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治疗危重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倪伟 薛建中 +2 位作者 高顺忠 张碧波 钱跃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对危重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8年4月收治的17例危重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通气模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加低水平呼气末正压(PEE...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对危重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8年4月收治的17例危重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通气模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加低水平呼气末正压(PEEP)。根据患者病情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及考虑撤机,观察机械通气治疗前后血气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机械通气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明显,pH值、PaO2、PaCO2均恢复正常,顺利撤除呼吸机,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危重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采用经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技术治疗效果确切,能迅速纠正呼吸衰竭,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动脉血氧分压和通气,并能在短期内顺利撤机,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支气管哮喘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在危重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中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崔丽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4-106,共3页
目的了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在危重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中的作用,为危重支气管哮喘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95例危重支气管哮喘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在治疗时分别进行血气分析并比较血气指标的结果。结... 目的了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在危重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中的作用,为危重支气管哮喘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95例危重支气管哮喘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在治疗时分别进行血气分析并比较血气指标的结果。结果 95例患者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49.2±3.0)h,均顺利撤机拔管,所有患者的体征、临床症状均有好转。治疗后的pH值、PaCO2、PaO2、SpO2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的PaCO2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中1例出现轻度高碳酸血症。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是救治危重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 经鼻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危重支气管哮喘
下载PDF
机械通气治疗危重支气管哮喘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林琳 钱腊梅 钱叶长 《临床肺科杂志》 2002年第1期81-81,共1页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危重支气管哮喘 治疗方法 动脉血气分析
下载PDF
高频喷射通气辅助治疗危重支气管哮喘的护理
4
作者 张招莲 蒋爱花 黄丽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00年第14期155-155,共1页
关键词 高频喷射通气 危重支气管哮喘 辅助治疗 动脉血气分析 气管切开 鼻塞法 气道压力 呼吸机 间歇使用 三明市
下载PDF
适应性支持通气对危重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谭辉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第4期524-526,共3页
目的探讨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对危重支气管哮喘病人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对23例危重支气管哮喘病人,序贯应用压力控制同步间歇指令-压力支持通气模式(P-SIMV-PSV)和ASV模式进行机械通气(MV),记录两种模式下各项呼吸力学参... 目的探讨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对危重支气管哮喘病人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对23例危重支气管哮喘病人,序贯应用压力控制同步间歇指令-压力支持通气模式(P-SIMV-PSV)和ASV模式进行机械通气(MV),记录两种模式下各项呼吸力学参数。结果患者总呼吸频率明显降低(P<0.05),自主呼吸频率增加(P>0.05),潮气量(Vt)明显升高(P<0.05),气道峰压、平台压(Pp lat)和平均气道压(Pawm)明显下降(P<0.05),顺应性(Cst)无明显变化,P0.1(0.1秒的口腔闭合压)稍有下降(P>0.05),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 ASV可根据危重支气管哮喘病人的呼吸力学状况自动调整吸气压力支持水平,提高潮气量、降低呼吸频率,而对血流动力学和生命体征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支持通气 危重支气管哮喘 机械通气
下载PDF
经(鼻)面罩机械通气救治危重支气管哮喘35例护理体会
6
作者 陶爱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4年第9期1207-1208,共2页
关键词 危重支气管哮喘 面罩机械通气 简易呼吸器过渡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危重支气管哮喘的效果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启云 刘春霖 曾山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72-973,共2页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危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17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早期采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模式,使用鼻罩式双相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设置参数(选用S或S/T模式;潮气量VT约...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危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17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早期采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模式,使用鼻罩式双相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设置参数(选用S或S/T模式;潮气量VT约350~550ml;吸气相正压IPAP10~20cmH2O;呼气相正压EPAP3~5cmH2O;备用呼吸频率16次/min),同时记录动脉血气(BAG)、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结果治疗前,17例患者均处于呼吸衰竭及存在意识障碍,包括嗜唾和昏迷。在使用NIPPV模式的BiPAP后,2~4h,12~24h后,血pH值和PaO2均明显升高(P<0.001),而PaCO2得到改善,17例患者全部存活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NIPPV模式的BiPAP配合充分氧疗是抢救危重哮喘的有效的无创机械通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危重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BiPAP NIPPV 双相气道正压 心率(HR) 呼吸频率 吸气相正压 PaCO2 严重并发症 设置参数 动脉血气 意识障碍 呼吸衰竭 PaO2 血pH值 通气方法 危重哮喘 患者 呼吸机 鼻罩式
下载PDF
危重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急救和护理 被引量:1
8
作者 周玲玲 《河北医学》 CAS 2002年第7期655-657,共3页
关键词 危重支气管哮喘 急救 护理
下载PDF
全麻诱导呼吸机支持通气治疗重度和危重支气管哮喘3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胜文 李莉红 王慧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4期90-91,共2页
目的研究常规治疗不能缓解的支气管重度和危重哮喘,在ICU环境内,全麻诱导呼吸机支持通气治疗下的疗效。方法使用丙泊芬、维库溴铵、芬太尼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通气,同时给予解痉、平喘、祛痰、抗过敏、抗感染、输液及营养支持... 目的研究常规治疗不能缓解的支气管重度和危重哮喘,在ICU环境内,全麻诱导呼吸机支持通气治疗下的疗效。方法使用丙泊芬、维库溴铵、芬太尼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通气,同时给予解痉、平喘、祛痰、抗过敏、抗感染、输液及营养支持、保持内环境平稳。结果 37例完全缓解,1例死亡。结论常规治疗不能缓解的重度和危重支气管哮喘,应转入ICU给予全麻诱导呼吸机支持通气治疗,以获得较好的疗效,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诱导 呼吸机支持通气 重度和危重支气管哮喘 临床分析
下载PDF
3例危重支气管哮喘抢救成功的分析
10
作者 李彦哲 刘放 《临床肺科杂志》 2008年第4期460-460,共1页
关键词 危重支气管哮喘 抢救 危重哮喘 内科医生 死亡率 发病率
下载PDF
危重支气管哮喘二例
11
作者 王德新 张晓林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36-137,共2页
病例1,男,32岁,因“胸闷1周,加重1天”人院。既往有哮喘病史10余年,常年口服定喘丸等药物,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大汗淋漓,呼吸急促,不能言语,双肺可闻及大量哮鸣音,心率142次/分,SaO293%(面罩吸氧5L/min),动脉血气PaC0... 病例1,男,32岁,因“胸闷1周,加重1天”人院。既往有哮喘病史10余年,常年口服定喘丸等药物,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大汗淋漓,呼吸急促,不能言语,双肺可闻及大量哮鸣音,心率142次/分,SaO293%(面罩吸氧5L/min),动脉血气PaC0265.5mmHg,PO2107mmHg,pH7.158,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0.56×10^9/L,心电图检查提示心动过速,右心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支气管哮喘 机械通气
下载PDF
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抢救治疗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石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018-021,共4页
观察泼尼松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急性危重支气管哮喘的救治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2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住院治疗的急性危重症支气管哮喘100例,并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例。对照组口服沙丁胺醇,观察组加用泼尼松,并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泼尼松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急性危重支气管哮喘的救治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2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住院治疗的急性危重症支气管哮喘100例,并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例。对照组口服沙丁胺醇,观察组加用泼尼松,并与对照组比较。对两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肺功能,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的治疗效果为96.00%,而对照组为80.00%(P<0.05)。观察组组患者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比例为4.00%,比对照组16.00%低,(P<0.05)。结论 泼尼松与沙丁胺醇混合醇雾化吸入疗法对急性支气管哮喘有明显的效果,并能明显提高病人的气血和肺功能,不良反应小,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支气管哮喘 泼尼松 沙丁胺醇 血气分析 肺功能
下载PDF
35例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抢救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姜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9期96-97,共2页
目的研究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抢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抢救治疗的35例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机械通气、氧疗、舒张支气管剂、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后,结果 33例患者经... 目的研究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抢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抢救治疗的35例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机械通气、氧疗、舒张支气管剂、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后,结果 33例患者经过上述诊治,24 h内症状明显缓解,有效率达94.43%,经2周系统治疗,安全出院,效果显著。2例极危重患者死亡,占5.7%。结论对于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确诊后,应立即实行机械通气和氧疗,舒张支气管,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抢救治疗措施,效果显著,对极危重患者要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纠正呼吸衰竭,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支气管哮喘 机械通气 支气管舒张剂 糖皮质激素 气管插管
下载PDF
危重型支气管哮喘的机械通气治疗 被引量:23
14
作者 徐思成 黄亦芬 +1 位作者 王惠妩 王在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758-759,共2页
关键词 危重支气管哮喘 机械通气 治疗
下载PDF
机械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抢救危重型支气管哮喘发作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爱芝 杨昌照 马加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39-340,共2页
关键词 危重支气管哮喘 联合雾化吸入 机械通气 支气管哮喘发作 抢救 雾化吸入治疗 气道压力 重症哮喘发作
下载PDF
机械通气治疗危重症支气管哮喘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鲁四德 阮鹏 +2 位作者 王波 田磊 韩坷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7年第11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危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例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机械通气前和机械通气后2h、12h、24h的pH值、PaO2、PaCO2、SaO2等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8例(90%)患者抢...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危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例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机械通气前和机械通气后2h、12h、24h的pH值、PaO2、PaCO2、SaO2等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8例(90%)患者抢救成功。机械通气后PaO2、SaO2均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pH值明显改善。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有效方法。适当的通气模式和参数、应用“肺保护策略”能够迅速改善氧合,避免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支气管哮喘 机械通气
下载PDF
机械通气治疗危重症支气管哮喘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虹 《海南医学》 CAS 2006年第7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危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01年1月~2005年6月我科收治的16例危重症哮喘患者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上机前和上机后2h、12h、24hPH值、PO2、PaCO2、SaO2等动脉血气指标变化。结果15例患者抢救成...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危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01年1月~2005年6月我科收治的16例危重症哮喘患者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上机前和上机后2h、12h、24hPH值、PO2、PaCO2、SaO2等动脉血气指标变化。结果15例患者抢救成功,机械通气后PO2、SaO2均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PH值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发作危重症哮喘患者的有效方法,把握适应征、调节适当的通气模式和参数、尽早撤机拔管是抢救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支气管哮喘 机械通气
下载PDF
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型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文华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8期1160-1161,共2页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多发性呼吸气道疾病,急性发作时经对症支持治疗多数患者病情可得到缓解,但仍有少数患者疗效不佳,病情迅速恶化,最终发展至危重型支气管哮喘,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目前临床救治危重型支气管哮喘患者...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多发性呼吸气道疾病,急性发作时经对症支持治疗多数患者病情可得到缓解,但仍有少数患者疗效不佳,病情迅速恶化,最终发展至危重型支气管哮喘,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目前临床救治危重型支气管哮喘患者多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但有创机械通气并发症较多,近些年来无创机械通气已逐渐应用于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本科采用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型支气管哮喘,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一组病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支气管哮喘 有创机械通气 BIPAP 通气治疗 疗效观察 呼吸衰竭患者 严重并发症 对症支持治疗
下载PDF
急性危重症支气管哮喘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静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9期93-94,共2页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危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急性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比组给予单一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基础上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危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急性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比组给予单一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基础上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血气指标水平及肺功能各项指标水平均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机械通气用于治疗急性危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危重支气管哮喘 机械通气 血气指标水平 肺功能
下载PDF
无创呼吸机联合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危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裕广 许宏亮 《系统医学》 2021年第11期96-98,107,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联合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危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从2018年5月—2020年5月选取84例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无创呼吸机联合氧气雾化吸入治...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联合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危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从2018年5月—2020年5月选取84例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无创呼吸机联合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对比治疗效果、血清炎性因子、血气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及(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72,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均降低,观察组IL-6(132.12±21.45)、IL-8(105.23±24.61)ng/L低于对照组(145.34±21.52)、(155.12±26.7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0、8.890,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下降,观察组PaO_(2)(85.23±3.56)mmHg、PaCO_(2)(43.81±5.23)mmHg优于对照组(70.27±3.61)、(57.23±4.2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22、12.869,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联合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效果良好,血气指标改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降低,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呼吸机 氧气雾化吸入 危重支气管哮喘 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