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卷绕型带状线的感应电压叠加器的初步实验
1
作者 孟志鹏 钱宝良 +2 位作者 杨汉武 杨实 李嵩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821-2825,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绕型带状线和感应电压叠加器的重复频率脉冲电子束加速器的技术方案。介绍了一台感应电压叠加器感应单元的结构设计,并建立相应的电路模型,对其响应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介绍了卷绕型带状线的设计原理,制作了一台输出... 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绕型带状线和感应电压叠加器的重复频率脉冲电子束加速器的技术方案。介绍了一台感应电压叠加器感应单元的结构设计,并建立相应的电路模型,对其响应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介绍了卷绕型带状线的设计原理,制作了一台输出阻抗约3Ω、脉冲宽度约230ns的固态化卷绕型带状脉冲形成线。利用该脉冲发生器作为馈源,对感应电压叠加器感应单元的响应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表明感应单元响应良好。对4级感应电压叠加器分别进行了单次脉冲和5Hz重复频率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叠加器的输出电压约为输入电压幅值的4倍,电流效率约80%,重复频率条件下,脉冲序列重复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功率 感应电压叠加器 感应单元 卷绕型带状线 响应特性
下载PDF
卷绕型带状脉冲形成线的特性阻抗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实 钟辉煌 钱宝良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96-800,共5页
设计了一种全固态、低阻抗、卷绕型零厚度带状脉冲形成线。通过保角变换将其特性阻抗的计算转化为对非对称型平板带状线特性阻抗的计算,并得出了卷绕型带状线特性阻抗的计算方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带状线不对称将使带状线的特性阻抗减... 设计了一种全固态、低阻抗、卷绕型零厚度带状脉冲形成线。通过保角变换将其特性阻抗的计算转化为对非对称型平板带状线特性阻抗的计算,并得出了卷绕型带状线特性阻抗的计算方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带状线不对称将使带状线的特性阻抗减小,但当内导体宽与上下外导体间距之比很大时,可忽略不对称带来的影响。给出了不对称度(内导体分别到上下外导体的距离之比)对特性阻抗的影响关系,且不对称度小于3.1时,特性阻抗的变化小于5%,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可忽略不对称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功率技术 卷绕型带状线 非对称带状线 特性阻抗 保角变换
下载PDF
绕制方法对卷绕型带状脉冲形成线输出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嵩 钱宝良 +2 位作者 杨汉武 孟志鹏 杨实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888-2892,共5页
为了优化卷绕型带状脉冲形成线的输出特性,设计了两种新型的绕制方法,并对制作的带状线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绕制方法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卷绕型带状线内部导体间的耦合特性,进而影响其内部的电磁场分布。设计带状线参数为:延... 为了优化卷绕型带状脉冲形成线的输出特性,设计了两种新型的绕制方法,并对制作的带状线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绕制方法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卷绕型带状线内部导体间的耦合特性,进而影响其内部的电磁场分布。设计带状线参数为:延时100ns,阻抗1.1Ω,充电电压25kV,分别研制了不同绕制方法下的卷绕型带状脉冲形成线,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双平板绕法与传统的三平板绕法制作的带状线输出特性相似;地线间隔绕法制作的带状线上,负载上输出波形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因此,根据不同的应用情况,合理选择卷绕型带状脉冲形成线的绕制方法可以改善输出特性、节约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功率技术 卷绕型带状线 制方法 输出特性 脉冲平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