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氧治疗危重颅脑损伤4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文典 张春阳 朱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第8期90-90,96,共2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神经外科危重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危重颅脑损伤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神经外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格...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神经外科危重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危重颅脑损伤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神经外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情况和患者清醒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平均清醒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高压氧治疗神经外科危重颅脑损伤,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加速患者清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颅脑损伤 高压氧 神经外科
下载PDF
危重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肠内营养
2
作者 李玉厚 张录 《医疗装备》 2006年第9期45-46,共2页
目的:观察危重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外营养(TPN)过渡到早期肠内营养(EN)的临床意义。方法:治疗组21例危重颅脑损伤病人术后第2 d开始TPN、72小时过渡到EN,10 d后完全EN,观察血糖、白蛋质、淋巴细胞计数,并发症发病率及预后。对照组19例常规... 目的:观察危重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外营养(TPN)过渡到早期肠内营养(EN)的临床意义。方法:治疗组21例危重颅脑损伤病人术后第2 d开始TPN、72小时过渡到EN,10 d后完全EN,观察血糖、白蛋质、淋巴细胞计数,并发症发病率及预后。对照组19例常规治疗的危重颅脑损伤患者。结果:治疗组各项技术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重颅脑损伤患者早期EN能有效地改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颅脑损伤 早期 肠内营养
下载PDF
观察ICU危重颅脑损伤患者行亚低温康复护理对NIHSS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珊珊 黄菊英 姜雪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第5期172-175,共4页
目的 分析探究将亚低温康复护理模式应用于ICU危重颅脑损伤中对患者NIHSS评分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20年1—10月于ICU中收治的危重颅脑损伤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对象共计52例,选用方便抽样法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选... 目的 分析探究将亚低温康复护理模式应用于ICU危重颅脑损伤中对患者NIHSS评分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20年1—10月于ICU中收治的危重颅脑损伤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对象共计52例,选用方便抽样法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应用亚低温康复护理,对比分析护理效果,以患者护理干预前后NIHSS评分、凝血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概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认知功能评分作为具体观察指标。结果 并发症发生概率对比结果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数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对比结果为观察组所得数值相较于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所得数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以对照组评估结果为参照,观察组NIHSS评分较低,数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对比评估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认知功能评分对比结果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给予ICU危重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在提高患者日常生活及认知功能方面具有确切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危重颅脑损伤 亚低温康复护理 NIHSS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危重颅脑损伤术后应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护理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成英 《航空航天医药》 2010年第4期589-589,共1页
目的:危重颅脑损伤术后应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对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的意义。方法:对危重颅脑损伤意识障碍病人进行Clasgow昏迷评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降低提示病情加重、颅内血肿增大,及时进行手术治疗34例,格拉斯... 目的:危重颅脑损伤术后应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对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的意义。方法:对危重颅脑损伤意识障碍病人进行Clasgow昏迷评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降低提示病情加重、颅内血肿增大,及时进行手术治疗34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逐渐上升67例。结论:应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对护理工作有很大帮助,为病人的护理提供准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颅脑损伤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护理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ICU危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朱丹萍 马开锋 《医疗装备》 2021年第4期178-179,共2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ICU危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7月医院ICU收治的92例危重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亚低温治疗...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ICU危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7月医院ICU收治的92例危重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亚低温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NIHSS、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1个月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3个月后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改善ICU危重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颅脑损伤 重症监护病房 亚低温治疗仪 早期康复护理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亚低温康复护理用于ICU危重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效果
6
作者 杨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7期119-122,共4页
研究针对已经收治的ICU危重颅脑损伤患者,开展实施亚低温康复护理有效性。方法:选取70例ICU危重颅脑损伤患者,均为我院取2020年7月到2021年7月时间段内收治,随机做分组处理,其中比对组所纳入35例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所纳入35例同时选择... 研究针对已经收治的ICU危重颅脑损伤患者,开展实施亚低温康复护理有效性。方法:选取70例ICU危重颅脑损伤患者,均为我院取2020年7月到2021年7月时间段内收治,随机做分组处理,其中比对组所纳入35例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所纳入35例同时选择亚低温康复护理,比较并发症率、病死率、Barthel、GCS以及NIHSS评分、凝血功能检测值。结果:在实验组所涉及的观察项目中,经对并发症率、病死率依据标准评估,结果示为11.43%、5.71%,与比对组依据标准评估的结果48.57%、22.86%展开比较,居更低水平(P0.05);对比项目Barthel检测值、GCS检测值以及NIHSS评分检测值,护理前,数据项目两组比对无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Barthel检测值高于比对组;实验组GCS检测值以及NIHSS评分检测值低于比对组(p0.05);实验组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检测值、纤维蛋白原检测值D-二聚体检测值均低于比对组,实验组凝血酶原时间检测值高于比对组(p0.05)。结论:针对ICU危重颅脑损伤患者在治疗同时应用亚低温康复护理,并发症、死亡率大幅度的下降,各项生命体征数值改善理想,更有助于预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康复护理 ICU 危重颅脑损伤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干预结合感觉刺激对危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王立华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518-1521,共4页
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干预结合感觉刺激对危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收治的危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集束化护理干预结合感觉刺激。对... 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干预结合感觉刺激对危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收治的危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集束化护理干预结合感觉刺激。对比两组神经功能指标、脑电图变化、意识障碍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结合感觉刺激在危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护理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神经功能和脑电图变化,还能够降低意识影响,减产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干预 感觉刺激 危重颅脑损伤昏迷
下载PDF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危重额颞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代福存 《医药前沿》 2024年第20期50-52,共3页
目的:分析危重额颞部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DC)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0月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0例危重额颞部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DC治... 目的:分析危重额颞部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DC)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0月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0例危重额颞部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DC治疗,观察组行标准外伤大骨瓣DC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脑氧代谢指标[脑氧摄取率(CERO_(2))、颈内动脉血氧含量(CaO_(2))及静脉血氧含量(CjvO_(2))]、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PS)、机体炎症状况[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及IL-4]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的CERO_(2)、CjvO_(2)及CaO_(2)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CjvO_(2)值高于术前,CERO2及CaO2低于术前,且观察组CjvO_(2)值高于对照组,CERO_(2)及Ca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GPS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TNF-α、IL-2、IL-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TNF-α、IL-2水平均低于术前,IL-4高于术前,且观察组TNF-α、IL-2低于对照组,IL-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危重额颞部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DC治疗,能够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脑氧代谢指标与疾病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额颞部颅脑损伤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脑氧代谢
下载PDF
不同鼻饲泵注方式对危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黄丽萍 陆玉萍 +1 位作者 吴雪燕 徐玲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2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鼻饲泵注方式对危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120例危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入院先后分为持续鼻饲组和间断鼻饲组,每组各60例,持续鼻饲组于术后第2 d9时持续泵注到第2d凌晨1时为止;间断鼻饲组于术后第2 ... 目的探讨不同鼻饲泵注方式对危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120例危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入院先后分为持续鼻饲组和间断鼻饲组,每组各60例,持续鼻饲组于术后第2 d9时持续泵注到第2d凌晨1时为止;间断鼻饲组于术后第2 d 9时开始,分8个单元,每个单元3 h,其中持续泵注2 h、暂停1 h,12 d后测定两组患者白蛋白、前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比较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和胃肠道功能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鼻饲后两组血清蛋白指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鼻饲后两组APACH-ⅡE和胃肠道评分较鼻饲前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鼻饲后间断鼻饲组APACHE-Ⅱ和胃肠道评分均明显低于持续鼻饲组(P<0.05),持续鼻饲组胃潴留发生率25.00%(15/60),间断鼻饲组胃潴留发生率6.67%(4/60),两者比较差异明显(χ~2=8.352,P=0.004)。结论间断鼻饲泵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能有效降低APACHE-Ⅱ评分,促进胃肠道功能早日恢复,减少胃潴留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颅脑损伤 鼻饲 肠内营养 胃潴留
下载PDF
规范化营养治疗流程在危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10
作者 孙秋香 王妮娜 朱敏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年第7期1744-1751,共8页
目的:探讨规范化营养治疗流程在危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 6例危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营养治疗,观察组患... 目的:探讨规范化营养治疗流程在危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 6例危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营养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予以实施规范化营养治疗流程。护理干预2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炎症状态、康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正氮平衡时间显著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 count,T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25%)显著低于对照组(2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明显高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病死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危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的规范化营养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态、炎症状态,促进预后,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颅脑损伤 规范化营养治疗 肠内营养支持 临床应用 并发症
下载PDF
危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衰竭26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2
11
作者 成俊芬 骆永文 叶锋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294-294,301,共2页
目的 :总结危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经颅脑 CT检查并结合血气分析确诊的危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衰竭 2 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存活 1 0例 (恢复良好 5例 ,中残 2例 ,重残 3例 ) ,病死率为 61 .5%。结论 :颅脑... 目的 :总结危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经颅脑 CT检查并结合血气分析确诊的危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衰竭 2 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存活 1 0例 (恢复良好 5例 ,中残 2例 ,重残 3例 ) ,病死率为 61 .5%。结论 :颅脑损伤后出现呼吸衰竭时进行早期诊治 ,对病情的转归有极大的影响。院前及急诊科内迅速进行呼吸功能衰竭的早期复苏和及时的头颅 CT检查明确病因 ,针对引起呼吸衰竭的各种原因 ,拟定积极的治疗措施及建立高质量的 ICU是提高抢救成功率 ,降低病残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颅脑损伤 呼吸衰竭 治疗 诊断
下载PDF
不同护理措施预防危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期发生压疮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爱霞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年第8期1037-1038,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措施预防危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期发生压疮的影响表现,根据临床病案资料对比结果,判断最佳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100例危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期患者,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70例,采用综合性... 目的研究不同措施预防危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期发生压疮的影响表现,根据临床病案资料对比结果,判断最佳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100例危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期患者,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70例,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发生压疮的次数,及最终压疮的预防表现。结果研究组,3例褥疮,一期压疮2例、二期压疮1例,压疮发生率4.29%,情况优于对照组;对照组,5例,一期压疮3例、二期压疮1例、三期压疮1例,亚疮发生率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危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治疗期发生压疮的频率,即使发生压疮也可控制褥疮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措施 危重颅脑损伤 治疗期 压疮 护理效果对比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干预结合感觉刺激对危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神经功能、脑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杜菊红 孙小妮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26期148-150,共3页
目的 探究集束化护理干预结合感觉刺激对危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神经功能、脑电图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接收的104例危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联合感觉刺激)和观察... 目的 探究集束化护理干预结合感觉刺激对危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神经功能、脑电图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接收的104例危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联合感觉刺激)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各52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低于干预前,神经生长因子(NGF)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脑电图Ⅰ、Ⅱ级占比高于对照组,脑电图Ⅲ、Ⅳ、Ⅴ级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全面无反应性量表(FOUR)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结合感觉刺激应用于危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及脑电图,减轻意识障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干预 感觉刺激 危重颅脑损伤昏迷
下载PDF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结合早期肠内营养对危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道免疫及感染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邓云 成英 乐道平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27期46-48,共3页
目的:探析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结合早期肠内营养对危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道免疫及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129例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颅脑损伤中的危重症患者,分为单一组(n=64)和试验组(n=65),单一组给予单纯的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试... 目的:探析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结合早期肠内营养对危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道免疫及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129例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颅脑损伤中的危重症患者,分为单一组(n=64)和试验组(n=65),单一组给予单纯的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试验组则在其基础上联合应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各项指标变化。结果:经治疗1周后,试验组患者IL-6、CRP及白细胞计数的等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GCS评分较高,入住ICU时间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也较单一组短,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与单一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颅脑损伤中的危重症患者给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早期肠内营养进行联合治疗后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 早期肠内营养 危重颅脑损伤 肠道免疫 感染
下载PDF
危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金丹 吴翠翠 曾晓轩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2期260-260,261,共2页
目的:探讨危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危重症颅内损伤患者84例,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实施传统延迟性胃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比较两... 目的:探讨危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危重症颅内损伤患者84例,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实施传统延迟性胃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比较两组营养指标、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外周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31.0%,明显低于对照组60.0%,组间差异(P<0.05)。结论对危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明显减少并发症,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颅脑损伤 早期肠内营养 预后
下载PDF
程序化镇静对危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脑保护作用研究
16
作者 张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6-10,共5页
探讨程序化镇静对危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病例收集期限拟定为2018年2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危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7例,使用完全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研究组,对照组18例,研究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镇静手段,研究组给予... 探讨程序化镇静对危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病例收集期限拟定为2018年2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危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7例,使用完全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研究组,对照组18例,研究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镇静手段,研究组给予程序化镇静,并对其住院期间镇静效果、镇静药物用量、并发症发生率做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RASS(Richmond Agitation-Se- dation Scale,镇静程度评估表)评分均有所下降,研究组患者镇静状态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右美托咪定用量多于对照组,咪达唑仑用量少于对照组;研究组颅内再出血发生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颅内压水平、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程序化镇静能有效提高危重颅脑损伤患者镇静镇痛效果,相对减少每日镇静药物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化镇静 危重颅脑损伤 并发症 脑保护
下载PDF
42例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廖响辉 马晓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1262-1262,共1页
目的:对危重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进行探讨。方法:选择42例危重颅脑损伤患者,给予有效的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42例危重颅脑损伤患者中接受手术治疗者32例,非手术医治者10例;治疗后共有36例患者存活,6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因危... 目的:对危重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进行探讨。方法:选择42例危重颅脑损伤患者,给予有效的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42例危重颅脑损伤患者中接受手术治疗者32例,非手术医治者10例;治疗后共有36例患者存活,6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因危重颅脑损伤的病情变化快、疗后出现较多的并发症等。除选取有效可行的治疗措施外,还应确保内部环境的稳定不变,以良好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避免及减少疗后并发症的出现,帮助病患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颅脑损伤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危重型颅脑损伤术后伴发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危险因素研究
18
作者 刘昊 鲁刚 李浩 《医药论坛杂志》 2024年第6期641-644,648,共5页
目的探讨危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术后伴发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delayed traumatic intracranial hematoma,DTICH)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行大骨瓣开颅手术的50例S... 目的探讨危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术后伴发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delayed traumatic intracranial hematoma,DTICH)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行大骨瓣开颅手术的50例STBI患者进行研究,按术后对侧DTICH发生与否分为DTICH组及非DTICH,收集两组人口学信息、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表现等数据并作比较,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术后伴发对侧DTICH独立性风险因素。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创伤类型、高血压史、术前瞳孔改变、血小板计数(WBC)、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创伤至手术时间、纤维蛋白原(Fib)、Rotterdam CT、合并颅骨骨折及术前病灶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伴发对侧DTICH独立性风险因素为创伤至手术时间(OR:2.633;95%CI:1.277~10.053)、Rotterdam CT评分(OR:2.206;95%CI:1.606~3.030)、合并颅骨骨折(OR:1.902;95%CI:1.032~3.506)及术前病灶类型(OR:2.759;95%CI:1.034~7.367)。结论影响STBI患者应用大骨瓣开颅手术后伴发对侧DTICH的危险因素包括创伤至手术时间长、Rotterdam CT评分高,合并颅骨骨折及脑挫裂伤,临床上需针对上述高危人群应进行早期干预,可一定程度降低对侧DTICH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颅脑损伤 迟发性颅内血肿 大骨瓣减压术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危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救治 被引量:8
19
作者 程凯敏 《中国综合临床》 2000年第9期670-671,共2页
关键词 危重颅脑损伤 合并症 呼吸衰竭 救治
原文传递
危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救治
20
作者 程凯敏 《中国综合临床》 2000年第8期582-583,共2页
关键词 危重颅脑损伤 合并症 呼吸衰竭 救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