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在即食菜用大豆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春菊 李大婧 +2 位作者 吴海虹 朱丹宇 刘春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37-239,共3页
通过对即食菜用大豆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害进行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和相应的关键限值,制定预防措施和监控方法,建立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计划表,提高即食菜用大豆最终产品质量,确保产品安全性。
关键词 即食菜用大豆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安全性
下载PDF
黑木耳即食菜加工方法及产品配方
2
作者 张学义 申世斌 +5 位作者 谢晨阳 李晓东 王铁成 么宏伟 韩书昌 付婷婷 《中国林副特产》 2016年第3期59-59,62,共2页
黑木耳即食菜是以优质单片黑木耳为原料,经过精选、清洗、拌料、预煮、包装、杀菌等工艺科学加工而成的软包装风味即食产品,解决了保鲜黑木耳自流现象,方便储存、包装、运输和食用,不使用任何化学添加剂,极大限度地保存了黑木耳的营养... 黑木耳即食菜是以优质单片黑木耳为原料,经过精选、清洗、拌料、预煮、包装、杀菌等工艺科学加工而成的软包装风味即食产品,解决了保鲜黑木耳自流现象,方便储存、包装、运输和食用,不使用任何化学添加剂,极大限度地保存了黑木耳的营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即食菜 加工方法 产品配方
下载PDF
野竹笋“即食菜”加工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卫 肖军 何连勇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31-33,共3页
对一种新型佐餐野竹笋“即食菜”的加工进行了探讨,研究得出其主要工艺的最佳控制参数,按照此工艺及其控制参数可加工出色泽诱人、脆嫩爽口、清香宜人、风味独特的产品。
关键词 野竹笋 即食菜 加工工艺
原文传递
即食凉拌菜中单增李斯特菌生长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0
4
作者 郑丽敏 董庆利 +2 位作者 丁甜 胡孟晗 陆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2-26,共5页
为建立不同温度条件下即食凉拌菜中单增李斯特菌的生长模型,分离得到单增李斯特菌株,接种到即食凉拌菜中获得其在35℃的生长数据,结合ComBase数据库中单增李斯特菌在5、10、15、20、25℃的生长数据,选用Logistic模型为初级模型,并拟合... 为建立不同温度条件下即食凉拌菜中单增李斯特菌的生长模型,分离得到单增李斯特菌株,接种到即食凉拌菜中获得其在35℃的生长数据,结合ComBase数据库中单增李斯特菌在5、10、15、20、25℃的生长数据,选用Logistic模型为初级模型,并拟合得到最大比生长速率和生长迟滞期,分别建立Linear、Square Root和Ratkowsky模型,并进行数学检验。结果表明:Ratkowsky模型的评价结果优于其他两种模型,可以作为次级模型来对即食凉拌菜中单增李斯特菌的生长状况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食凉拌 单增李斯特菌 生长模型 预测微生物
下载PDF
软包装即食蕨菜的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陈根洪 周志 汪兴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0-92,共3页
以幼嫩野生蕨菜为原料 ,采用先腌制再加工的方法 ,对软包装即食蕨菜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腌渍脱盐后的蕨菜经 pH4 0 ,2 0 0× 10 -6醋酸铜复绿液浸泡 2 0min ,再用 0 5 %Na2 CO3 溶液调pH值约至 7 0 ,并保持 10min ,复... 以幼嫩野生蕨菜为原料 ,采用先腌制再加工的方法 ,对软包装即食蕨菜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腌渍脱盐后的蕨菜经 pH4 0 ,2 0 0× 10 -6醋酸铜复绿液浸泡 2 0min ,再用 0 5 %Na2 CO3 溶液调pH值约至 7 0 ,并保持 10min ,复绿效果最佳 ;采用 10 0℃、10~ 15min杀菌条件杀菌 ,蕨菜成品的货架期较长 ,且能较好地保持蕨菜原有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包装 即食 加工工艺 原料 腌制 加工
下载PDF
即食凉拌菜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定量暴露评估 被引量:9
6
作者 董庆利 郑丽敏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13年第5期55-60,共6页
单增李斯特菌污染即食食品的数据来源于前期实验数据,通过对即食凉拌菜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定量暴露评估,了解某市人群因食用即食凉拌菜而患单增李斯特菌病的风险。按照ISO11290-2—1998的检测与计算方法对某市100份试样进行了定量检测,确... 单增李斯特菌污染即食食品的数据来源于前期实验数据,通过对即食凉拌菜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定量暴露评估,了解某市人群因食用即食凉拌菜而患单增李斯特菌病的风险。按照ISO11290-2—1998的检测与计算方法对某市100份试样进行了定量检测,确定初始污染水平;预测生长模型数据来源于ComBase数据库及前期实验,确定食用时菌的摄入量。采用@Risk5.7软件,定量评估人群因消费即食凉拌菜而患单增李斯特菌病的风险,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大约有0.80%的即食凉拌菜中单增李斯特菌量超过风险阈值4,可知市民因食用即食凉拌菜导致单增李斯特菌病的风险较低。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初始污染水平与单增李斯特菌量的相关性最高,是消费者和食品监管部门需要重视的主要风险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食凉拌 单增李斯特菌 生长模型 暴露评估
下载PDF
即食雪菜的加工工艺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邮洲 尹晴红 +1 位作者 蒋宁 张玳华 《农牧产品开发》 2000年第7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即食 加工工艺 产品质量
下载PDF
香辣刺嫩芽即食罐头的配方优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楠 李范洙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19年第3期89-94,共6页
为了研制出营养、美味、可实现工业化量产的香辣刺嫩芽即食罐头,以刺嫩芽为原材料,经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在刺嫩芽150 g、豆瓣酱70 g、盐2 g、蒜5 g、味素3 g、芝麻3 g、香油2 g等基础配方之下,优化了辣椒油、花生... 为了研制出营养、美味、可实现工业化量产的香辣刺嫩芽即食罐头,以刺嫩芽为原材料,经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在刺嫩芽150 g、豆瓣酱70 g、盐2 g、蒜5 g、味素3 g、芝麻3 g、香油2 g等基础配方之下,优化了辣椒油、花生粉、牛肉粉、浓缩鲜香粉添加量4个因素。结果表明:当辣椒油、花生粉、牛肉粉、浓缩鲜香粉添加量分别为30、20、4、1.5 g时,所得产品感官品质最佳。该产品不仅保留刺嫩芽的天然特性,而且具有方便卫生、开袋即可食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嫩芽 即食 正交设计 配方优化
下载PDF
Processing Technique of Instant Flavored Daylily(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
9
作者 童斌 杨薇红 +4 位作者 贾君 洪文龙 韩艳丽 李志强 王毓宁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6年第3期751-755,共5页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recipe and process of instant pickle by multiple steps with dry daylily as a raw material, and an orthogonal test was adopted to obtain the optimal recipe and process. The p...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recipe and process of instant pickle by multiple steps with dry daylily as a raw material, and an orthogonal test was adopted to obtain the optimal recipe and process. The pickling process of the instant flavored daylily was conducted at an optimal crisp-keeping Ca Cl2 concentration at 0.050%, cooking time of 5 min, pickling time of 6 h and a salt concentration of 4%. The effects of various factors on product taste were in order of salt concentrationcooking timepickling timeCa Cl2 concentration.The obtained produc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fragrance, crisp delicious taste and unique flavor with stomachic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YLILY INSTANT FLAVOR Processing techniqu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