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度洋8.7级与8.5级地震的物理前兆 被引量:5
1
作者 孙威 孙晓明 《中国工程科学》 2008年第2期14-25,共12页
采用自主研发的地震应力仪、谐振仪、倾斜仪和大地电位仪记录到印度洋8.7级大震的地震前兆——孕震物理模型和临震信号,印度洋8.7级地震前后和8.5级地震前后的地壳受力情况有很大差异,表明印度洋8.7级地震与8.5级地震的成因有着本质的区... 采用自主研发的地震应力仪、谐振仪、倾斜仪和大地电位仪记录到印度洋8.7级大震的地震前兆——孕震物理模型和临震信号,印度洋8.7级地震前后和8.5级地震前后的地壳受力情况有很大差异,表明印度洋8.7级地震与8.5级地震的成因有着本质的区别,分析了海啸形成的原因,还发现了在8.7级地震的孕育过程中有地下物质迁移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8.7级与8.5级地震 临震信号 顺势脉冲 逆势脉冲
下载PDF
印度洋8.7级地震及对未来地震趋势的讨论 被引量:9
2
作者 林怀存 吴延河 +2 位作者 周翠英 刘希强 郑建常 《国际地震动态》 2005年第1期31-36,共6页
本文通过对 2 0 0 4年 1 2月 2 6日印度洋 8 7级大震前 7级地震的分析 ,指出8 7级大地震前存在两支 7级地震条带。文中对两支 7级地震条带进行时空分析 ,得出汤加群岛 印度尼西亚 7级地震带由东向西逐渐迁移的特点。在本文的讨论中 ,针... 本文通过对 2 0 0 4年 1 2月 2 6日印度洋 8 7级大震前 7级地震的分析 ,指出8 7级大地震前存在两支 7级地震条带。文中对两支 7级地震条带进行时空分析 ,得出汤加群岛 印度尼西亚 7级地震带由东向西逐渐迁移的特点。在本文的讨论中 ,针对中蒙交界 苏门答腊M≥ 7 7级地震南北对迁的特点 ,对未来地震趋势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8.7地震 地震条带 地震迁移 苏门答腊
下载PDF
印尼8.7、8.5级巨震对云南地区地震活动的远震触发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纲 刘杰 郭铁栓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57,共9页
在收集整理印尼8.7、8.5级巨震活动特点基础上,分析了这两次巨震对云南地区地震活动的远震触发特征。依据腾冲、昆明两个台站的数字波形资料,对这两次巨震的触发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云南地区2004年12月26日后地震活动的显著增强,是由印... 在收集整理印尼8.7、8.5级巨震活动特点基础上,分析了这两次巨震对云南地区地震活动的远震触发特征。依据腾冲、昆明两个台站的数字波形资料,对这两次巨震的触发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云南地区2004年12月26日后地震活动的显著增强,是由印尼8.7级巨震的长周期面波触发引起的。8.5级地震后,云南地区地震活动没有引起触发,主要原因是8.7级地震已引起相关地震活动,短期内断层不足以积累使其破裂的能量所致。远震触发的地区与高热流地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8.7 8.5巨震 远震触发 地震活动 云南地区
下载PDF
印度洋9.0级大地震激发的地球球型振荡和环型振荡 被引量:18
4
作者 于海英 朱元清 寿海涛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06-716,共11页
综合分析了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改造后的5个长周期地震仪台站观测的3天的VHZ、VHE和VHN波形资料,利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资料进行去固体潮处理的情况下,准确获得了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激发的0S3~0S78的基频球型... 综合分析了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改造后的5个长周期地震仪台站观测的3天的VHZ、VHE和VHN波形资料,利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资料进行去固体潮处理的情况下,准确获得了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激发的0S3~0S78的基频球型振荡和部分谐频球型振荡和0T3~0T67的基频环型振荡,并与地球初步参考模型(PREM)的理论自由振荡周期进行了对比,发现实测振荡周期与PREM预测的振荡周期符合的很好.频率与PREM模型略微不一致的球型或环型振荡可以解释为地球介质的横向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所致.因此地球自由振荡信息可用于揭示地球的三维不均匀结构信息或各向异性信息,并可能对区分地幔对流模式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9.0地震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 功率谱密度估计 地球自由振荡检测
下载PDF
宁波地震台水位、地倾斜在印尼8.7、8.5级地震中的同震变化现象 被引量:5
5
作者 邱永平 《内陆地震》 2006年第4期336-341,共6页
分析了浙江省宁波地震台ZK03井动水位、VS垂直摆倾斜仪资料出现的异常,认为这些异常可能是印尼8.7、8.5级地震的同震变化现象。8.7级地震后,动水位表现为水震波引起的脉冲和阶跃变化并抬高水位。垂直摆倾斜仪资料表现为形变波引起的脉... 分析了浙江省宁波地震台ZK03井动水位、VS垂直摆倾斜仪资料出现的异常,认为这些异常可能是印尼8.7、8.5级地震的同震变化现象。8.7级地震后,动水位表现为水震波引起的脉冲和阶跃变化并抬高水位。垂直摆倾斜仪资料表现为形变波引起的脉冲和阶跃变化,EW向出现最大幅度约为408.328 2×10-3″的脉冲式向东振荡波,并向西出现阶跃变化;NS向出现最大幅度约为295.191 7×10-3″的脉冲式向北振荡波,并产生向北阶跃变化。8.5级地震后,动水位表现为水震波引起的脉冲。垂直摆倾斜仪资料表现为形变波引起的脉冲和阶跃变化,EW向出现最大幅度约为306.280 9×10-3″的脉冲式向东振荡波,并向西出现阶跃变化;NS向出现最大幅度约为261.565 9×10-3″的脉冲式向北振荡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8.78.5地震 宁波地震 动水位 地倾斜 同震变化
下载PDF
印度洋9.0级大地震激发的基频地球球型振荡 被引量:5
6
作者 宋秀青 于海英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5年第4期13-17,共5页
分析了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改造后的佘山台(SSE)甚长周期地震仪(STS-1,瑞士生产)观测到的大地震后3天的VHZ波形资料,利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资料进行去固体潮处理的情况下,准确获得了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激发的基频球... 分析了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改造后的佘山台(SSE)甚长周期地震仪(STS-1,瑞士生产)观测到的大地震后3天的VHZ波形资料,利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资料进行去固体潮处理的情况下,准确获得了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激发的基频球型振荡,并与地球初步参考模型(PREM)的理论自由振荡周期进行了对比,发现实测振荡周期与PREM预测的振荡周期其本符合。其细微差异可以用来研究和解释地球介质的横向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9.0地震 中国数字地震台(CDSN) 功率谱密度估计 地球自由振荡
下载PDF
1920年12月16日海原8.5级大地震的伤亡人口再评估 被引量:24
7
作者 刘百篪 张俊玲 +1 位作者 吴建华 郭华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6-399,共14页
本文重新整理了 192 0年海原 8 5级地震的历史资料 ,归纳出关于该地震死亡人口和直接经济损失有关的 6种重要基础资料 ,并对它们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作了分析评估。在此基础上 ,为了做进一步的相互补充和印证 ,对该次大地震重新进行了灾害... 本文重新整理了 192 0年海原 8 5级地震的历史资料 ,归纳出关于该地震死亡人口和直接经济损失有关的 6种重要基础资料 ,并对它们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作了分析评估。在此基础上 ,为了做进一步的相互补充和印证 ,对该次大地震重新进行了灾害评估。认为该次大地震共死亡 2 7346 5± 970 0人 ,较为可靠 ;压死牲畜 110 4 0 6 8± 76 0 0 0头 ,可供参考 ;只有 4 1个县提供了倒塌房屋的可靠数字 ,总计为 5 90 6 35间。因此 ,倒塌房屋的实际数可能远大于此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20年 海原8.5地震 伤亡人口
下载PDF
利用GPS资料研究印尼8.7级地震对我国西部地震趋势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双绪 丁平 +1 位作者 张希 张晓亮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2-327,共6页
利用我国西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同来源的GPS观测资料,结合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分析了区域现今地壳水平运动变形背景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根据印尼8.7级地震后川滇地区2005年1月GPS应急观测结果研究了本区水平运动变形对印尼大震的远场... 利用我国西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同来源的GPS观测资料,结合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分析了区域现今地壳水平运动变形背景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根据印尼8.7级地震后川滇地区2005年1月GPS应急观测结果研究了本区水平运动变形对印尼大震的远场响应特征;初步分析探讨了印尼8.7级地震对我国西部地震活动趋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8.7地震 GPS资料 中国西部 地震趋势
下载PDF
山东地下水动态观测井对2007年印尼8.5级地震的响应特征 被引量:11
9
作者 耿杰 陈安方 潘双进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3-178,共6页
根据山东地下水动态观测井记录的2007年9月12日印尼苏门答腊南部海域8.5级地震的水震波资料,对不同类型仪器对水震波的响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影响其记震能力的主要因素是井孔含水层系统的水文地质条件、地质构造环境和观... 根据山东地下水动态观测井记录的2007年9月12日印尼苏门答腊南部海域8.5级地震的水震波资料,对不同类型仪器对水震波的响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影响其记震能力的主要因素是井孔含水层系统的水文地质条件、地质构造环境和观测仪器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8.5地震 山东省 水震波 地下水动态观测井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印尼8.7级地震对川滇地区地震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焦青 范国胜 戴梁焕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0-104,共5页
对1900年以来印尼爪哇海沟地区发生的8.0级以上地震与川滇地区5.0级以上地震作了统计、对比和分析,并利用跨断层位移流动观测资料,对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西部海域8.7级地震前后,川滇地区的区域构造活动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初步认... 对1900年以来印尼爪哇海沟地区发生的8.0级以上地震与川滇地区5.0级以上地震作了统计、对比和分析,并利用跨断层位移流动观测资料,对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西部海域8.7级地震前后,川滇地区的区域构造活动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初步认为:印尼8.7级地震后,川滇地区1~3年内发生7.0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1~2年内发生6~7级地震的可能性较大;1年内发生5级以上地震至少两次;纬度27°以南地区可能是未来1年内发震的危险地区,地球自转速度减慢,可能预示川滇地区强震活跃期即将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8.7地震 爪哇海沟川滇地区 区域构造活动 影响
下载PDF
印尼8.7级地震对辽宁地区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焦明若 王海燕 +1 位作者 李芳 贾晓东 《东北地震研究》 2005年第4期1-9,共9页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7级强烈地震,震后对辽宁省的数字化前兆观测和辽宁省及其周边地区的小震活动进行了清理研究,结果显示:①震后一个月内在东北地区小震活动明显有一个增强过程,可能与该地震的触发有关...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7级强烈地震,震后对辽宁省的数字化前兆观测和辽宁省及其周边地区的小震活动进行了清理研究,结果显示:①震后一个月内在东北地区小震活动明显有一个增强过程,可能与该地震的触发有关。②地下流体和形变观测都记录到清晰的同震震波、同震阶跃和震后震荡现象,出现了显著的前兆同震响应。表明尽管前兆观测不能像地震波那样可较充分地展示关于地震震源的信息,但仍可能反映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地壳介质的某些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8.7地震 地震活动 前兆观测 同震响应
下载PDF
2004年12月26日印尼8.7级地震综述 被引量:10
12
作者 梁凯利 《国际地震动态》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给出了 2 0 0 4年 1 2月 2 6日印尼 8 7级大地震的基本参数、区域构造背景、地震及海啸的损失情况及各国的应急反应 ,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印尼8.7地震 海啸 损失 应急 建议
下载PDF
2004年12月26日印尼8.7级地震及其对我国大陆地震趋势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学忠 《国际地震动态》 2005年第1期26-30,共5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 2 0 0 4年 1 2月 2 6日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 8 7级地震发生的背景 ,基于 1 90 0年以来全球 8 5级以上地震活动之后我国大陆地震活动情况以及这次印尼 8 7级地震产生的附加应力场 ,分析了这次地震对我国大陆地区地震趋... 本文简要介绍了 2 0 0 4年 1 2月 2 6日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 8 7级地震发生的背景 ,基于 1 90 0年以来全球 8 5级以上地震活动之后我国大陆地震活动情况以及这次印尼 8 7级地震产生的附加应力场 ,分析了这次地震对我国大陆地区地震趋势的可能影响 ,讨论了印尼爪哇海沟地区发生的 7级以上地震与我国大陆 7级以上地震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8.7地震 印尼爪哇海沟 我国大陆地震趋势 影响
下载PDF
印尼8.7级巨震后云南地震活动的频度变化
14
作者 郭铁栓 刘杰 +1 位作者 郑大林 彭克银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4-208,共5页
关键词 印尼8.7地震 地震活动性 频度
下载PDF
印尼8.7级地震前银川台形变数字化观测资料短临异常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国斌 《高原地震》 2005年第2期33-37,共5页
采用形变观测资料分析方法中比较常用的形态法、差分法、消除潮汐改正和零漂法,处理了银川台形变数字化观测资料,发现在印尼8.7级地震前出现了一些短临异常情况,并对异常的变化特征做了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 印尼8.7地震 数字化 短临异常 潮汐改正
下载PDF
印尼8.7级地震前后土桥台电磁场短临异常特征分析
16
作者 乔子云 米雪梅 解用明 《高原地震》 2006年第3期8-11,共4页
利用地震前兆观测资料分析方法中比较常用的平滑滤波法,对后土桥地震台电磁场数字化观测资料的分钟值进行处理,发现在印尼8.7级地震前出现了一些短临异常情况,而且地电场和地磁场出现同步脉动变化,并对异常的变化特征做了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 印尼8.7地震 电磁场 数字化 脉动 短临异常
下载PDF
印尼苏门答腊8.7级大震对中国陆区的影响 被引量:31
17
作者 张国民 张晓东 +5 位作者 刘杰 刘耀炜 田勤俭 郝平 马宏生 焦明若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25,共11页
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的印尼苏门答腊8.7级地震,是全球有地震台网以来100多年中记录到的少数几次特大地震之一。初步汇集了在中国陆区观测到的地震活动、地壳形变、地下流体等多学科震时和震后效应的异常变化,包括地震活动性(特别是云... 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的印尼苏门答腊8.7级地震,是全球有地震台网以来100多年中记录到的少数几次特大地震之一。初步汇集了在中国陆区观测到的地震活动、地壳形变、地下流体等多学科震时和震后效应的异常变化,包括地震活动性(特别是云南地区)的显著增强;地壳形变观测,尤其是钻孔应变观测记录到地壳应力-应变的震时和震后显著变化,以及地下水温度、化学成分、特别是水位的突出变化。同时,还从库仑破裂应力触发、动态应力触发以及下地壳和上地幔流动变形机制等方面,对这些大震效应作了一些成因机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门答腊8.7地震 震时和震后效应 应力触发 流动变形
下载PDF
2007年苏门答腊8.5级、8.3级地震强余震库仑破裂应力触发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周龙泉 马宏生 +2 位作者 夏红 周俊杰 邵志刚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0-46,共7页
2007年9月12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了8.5级地震,9月13日其西北边又发生了8.3级地震,震后在附近还发生了一系列6级以上强震。该文依次计算了苏门答腊8.5级地震后各次地震前其所在主破裂面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结果表明,2007年苏门答腊8.5级... 2007年9月12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了8.5级地震,9月13日其西北边又发生了8.3级地震,震后在附近还发生了一系列6级以上强震。该文依次计算了苏门答腊8.5级地震后各次地震前其所在主破裂面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结果表明,2007年苏门答腊8.5级地震的后续强震都发生在库仑破裂应力显著增加区,其应力变化值均大于0.01 MPa,即后续强震可能都是被触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门答腊8.5 8.3地震 库仑破裂应力 应力触发
下载PDF
2004年印尼8.7级强震前昌黎台的远场电性异常特征探讨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学民 翟彦忠 +2 位作者 郭建芳 郭学增 韩和平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2-93,共12页
分析了在2004年12月26日印尼8.7级地震前河北昌黎台记录到的自然电位及电场异常,结果显示昌黎台自电位、电场正常时段观测到的半日、半月潮汐波周期变化在震前1个多月发生畸变,周期消失,变化幅度相应减小,震后快速恢复,且潮汐波记录比... 分析了在2004年12月26日印尼8.7级地震前河北昌黎台记录到的自然电位及电场异常,结果显示昌黎台自电位、电场正常时段观测到的半日、半月潮汐波周期变化在震前1个多月发生畸变,周期消失,变化幅度相应减小,震后快速恢复,且潮汐波记录比震前正常时段更加清晰。该台地电阻率的观测结果显示起始下降变化比较平缓,震前一周左右,变化加剧,出现多次阶变。究其原因,在强震发生前断层的蠕滑作用导致孔隙压力变化,产生一种可以在岩石中传播的应变波,由于台站下方岩土层对小应变信号具有很好的放大作用,所以记录到了这种小幅度的应变波,也就是远场的静态应变效应。随着地震临近,应力作用加强,远程应变波引起台站下方水位、水化学性质以及岩石孔隙度、渗透率等的改变,导致电阻率、电场大幅度的阶变,这反映了远场应变波的动态效应。当然就异常幅度而言,应变波的效应还嫌弱一些,因此昌黎台异常变化可能还叠加了震源区激发的电磁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8.7地震 静态应变波 动态应变波 地电场 地电阻率
下载PDF
2004年12月26日印尼8.7级强震后江苏地区同震效应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郑江蓉 徐桂明 +1 位作者 李鸿宇 唐振芳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5年第1期105-113,共9页
在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北部发生8.7级强烈地震后,对江苏省地震前兆观测资料进行了及时的清理和分析,发现凡是能监测地下应力活动的前兆观测手段,如应变、地倾斜、水温和水位,在这次特大地震的震后都记录到了显著的异常,且异常的... 在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北部发生8.7级强烈地震后,对江苏省地震前兆观测资料进行了及时的清理和分析,发现凡是能监测地下应力活动的前兆观测手段,如应变、地倾斜、水温和水位,在这次特大地震的震后都记录到了显著的异常,且异常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将这些异常列出并浅析之,以期对进一步深入研究这次地震对我国未来地震趋势的影响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8.7强烈地震 前兆观测 同震异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