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调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宫颈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8
1
作者 杨群 李丽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26期27-30,共4页
目的观察下调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宫颈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宫颈癌Si Ha细胞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加入0.01%DMSO和HMGB1抑制剂正丁酸钠0.5 mmol/L作用24 h。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两组细胞侵... 目的观察下调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宫颈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宫颈癌Si Ha细胞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加入0.01%DMSO和HMGB1抑制剂正丁酸钠0.5 mmol/L作用24 h。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两组细胞侵袭、迁移能力,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两组HMGB1及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кB(NF-кB)信号通路相关分子[TLR4、NF-кB、整合素av、整合素β3、原肌球蛋白1(TPM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maspin)]、TLR4/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整合素β1]。结果实验组迁移和侵袭实验中的穿膜细胞数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HMGB1、TLR4、NF-кB p65、整合素av、整合素β3、整合素β1 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TPM1、maspin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均<0.05)。结论在宫颈癌细胞中,下调HMGB1可以通过影响TLR4/NF-кB和TLR4/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宫颈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Toll受体4 核因子-КB 整合素av 整合素Β3 原肌球蛋白1 蛋白酶抑制 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下载PDF
骨化三醇对角质形成细胞作用机制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2
作者 李慧 顾军 +3 位作者 张春华 孙青菊 郭志丽 毕新岭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63-465,495,共4页
目的研究骨化三醇对角质形成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影响,寻找骨化三醇作用的靶蛋白。方法常规培养HaCaT细胞、药物诱导,避光培养48h后用反复冻融法提取细胞全蛋白。将提取的蛋白样品采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进行分离,应用ImageMaster 2D P... 目的研究骨化三醇对角质形成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影响,寻找骨化三醇作用的靶蛋白。方法常规培养HaCaT细胞、药物诱导,避光培养48h后用反复冻融法提取细胞全蛋白。将提取的蛋白样品采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进行分离,应用ImageMaster 2D Platinum 5.0软件对图像进行匹配分析,选取各组中有重叠的药物作用前后浓度改变的10个蛋白质点,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进行质谱鉴定。结果成功获得HaCaT细胞的蛋白质组电泳图谱,图像重复性好。药物作用后蛋白质表达有明显变化,以抑制为主。共鉴定出四种蛋白质,其中一种为卵清蛋白样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1(MNE1)。结论成功建立了HaCaT细胞蛋白质二维展示平台。MNE1是骨化三醇的治疗机制中的靶蛋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骨化三醇 芳维A丁三醇 卵清蛋白样丝氨酸蛋白酶抑制1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中心动脉压升高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及ox-LDL、LOX-1、Vaspin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卢炜 杜超 +4 位作者 王立君 王建军 秦立强 刘莉莉 江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19期2908-2910,共3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中心动脉压(CAP)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的影响。方法入选病人于冠状动脉造影时测量CAP...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中心动脉压(CAP)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的影响。方法入选病人于冠状动脉造影时测量CAP,并行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为颈动脉硬化组与对照组。两组均行ox-LDL、Lox-1及Vaspin水平检测,然后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8周后颈动脉硬化组再次超声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指标及血清ox-LDL、LOX-1、Vaspin水平。结果颈动脉硬化组血清ox-LDL及LOX-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Vaspi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颈动脉硬化组经8周他汀药物治疗后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无变化;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厚度及斑块面积较治疗前呈现出下降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硬化组治疗后血清ox-LDL及LOX-1水平均明显降低,Vaspin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冠心病合并CAP升高病人可能通过ox-LDL、LOX-1及Vaspin调节内皮细胞和局部炎症反应,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经过短期他汀类药物治疗后,Vaspin水平的变化先于病理形态的血管重构出现,提示血清Vaspin水平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变化的一个早期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颈动脉粥硬化 脂肪特异性蛋白酶抑制 血凝素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中心动脉压
下载PDF
血清IL-23、vaspin和fstl1水平在溃疡性结肠炎病情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矫树华 蔡爽 温艳惠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IL-23、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和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水平在溃疡性结肠炎(UC)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UC患者96例(UC组),其中缓解期35例、活动期61例(轻度15例、中度35例、重度11例),另选健康体检... 目的探讨血清IL-23、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和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水平在溃疡性结肠炎(UC)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UC患者96例(UC组),其中缓解期35例、活动期61例(轻度15例、中度35例、重度11例),另选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IL-23、vaspin和fstl1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C组血清IL-23、vaspin和fstl1水平明显增高(P均<0.05),且活动期UC患者各指标水平较缓解期更高(P均<0.05)。活动期UC患者随着病情加重,血清IL-23、vaspin和fstl1水平逐渐升高(P均<0.05)。结论血清IL-23、vaspin和fstl1水平对UC严重程度的早期判断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白细胞介素23 内脏脂肪特异性蛋白酶抑制 泡抑素蛋白1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PCI术前血清LOX-1、Vaspin水平变化及其对病变冠状动脉术后再狭窄的预测效能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名鹏 王仲华 +1 位作者 钟丹丹 崔晓瑞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血清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变化,并探讨血清LOX-1、Vaspin对病变冠状动脉术后再狭窄的预测效能。方法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113...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血清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变化,并探讨血清LOX-1、Vaspin对病变冠状动脉术后再狭窄的预测效能。方法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113例,根据术后6个月病变冠状动脉是否发生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和无再狭窄组,并随机选取同期体检排除冠心病者55例作为对照组。冠心病患者PCI术前、对照组入院体检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LOX-1、Vaspin。冠心病患者PCI术后6个月、对照组入院体检时,采用血管内超声[(外弹力膜内横截面积(EEM)、最小管腔面积(MLA)、斑块面积(PLA)]、Gensini积分评估病变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结果再狭窄组、无再狭窄组、对照组术前血清LOX-1水平分别为(9.76±1.08)、(6.38±0.97)、(4.10±1.12)μg/L、Vaspin水平分别为(0.79±0.52)、(1.04±0.53)、(1.22±0.45)μg/L,三组之间术前血清LOX-1、Vaspin水平两两比较,P均<0.05。三组EEM、MLA、PLA、Gensini积分两两比较,P均<0.05。狭窄组血清LOX-1与EEM、MLA、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性(P均<0.05),与PLA呈正相关性(P<0.05);血清Vaspin与EEM、MLA、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性(P均<0.05),与PLA呈负相关性(P<0.05)。血清LOX-1预测病变冠状动脉再狭窄的AUC为0.845,取最佳截断值为8.67μg/L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82、0.86;Vaspin预测病变冠状动脉再狭窄的AUC为0.825,取最佳截断值为0.85μg/L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80、0.85;血清LOX-1与Vaspin联合应用预测病变冠状动脉再狭窄的AUC为0.933,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92、0.98。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术前血清LOX-1、Vaspin水平对PCI病变冠状动脉术后再狭窄预测效能较好,血清LOX-1、Vaspin联合应用预测效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凝素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脂肪特异性蛋白酶抑制 冠状动脉再狭窄 冠状动脉粥硬化性心脏病
下载PDF
血清SerpinB1、YKL-40水平变化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HOMA-β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姬卫华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20年第3期70-71,共2页
回顾性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1月T2DM患者71例,将18.5kg/m2≤体质量指数(BMI)<24kg/m2的34例为正常组,≥24kg/m2的37例为肥胖组,结果肥胖组血清SerpinB1、YKL-40;HOMA-β水平较正常组高(P<0.05);Pearson分析显示,血清SerpinB1(r=5... 回顾性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1月T2DM患者71例,将18.5kg/m2≤体质量指数(BMI)<24kg/m2的34例为正常组,≥24kg/m2的37例为肥胖组,结果肥胖组血清SerpinB1、YKL-40;HOMA-β水平较正常组高(P<0.05);Pearson分析显示,血清SerpinB1(r=5.139)和HOMA-β呈正相关,血清YKL-40(r=0.471)和HOMA-β呈正相关(P<0.05)。结论初诊T2DM患者中血清SerpinB1、YKL-40和HOMA-β呈正相关,临床可据此明确患者机体胰岛β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诊2型糖尿病 蛋白酶抑制剂B1(Serpin B1) 几丁质酶-3蛋白-1(YKL-40) 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MOMA-β)
下载PDF
雷米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汪晶华 杨新军 +4 位作者 刘宇 陈云爽 林静 杨洁 刘颖 《临床误诊误治》 2015年第1期112-116,共5页
目的观察雷米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学变化及肾组织中Megsin、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肾保护机制。方法... 目的观察雷米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学变化及肾组织中Megsin、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肾保护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其中1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余均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血糖≥16.7 mmol/L),将建模成功的24只随机均分为雷米普利干预组[C组,雷米普利1 mg/(kg·d)灌胃]和糖尿病组(B组,等量注射用水灌胃)。12周后,收集各组大鼠血、尿及肾组织标本,比较各组体重、24 h尿量、血糖、肾重与体重比、尿蛋白定量和肌酐清除率,观察各组肾组织病理学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肾组织Megsin、PAI-1及IGF-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C组体重减轻,24 h尿量、血糖明显增加,肾重与体重比、24 h尿蛋白定量、肌酐清除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24 h尿蛋白定量、肌酐清除率较B组显著降低(P<0.05)。A组肾脏无明显病理改变;B组肾脏病理改变明显,系膜区增宽、PAS染色阳性物质增多,肾组织Megsin、PAI-1、IGF-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A组(P<0.05);C组肾脏病理变化较B组轻,肾组织Megsin、PAI-1及IGF-1蛋白表达较B组下降但仍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米普利能减轻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学变化,并下调Megsin、PAI-1、IGF-1在肾小球中的表达,具有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米普利 糖尿病 蛋白酶抑制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1 胰岛素生长因子Ⅰ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血清IL-34和GLP-1及vaspin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评估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叶桂美 肖勇强 王茜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442-44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34(IL-34)、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AMI患者180例(...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34(IL-34)、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AMI患者180例(AMI组)。另选取我院体检健康者10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IL-34、GLP-1、vaspin水平。随访6个月,根据患者有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分为事件组和非事件组。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MI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IL-34、GLP-1、vaspin对AMI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AMI组血清IL-34、GLP-1、vaspin水平分别与对照组血清IL-34、GLP-1、vaspin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事件组患者的血清IL-34、GLP-1高于非事件组患者,血清vaspin水平低于非事件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示,联合检测血清IL-34、GLP-1、vaspin预测AMI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AUC为0.91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09、0.6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血清IL-34、GLP-1升高,血清vaspin降低是AMI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AMI患者血清IL-34、GLP-1水平升高,血清vaspin水平降低,并与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有关,早期联合检测血清IL-34、GLP-1、vaspin对评估老年AMI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34 胰高血糖素肽-1 脂肪特异性蛋白酶抑制 急性心肌梗死 心血管不良事件
原文传递
美沙拉嗪联合健脾解毒化瘀方灌肠治疗UC的疗效分析
9
作者 邵学军 周翔英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3期438-440,共3页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健脾解毒化瘀方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vaspin、fstl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UC患者1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美沙拉嗪)及观察组(美沙拉嗪+健脾解毒化瘀方灌肠),每组...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健脾解毒化瘀方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vaspin、fstl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UC患者1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美沙拉嗪)及观察组(美沙拉嗪+健脾解毒化瘀方灌肠),每组各66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血清中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l)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得分(1.42±0.61)分低于对照组(4、16±0.83)分,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9%高于对照组6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pin及fstl1表达分别为(1.09±0.31)μg/L、(16.88±6.75)μg/L均低于对照组(1.43±0.39)μg/L、(25.35±8.5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pin及fstl1与临床症状得分具有正相关性(r=0.628,P〈0.05;r=0.657,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健脾解毒化瘀方灌肠有助于提高UC临床治疗效果,而vaspin及fstl1表达随着患者病情减轻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拉嗪 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 内脏脂肪特异性蛋白酶抑制 泡抑素蛋白1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