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行性出血热189例危重症候的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湘虎 郭广德 +5 位作者 孙志坚 唐季和 蒋学新 姜树英 曹建平 谭雪芳 《南京医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24-126,共3页
对189例EHF患者进行了分析,认为下列各项对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有价值:神经精神症状;顽固性休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高血容量综合征;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消化道大出血;颅内出血;胶胨状球结膜水肿伴血肿;颜面部淤斑;早期出现的以针刺部... 对189例EHF患者进行了分析,认为下列各项对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有价值:神经精神症状;顽固性休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高血容量综合征;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消化道大出血;颅内出血;胶胨状球结膜水肿伴血肿;颜面部淤斑;早期出现的以针刺部位为中心迅速扩大融合的淤斑;剧烈腹痛;长时间尿闭;视物模糊;严重继发感染;出现黄疸、类白血病反应;血小板<30×10~9/L、BUN>43mmol/L、Cr>707μmol/L;血性尿膜;血钾>6.5mmol/L以及发热、休克与少尿三期重叠的病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危重症候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危重症候的识别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湘虎 孙志坚 唐季和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89年第9期514-516,共3页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适当的治疗下,多数患者在发病后3~4周逐渐恢复。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携带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的宿主(野鼠或家鼠)、流行年度及地区、感染病毒的数量与毒力、就诊的早...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适当的治疗下,多数患者在发病后3~4周逐渐恢复。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携带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的宿主(野鼠或家鼠)、流行年度及地区、感染病毒的数量与毒力、就诊的早晚及治疗措施、患者的年龄以及机体的免疫反应强度等方面的不同,疾病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有的较轻,有的很重而出现两个或三个病期重叠,有广泛的多脏器严重损害,病情进展迅猛,成为重型或危重型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危重症候 识别
下载PDF
山东儿科名医张銮及其《幼科诗赋》的价值
3
作者 党永 孙圣竹 唐桂艳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629-634,共6页
《幼科诗赋》是清代张銮的著述,该书以诗赋论小儿疾病为特色。缕述了张銮生平及其著述,考证出《幼科诗赋》成书于1750年到1764年间,并分析了现存青山堂抄本、积善堂刻本及淄博市图书馆藏清抄本,发现其共同祖本应为已佚的乐善堂写样本。... 《幼科诗赋》是清代张銮的著述,该书以诗赋论小儿疾病为特色。缕述了张銮生平及其著述,考证出《幼科诗赋》成书于1750年到1764年间,并分析了现存青山堂抄本、积善堂刻本及淄博市图书馆藏清抄本,发现其共同祖本应为已佚的乐善堂写样本。张銮在咽喉治法方面,提出上病下治的诊疗观点,并总结出了灶底抽薪、引龙入海、引火归元三种治疗方法;在急惊风方面,张銮指出小儿急惊风的核心病理机制为热邪,治疗上,当以退热为先;在小儿脉法方面,张銮根据诊病小儿多哭闹的特点,主张以脉力强弱判断小儿的虚实寒热;在危重症方面,张銮以“赋”的形式,探析了小儿危重症候与脏腑之间的关系。最后,从诗赋可人、浅显易诵、津逮后学三个角度论述了该书的传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銮 《幼科诗赋》 生平 版本 咽喉治法 急惊风 脉法 小儿危重症候 传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