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即物穷理”之“即”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旭光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57,共5页
在对"即物"说的研究中,通过对"即"字的字源学与语用学分析,认为"即"这个字的源初意义在于:在共同在场中的不断去远,并且进入……之中,与……融合为一。以此为出发点,重新阐释了"即物穷理"说、&... 在对"即物"说的研究中,通过对"即"字的字源学与语用学分析,认为"即"这个字的源初意义在于:在共同在场中的不断去远,并且进入……之中,与……融合为一。以此为出发点,重新阐释了"即物穷理"说、"即物以物物"说以及与"即"相关的一些哲学命题,指出"即物"说体现着一种与物合一,切入事物本身之存在的思维方式,也是人达到"物物而不物与物"这一境界的唯一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物 穷理说 合一
下载PDF
即物达情 托物言志——解读闻一多《红烛》、雪莱《致云雀》 被引量:1
2
作者 徐礼诚 刘艳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第27期114-115,共2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收录了《红烛》《致云雀》两首以物为写作对象的现代诗,教学时可依照传统咏物诗的欣赏路径,注意诗歌即物达情、托物言志的创作手法,分析诗歌从物象的哪些特征进行联想和抒情,又是如何将物的特质与人...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收录了《红烛》《致云雀》两首以物为写作对象的现代诗,教学时可依照传统咏物诗的欣赏路径,注意诗歌即物达情、托物言志的创作手法,分析诗歌从物象的哪些特征进行联想和抒情,又是如何将物的特质与人的品质进行关联的,引导学生掌握由物及人的阅读方法,理解诗歌主旨,读懂这一类诗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烛 致云雀 即物达情 言志
下载PDF
即物的理想:清末小说中的“拟桃花源”及其叙事特征
3
作者 晋海学 张世琪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5-171,共7页
清末小说中的“拟桃花源”叙事从古代的桃花源意象汲取灵感,对社会现实危机表达出了浓郁的关怀倾向。它们或专注于现实社会中精神至境的描绘,或聚焦于清末志士海外征服的实践,或沉思于理想社会究竟为何物,表现出较为多层的主题内涵。“... 清末小说中的“拟桃花源”叙事从古代的桃花源意象汲取灵感,对社会现实危机表达出了浓郁的关怀倾向。它们或专注于现实社会中精神至境的描绘,或聚焦于清末志士海外征服的实践,或沉思于理想社会究竟为何物,表现出较为多层的主题内涵。“拟桃花源”叙事具有鲜明的未来意识,也更强调理想社会的设计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这就使得这类小说格外关注理想社会的可企及性、可实现性以及它的现代性内容。“拟桃花源”叙事没有脱离当时的知识语境,它不仅呈现出了鲜明的即物精神,而且表现出了积极的希望精神和乐观的理性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小说 拟桃花源 即物 理想社会 现代性
下载PDF
巧用即物实验 激发学习兴趣
4
作者 俞松行 《中等职业教育》 2004年第6期24-24,21,共2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自然科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即物实验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 学习兴趣 实验方法 《自然科学》 即物实验 中等职业教育 理教学
下载PDF
朱熹、王阳明格物致知思想之比较——兼论阳明学与朱子学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声柏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5-91,共7页
对“为学之方”的重视是宋明理学的一贯传统。朱熹和王阳明关于这一点的思考集中体现在他们各自的“格物致知”思想里。本文旨在通过王阳明与朱熹“格物致知”思想的比较。
关键词 致知 即物 致良知
下载PDF
造型法要--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现实体现
6
作者 杨海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4年第2期116-117,共2页
中国传统文化雄浑丰厚,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必然融合着这种传承,而其中的造型艺术也自然体现着这种传承。大道至简,造型艺术亦有其至简之道,古有谢赫“六法”旷世之说。但今之语境与古时大不相同,在如今这... 中国传统文化雄浑丰厚,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必然融合着这种传承,而其中的造型艺术也自然体现着这种传承。大道至简,造型艺术亦有其至简之道,古有谢赫“六法”旷世之说。但今之语境与古时大不相同,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去繁就简地去了解和掌握造型艺术的根本就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课题。本文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归结出了适合现代文化理念的32字造型法要:此物非物,非物即物;感动;画境,系统;非物象,形色质;点线面,黑白灰;节奏,韵律;感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型法要 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 即物
下载PDF
荆浩《笔法记》“度物象而取其真”命题释义 被引量:3
7
作者 汤凌云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4-67,共4页
"度物象而取其真"是荆浩《笔法记》中最有价值的美学命题。"度"是一种当下圆成的直觉观照;"取"不是人为的获取,而是顺应地禀受,是心灵与物象的冥合为一。"度物象而取其真"是一种触物即真、即... "度物象而取其真"是荆浩《笔法记》中最有价值的美学命题。"度"是一种当下圆成的直觉观照;"取"不是人为的获取,而是顺应地禀受,是心灵与物象的冥合为一。"度物象而取其真"是一种触物即真、即现象即本体的认知结构,它不求超越物象以获真实,亦非要艺术家赋予对象以生命,而是说艺术的价值在于生命与存在本身。艺术创造的至境是,让存在的意义自由自在地呈现。这在中国美学史上有其独特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浩 《笔法记》 即物即真
下载PDF
比兴、咏物辨说 被引量:1
8
作者 易闻晓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43-46,共4页
咏物源于比兴,但有明显区别:比兴寄托景物而具有随意性、暂时性、片断性的特点,咏物则以物为主,保持全篇咏物的整一性;比兴托物寄情,咏物即物见意;咏物不离不即,比兴离而不即;比兴卒成"兴象",咏物略近赋体。
关键词 片断整一 寄情 即物见意 不离不即 情意兴象 赋形
下载PDF
论宋代咏物词的两大创作范式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仲谋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62-67,共6页
文章把宋代咏物词分为两大创作范式。第一种范式重在摹写物态,具体写法又有状物与体物二种。状物者力求穷形尽相,即"尽物之态";体物者力求潜心于物,以"穷物之情"。第二种范式重在即物言情,具体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 文章把宋代咏物词分为两大创作范式。第一种范式重在摹写物态,具体写法又有状物与体物二种。状物者力求穷形尽相,即"尽物之态";体物者力求潜心于物,以"穷物之情"。第二种范式重在即物言情,具体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托物言志,即借物之特征以寄寓某种人格精神;另一种为因物寄情,即借客观事物作为引发情感的触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范式 摹写 即物言情
下载PDF
盛唐咏物诗新变特征试论
10
作者 于志鹏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72-76,共5页
盛唐时期,物质生产高度发达,社会生活富庶安宁,诗歌高度繁荣发展。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咏物诗在创作上呈现出新变的艺术特征。诗人们在继承托物言志传统的同时,又发展了这种理论,使咏物诗在创作上呈现出向"即物达情"转变的新特点。
关键词 盛唐诗歌 言志 即物达情
下载PDF
晚清“西学启蒙十六种”的“即物察理”认识论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慧斌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1-85,共5页
“即物察理”是晚清时期艾约瑟“西学启蒙十六种”的基本认识原则,其具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覆盖较为齐全的学科门类,各研究领域统合于“即物察理”的研究方法;二是绝对的经验主义色彩,表现于心物二分的认识主客体关系、遵循观察与实验... “即物察理”是晚清时期艾约瑟“西学启蒙十六种”的基本认识原则,其具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覆盖较为齐全的学科门类,各研究领域统合于“即物察理”的研究方法;二是绝对的经验主义色彩,表现于心物二分的认识主客体关系、遵循观察与实验的认识方法、既有知识的可错性三个方面;三是与自然神学的有限调和,虽强调“造物主”但更注重经验证据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即物察理”反映了其时入华西学的认识论特征及其与中国理学、西方神学之间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学启蒙十六种 即物察理 认识论 艾约瑟
原文传递
即物以明理 即事以寓情——读刘大櫆《游万柳堂记》
12
作者 张颍东 魏宏灿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40-42,共3页
游万柳堂记昔之人贵极富溢,则往往为别馆以自娱,穷极土木之工,而无所爱惜。既成,则不得久居其中,偶一至焉而已,有终身不得至者焉。而人之得久居其中者,力又不足以为之。夫贤公卿勤劳王事,固将不暇于此,而卑庸者类欲以此震耀其乡里之愚... 游万柳堂记昔之人贵极富溢,则往往为别馆以自娱,穷极土木之工,而无所爱惜。既成,则不得久居其中,偶一至焉而已,有终身不得至者焉。而人之得久居其中者,力又不足以为之。夫贤公卿勤劳王事,固将不暇于此,而卑庸者类欲以此震耀其乡里之愚。临朐相国冯公,其在廷时无可訾亦无可称。而有园在都城之东南隅,其广三十亩,无杂树,随地势之高下,尽植以柳,而榜其堂曰"万柳之堂"。短墙之外,骑行者可望而见。其中径曲而深,因其洼以为池,而累其土以成山。池旁皆蒹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理 即物 作者 游记文 都城 相国 雍正 东南 云水 人世
原文传递
新即物主义音乐与它的“不走寻常路”
13
作者 乂乐 《琴童》 2019年第8期44-46,共3页
稍微了解音乐的朋友对于德国的表现主义音乐都不会感到陌生。然而,同样诞生于德国的新即物主义音乐,知道的人却并不太多。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新即物主义音乐与它的代表人物。何为新即物主义新即物主义(Neue Sachlichkeit),又称新客观主义... 稍微了解音乐的朋友对于德国的表现主义音乐都不会感到陌生。然而,同样诞生于德国的新即物主义音乐,知道的人却并不太多。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新即物主义音乐与它的代表人物。何为新即物主义新即物主义(Neue Sachlichkeit),又称新客观主义。正如其名字那样,它将人们从虚假、温暖的幻想中拽回真实生活,关注客观世界,反对像表现主义音乐那种更为浪漫与理想主义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物主义 不协和和弦 作曲家 音乐表演艺术 勋伯格 对位法
原文传递
跨文化现代性——新即物主义在台湾
14
作者 方婉祯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19年第1期274-285,共12页
新即物主义源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文坛,其重要性虽然不如现代主义所形成的国际性影响,却引起了日本的注意与挪用,进而影响中国台湾。目前学界,大多在德国或日本的国别史框架下,对其进行概论式的观察;作为一个由外移植而来的文艺流... 新即物主义源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文坛,其重要性虽然不如现代主义所形成的国际性影响,却引起了日本的注意与挪用,进而影响中国台湾。目前学界,大多在德国或日本的国别史框架下,对其进行概论式的观察;作为一个由外移植而来的文艺流派,其落地生根的过程固然重要,然而,针对此一思潮本身的跨文化流变,亦有待认识。本文试图采取跨文化的比较文学视角,厘清新即物主义的跨文化流动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物主义 体操运动 中国台湾 文化现代性
原文传递
艺海撷英
15
作者 孙志纯 《福建艺术》 2023年第1期45-46,共2页
一不论是水彩还是油画都要注重诗性语言的表达。表现抒心畅怀的诗意。画要有诗情画意,要有散淡飘逸、清幽高远之气,要有物生象外的禅意,用即物咏景的方式表达内心。咏景,咏情,咏心。俗话说一枝一叶总关情。我觉得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一不论是水彩还是油画都要注重诗性语言的表达。表现抒心畅怀的诗意。画要有诗情画意,要有散淡飘逸、清幽高远之气,要有物生象外的禅意,用即物咏景的方式表达内心。咏景,咏情,咏心。俗话说一枝一叶总关情。我觉得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笔一色总关情。寄情于景、即景生情、即物起兴。有意境的作品,寄情于山水,才能透出人文情怀的气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性语言 即景生情 一枝一叶总关情 寄情于景 即物起兴 人文情怀 诗情画意 清幽
下载PDF
从电影看日本艺伎文化 被引量:6
16
作者 康有金 白丽敏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08-109,共2页
本文结合艺妓题材电影从文化角度分析了日本艺妓文化的历史、魅力、发展现状和未来。
关键词 神秘色彩 活化石 唯美主义 即物主义 务虚主义
下载PDF
从《艺伎回忆录》看日本艺伎文化的唯美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倩 宋颖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38-39,共2页
日本艺伎是一个神秘的存在,同富士山、樱花、相扑、歌舞伎一起成为日本的象征。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它从不同角度折射大和文化的魅力,唯美主义是日本文化追求的永恒的主题,这一点在艺伎文化上得到了尽善尽美的表现。本文从艺妓题... 日本艺伎是一个神秘的存在,同富士山、樱花、相扑、歌舞伎一起成为日本的象征。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它从不同角度折射大和文化的魅力,唯美主义是日本文化追求的永恒的主题,这一点在艺伎文化上得到了尽善尽美的表现。本文从艺妓题材电影文化角度结合历史分析了艺伎文化唯美主意情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秘感 唯美追求 即物主义 务虚主义
下载PDF
“圣人之道,得其体,必得其用”——胡宏哲学的一种了解 被引量:2
18
作者 东方朔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45-51,共7页
作为南宋前期湖湘学派的著名学者,胡宏哲学的问题意识乃直接有见于杨时、谢良佐之学日益趋向于对内在主观意识之体悟和直觉而来,故而如何从体用兼赅的意义上理解儒学之大本达道,成为胡宏思考问题的核心。胡宏言万物皆备,言即物求道,及... 作为南宋前期湖湘学派的著名学者,胡宏哲学的问题意识乃直接有见于杨时、谢良佐之学日益趋向于对内在主观意识之体悟和直觉而来,故而如何从体用兼赅的意义上理解儒学之大本达道,成为胡宏思考问题的核心。胡宏言万物皆备,言即物求道,及其言心性情欲之关系皆在此深沉的寄心。然而,由于胡宏对心、性问题的特殊了解,他所苦心构作的心性论在理论的逻辑上不期竟导致到松动儒家价值标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问题,以至湖湘学最后被朱子学所掩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皆备 即物求道 性外无 心以成性
下载PDF
生活的馈赠:印华作家高鹰散文谈片
19
作者 萧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2年第3期38-41,共4页
本文拟通过对印华作家高鹰“即物明理”、“即事寓情”的创作方式的考察 ,力求揭示其散文对中国传统创作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 高鹰散文 即物明理 即事寓情
下载PDF
杜甫《登岳阳楼》艺术手法探秘
20
作者 孙孟明 《语文知识》 1996年第11期43-45,共3页
杜甫《登岳阳楼》的艺术手法是诗中景与情(即物与我)的奇特结合。所谓“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从某种意义上说,都离不开一种映衬方式。景与情的关系不外“相辅相成”(以乐景写乐、以哀景写哀)和“相反相成”(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 杜甫《登岳阳楼》的艺术手法是诗中景与情(即物与我)的奇特结合。所谓“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从某种意义上说,都离不开一种映衬方式。景与情的关系不外“相辅相成”(以乐景写乐、以哀景写哀)和“相反相成”(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两种。或日“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陆机《文赋》);或日“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手法 以乐景写哀 杜甫 相反相成 借景抒情 陆机 诗话 即物 落叶 哀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