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弹性干预联合对症支持对乳腺癌易感基因突变晚期卵巢癌患者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孙玉树 赵威 李孟玮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5期1671-1675,共5页
目的 探讨心理弹性干预联合对症支持对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突变晚期卵巢癌患者心理弹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BRCA突变晚期卵巢癌患者按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联合心理干预组(n=43)和常规干预组(n=37),常规干预组患者采用常规疗... 目的 探讨心理弹性干预联合对症支持对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突变晚期卵巢癌患者心理弹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BRCA突变晚期卵巢癌患者按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联合心理干预组(n=43)和常规干预组(n=37),常规干预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护方法,联合心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干预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弹性干预联合对症支持。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弹性[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疼痛[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自我效能[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心理状况[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和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CD-RISC、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SCL-90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联合心理干预组患者CD-RISC、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常规干预组,SCL-90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常规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NR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GSES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联合心理干预组患者NRS评分低于常规干预组,GSES评分高于常规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心理干预组患者满意度和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弹性干预联合对症支持可有效提升BRCA突变晚期卵巢癌患者心理弹性、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减轻疼痛,缓解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弹性干预 对症支持 晚期卵巢 乳腺癌基因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女性乳腺癌易感基因突变携带者乳腺癌风险管理的证据总结
2
作者 荆凤 蒋凌云 +2 位作者 况艺 邢唯杰 胡雁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58-1363,共6页
目的:系统检索、评价并汇总国内外女性BRCA1/2突变携带者乳腺癌风险管理的证据,为BRCA1/2突变携带者的乳腺癌风险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2018年9月1日至2023年9月1日国内外相关指南网站、专业协会网站及各数据库发布的有关女性... 目的:系统检索、评价并汇总国内外女性BRCA1/2突变携带者乳腺癌风险管理的证据,为BRCA1/2突变携带者的乳腺癌风险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2018年9月1日至2023年9月1日国内外相关指南网站、专业协会网站及各数据库发布的有关女性BRCA1/2突变携带者乳腺癌风险管理相关的指南和专家共识,完成文献质量评价,资料提取和证据整合。结果:共纳入8部指南和6部专家共识,其中4部来自国内,10部来自国外。通过汇总整合,从女性BRCA1/2突变携带者乳腺癌风险识别和评估、风险监测、风险控制和干预、教育和提升意识4个方面总结出20条证据。结论:女性BRCA1/2突变携带者乳腺癌风险管理的证据总结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制定BRCA1/2突变人群管理方案和开展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但仍需要结合临床情境和患者意愿选择适宜的证据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基因1 乳腺癌基因2 乳腺癌 风险管理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学
下载PDF
遗传性卵巢癌中乳腺癌抑制蛋白1/2和错配修复蛋白MutS同源物2基因突变的意义研究
3
作者 廖莹 宋晓霞 刘行 《当代医学》 2024年第5期151-154,共4页
目的研究遗传性卵巢癌中乳腺癌抑制蛋白1/2(BRCA1/2)和错配修复蛋白MutS同源物2(MSH2)基因突变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新余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3例家族遗传性卵巢癌患者及家系中5名Ⅰ代健康亲属、20名Ⅱ/Ⅲ代健康亲属作为... 目的研究遗传性卵巢癌中乳腺癌抑制蛋白1/2(BRCA1/2)和错配修复蛋白MutS同源物2(MSH2)基因突变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新余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3例家族遗传性卵巢癌患者及家系中5名Ⅰ代健康亲属、20名Ⅱ/Ⅲ代健康亲属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5 ml,分离提取DNA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后直接测序比对,研究遗传性卵巢癌家族中有意义的错义突变基因。结果13例家族遗传性卵巢癌患者临床分期以Ⅲ期、组织分级以低-中分化、有淋巴结肿转移为主。13例患者基因测序显示,BRCA1基因发现突变6处中,无意义突变3处,新发现突变3处。新发现3处突变中3780A>G、5069A>G造成氨基酸变化,3326A>T突变造成Arg突变成终止密码子,共同存在突变为3326A>T。BRCA2基因测序检测出突变6处,无意义突变5处,其中共同存在突变为1342A>C。MSH2基因测序发现无意义突变2处。健康家系中,携带BRCA1基因3326A>T突变3例(12.00%),携带BRCA2基因1342A>C突变12例(48.00%),其余女性测序结果正常。结论BRCA1基因杂合突变3326A>T和BRCA2基因杂合突变1342A>C是遗传性卵巢癌家族发病的致病基因,可为临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 卵巢 乳腺癌抑制蛋白1/2 错配修复基因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卵巢癌中E2F转录因子调控乳腺癌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凡 魏林珍 +2 位作者 朱姣姣 丁瑶瑶 秦天生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7期130-133,共4页
卵巢癌是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之一,大多数卵巢癌患者在被确诊时已是卵巢癌晚期。靶向乳腺癌易感基因(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BRCA)突变的卵巢癌治疗药物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抑制剂给... 卵巢癌是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之一,大多数卵巢癌患者在被确诊时已是卵巢癌晚期。靶向乳腺癌易感基因(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BRCA)突变的卵巢癌治疗药物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抑制剂给卵巢癌患者的治疗带来福音,但仍存在非BRCA突变或PARP抑制剂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例,寻找新的治疗方式是目前临床上亟须解决的问题。E2F转录因子的表达水平与卵巢癌患者的癌症分期及生存率密切相关,BRCA受E2F转录因子调控,这使其有望成为卵巢癌的治疗靶点。本文对卵巢癌中E2F转录因子对BRCA调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E2F转录因子 乳腺癌基因
下载PDF
乳腺癌与卵巢癌易感基因BRCA1和BRCA2 被引量:2
5
作者 周纪东 郑婵颖 李永泉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4,共4页
BRCA1和BRCA2是近年来发现的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易感基因,分别位于第17号和第13号染色体上。目前所知,两者与细胞周期调控、胚胎生 长发育、DNA损伤修复和转录调控等生命活动有关。随着BRCA1和BRCA2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其确切生物学功能... BRCA1和BRCA2是近年来发现的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易感基因,分别位于第17号和第13号染色体上。目前所知,两者与细胞周期调控、胚胎生 长发育、DNA损伤修复和转录调控等生命活动有关。随着BRCA1和BRCA2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其确切生物学功能的阐明,将在临床上帮助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乳腺癌和卵巢癌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卵巢 基因 BRCA1 BRCA2
下载PDF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乳腺癌易感基因1及微管蛋白β3检测在晚期肺鳞状细胞癌患者GP方案治疗中的指导意义
6
作者 李勇平 雷傲利 +1 位作者 李文革 李复红 《癌症进展》 2023年第21期2411-2414,共4页
目的 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及微管蛋白β3(TUBB3)检测在晚期肺鳞状细胞癌患者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74例行GP方案治疗的晚期肺鳞状细胞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RCC1... 目的 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及微管蛋白β3(TUBB3)检测在晚期肺鳞状细胞癌患者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74例行GP方案治疗的晚期肺鳞状细胞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RCC1、BRCA1及TUBB3表达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晚期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ERCC1、BRCA1及TUBB3表达情况。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对患者进行分组,3阳性为A组(n=16),2阳性+1阴性为B组(n=18),1阳性+2阴性为C组(n=19),3阴性为D组(n=21),比较4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总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结果 74例晚期肺鳞状细胞癌患者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RCC1、BRCA1、TUBB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95%、55.41%、47.30%。不同性别、临床分期、分化程度肺鳞状细胞癌患者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RCC1、BRCA1及TUBB3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D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最高,A组均最低。结论 ERCC1、BRCA1、TUBB3联合检测能够为GP方案治疗晚期肺鳞状细胞癌提供参考,有助于筛选有效治疗人群,提高GP方案治疗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乳腺癌基因1 微管蛋白β3 晚期肺鳞状细胞 GP方案
下载PDF
乳腺癌易感基因1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7
作者 徐龙玉 陈孝丽 张文静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1期1167-1170,1199,共5页
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在细胞生长、凋亡与细胞周期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参与DNA损伤修复。BRCA1表达失调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有关。随着对BRCA1基因的深入研究以及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PARPi)的出现,BRCA1... 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在细胞生长、凋亡与细胞周期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参与DNA损伤修复。BRCA1表达失调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有关。随着对BRCA1基因的深入研究以及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PARPi)的出现,BRCA1突变已成为卵巢癌和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研究显示,BRCA1在少数结直肠癌(CRC)患者中也存在异常表达。本文对BRCA1在CRC中的作用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BRCA1突变CRC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基因1 结直肠 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 突变 耐药
下载PDF
奥拉帕利对铂敏感复发BRCA突变卵巢癌患者PD-1/PD-L1信号通路的影响
8
作者 陈婧 唐楠 +3 位作者 吴圆圆 田原 刘彤 李润浦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5期1834-1838,共5页
目的探讨奥拉帕利与含铂方案对铂敏感复发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突变卵巢癌(OC)患者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该院95例铂敏感复发BRCA... 目的探讨奥拉帕利与含铂方案对铂敏感复发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突变卵巢癌(OC)患者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该院95例铂敏感复发BRCA突变OC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接受紫杉类+铂类治疗,观察组48例接受奥拉帕利片。对比两组疗效、安全性、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外周血CD4^(+)T细胞PD-1、PD-L1水平。结果观察组DCR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疲劳与乏力、呕吐、贫血、腹泻、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及食欲减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6个周期血清VEGF、Ang-2及SDF-1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6个周期外周血CD4^(+)T细胞PD-1、PD-L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帕利应用于铂敏感复发BRCA突变OC患者中,可调控PD-1/PD-L1信号通路,降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因子水平,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铂敏 奥拉帕利 乳腺癌基因
下载PDF
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1例家系易感基因的初步筛选
9
作者 孙丽 张有为 +2 位作者 曹苏生 张培影 孙三元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目的对1例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hereditary breast and ovarian cancer syndrome,HBOC)家系的易感基因进行初步筛选。方法该家系4代46名成员中有4例为乳腺癌和卵巢癌双源肿瘤,1例为双侧卵巢癌。选择3个核心成员的血样进行全外显... 目的对1例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hereditary breast and ovarian cancer syndrome,HBOC)家系的易感基因进行初步筛选。方法该家系4代46名成员中有4例为乳腺癌和卵巢癌双源肿瘤,1例为双侧卵巢癌。选择3个核心成员的血样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对突变位点进行注释和分析。于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和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下载乳腺癌和卵巢癌患者资料,分析mRNA表达数据。结果 WES筛选的突变位点进行db SNP过滤,得到可能跟疾病相关的16个突变基因。继而在其余7个家系成员中进行重测序验证,发病者中均有FAM83E基因突变(NM-017708:p.Ser387Gly)。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TCGA和GEO数据,发现FAM83E基因在乳腺癌和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明显升高。结论 FAM83E基因可能在乳腺癌和卵巢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卵巢 基因 全外显子组测序 FAM83E基因
下载PDF
家族性乳腺癌和卵巢癌易感基因BRCA1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刘丽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0年第5期118-119,共2页
关键词 家族性乳腺癌 卵巢 BRCA1 基因
下载PDF
乳腺癌易感基因1在DNA损伤修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赵锡鹏 张凤梅 凤志慧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6-611,共6页
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基因突变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研究表明,BRCA1作为调节者参与了DNA损伤修复过程。DNA损伤的最严重的形式是双链断裂,BRCA1通过调控同源重组(HR)在修复双链断裂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从BRCA1主要功能区与H... 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基因突变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研究表明,BRCA1作为调节者参与了DNA损伤修复过程。DNA损伤的最严重的形式是双链断裂,BRCA1通过调控同源重组(HR)在修复双链断裂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从BRCA1主要功能区与HR的关系、主要功能区基因突变对修复双链断裂的影响、BRCA1与BRCA2,Rad51和CtIP复合物等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蛋白的磷酸化等方面,对BRCA1调控HR的分子机制、BRCA1介导的修复机制缺失在合成致死性中的作用、及BRCA1缺失后细胞对不同DNA损伤制剂敏感性发生的变化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基因1 DNA损伤 DNA修复 DNA断裂 双链 重组 遗传
下载PDF
家族性乳腺癌23例患者乳腺癌易感基因-1部分序列突变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甄林林 武正炎 +3 位作者 范萍 王水 刘晓 王萱仪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1-193,共3页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家族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的突变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PCR-SSCP)、标记染色双脱氧末端法测序,对15个家系23例家族性乳腺癌患者进行BRCA1部分序列突变分析。结果:发现4例基...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家族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的突变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PCR-SSCP)、标记染色双脱氧末端法测序,对15个家系23例家族性乳腺癌患者进行BRCA1部分序列突变分析。结果:发现4例基因突变,突变率为17.4%(4/23例)。其中1例为2228insG,致编码子711处蛋白截短;另3例(2种)为1884A→T和3232A→G,突变引起单个氨基酸改变。结论:在中国汉族家族性乳腺癌患者中BRCA1突变率较低;3232A→G可能为中国人的突变热点;BRCA1突变检测在高危人群中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肿瘤 遗传性疾病 基因突变 乳腺癌基因-1/BRCA1
下载PDF
乳腺癌易感基因1和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梁梦 王敏 +2 位作者 朱蓓蓓 张会芳 卢仙球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9期18-22,共5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和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ISH)检测BRCA1和ERCC1 m RNA在乳腺癌癌前病变和乳腺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以及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目的研究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和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ISH)检测BRCA1和ERCC1 m RNA在乳腺癌癌前病变和乳腺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以及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1BRCA1和ERCC1 m RNA在乳腺癌旁正常组织、乳腺癌癌前病变及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呈递减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BRCA1和ERCC1 m RNA在乳腺癌的表达差异显著并具有相关性(P<0.01)。3BRCA1 m RNA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呈负相关(P<0.05),与发病年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ERCC1m RNA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患者发病年龄、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 BRCAl与ERCC1 m RNA表达的减少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两基因的联合检测有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前病变 乳腺癌 乳腺癌基因1(BRCA1)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 原位杂交
下载PDF
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4
作者 南润玲 尚培中 王铁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84-2286,共3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且呈现出发病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和多阶段协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基因BRCA1 乳腺癌 现代分子生物学 年轻化趋势 恶性肿瘤 协同作用 发病率
下载PDF
奈达铂腹腔灌注联合紫杉醇化疗对晚期卵巢癌的近远期疗效及对乳腺癌易感基因及Toll样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霞 陈徐 +2 位作者 宋倪媛 何晓红 张妍 《中国医药》 2016年第5期729-733,共5页
目的 探讨奈达铂腹腔灌注联合紫杉醇化疗对晚期卵巢癌的近远期疗效及对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及Toll样受体(TLR)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于四川省崇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82例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 探讨奈达铂腹腔灌注联合紫杉醇化疗对晚期卵巢癌的近远期疗效及对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及Toll样受体(TLR)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于四川省崇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82例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灌注组和对照组,各41例.2组均给予紫杉醇注射液175 mg/m2静脉滴注,灌注组给予奈达铂腹腔穿刺灌注化疗,对照组给予80 mg/m2奈达铂静脉滴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近远期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BRCA1、BRCA2、TLR3、TLR7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量.结果 灌注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8% (36/41)比61.0% (2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灌注组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发生率、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局部复发与转移率、平均生存时间比较[90.2% (37/41)比95.1%(39/41)、29.3%(12/41)比43.9%(18/41)、63.4% (26/41)比73.2%(30/41),26.8%(11/41)比43.9%(18/41),29.3%(12/41)比17.1% (7/41),(16.6±1.2)个月比(17.0±1.1)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灌注组患者BRCA1和BRCA2 mRNA水平和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72±0.14)倍比(1.00±0.00)倍,(1.64±0.11)倍比(1.00 ±0.00)倍,(25.9±3.9) μg/L比(16.5±2.6) μg/L,(14.6±2.5)μg/L比(8.8±1.0)μg/L],TLR3和TLR7 mRNA水平和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59±0.08)倍比(1.00±0.00)倍,(0.62±0.13)倍比(1.00±0.00)倍,(29±8)μg/L比(56±12) μg/L,(48±11) μg/L比(83±22) 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奈达铂腹腔灌注联合紫杉醇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BCRA和TLR水平的改变是其疗效实现的潜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紫杉醇 奈达铂 乳腺癌基因 TOLL样受体
下载PDF
遗传性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在女性患者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巫向前 王丹艺 +1 位作者 蔡光伟 彭智培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中乳腺癌与乳腺癌基因BRCA1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 (PCR- SSCP)和 DNA序列测定技术对上海地区5 0例良性乳腺肿瘤和 2 5例恶性乳腺肿瘤患者和香港地区13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了 BRCA1...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中乳腺癌与乳腺癌基因BRCA1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 (PCR- SSCP)和 DNA序列测定技术对上海地区5 0例良性乳腺肿瘤和 2 5例恶性乳腺肿瘤患者和香港地区13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了 BRCA1基因表达的研究 ,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其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水平。结果 发现中国人群乳腺癌 BRCA1基因突变多发的位点是外显子 8第 5 89位点上 CT缺失突变。其突变率为 3.9% ,小于 45岁发病的乳腺癌患者其 5 89del CT发生率为 2 .3%。乳腺肿瘤患者 BRCA1基因突变除了可能与发病年龄有关外 ,没有其它指标与 BRCA1基因突变相关。结论 提示中国人群中乳腺癌的发生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基因 BRCA1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中人类乳腺癌易感基因1微卫星不稳定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丹 范余娟 +1 位作者 徐红 范江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3717-3719,共3页
目的:研究人类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在子宫内膜癌中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发生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法和DNA序列分析法,分别对77例子宫内膜组织BRCA1基因2个位点进行MSI... 目的:研究人类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在子宫内膜癌中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发生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法和DNA序列分析法,分别对77例子宫内膜组织BRCA1基因2个位点进行MSI测定。结果: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正常子宫内膜组MSI阳性率分别为34.69%(17/49)、10%(2/20)、7.14%(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08,P=0.004)。BRCA1 MSI阳性率与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而与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组织病理类型无关。BRCA1 MSI与BRCA1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00)。结论:BRCA1基因MSI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以及BRCA1蛋白表达减少的原因之一,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人类乳腺癌基因1 微卫星不稳定性 病理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血清中乳腺癌易感基因1和细胞角蛋白19的含量及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南润玲 尚培中 王晓倩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645-2647,共3页
目的探讨健康女性、乳腺腺病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细胞角蛋白19(CK19)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20例健康女性、20例乳腺腺病患者、60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前... 目的探讨健康女性、乳腺腺病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细胞角蛋白19(CK19)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20例健康女性、20例乳腺腺病患者、60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BRCA1、CK19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血清BRCA1、CK19表达均明显高于乳腺腺病和健康女性组(P<0.05)。在乳腺腺病患者和健康女性血清中BRCA1、CK19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RCA1在乳腺癌术前与术后血清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19在乳腺癌患者术前组血清中的表达高于术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乳腺肿瘤患者血清中的BRCA1及CK19对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效果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基因1 细胞角蛋白19 乳腺浸润性导管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联合检测乳腺癌易感基因1与Ccnd1mRNA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孙昌瑞 邓君 江咏梅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年第6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Brca1)及细胞周期蛋白D1基因(Cyclin D1,Ccnd1)mRNA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以β2-微球蛋白为内对照,建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luorescent quantification p... 目的探讨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Brca1)及细胞周期蛋白D1基因(Cyclin D1,Ccnd1)mRNA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以β2-微球蛋白为内对照,建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luorescent quantifica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法,测定35例健康女性体检者(正常对照组)、40例良性乳腺肿瘤患者(良性乳腺疾病组)和96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外周血中Brca1和Ccnd1mRNA的表达量。结果正常对照组和良性乳腺疾病组Brca-1及Ccnd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Brca-1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乳腺疾病组(P<0.01),Ccnd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乳腺疾病组(P<0.01);三组β2-微球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基因联合检测灵敏度显著高于单个基因的检测。结论 FQ-PCR技术可快速定量检测Brca-1和Ccnd1,两者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乳腺癌基因 细胞周期蛋白D1 乳腺癌
下载PDF
家族性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伟民 朱天慧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6-38,共3页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乳腺癌、卵巢癌具有家族聚集性的特点,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BRCA1)被定位于染色体17q,从遗传学上证实了这个特点。本文就BRCA1在突变、与肿瘤的相关性、表达产物特点及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乳腺癌、卵巢癌具有家族聚集性的特点,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BRCA1)被定位于染色体17q,从遗传学上证实了这个特点。本文就BRCA1在突变、与肿瘤的相关性、表达产物特点及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卵巢 基因 BRCA1 家族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