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银时代厄洛斯理念的流变
1
作者 杨婷婷 《俄语学习》 2019年第4期59-64,共6页
爱神厄洛斯在古希腊神话中具有能使万物复苏的能力,而俄罗斯独有的宗教哲学氛围又为厄洛斯的本土化提供了土壤。白银时代的厄洛斯理念在不同作家的思想中获得了不同的美学意义:索洛维约夫认为人类之爱小意义不仅要通过放弃利己主义来证... 爱神厄洛斯在古希腊神话中具有能使万物复苏的能力,而俄罗斯独有的宗教哲学氛围又为厄洛斯的本土化提供了土壤。白银时代的厄洛斯理念在不同作家的思想中获得了不同的美学意义:索洛维约夫认为人类之爱小意义不仅要通过放弃利己主义来证明并拯救个性,还要把个体生命的意义与整个世界联系起来,达到万物统一;罗扎诺夫主张恢复厄洛斯原初之神的地位,认为家庭和婚姻是神圣的"上帝的房屋”,通过繁衍子嗣获得永恒;梅列日科夫斯基夫妇却将柏拉图的肉体美上升到“神圣肉体”,认为只有恢复了人“阴阳同体”的本质,才能达到精神与肉体的统一;别尔嘉耶夫认为在自由的前提下,男性与女性在激情中结合而产生了聚合性的爱情,具有无穷的创造力。由此可见,白银时代的厄洛斯已经成为一种心灵力量,逐渐推动人类思想和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银时代 爱情哲学 厄洛斯
下载PDF
柏拉图的“厄洛斯神话”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旭杰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6-19,25,共5页
在国家篇的结尾处 ,柏拉图讲述了一个关于厄洛斯经历的著名神话 ,本文称之为厄洛斯神话。这个神话在柏拉图的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分析柏拉图讲述此神话的原因及意图 ,并分析厄洛斯神话所体现出的精神秩序及厄洛斯神话的象征意义 。
关键词 柏拉图 苏格拉底 厄洛斯神话 政治哲学 政治神学
下载PDF
“厄洛斯”的两面性——小说《黑王子》中的爱欲伦理叙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剑锋 陈晨 《社科纵横》 2011年第2期171-173,共3页
《黑王子》是艾丽丝.默多克后期小说中最受好评的一部,但也是最艰深的作品之一。在创作小说时,艾丽丝.默多克深受柏拉图哲学思想的影响。小说《黑王子》不仅集中体现了《会饮篇》中柏拉图对于"厄洛斯"的双重性的深刻思索,同... 《黑王子》是艾丽丝.默多克后期小说中最受好评的一部,但也是最艰深的作品之一。在创作小说时,艾丽丝.默多克深受柏拉图哲学思想的影响。小说《黑王子》不仅集中体现了《会饮篇》中柏拉图对于"厄洛斯"的双重性的深刻思索,同时也揭示了作者对于现代社会人的爱情和生活方式的辩证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拉图 厄洛斯 《黑王子》
下载PDF
“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卡诺瓦的《拯救普赛克的厄洛斯》
4
作者 陈敏 《华文文学》 1986年第4期64-58,共2页
如果说,希腊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摇篮,那么,希腊神话则是欧洲艺术的宝库。翻开欧洲的艺术史册,几乎各个时代都有不少艺术家从古老的希腊神话中吸取过创作的素材。同样的,自从古罗马作家阿普列尤斯(124或125—2世纪末)对关于普赛克和厄洛斯... 如果说,希腊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摇篮,那么,希腊神话则是欧洲艺术的宝库。翻开欧洲的艺术史册,几乎各个时代都有不少艺术家从古老的希腊神话中吸取过创作的素材。同样的,自从古罗马作家阿普列尤斯(124或125—2世纪末)对关于普赛克和厄洛斯的希腊神话进行加工、改造,揉合了在各族人民中广泛流行的一个神奇的未婚夫的传说,把它撰写成小说《变形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赛克 厄洛斯 卡诺瓦 《变形记》 欧洲文化 欧洲艺术 尤斯 揉合 运动感 上义
下载PDF
柏拉图论正义何以可能——《理想国》中“厄洛斯的神话”解析
5
作者 胡子鳌 《长江论坛》 2019年第6期88-92,共5页
哲学家们通常偏重于从正义概念辨析的角度理解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政治哲学思想,而对柏拉图借助"厄洛斯的神话"隐微表达的正义可能性思想缺乏深入的认识。本文在解析该神话三个核心意象--灵魂不朽、大法官及命运之阄--的哲... 哲学家们通常偏重于从正义概念辨析的角度理解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政治哲学思想,而对柏拉图借助"厄洛斯的神话"隐微表达的正义可能性思想缺乏深入的认识。本文在解析该神话三个核心意象--灵魂不朽、大法官及命运之阄--的哲学寓意基础上,初步阐明了柏拉图对"正义何以可能"问题的哲学解释,并简要探讨了这个解释对于人们在现实世界中追寻正义所具有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拉图 厄洛斯的神话 正义的可能性问题 哲学解释
下载PDF
记忆·激情·迷狂:《耶稣的学生时代》中的厄洛斯与真理之路
6
作者 徐天予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2023年第6期49-60,共12页
作为“耶稣三部曲”的第二部,库切的小说《耶稣的学生时代》延续了《耶稣的童年》的故事:小主人公大卫跟随养父母西蒙和伊内斯来到了一个名为埃斯特雷拉的移民城市,就读于阿罗约夫妇创办的舞蹈学院,开启了他的学生时代。本文借助柏拉图... 作为“耶稣三部曲”的第二部,库切的小说《耶稣的学生时代》延续了《耶稣的童年》的故事:小主人公大卫跟随养父母西蒙和伊内斯来到了一个名为埃斯特雷拉的移民城市,就读于阿罗约夫妇创办的舞蹈学院,开启了他的学生时代。本文借助柏拉图在《对话集》中所讨论的厄洛斯形象来解读大卫的精神世界,揭示库切在小说中借用大卫的成长叩问理性的限度,呼唤真实情感体验的回归,呼吁人们为大卫这样追求真理、奔赴未来的孩子创造一个可以自由体悟真善美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切 《耶稣的学生时代》 厄洛斯 真理 理性
原文传递
厄洛斯神话的哲学启示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柯平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67,76,共8页
The myth of Er at the end of Plato’s Republic is usually conceived as an eschatological one set in a philosophical context.It thus reveal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ilomythos and phylosophos,and the interaction betw... The myth of Er at the end of Plato’s Republic is usually conceived as an eschatological one set in a philosophical context.It thus reveal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ilomythos and phylosophos,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yth and philosophy in a creative manner.Engaging and thought-provocating as it is,it is deployed to stir much reflection on the possible aspects of the human soul in terms of justice and injustice.In addition,it well demonstrates how Plato applies it as one of many typical cases to his post-philosophical discourse and speculative formulation with dramatic effect,mystical import and aesthetic pleasure.Teleologically,the story itself could be treated as a psycho-paideia mythos in principle.It is intended to help cultivate and save the soul through such three ways as the heavenly,the underground,and the philosophical.All this is assumed to feature a kind of poetic wisdom characteristic of Plato’s poetic philosophy as is exemplified in his dialogues.This poetic wisdom lies in such realms as philosophical rewriting of myths,organic contextuality,divine law in a moralized cosmos,symbolic expression of the oneness between absolute necessity and destiny,imaginative participation via mythical experience,and even bricolage intellectue working at cross-lev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启示 厄洛斯 神话 亚里士多德 创造性运用 哲学语境 诗性智慧 耐人寻味
原文传递
从厄洛斯到丘比特——丘比特的形象演变
8
作者 关月 《艺术品鉴》 2022年第6期48-55,共8页
丘比特大多数时候都是孩童的模样,但也有成人的时候。神话中丘比特只有两次长大成人:诞生和恋爱。丘比特(Cupid)是古罗马神话传说中的爱神,但正如许多罗马神祗的身世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一样,丘比特也不例外,他的前身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厄洛... 丘比特大多数时候都是孩童的模样,但也有成人的时候。神话中丘比特只有两次长大成人:诞生和恋爱。丘比特(Cupid)是古罗马神话传说中的爱神,但正如许多罗马神祗的身世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一样,丘比特也不例外,他的前身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厄洛斯(Eros)。厄洛斯和丘比特是一个人,厄洛斯是希腊名,丘比特是罗马名,他们都指的是西方三大神话体系——希腊神话中战神阿瑞斯和爱神阿芙罗狄蒂的儿子,是一位小奥林匹斯山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爱神”。为什么同一个神会有希腊、罗马两个名字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洛斯 神话体系 战神 阿瑞斯 奥林匹斯山 希腊神话 形象演变 丘比特
原文传递
舒斯特曼的美学及其“桥梁”意向(下) 被引量:4
9
作者 毛崇杰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39,共6页
舒斯特曼在生活与艺术、伦理与美学之间的桥梁意向集中表现于他以"伦理的审美生活"作为人和社会改造的终极目标——"把人做成一件艺术品"。这种"生活艺术"试图沟通善与美的理念,带有明显的消解差异之后... 舒斯特曼在生活与艺术、伦理与美学之间的桥梁意向集中表现于他以"伦理的审美生活"作为人和社会改造的终极目标——"把人做成一件艺术品"。这种"生活艺术"试图沟通善与美的理念,带有明显的消解差异之后现代性,关系到个人怎样实现自身价值与人类社会的未来——合乎人的美好生活——联系着的构想。这种文化选择通过审美活动与对生活的美学理想及日常的实践相连接,又通过政治道德理想与政治生活的实践相关联。同时,他的身体美学作为一个"学科提议"本身就包含着"非学科化"之悖谬。在审美经验与性经验关系上,他的桥梁意向的强化更遇到不可克服的"非美学化"或美学"非科学化"之困窘。如果说他的哲学和美学的价值在于桥梁愿望和作用,他的失误也正在这里。在无差别的同一性下,桥梁变成了要拆除的东西,可以说"成也桥梁,败也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的审美生活 身体美学 审美经验 厄洛斯
下载PDF
审美经验与性经验——评舒斯特曼的“实用主义‘性’美学” 被引量:1
10
作者 毛崇杰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5-120,共6页
舒斯特曼提出的"实用主义‘性'美学"通过对审美经验传统边界的消解,批判了审美"距离说"与"不关心说",又设定一种"不关心(功利)"的"性",从而将直接的(非艺术升华的)"性经验&... 舒斯特曼提出的"实用主义‘性'美学"通过对审美经验传统边界的消解,批判了审美"距离说"与"不关心说",又设定一种"不关心(功利)"的"性",从而将直接的(非艺术升华的)"性经验"纳入审美经验,抹去两者之间的距离与边界,正如他的"身体美学"既顺应着后现代对学科界限的颠覆,又要使一种非学科化的东西作为一个"学科的提议"使之学科化,陷入了深深的悖论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艺术 审美经验 实用主义美学 桥梁 边界 厄洛斯 快感
下载PDF
从月亮神话看性别本质主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慧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81-85,共5页
女性主义对性别本质主义的解构与后现代多元主义对西方本质主义传统的颠覆相伴而生。本文从月亮这一区别两性差异的象征符号入手,通过对月亮神话中性别的演变、月亮女神的双重特质等方面分析了月亮女神的厄洛斯本质,指出正确认识与逻各... 女性主义对性别本质主义的解构与后现代多元主义对西方本质主义传统的颠覆相伴而生。本文从月亮这一区别两性差异的象征符号入手,通过对月亮神话中性别的演变、月亮女神的双重特质等方面分析了月亮女神的厄洛斯本质,指出正确认识与逻各斯相对的厄洛斯的重要性:首先,厄洛斯的阴性本质不仅仅为女性所有,它同样对男性起作用;其次,人不仅仅是逻各斯的动物,非理性的厄洛斯永远困扰着人类的理性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亮神话 厄洛斯原则 性别本质主义
下载PDF
关于克尔凯郭尔三种精神生活的谱系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典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5-20,共6页
克尔凯郭尔的三种精神生活:第一种为希腊厄洛斯式的审美生活,第二种为希腊理性精神对基督教绝对信仰纬度的怀疑而产生的绝望状态的生活,第三种为基督教信仰完全克服异教的怀疑、恐惧后的安宁的信仰生活。克尔凯郭尔希望过上希腊审美式生... 克尔凯郭尔的三种精神生活:第一种为希腊厄洛斯式的审美生活,第二种为希腊理性精神对基督教绝对信仰纬度的怀疑而产生的绝望状态的生活,第三种为基督教信仰完全克服异教的怀疑、恐惧后的安宁的信仰生活。克尔凯郭尔希望过上希腊审美式生活,但这里摆脱不了绝望,从这样的意义上来说,克尔凯郭尔就是过着一种Either/or的生活,即:或此或彼的生活。但克尔凯郭尔又希望过上宗教的生活,这样可以克服内心的恐惧和绝望,这样,Either/or就是:非此即彼,没有什么折中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尔凯郭尔 厄洛斯 基督教 非此即彼
下载PDF
两个源于希腊神话的前缀
13
作者 解学花 《语言教育》 2002年第2期21-21,共1页
1.pan-:全,整个,泛前缀pan-在希腊文中意为“all”。在希腊神话中,Pan曾是森林、田野和牧羊人的保护神。他下身像山羊,上身像人。由于他一天到晚欢乐无比,因此得名Pan。潘多拉(Pandora)
关键词 潘多拉 像人 现代英语 厄洛斯 精神变态 生物心理学 精神生物学 请看 一个女人 psycho
下载PDF
伦理视角下的《拉维尔斯坦》——相对主义、爱情与生命
14
作者 吕莉 李鸿斌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53-556,共4页
稳定统一的道德标准不复存在,现代人类将重新审视自我的生存处境。文章从3个方面阐释了小说《拉维尔斯坦》的伦理命题:相对主义导致是非观模糊;代表至善至美爱情的厄洛斯成为永恒的缺憾,人与人由彼此需要变成彼此排斥;生命的尊严体现在... 稳定统一的道德标准不复存在,现代人类将重新审视自我的生存处境。文章从3个方面阐释了小说《拉维尔斯坦》的伦理命题:相对主义导致是非观模糊;代表至善至美爱情的厄洛斯成为永恒的缺憾,人与人由彼此需要变成彼此排斥;生命的尊严体现在无畏死也不惧生。道德观左右了爱情的性质和对待生命的态度,重拾信仰才能完成人类的自我拯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 道德 相对主义 厄洛斯 生命
下载PDF
偶在世界的向善之旅——从《黑王子》中看艾丽丝·默多克的人文关怀
15
作者 刘晓莹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15年第4期89-94,共6页
以往对艾丽斯·默多克的研究都关注于其后现代写作立场,即对世界的偶在状态的揭示。但实际上,作家在对世界偶然性的再现过程中加入了她对如何解除这种状态的思考。因此,本文首先探讨默多克《黑王子》中关于世界偶然性约观点,阐明了... 以往对艾丽斯·默多克的研究都关注于其后现代写作立场,即对世界的偶在状态的揭示。但实际上,作家在对世界偶然性的再现过程中加入了她对如何解除这种状态的思考。因此,本文首先探讨默多克《黑王子》中关于世界偶然性约观点,阐明了失去信仰、本质退场的时代世界的存在状态。进而又探讨了生活于偶在世界中的个体对这种偶在性的察觉,以及主人公试图摆脱恐惧心理所进行的尝试以及种种尝试的无效性。最后。本文论证了作品中"厄洛斯"这一意象的拯救意味,它将神与人、两性之间连接起来,使个体与外界、与他者建立实质的沟通,从而寻回本质,最终走向至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在性 恐惧 厄洛斯 至善
下载PDF
谈谈西方文学中的爱神和小爱神——兼谈我国运用爱神典故的两首诗
16
作者 罗宁 《外国语文》 1986年第3期23-28,共6页
在一家报纸上,曾读到一则题为《维纳斯》的幽默讽刺小品,说的是一对衣着时髦的青年恋人在工艺美术商店的断臂维纳斯雕塑像前所闹的笑话:女的打算买个像回去装饰新房,男的却说:"这儿全是断了手臂的残次品!以后买新的吧!"这时... 在一家报纸上,曾读到一则题为《维纳斯》的幽默讽刺小品,说的是一对衣着时髦的青年恋人在工艺美术商店的断臂维纳斯雕塑像前所闹的笑话:女的打算买个像回去装饰新房,男的却说:"这儿全是断了手臂的残次品!以后买新的吧!"这时售货员为这位新郎的无知笑了起来,而女方自作聪明懂事,悄悄地对自己的恋人说:"别人在笑话你了:便宜的处理品都不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厄洛斯 丘比特 神矢 维纳斯 罗马人 典故
下载PDF
希腊罗马诸神对照
17
作者 唐长贵 《语言教育》 1994年第6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色列斯 赫斯提 朱庇特 朱诺 巴克斯 返路 波塞冬 普西芬尼 密涅瓦 厄洛斯
下载PDF
中西方爱情神衹的差异性比对
18
作者 赵丹宁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60-163,共4页
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进程中,"爱神"已经形成一种多姿多彩的文化现象。爱情神衹既是人类繁衍的象征,也给人类以无限的文学艺术张力。在东西方不同的社会土壤上生长着的爱情神衹,自然会分裂成为:中国式的神话与爱情神衹的社会化... 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进程中,"爱神"已经形成一种多姿多彩的文化现象。爱情神衹既是人类繁衍的象征,也给人类以无限的文学艺术张力。在东西方不同的社会土壤上生长着的爱情神衹,自然会分裂成为:中国式的神话与爱情神衹的社会化与人文化走向、古希腊式的神话艺术化与文学化走向。在"月老"与"小爱神厄洛斯"等爱情神衹的对比中,不仅挖掘到了两个民族产生不同爱情观的文化背景,又可以看出虚拟的精神生活与坚挺的现实社会之间的强烈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希腊 爱情神衹 中西方 月老 小爱神厄洛斯
下载PDF
困境与突围——艾丽丝·默多克小说“雾”的意象分析
19
作者 颜欢欢 《戏剧之家》 2022年第10期190-192,共3页
“雾”在艾丽丝·默多克小说中以一种朦胧的神秘意象反复出现,“雾”的出现以及消散现象,均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象征意义。“雾”不仅与小说人物所处的地理位置——伦敦、海边、密林等有关,而且与人物身陷厄洛斯情欲之网所产生的迷... “雾”在艾丽丝·默多克小说中以一种朦胧的神秘意象反复出现,“雾”的出现以及消散现象,均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象征意义。“雾”不仅与小说人物所处的地理位置——伦敦、海边、密林等有关,而且与人物身陷厄洛斯情欲之网所产生的迷茫空虚感有关,象征着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人心灵所萦绕的道德困惑。因而,“雾”的产生与消散过程隐喻了人物历经道德困境到道德突围的精神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丽丝·默多克 厄洛斯 洞穴
下载PDF
阿克西妮亚与娜塔莉亚:爱神的辩证法
20
作者 姜岳斌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35-37,共3页
似乎有必要重提那个古老的神话故事:阿佛洛狄特嫉恨比她更美的人间少女普绪刻,就通过神谕让她嫁给死神。于是在亦喜亦丧的仪式中,普绪刻被送到高高的山顶,在那里等待着死神的降临。但是,她却在一阵轻柔的风中被阿佛洛狄特的儿子——小... 似乎有必要重提那个古老的神话故事:阿佛洛狄特嫉恨比她更美的人间少女普绪刻,就通过神谕让她嫁给死神。于是在亦喜亦丧的仪式中,普绪刻被送到高高的山顶,在那里等待着死神的降临。但是,她却在一阵轻柔的风中被阿佛洛狄特的儿子——小爱神厄洛斯救走了…… 这个古老的神话也许有助于我们破译肖洛霍夫在《静静的顿河》中所说的“生活的不成文的规则”。在这幅“顿河哥萨克的风俗画卷”中,那不成文的规则不仅支配着阿克西妮亚那令人不可思议的选择,而且还支配着哥萨克男男女女那充满血性的爱和恨,谱写出哥萨克人那自由奔放的内心世界的一部可歌可泣的乐章,也给全世界各民族的读者留下深深的疑问:那不成文的规则究竟是什么? 如果我们把神话中反映的观念或哲理看作是初民在无数世代里意识活动的一种积淀,我们就会承认这些观念或哲理具有一种为经验所证实的真理性,因而可以被用来分析现今生活中或文学作品中人的行为方式。本文便试图从这一角度剖析《静静的顿河》中两位女主人公的情爱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克西 《静静的顿河》 肖洛霍夫 阿佛洛狄特 自由奔放 厄洛斯 神话故事 神谕 文学作品 静静的顿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