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退出印度前夕的英国殖民者与印度王公的消失
1
作者 李加洞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0-117,共8页
殖民地印度时期,在南亚次大陆上分布着560多个土邦。二战后英国工党政府背弃了以往保守党的土邦政策,采取了理论上继续支持王公、现实中则背弃王公的两面性政策。代表英王的副王和政治部支持王公拥有成立自治领的权力,试图以此为筹码为... 殖民地印度时期,在南亚次大陆上分布着560多个土邦。二战后英国工党政府背弃了以往保守党的土邦政策,采取了理论上继续支持王公、现实中则背弃王公的两面性政策。代表英王的副王和政治部支持王公拥有成立自治领的权力,试图以此为筹码为王公的未来争取更多的利益,而其真实态度则是鼓励宗主国从土邦撤离,要求王公加入未来的新政府。在印巴分治的前夜,英属印度政府成立土邦部,出台《加入协定》,采取了威逼利诱的两手策略。宗主国的政策转变、政策的两面性、对土邦态度的暖昧性和土邦策略的两手性使王公被迫加入了新成立的自治领,致使印度王公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工党政府 印度王公 政治部 威逼利诱 《加入协定》
下载PDF
印度王公在英印帝国时期受宠之原因探析
2
作者 李加洞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83-86,共4页
殖民地印度时期,与印度穆斯林贵族、国大党温和派相比,印度王公在英印帝国内得到了宗主国——英国殖民者更多的宠幸,王公在帝国内的政治地位逐渐提高。20世纪30年代,王公在宗主国的支持下在全印度政治舞台上扮演积极的角色,试图与国大... 殖民地印度时期,与印度穆斯林贵族、国大党温和派相比,印度王公在英印帝国内得到了宗主国——英国殖民者更多的宠幸,王公在帝国内的政治地位逐渐提高。20世纪30年代,王公在宗主国的支持下在全印度政治舞台上扮演积极的角色,试图与国大党在未来的印度中"平起平坐"、"平分秋色",甚至到1947年英国撤离印度前,王公有成立自己独立国家即"土邦斯坦"的可能性。王公们之所以能够在帝国体系内受宠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即英国殖民统治策略的结果、王公作为印度社会最集中代表的结果以及王公对宗主国忠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王公 宗主国殖民统治 王公社会地位 王公受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