反思。这些布克奖小说对印度民族主义及其民族-国家观念进行了祛魅,对塑造它们的错... 20世纪80年代后,印度布克奖小说《午夜之子》、《微物之神》、《继承失落的人》和《白老虎》纷纷对发端于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印度民族主义展开了批判性反思。这些布克奖小说对印度民族主义及其民族-国家观念进行了祛魅,对塑造它们的错位文化想象进行了剖析,并对后民族主体和共同体进行了尝试性建构。但这些小说家均出身中产阶级,而源于欧洲的小说形式本身又与中产阶级有着难解之缘,导致他们未能真正地从底层人视角出发,建构出超越殖民认同的后民族主体,探索出能够真正融合宗教、语言、种姓等差异的后民族共同体。因此,这种批判性反思不仅揭露了印度民族主义的局限性,也间接暴露了其思想之源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布克奖小说 民族主义 文化想象 后民族主体和共同体 人文主义反思
原文传递
文学交流与中国形象:当代印度英语小说里的中国形象解读
17
作者 张玮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 2018年第1期76-82,153,共8页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和印度之间就展开了文学作品互译工作,一些中国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多种印度文字,通过当代印度英语小说中的中国形象,可以窥见中印两国文学交流的成果。本文以阿米塔夫·高希的'朱鹭号'三部曲和肖文·...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和印度之间就展开了文学作品互译工作,一些中国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多种印度文字,通过当代印度英语小说中的中国形象,可以窥见中印两国文学交流的成果。本文以阿米塔夫·高希的'朱鹭号'三部曲和肖文·乔杜里的《孟加拉特色谋杀案》为解读对象,分析其中的中国人物形象、中国文化元素等内容,以了解两国文化文学交流的具体表现和特点。文章同时也指出,中印两国文学交流是印度英语小说里越来越多中国形象出现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英语小说 中国形象 “朱鹭号”三部曲 《孟加拉特色谋杀案》
原文传递
A Realistic Portrayal of Reservation Life: A Postcolonial Reading of The Absolutely True Diary of a Part-Time Indian*
18
作者 YANG Chun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4年第1期83-88,共6页
The Absolutely True Diary of a Part-Time Indian is a 2007 National Book Award novel for young adults by Sherman Alexie. Inspired by his own experiences of growing up, award-winning author Sherman Alexie chronicles the... The Absolutely True Diary of a Part-Time Indian is a 2007 National Book Award novel for young adults by Sherman Alexie. Inspired by his own experiences of growing up, award-winning author Sherman Alexie chronicles the contemporary adolescence of one unlucky boy trying to rise above the life everyone expects him to live. As a bildungsroman, the novel honestly depicts the real life in reservation as well as protagonist Arnold's personal development in misfortune. The novel addresses various themes. Through close reading of the novel and with the help of some theories from postcolonial criticism, the present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bleak reality of reservation life and protagonist Arnold's struggle for social success, thus interpreting the themes of othering, alienation, unhomeliness, double consciousness, and hope presented in the no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Absolutely True Diary of a Part-Time Indian internal colonialism OTHERING alienation unhomeliness
下载PDF
茹帕·巴吉瓦《纱丽店》:浮华遮蔽下的印度苦难
19
作者 陈嘉豪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CSSCI 2021年第2期108-114,共7页
印度英语作家茹帕·巴吉瓦的小说《纱丽店》围绕西瓦克纱丽屋展开叙事,串联起阿姆利则不同阶层之间的差别与对立,凸显了印度底层民众所遭受的来自阶层与传统文化的双重压迫与暴力。作品契合了斯皮瓦克的"底层人"等理论探... 印度英语作家茹帕·巴吉瓦的小说《纱丽店》围绕西瓦克纱丽屋展开叙事,串联起阿姆利则不同阶层之间的差别与对立,凸显了印度底层民众所遭受的来自阶层与传统文化的双重压迫与暴力。作品契合了斯皮瓦克的"底层人"等理论探讨,对印度底层群体苦难与失声现状进行了多维度的挖掘,并将湮没于上层秩序及暴力的黑暗与绝望公之于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茹帕·巴吉瓦 《纱丽店》 底层人 印度英语小说
原文传递
真诚与欺骗:《向导》
20
作者 王春景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8-138,共11页
印度小说家纳拉扬的小说以虚构的小镇摩尔古迪为背景,以非政治性的小人物小事件为主要关注点,描写了印度味十足的生活场景和人生戏剧。他以喜剧的风格,展示了印度教哲学中的平衡观,阐释了善恶是非等对立的两极之间的流动与转化及其一体... 印度小说家纳拉扬的小说以虚构的小镇摩尔古迪为背景,以非政治性的小人物小事件为主要关注点,描写了印度味十足的生活场景和人生戏剧。他以喜剧的风格,展示了印度教哲学中的平衡观,阐释了善恶是非等对立的两极之间的流动与转化及其一体的关系。其代表作《向导》以拉纠被塑造成圣人的故事,展示了真诚与欺骗之间的模糊界限,具体化了印度教的平衡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英语小说 纳拉扬 向导 印度 平衡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