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印度板块岩石圈地幔向北俯冲到羌塘地体之下的远震P波层析成像证据
被引量:
31
1
作者
郑洪伟
李廷栋
+2 位作者
高锐
赵大鹏
贺日政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18-1426,共9页
利用PASSCALI、NDEPTH-ⅡI、NDEPTH-Ⅲ、HIMNT等研究计划,及中国新疆地学断面和国家973项目在青藏高原布设的流动台站记录的到时数据,以及自1990年1月到2004年2月全球地震事件的震相报告,作者对覆盖印度大陆的恒河平原和整个青藏高原的...
利用PASSCALI、NDEPTH-ⅡI、NDEPTH-Ⅲ、HIMNT等研究计划,及中国新疆地学断面和国家973项目在青藏高原布设的流动台站记录的到时数据,以及自1990年1月到2004年2月全球地震事件的震相报告,作者对覆盖印度大陆的恒河平原和整个青藏高原的305个地震台站记录的9649个远震事件,共139021条P波初至到时资料进行了层析成像反演.结果表明:印度岩石圈地幔在不同的位置向北俯冲的形态不同,但俯冲前缘都到达羌塘地体之下.沿88°E剖面显示,厚约100 km的印度岩石圈地幔从南部的恒河平原向北一直俯冲到青藏高原之下.在主边界逆冲断裂之下100 km深度处以约22°角度开始向北俯冲,俯冲最前缘到达羌塘地体的中部地区约34°N,之后进入上地幔深处.而沿北东方向的剖面则显示,印度岩石圈地幔以近水平的角度俯冲到青藏高原之下,向北越过班公-怒江缝合带,到达33°N附近,然后以大角度近乎垂直地向下俯冲断离,并引起地幔热物质的上涌,形成羌塘地体之下大规模的低速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远震层析成像
印度
板块
岩石圈
地幔
羌塘地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昆仑造山带下岩石圈地幔速度结构
被引量:
25
2
作者
贺日政
赵大鹏
+2 位作者
高锐
王宝善
齐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78-787,共10页
在已完成的新疆地学断面研究计划实施中曾在西昆仑山前布置了14个宽频带地震台站.利用记录到的远震P波初至和层析成像方法,研究了西昆仑造山带下的岩石圈地幔结构特征.在已有地震学证据基础上,层析成像结果显示,西昆仑造山带下的高速岩...
在已完成的新疆地学断面研究计划实施中曾在西昆仑山前布置了14个宽频带地震台站.利用记录到的远震P波初至和层析成像方法,研究了西昆仑造山带下的岩石圈地幔结构特征.在已有地震学证据基础上,层析成像结果显示,西昆仑造山带下的高速岩石圈地幔可能是印度岩石圈地幔的俯冲前缘.沿东经80°深度剖面图像显示,在西昆仑造山带下的150~300km处,高速异常的岩石圈地幔前锋与低速异常的塔里木块体岩石圈地幔发生了面对面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震P波
层析成像
西昆仑造山带
印度板块岩石圈地幔前锋
塔里木
岩石圈
地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前寒武纪地球动力学(Ⅴ):板块构造起源
被引量:
16
3
作者
李三忠
郭玲莉
+4 位作者
戴黎明
张臻
赵淑娟
赵国春
张国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76,共12页
文中系统综述了板块构造启动时间的不同观点及其依据,并探讨了板块构造启动的三个必备条件:刚性岩石圈、俯冲作用、地幔对流循环的起源,进而探讨了前寒武纪俯冲作用、板块构造体制与现代俯冲作用、板块体制的差异。板块构造体制启动的...
文中系统综述了板块构造启动时间的不同观点及其依据,并探讨了板块构造启动的三个必备条件:刚性岩石圈、俯冲作用、地幔对流循环的起源,进而探讨了前寒武纪俯冲作用、板块构造体制与现代俯冲作用、板块体制的差异。板块构造体制启动的三个缺一不可的条件:刚性、俯冲和地幔对流,直到27-21亿年期间才在全球不同地点同时满足。但现代板块构造体制起始的时间为10(或19)-8(或6)亿年,其标志性物质记录或识别标志依然是蛇绿岩建造、高压-超高压变质、岛弧型岩浆建造等。最后,系统描述了板块构造可能的启动机制和过程,为认识前板块构造和板块构造差异提供一个约束,也为推动地球动力学统一理论的思考和探索提供一些最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
寒武纪
刚性
岩石圈
起源
俯冲起源
地幔
对流起源
板块
构造机制起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印度板块岩石圈地幔向北俯冲到羌塘地体之下的远震P波层析成像证据
被引量:
31
1
作者
郑洪伟
李廷栋
高锐
赵大鹏
贺日政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岩石圈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Prediction of Earthquake&Volcanic Eruptions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18-1426,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04011)和(40334035)联合资助
文摘
利用PASSCALI、NDEPTH-ⅡI、NDEPTH-Ⅲ、HIMNT等研究计划,及中国新疆地学断面和国家973项目在青藏高原布设的流动台站记录的到时数据,以及自1990年1月到2004年2月全球地震事件的震相报告,作者对覆盖印度大陆的恒河平原和整个青藏高原的305个地震台站记录的9649个远震事件,共139021条P波初至到时资料进行了层析成像反演.结果表明:印度岩石圈地幔在不同的位置向北俯冲的形态不同,但俯冲前缘都到达羌塘地体之下.沿88°E剖面显示,厚约100 km的印度岩石圈地幔从南部的恒河平原向北一直俯冲到青藏高原之下.在主边界逆冲断裂之下100 km深度处以约22°角度开始向北俯冲,俯冲最前缘到达羌塘地体的中部地区约34°N,之后进入上地幔深处.而沿北东方向的剖面则显示,印度岩石圈地幔以近水平的角度俯冲到青藏高原之下,向北越过班公-怒江缝合带,到达33°N附近,然后以大角度近乎垂直地向下俯冲断离,并引起地幔热物质的上涌,形成羌塘地体之下大规模的低速带.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远震层析成像
印度
板块
岩石圈
地幔
羌塘地体
Keywords
Tibetan plateau, Teleseismic tomography, Indian lithospheric mantle, Qiangtang terrane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昆仑造山带下岩石圈地幔速度结构
被引量:
25
2
作者
贺日政
赵大鹏
高锐
王宝善
齐诚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Geodynamics Research Center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78-787,共10页
基金
原地质矿产部(95012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F49734230)
+2 种基金
国家新疆305项目(96291520720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80408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04011)联合资助
文摘
在已完成的新疆地学断面研究计划实施中曾在西昆仑山前布置了14个宽频带地震台站.利用记录到的远震P波初至和层析成像方法,研究了西昆仑造山带下的岩石圈地幔结构特征.在已有地震学证据基础上,层析成像结果显示,西昆仑造山带下的高速岩石圈地幔可能是印度岩石圈地幔的俯冲前缘.沿东经80°深度剖面图像显示,在西昆仑造山带下的150~300km处,高速异常的岩石圈地幔前锋与低速异常的塔里木块体岩石圈地幔发生了面对面碰撞.
关键词
远震P波
层析成像
西昆仑造山带
印度板块岩石圈地幔前锋
塔里木
岩石圈
地幔
Keywords
Teleseismic P-wave, Tomography, West Kunlun orogenic belts, The frontier of lithospheric mantle of India Plate, Lithosphefic mantle of Tarim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P54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前寒武纪地球动力学(Ⅴ):板块构造起源
被引量:
16
3
作者
李三忠
郭玲莉
戴黎明
张臻
赵淑娟
赵国春
张国伟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76,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41325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1190072)
泰山学者特聘教授项目
文摘
文中系统综述了板块构造启动时间的不同观点及其依据,并探讨了板块构造启动的三个必备条件:刚性岩石圈、俯冲作用、地幔对流循环的起源,进而探讨了前寒武纪俯冲作用、板块构造体制与现代俯冲作用、板块体制的差异。板块构造体制启动的三个缺一不可的条件:刚性、俯冲和地幔对流,直到27-21亿年期间才在全球不同地点同时满足。但现代板块构造体制起始的时间为10(或19)-8(或6)亿年,其标志性物质记录或识别标志依然是蛇绿岩建造、高压-超高压变质、岛弧型岩浆建造等。最后,系统描述了板块构造可能的启动机制和过程,为认识前板块构造和板块构造差异提供一个约束,也为推动地球动力学统一理论的思考和探索提供一些最新认识。
关键词
前
寒武纪
刚性
岩石圈
起源
俯冲起源
地幔
对流起源
板块
构造机制起源
Keywords
Precambrian
origin of rigid lithosphere
origin of subduction
origin of mantle circulation
origin of plate tectonics regime
分类号
P534.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4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印度板块岩石圈地幔向北俯冲到羌塘地体之下的远震P波层析成像证据
郑洪伟
李廷栋
高锐
赵大鹏
贺日政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3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西昆仑造山带下岩石圈地幔速度结构
贺日政
赵大鹏
高锐
王宝善
齐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前寒武纪地球动力学(Ⅴ):板块构造起源
李三忠
郭玲莉
戴黎明
张臻
赵淑娟
赵国春
张国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