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版急诊危重患儿院内转运分级核查清单在儿科急危重症患儿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沈娟娟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版急诊危重患儿院内转运分级核查清单在儿科急危重症患儿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急诊收治的2500例急危重症患儿,根据不同的急诊危重患儿院内转运分级核查清单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改良版急诊危重患儿院内转运分级核查清单在儿科急危重症患儿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急诊收治的2500例急危重症患儿,根据不同的急诊危重患儿院内转运分级核查清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2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急诊危重患儿院内转运分级核查清单,观察组采用改良版急诊危重患儿院内转运分级核查清单。比较两组院内安全转运总合格率、转运时间、到达时间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院内安全转运总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转运时间及到达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版急诊危重患儿院内转运分级核查清单在儿科急危重症患儿院内转运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院内安全转运总合格率,缩短转运时间及到达时间,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危重 改良版急诊危重患儿院内转运分级核查清单 院内转运 不良事件
下载PDF
《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急危重症分级标准》应用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威 王勇 +11 位作者 刘红梅 王旭 万婷 巴衣尔策策克 刘江 韩鹏达 张玲 杨旭 张伟宏 耿聆 孙涛 陈辉 《北京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344-345,348,共3页
目的分析《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急危重症分级标准》的有效性与可行性,为院前医疗急救提供标准化工具。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北京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的1373例急危重症患者,分别进行《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急危重症分级标准》(院前标准)与... 目的分析《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急危重症分级标准》的有效性与可行性,为院前医疗急救提供标准化工具。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北京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的1373例急危重症患者,分别进行《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急危重症分级标准》(院前标准)与《市属医院急诊预检分诊分级标准(试行)》(急诊标准)评级比较。结果两种分级标准各级别例数分布趋势相同(Ⅱ级>Ⅰ级>Ⅲ级>Ⅳ级),Ⅰ级例数院前标准(420例)多于急诊标准(368例),Ⅱ级例数基本相等(急诊标准多于院前标准13例),急诊标准Ⅲ级(278例)、Ⅳ级(195例)多于院前标准同等级别(257例、177例),院前标准Ⅰ、Ⅱ、Ⅲ级总和(1196例)多于急诊标准前三级总和(1178例),两种标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288,P>0.05)。结论院前标准指标简明、易操作,方便医师现场快速初筛与分级;院前标准范围大于急诊标准,敏感性更高;两种标准符合程度较高,院前标准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医疗急救 危重分级标准 院前院内衔接
下载PDF
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与效率平衡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佟飞 刘芙蓉 张天敏 《中国医院管理》 2013年第9期71-73,共3页
目的探索在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上提升护理工作效率的方法。方法按实施不同制度的时间段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实行三级责任护理管理制度;B组在实行三级责任护理管理制度并对现有病区进行合理分区的基础上,依据患者危重分级和护理人员... 目的探索在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上提升护理工作效率的方法。方法按实施不同制度的时间段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实行三级责任护理管理制度;B组在实行三级责任护理管理制度并对现有病区进行合理分区的基础上,依据患者危重分级和护理人员分层来分配每个床单位的责任护士(双向分层管理制度),两组进行护理总时数、所护理的患者人数、不同危重分级患者的平均护理时数、同一患者不同危重分级平均天数等比较。结果B组中不同分层护理人员所护理的患者危重分级与护理时数成正比,但总护理时数相近,所护理人数随危重分级提高而减少,危重分级1级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下降。结论双向分层管理组相对于三级责任护理管理组更能保证护理安全、提升护理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时数 护理分层 危重分级
下载PDF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心肌酶谱的改变与危重度分级的关系 被引量:14
4
作者 豆莉 徐丁 王凡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5期515-517,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时病情严重程度与心肌酶活性变化的关系。方法将收住NICU患感染性疾病的102例新生儿进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后分为非危重、危重和极危重3组,于入院后24 h内采集静脉血检测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时病情严重程度与心肌酶活性变化的关系。方法将收住NICU患感染性疾病的102例新生儿进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后分为非危重、危重和极危重3组,于入院后24 h内采集静脉血检测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性及肌酸激酶新型同工酶(CKMB)活性,而后进行各组间比较分析。结果危重组、极危重组患儿心肌酶活性较非危重组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感染时危重度分级与心肌酶活性的改变密切相关,血清心肌酶对临床判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心肌损害及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感染 危重分级 心肌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