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危险药物职业暴露对医务人员的危害及其防护措施
1
作者 姜善玲 张华芸 +1 位作者 吴玲 孙明芹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制定防护措施,减少危险药物的暴露风险。方法通过文献,查找危险药物暴露对职业接触的医务人员健康危害的依据,呼吁政府部门和医院领导,加强对危险药物暴露的管理,科学设置配药场所,建立教育和培训制度,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确保职业性... 目的制定防护措施,减少危险药物的暴露风险。方法通过文献,查找危险药物暴露对职业接触的医务人员健康危害的依据,呼吁政府部门和医院领导,加强对危险药物暴露的管理,科学设置配药场所,建立教育和培训制度,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确保职业性接触危险药物的医务人员身体健康。结果国内许多医院建立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由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抗肿瘤等危险药物的配置,减少了危险药物暴露的机会。结论我国的医务人员化疗防护培训严重不足,防范意识薄弱,应引起有关部门和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制定并落实有效的防护措施,确保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药物 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 危害 防护措施
下载PDF
五常法管理模式用于肾内科危险药物管理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阳源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14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五常法管理模式用于肾内科危险药物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五常法管理模式用于肾内科危险药物管理中,对比应用五常法管理模式实施前(2015年6月)及实施后(2015年12月)肾内科危险药物标识不清、放置不规范、药品过期发生率。结果... 目的探讨五常法管理模式用于肾内科危险药物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五常法管理模式用于肾内科危险药物管理中,对比应用五常法管理模式实施前(2015年6月)及实施后(2015年12月)肾内科危险药物标识不清、放置不规范、药品过期发生率。结果实施五常法管理模式后与实施五常法管理模式前,肾内科危险药物标识不清发生率从6.45%降低到1.29%;放置不规范发生率从8.39%降低到2.58%;药品过期发生率从5.81%降低到6.45%。结论五常法管理模式用于肾内科危险药物管理简便、有效,可使药品摆放更加科学,降低了危险药物标识不清、放置不规范、药品过期发生率,从而可有效提高药品管理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常法管理模式 肾内科 危险药物管理
下载PDF
美国危险药物职业接触风险防控体系
3
作者 郑亦沐 刘维 关里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79-782,共4页
以抗肿瘤药物为代表的危险药物对职业接触人群具有明确的健康损害影响,该问题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美国相关机构和协会发布的危险药物职业接触防控的法律法规、指南和行业指导文件,为我国制定职业环境卫生标准和防护指... 以抗肿瘤药物为代表的危险药物对职业接触人群具有明确的健康损害影响,该问题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美国相关机构和协会发布的危险药物职业接触防控的法律法规、指南和行业指导文件,为我国制定职业环境卫生标准和防护指南提供参考依据,以期降低危险药物的职业接触风险,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 职业暴露 危险药物 抗肿瘤药物 风险 防控
原文传递
职业暴露抗肿瘤药和其他危险药物对医务人员的危害及防护 被引量:3
4
作者 夏培元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8年第5期335-339,共5页
危险药物是指具有致癌性、致畸性、生殖毒性、遗传毒性及低剂量致器官毒性的药物,包括抗肿瘤药、抗病毒药、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大量研究表明,配制和使用危险药物的医务人员面临职业暴露风险。危险药物暴露可发生于呼吸道吸入、皮肤接... 危险药物是指具有致癌性、致畸性、生殖毒性、遗传毒性及低剂量致器官毒性的药物,包括抗肿瘤药、抗病毒药、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大量研究表明,配制和使用危险药物的医务人员面临职业暴露风险。危险药物暴露可发生于呼吸道吸入、皮肤接触吸收、消化道摄入等。吸入和皮肤接触吸收可能是危险药物暴露的主要途径。职业暴露危险药物可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发生肿瘤的危险性增加和潜在的生殖损害,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乏力、脱发、咳嗽、恶心、呕吐、月经异常及皮疹等,长期接触还可能引起慢性肝损害。为了减少危险药物暴露对医务人员的风险,应采取以下安全防护措施: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对可能接触危险药物的医务人员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设置专用配药场所;使用生物安全柜;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隔离衣、护目镜、面罩和呼吸罩;加强对废弃物处理的管理;急性危险药物暴露应及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 危险药物 职业暴露 危害 防护
原文传递
五常法管理在肾内科危险药物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顾美丽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9年第24期96-98,共3页
目的:分析五常法管理模式在肾内科危险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2017年医院肾内科危险药物管理实施常规管理,为对照组;2018年医院肾内科危险药物管理实施五常法管理模式后的肾内科危险药物管理情况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危... 目的:分析五常法管理模式在肾内科危险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2017年医院肾内科危险药物管理实施常规管理,为对照组;2018年医院肾内科危险药物管理实施五常法管理模式后的肾内科危险药物管理情况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危险药物高危标识情况、药品过期及药物防止不规范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管理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肾内科危险药物管理中实施五常法可以有效地避免不良管理风险的发生,进而确保临床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常法管理模式 肾内科 危险药物管理
原文传递
五常法管理模式在肾内科危险药物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波娜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0年第9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五常法管理模式在肾内科危险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将五常法管理模式在肾内科危险药物管理中进行应用,比较实施五常法管理模式之前(2018年9月~2019年1月)和实施后(2019年2~6月)管理效果,对危险药物标识、放置... 目的:探讨五常法管理模式在肾内科危险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将五常法管理模式在肾内科危险药物管理中进行应用,比较实施五常法管理模式之前(2018年9月~2019年1月)和实施后(2019年2~6月)管理效果,对危险药物标识、放置情况和药品过期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实施五常法管理模式后,肾内科危险药物管理中,出现药物标识不清晰的情况从实施前的6.25%下降至1.25%,放置不规范的情况从8.13%下降至2.5%,药品过期率从6.87%下降至3.13%。结论:将五常法管理模式在肾内科危险药物管理中应用,能有效降低药物出现标识不清晰、放置不规范和药品过期等情况,使药品摆放更加科学高效,从而提高危险药物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常法 肾内科 危险药物 规范
原文传递
五常法用于肾内科危险药物管理的价值
7
作者 唐永莉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9年第21期129-131,共3页
目的:研究五常法管理模式用于肾内科危险药物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医院肾内科2017年7~12月五常法管理模式实施前、2018年1~6月五常法管理模式实施后的危险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危险药物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五常... 目的:研究五常法管理模式用于肾内科危险药物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医院肾内科2017年7~12月五常法管理模式实施前、2018年1~6月五常法管理模式实施后的危险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危险药物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五常法管理模式实施后,危险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护理人员的危险药物知识掌握得分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肾内科危险药物管理中应用五常法管理模式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护理人员危险药物知识掌握度的提高,有利于保证药物管理的质量及药物使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内科 危险药物 五常法管理
原文传递
论述老年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及进行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佀凤侠 杨芳 郝玲玲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10期153-153,共1页
糖尿病的发病率随着人们年龄的增加,患病人数也与日俱增,而高达95%的病人是属于二型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是二型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是导致中风、失明以及心血管卒中等严重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 血管并发症 危险药物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危险性药物的安全使用 被引量:1
9
作者 Martha polovich 陈景景(编译)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6年第2期5-9,共5页
有关危险性药物的安全使用方面的介绍已有20多年了。职业暴露的风险因素是多种多样的;然而护士运用预防措施是不全面的,这与信息缺乏或对药物的潜在危险性影响认识不足有关。本文讨论了在健康情况下有关危险性药物安全使用的要点,总结... 有关危险性药物的安全使用方面的介绍已有20多年了。职业暴露的风险因素是多种多样的;然而护士运用预防措施是不全面的,这与信息缺乏或对药物的潜在危险性影响认识不足有关。本文讨论了在健康情况下有关危险性药物安全使用的要点,总结了以往安全使用准则,正确的指导建议以及在执行时的一些障碍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药物 化学治疗 细胞毒素药物 职业暴露 预防措施的安全使用 抗肿瘤药剂 护士安全性
下载PDF
本院护士对危险性药物职业暴露防护及预防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被引量:1
10
作者 邵芳晓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8期62-63,65,共3页
目的分析医院常见的危险性药物种类及品种,以及不同级别护士危险性药品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和预防知识知晓率,探讨危险性药品职业暴露发生的防范对策及措施。方法本院186名护士,进行护士危险性药物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及预防知识知晓率问卷调... 目的分析医院常见的危险性药物种类及品种,以及不同级别护士危险性药品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和预防知识知晓率,探讨危险性药品职业暴露发生的防范对策及措施。方法本院186名护士,进行护士危险性药物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及预防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结果 2014年发生危险性药品职业暴露51人(27.4%)。工作年限越长、职称越高,危险性药物职业暴露发生率越低。以使用消毒剂浸泡器械时,应戴口罩、橡胶手套;配制化疗药物时,应戴防护目罩口罩,穿隔离衣;使用消毒剂进行环境消毒时,应密闭门窗并快速离开知晓率较高。结论加强护士危险性药物职业暴露预防知识培训,护理治疗中采取标准预防措施,防范危险性药品职业暴露的发生,各级护士以良好的职业习惯克服护理诊治过程中诸多的职业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危险药物 职业暴露 预防知识
下载PDF
滥用抗菌药物的危险因素及合理干预途径探究
11
作者 钟正海 《北方药学》 2014年第3期122-122,共1页
目的:对滥用抗菌药物的危险因素以及合理干预的途径进行分析。方法:以随机方式抽取本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各个科室的抗菌药物处方894张,将其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对抗菌药物处方的给药方案、用量、用法、配伍等情况进行分析,并统计滥用... 目的:对滥用抗菌药物的危险因素以及合理干预的途径进行分析。方法:以随机方式抽取本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各个科室的抗菌药物处方894张,将其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对抗菌药物处方的给药方案、用量、用法、配伍等情况进行分析,并统计滥用抗菌药物的危险因素,再探讨相应的合理干预对策。结果:本院所研究的894张抗菌药物处方当中,发生滥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占13.53%,滥用情况包括给药方式不合理、药物选择不合理、重复用药、毒性相加、无指征滥用、理化禁忌、药理拮抗等。滥用抗菌药造成的危险因素包括治疗效果不佳、疗程过长或过短、不良反应加剧及价格不合理等。结论:临床上针对滥用抗菌药物造成的危险因素,可通过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应用制度、加大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宣传力度等途径来进行干预,以促进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经济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危险因素合理干预途径
下载PDF
药物对牙周组织及其疾病的影响
12
作者 陈希平 张光诚 《昆明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97-100,共4页
回顾药物对牙周组织及其疾病的影响
关键词 牙周病 病因学 药物危险因素
下载PDF
内地与香港特区毒品持有型犯罪比较研究
13
作者 田坤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66-70,共5页
我国内地和香港特区都对非法持有毒品的行为作了入罪处理。但是两地关于此类犯罪的客观方面要件、主体要件、主观方面要件以及刑罚的规定都有很大的差别。随着内地与香港特区各方面交往日益频繁,辨析区际刑法的冲突以及寻求协调的方式... 我国内地和香港特区都对非法持有毒品的行为作了入罪处理。但是两地关于此类犯罪的客观方面要件、主体要件、主观方面要件以及刑罚的规定都有很大的差别。随着内地与香港特区各方面交往日益频繁,辨析区际刑法的冲突以及寻求协调的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比较中取长补短也是建设现代法治国家、促进中华民族整体和谐的题中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持有毒品罪 管有危险药物 比较刑法 香港刑法
下载PDF
Is diabetes a causal agent for colorectal cancer? Pathophysiological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被引量:16
14
作者 Olga Giouleme Michael D Diamantidis Marios G Katsaro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4期444-448,共5页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abetes mellitus (DM) and colorectal cancer (CRC), concerning pathophysiological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is highlighted in this review. The most recent and complete articles and dev...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abetes mellitus (DM) and colorectal cancer (CRC), concerning pathophysiological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is highlighted in this review. The most recent and complete articles and developments in this particular field were thoroughly reviewed. Common risk factors, such as obesity, sedentary lifestyle, and Western diet between DM and CRC, led to the theory that DM might be a causal agent for CRC development. Various studies have connected type 2 DM and CRC, either proximal or distal, in both sexes. Additionally, chronic insulin treatment has been linked with increased colorectal tumor risk among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Interestingly, elevated hemoglobin A1c has been proven to be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aggressive clinical behavior in CRC patients. These mechanisms include the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hyperinsulinemia theory and the participation of oncogenic intracellular signaling pathways. Furthermore, it has been proposed that Cox-2 inhibitors might have a role in decreasing the incidence of CRC. Finally, the use of statins to reduce the risk for colon cancer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has remained controversial. Diabetic patients over 50 should receive counseling regarding their elevated risk for CRC, and screening colonoscopy should be recommended before initiating insulin therapy. However, there are no current guidelines, and this strategy is not yet applicable to some countries, as the corresponding risk would not allow screening colonoscopy to be adopted. There is strong evidence to indicate that DM is a causal agent for CRC development. This conclusion provides new impetus for re-evaluating CRC screening worldw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betes mellitus Colorectal cancer Molecular oncogenic pathways SCREENING
下载PDF
Chemotherapy of ovarian cancer in elderly patients 被引量:3
15
作者 Tiffany A.Troso-Sandoval Stuart M.Lichtman 《Cancer Biology &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4期292-301,共10页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is primarily a disease of older women. Advanced age is risk factor for decreased survival. Optimal surgery and the safe and effective administration of chemotherapy are essential for prolonge...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is primarily a disease of older women. Advanced age is risk factor for decreased survival. Optimal surgery and the safe and effective administration of chemotherapy are essential for prolonged progression-free and overall survival(OS). In this article, the available regimens in both the primary treatment and relapsed setting are review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arian cancer chemotherapy paclitaxel carboplatin intraperitoneal elderly geriatric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