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极端危害性高温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孙亦 王婷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2年第2期96-103,共8页
利用1961~2020年国家气象站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四川近60 a极端危害性高温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近60 a四川省极端危害性高温总体上显著增多,并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2)四川省中部和西北部... 利用1961~2020年国家气象站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四川近60 a极端危害性高温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近60 a四川省极端危害性高温总体上显著增多,并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2)四川省中部和西北部地区是极端危害性高温偏强区,东部和南部地区是极端危害性高温高发区;(3)四川省极端危害性高温可能与中纬度异常的高压带相关联。面积异常偏大、西伸脊点异常偏西且脊线异常偏北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500 hPa青藏高原异常高压在中纬度地区形成一条强大的高压带,配合高层异常偏强的南亚高压,共同加强了对四川上空的高压控制,导致四川地区降水减少且气温偏高。另外,中高纬大气环流经向度偏弱,四川盆地盛行偏南风,冷空气难以南下,在这种有利的环流形势配合以及干燥的地表环境影响下,四川地区易出现极端危害性高温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危害性高温 变化特征 环流特征 四川
下载PDF
1951-2013年浙江省高温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汉华 张子涵 彭霞云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64,共6页
利用浙江省72个气象观测站1951-2013年的日最高气温资料,对浙江省不同级别的高温天气进行统计分析,发现:(1)浙江省极端最高气温为44.1℃,高温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总体为西多东少、内陆多沿海少.高温高发区位于丽水地区、金华地区... 利用浙江省72个气象观测站1951-2013年的日最高气温资料,对浙江省不同级别的高温天气进行统计分析,发现:(1)浙江省极端最高气温为44.1℃,高温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总体为西多东少、内陆多沿海少.高温高发区位于丽水地区、金华地区、衢州地区和杭州地区西南部;浙江省高温年平均日数61.7d,最多的为2005 年,出现86 d,最少为1954 年,只出现34d;高温在3~10月均有可能出现,以7月最多,占高温总日数的38.7%,其次是8月,占34.8%;高温极端最早出现日期为3月14日,极端最晚结束日期为10月4日.(2)浙江省危害性高温高发区与高温高发区接近;危害性高温年平均日数32.6d,最多的为1971年,出现69 d,最少为1999 年,只出现4d;危害性高温极端最早出现日期为5月3日,极端最晚结束日期为10月1日.(3)浙江省酷热高温(强危害性高温)高发区位于杭州的西南部和丽水的中东部;酷热高温年平均日数4.4d,最多的为2003 年,出现26d,最少的年份无酷热高温出现.酷热高温极端最早出现日期为7月3日,极端最晚结束日期为9月8日.(4)各级别的年高温日小波分析显示,浙江省年高温日存在2-3a、6-7a、23a、36a左右的周期振荡信号,危害性高温日、酷热高温日存在4a、10a、15a、23a、36a左右的周期振荡信号,中、短期周期相对没有长周期稳定,未来几年,浙江省高温、危害性高温、酷热高温均处于23a、36a左右振荡周期中的减弱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危害性高温 酷热高温 小波分析
下载PDF
2007年7月温州高温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忠东 曹楚 +1 位作者 李怀川 刘峰 《浙江气象》 2009年第1期10-14,共5页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浙江省自动站资料以及温州1971—2006年6—10月历史最高温度资料,对2007年7月温州高温天气过程做了分析,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统计发现:温州高温呈现出高温日数增加、高温过程持续时间加长和高温结束时间推迟的特点;分...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浙江省自动站资料以及温州1971—2006年6—10月历史最高温度资料,对2007年7月温州高温天气过程做了分析,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统计发现:温州高温呈现出高温日数增加、高温过程持续时间加长和高温结束时间推迟的特点;分析2007年7月高温出现时的环流形势发现温州出现高温时主要有两种形势:副高控制下的高温,可能会出现危害性高温;西南气流控制下的高温。而通过对比高温出现当日t8,t9,(t9-t8)和高温出现的程度,发现它们和高温以及危害性高温的出现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因此认为可以利用当日t8,t9,(t9-t8)之间的关系来决定高温预警发布与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危害性高温 副高 热岛效应 高温预警
下载PDF
信宜市高温气候特征统计分析
4
作者 郭潮升 彭可泉 +1 位作者 梁家明 王肖兰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4年第A02期89-90,共2页
利用信宜国家气象基本站1954—2010年的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信宜高温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57a来信宜高温日数呈现显著增加趋势,增加速率为4.8d/10a。(2)7—8月是信宜高温天气高发期,其中7月最多占总数的42.5... 利用信宜国家气象基本站1954—2010年的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信宜高温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57a来信宜高温日数呈现显著增加趋势,增加速率为4.8d/10a。(2)7—8月是信宜高温天气高发期,其中7月最多占总数的42.5%。(3)90年代后期以来,信宜高温日数具有显著的16—17a周期变化特征。(4)影响信宜的高温天气系统主要有4种类型:副高型、热带气旋型、热带气旋和副高共同影响型、地面低压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日数 危害性高温日数 线性趋势 周期特征 高温天气系统
下载PDF
未来情景下中国高温的人口暴露度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黄大鹏 张蕾 高歌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89-1200,共12页
基于RCP 8.5气候情景下21个高分辨率全球气候模式的日最高气温数据和A2r社会经济发展情景下的人口数据,以高温日数和人口数量的乘积构建高温的人口暴露度指标,采用多个气候模式集合平均的方法从网格单元尺度分析未来不同时段中国高温和... 基于RCP 8.5气候情景下21个高分辨率全球气候模式的日最高气温数据和A2r社会经济发展情景下的人口数据,以高温日数和人口数量的乘积构建高温的人口暴露度指标,采用多个气候模式集合平均的方法从网格单元尺度分析未来不同时段中国高温和强危害性高温的人口暴露度变化,并从全国和气象地理分区两种空间尺度研究人口暴露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未来情景下,中国高温的人口暴露度明显增加,2021-2040年、2041-2060年、2061-2080年和2081-2100年相比基准时段1981-2010年分别增加了1.3、2.0、3.6和5.9倍,强危害性高温的人口暴露度增加更为显著,相比基准时段分别增加了2.0、8.3、24.2和82.7倍。高温的人口暴露度在华北、黄淮、华南、江南、江淮、西南和江汉地区增加较为明显,其中华北、黄淮、华南和江南最为显著;强危害性高温的人口暴露度在华北、黄淮、江南、江淮、西南和江汉等区域增加较为明显,其中华北、黄淮、江南和江淮最为显著;未来情景下人口暴露度的变化主要受气候因子的影响,其次受人口和气候因子的共同影响,单独人口因子的影响很小。全国尺度上,气候因子对未来不同时段人口暴露度变化的影响逐渐减弱,贡献率由70.0%左右逐渐减至60.0%左右。人口和气候因子的共同作用逐渐增强,贡献率由20.0%左右逐渐增至40.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情景 人口暴露度 高温 危害性高温 影响因子 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