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经中国儿童肿瘤协作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15方案(Chinese Children's Cancer Group ALL-2015 protocol,CCCG-ALL-2015)治疗后的累积复发率(cumulative incidenc...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经中国儿童肿瘤协作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15方案(Chinese Children's Cancer Group ALL-2015 protocol,CCCG-ALL-2015)治疗后的累积复发率(cumulative incidence of relapse,CIR),并探讨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CCCG-ALL-2015方案治疗的85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计算CIR并分析影响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852例ALL患儿中,146例(17.1%)发生复发,8年CIR为(19.8±1.6)%。B-ALL与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8年CI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6例复发患儿中,复发时间主要集中于极早期(62例,42.5%)和早期(46例,31.5%),极早期单纯骨髓复发42例(28.8%),早期单纯骨髓复发27例(18.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融合基因MLLr阳性(HR=4.177,95%CI:2.086~8.364,P<0.001)和第46天微小残留病≥0.01%(HR=2.013,95%CI:1.163~3.483,P=0.012)是B-ALL患儿经CCCG-ALL-2015方案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儿童ALL经CCCG-ALL-2015方案治疗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以极早期和早期单纯骨髓复发常见;第46天微小残留病≥0.01%、融合基因MLLr阳性与B-ALL复发密切相关。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Meta分析确定中国老年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为制定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健康管理策略和社区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目的通过Meta分析确定中国老年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为制定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健康管理策略和社区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药文献数据库(CBM)等关于中国老年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的观察性研究。两名具有循证护理学习经验的研究者通过三轮筛选、文献评价、数据提取,采用Stata20.0软件对中国老年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依次进行Meta合并、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中英文数据初检出相关文献2727篇,最终纳入14篇文献,总样本量54982例,提取影响因素14个。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44.9%,95%CI:34.1%~55.7%。中国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70岁)、性别(女)、慢性病家族史、婚姻状况(单身、丧偶、离异)、BMI(≥24 kg/m^(2))、吸烟、饮酒,OR值和95%CI分别是1.40(1.28~1.53)、1.22(1.10~1.34)、2.15(1.87~2.46)、1.40(1.17~1.68)、1.59(1.03~2.43)、1.18(1.08~1.30)、1.20(1.02~1.42)。结论中国老年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较高,其中年龄(≥70岁)、性别(女)、慢性病家族史、婚姻状况(单身、丧偶、离异)、BMI(≥24 kg/m^(2))、吸烟、饮酒是中国老年慢性病共病的危险因素。针对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未来应积极改善老年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新生儿不良结局高危因素并建立logistic风险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8月本院产科门诊接收的GDM孕妇196例临床资料,依据新生儿结局分为不良组、良好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GDM孕妇发生不良...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新生儿不良结局高危因素并建立logistic风险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8月本院产科门诊接收的GDM孕妇196例临床资料,依据新生儿结局分为不良组、良好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GDM孕妇发生不良新生儿结局高危因素,建立logistic风险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判定风险模型拟合优度,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风险模型的预测效力。结果:最终纳入的168例孕妇中出现不良新生儿结局44例、未出现124例。不良组与良好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抑郁症状、孕前BMI、孕期增重情况、空腹血糖(FPG)、服糖后1 h血糖(1 h PG)、分娩前糖化血红蛋白(HbA1c)有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抑郁症状、孕期增重过度、分娩前HbA1c水平高均为GDM孕妇发生不良新生儿结局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独立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风险模型,Logit(P)=-15.610+1.47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1,无=0)+0.884×抑郁症状(有=1,无=0)+1.014×孕期增重情况(孕期增重过度=2,孕期增重不足=1,孕期增重正常=0)+2.053×分娩前HbA1c(%),Hosmer-Lemeshow检验(χ^(2)=9.952,P=0.268)拟合优度良好。ROC曲线显示,logistic风险模型预测GDM孕妇发生不良新生儿结局的曲线下面积为0.792,95%CI 0.707~0.877,最佳预测敏感度77.3%,预测特异度72.6%。结论:GDM孕妇不良新生儿结局高危因素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抑郁症状、孕期增重过度、分娩前HbA1c水平高,应用其建立的logistic风险模型预测效力较好,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心血管内科2021年1—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岁)的临床资料,按照性别进行分组后,对比2组临床特点...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心血管内科2021年1—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岁)的临床资料,按照性别进行分组后,对比2组临床特点:年龄、就诊时间、心功能分级、心肌酶、B型钠尿肽(N terminal pro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多支病变比例等,并对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女性发病年龄、病程、心梗后心衰发生率,就诊时间高于老年男性(t=5.235、4.644、8.876、14.755,P<0.05),老年女性心功能分级、TnⅠ、NT-proBNP高于老年男性(t=2.330、16.361,P<20.05),老年女性多支病变比例高于老年男性(χ=6.573,P<0.05)。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P<0.05)。结论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性高于老年男性,合并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明显增加。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经中国儿童肿瘤协作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15方案(Chinese Children's Cancer Group ALL-2015 protocol,CCCG-ALL-2015)治疗后的累积复发率(cumulative incidence of relapse,CIR),并探讨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CCCG-ALL-2015方案治疗的85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计算CIR并分析影响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852例ALL患儿中,146例(17.1%)发生复发,8年CIR为(19.8±1.6)%。B-ALL与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8年CI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6例复发患儿中,复发时间主要集中于极早期(62例,42.5%)和早期(46例,31.5%),极早期单纯骨髓复发42例(28.8%),早期单纯骨髓复发27例(18.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融合基因MLLr阳性(HR=4.177,95%CI:2.086~8.364,P<0.001)和第46天微小残留病≥0.01%(HR=2.013,95%CI:1.163~3.483,P=0.012)是B-ALL患儿经CCCG-ALL-2015方案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儿童ALL经CCCG-ALL-2015方案治疗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以极早期和早期单纯骨髓复发常见;第46天微小残留病≥0.01%、融合基因MLLr阳性与B-ALL复发密切相关。
文摘目的通过Meta分析确定中国老年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为制定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健康管理策略和社区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药文献数据库(CBM)等关于中国老年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的观察性研究。两名具有循证护理学习经验的研究者通过三轮筛选、文献评价、数据提取,采用Stata20.0软件对中国老年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依次进行Meta合并、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中英文数据初检出相关文献2727篇,最终纳入14篇文献,总样本量54982例,提取影响因素14个。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44.9%,95%CI:34.1%~55.7%。中国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70岁)、性别(女)、慢性病家族史、婚姻状况(单身、丧偶、离异)、BMI(≥24 kg/m^(2))、吸烟、饮酒,OR值和95%CI分别是1.40(1.28~1.53)、1.22(1.10~1.34)、2.15(1.87~2.46)、1.40(1.17~1.68)、1.59(1.03~2.43)、1.18(1.08~1.30)、1.20(1.02~1.42)。结论中国老年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较高,其中年龄(≥70岁)、性别(女)、慢性病家族史、婚姻状况(单身、丧偶、离异)、BMI(≥24 kg/m^(2))、吸烟、饮酒是中国老年慢性病共病的危险因素。针对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未来应积极改善老年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综合性的干预措施。
文摘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新生儿不良结局高危因素并建立logistic风险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8月本院产科门诊接收的GDM孕妇196例临床资料,依据新生儿结局分为不良组、良好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GDM孕妇发生不良新生儿结局高危因素,建立logistic风险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判定风险模型拟合优度,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风险模型的预测效力。结果:最终纳入的168例孕妇中出现不良新生儿结局44例、未出现124例。不良组与良好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抑郁症状、孕前BMI、孕期增重情况、空腹血糖(FPG)、服糖后1 h血糖(1 h PG)、分娩前糖化血红蛋白(HbA1c)有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抑郁症状、孕期增重过度、分娩前HbA1c水平高均为GDM孕妇发生不良新生儿结局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独立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风险模型,Logit(P)=-15.610+1.47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1,无=0)+0.884×抑郁症状(有=1,无=0)+1.014×孕期增重情况(孕期增重过度=2,孕期增重不足=1,孕期增重正常=0)+2.053×分娩前HbA1c(%),Hosmer-Lemeshow检验(χ^(2)=9.952,P=0.268)拟合优度良好。ROC曲线显示,logistic风险模型预测GDM孕妇发生不良新生儿结局的曲线下面积为0.792,95%CI 0.707~0.877,最佳预测敏感度77.3%,预测特异度72.6%。结论:GDM孕妇不良新生儿结局高危因素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抑郁症状、孕期增重过度、分娩前HbA1c水平高,应用其建立的logistic风险模型预测效力较好,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
文摘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心血管内科2021年1—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岁)的临床资料,按照性别进行分组后,对比2组临床特点:年龄、就诊时间、心功能分级、心肌酶、B型钠尿肽(N terminal pro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多支病变比例等,并对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女性发病年龄、病程、心梗后心衰发生率,就诊时间高于老年男性(t=5.235、4.644、8.876、14.755,P<0.05),老年女性心功能分级、TnⅠ、NT-proBNP高于老年男性(t=2.330、16.361,P<20.05),老年女性多支病变比例高于老年男性(χ=6.573,P<0.05)。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P<0.05)。结论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性高于老年男性,合并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