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60篇文章
< 1 2 1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吕才《阴阳书·历注》与唐历——具注历源起新说
1
作者 赵江红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21,共10页
唐太宗曾命吕才等人编修《阴阳书》,此书“历注”二卷被作为注历书长期使用,可以视作最早的注历书。梳理敦煌吐鲁番出土具注历与日本藏《大唐阴阳书》抄本后发现:一、《大唐阴阳书》抄本即《阴阳书》卷三十二、三十三“历注”部分,与出... 唐太宗曾命吕才等人编修《阴阳书》,此书“历注”二卷被作为注历书长期使用,可以视作最早的注历书。梳理敦煌吐鲁番出土具注历与日本藏《大唐阴阳书》抄本后发现:一、《大唐阴阳书》抄本即《阴阳书》卷三十二、三十三“历注”部分,与出土唐至宋初具注历历注顺序、类目相同,内容相关;二、今存最早的具注历为唐高宗显庆三年具注历,晚于《阴阳书》,具注历阴阳历注内容应系从后者抄出。因此推断,具注历的产生与《阴阳书》有关,时间不早于太宗贞观十五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书·注》 《大唐阴阳书》 具注
下载PDF
郭守敬《授时历转神注式》新考
2
作者 赵江红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5-404,共10页
元代太史令郭守敬撰有《授时历转神注式》一书,流传过程中析分为《转神选择》、《上中下三历注式》二种,至明末已淹没不传。通过文献检索可以发现韩国首尔大学奎章阁藏有一册《转神法式》,此书当是《转神选择》的朝鲜刻本。又通过对序... 元代太史令郭守敬撰有《授时历转神注式》一书,流传过程中析分为《转神选择》、《上中下三历注式》二种,至明末已淹没不传。通过文献检索可以发现韩国首尔大学奎章阁藏有一册《转神法式》,此书当是《转神选择》的朝鲜刻本。又通过对序文、各册内容和体例的比较,判定今存明抄本《大统万年历》是明人改换《授时历转神注式》书名、内容而成的,保存了原书的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授时历转神注式》是元代官方颁定的注历书,结合出土的授时具注历残片,可以进一步确认该书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守敬 《授时转神注式》 《大统万年 授时具注
下载PDF
中国古代历法制定中的“验历”问题
3
作者 孙小淳 罗依然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1-19,共9页
“验历”是中国古代历法制定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历法能否得到使用,以及对其优劣的判断,都要通过天象进行检验。在官方组织的改历过程中,往往有多家参与竞争,最终根据预测天象的准确程度来决定使用某家历法。文章以汉代至元代的历法改革... “验历”是中国古代历法制定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历法能否得到使用,以及对其优劣的判断,都要通过天象进行检验。在官方组织的改历过程中,往往有多家参与竞争,最终根据预测天象的准确程度来决定使用某家历法。文章以汉代至元代的历法改革为背景,探讨验历在中国历法制定中的作用,研究古代历家对验历的认识、验历活动的组织、验历的内容。验历所采取的天象经历了从气朔到日月食,再到五星运动天象的扩展,难度逐渐增加,且越来越精细,反映了中国古代数理天文学的进步。验历的内容和方法体现了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和天象观。验历的观测和对历法疏密的判定还显示出一定程度上的统计性质,说明中国古代对天体运动的认识并非完全决定论的,为偶然发生的天象及“天人感应”的思想留有了余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初改 五星 天象记录 天人感应
下载PDF
新出胡家草场墓地历日简与汉初历法
4
作者 岳冠林 张淑一 《出土文献》 2023年第4期81-91,156,157,共13页
荆州胡家草场12号西汉墓出土的4 600余枚简牍中包含203枚历日简。这203枚历日简预推了汉文帝后元元年之后一百年的朔日干支(前163年至前64年),是迄今发掘的连续朔闰时长最久的历法材料。将朔日干支进行对比可知,胡家草场墓地历日简所反... 荆州胡家草场12号西汉墓出土的4 600余枚简牍中包含203枚历日简。这203枚历日简预推了汉文帝后元元年之后一百年的朔日干支(前163年至前64年),是迄今发掘的连续朔闰时长最久的历法材料。将朔日干支进行对比可知,胡家草场墓地历日简所反映的历法与殷历切近,余分仅比殷历大150分左右(每日以940分计,误差大致相当于3.8个小时),其置闰年份也与殷历一致。结合近年来有关秦汉历法的研究成果,以及传世文献中记载的朔闰干支和置闰规律可知,汉初的置闰年份与殷历的置闰规律相符,与颛顼历的置闰规律不符,因此汉初的历法并非史籍所载之颛顼历,实由殷历变化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家草场墓地日简 汉初 颛顼 四分 置闰
下载PDF
地月历表误差对共线平动点周期轨道的误差影响分析
5
作者 方柳 任红飞 吴富梅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4-359,共6页
基于圆形限制性三体问题下地月平动点的3阶轨道解析解,分析不同初值条件下的轨道演化特性,并基于误差传播理论研究地月历表误差对地月共线平动点周期轨道在不同初值及初值误差时的影响。结果表明:1)轨道误差与地月历表误差在同一个量级... 基于圆形限制性三体问题下地月平动点的3阶轨道解析解,分析不同初值条件下的轨道演化特性,并基于误差传播理论研究地月历表误差对地月共线平动点周期轨道在不同初值及初值误差时的影响。结果表明:1)轨道误差与地月历表误差在同一个量级,当地月历表误差均值不为0时,其峰值大约为地月历表误差的2.5倍,轨道误差随时间变化的无量纲周期约为轨道无量纲周期的0.5倍;2)在同一条轨道的不同位置,地月历表误差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平面Lyapunov轨道、Halo轨道和垂直Lyapunov轨道误差的峰值点分别位于或接近X向最大值与最小值处、Z向最大值与最小值处和z=0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月平动点 地月平动点轨道 深空探测 圆形限制性三体问题 行星
下载PDF
西历演变撷要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文立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78-83,共6页
公元前1世纪,儒略历在吸收古代东方民族历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产生,于教皇格列高里在位的16世纪末期得以改进,形成儒略———格列高里历即所谓西历,又因近代被多数国家先后采纳而泛称公历。公历剔除了西历中的基督教色彩,没有拉... 公元前1世纪,儒略历在吸收古代东方民族历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产生,于教皇格列高里在位的16世纪末期得以改进,形成儒略———格列高里历即所谓西历,又因近代被多数国家先后采纳而泛称公历。公历剔除了西历中的基督教色彩,没有拉丁文月份名称的移植,不至令人忆及主要属于西方传统的儒略·凯撒、奥古斯都的统治。然而,公历作为一部相当完善的阳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比伦 埃及 罗马 儒略 基督教影响 基督纪元 格列高里 共和
下载PDF
师酉鼎历日补说
7
作者 桂珍明 《贵州文史丛刊》 2024年第1期7-13,共7页
师酉鼎铭文所载历日“隹王四祀九月初吉丁亥”,可知它是一件王年、月份、月相、干支四要素俱全的青铜器。目前,学术界以李学勤、张长寿、朱凤瀚及韩巍四位先生为代表,分别将之定为周孝王四年(前888)器及周共王四年器(前919)。文章在综... 师酉鼎铭文所载历日“隹王四祀九月初吉丁亥”,可知它是一件王年、月份、月相、干支四要素俱全的青铜器。目前,学术界以李学勤、张长寿、朱凤瀚及韩巍四位先生为代表,分别将之定为周孝王四年(前888)器及周共王四年器(前919)。文章在综合考辨上述二说的基础上,以“四分术”古天文历术为主要研究手段,采用月相定点说,考定该器铭文所载历日当为周共王四年(前948)。另外,通过考察铜器历日及人物与铭文内容的系联,师酉簋和师酉盘分别应当是懿王元年(前928)、四年(前925)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酉鼎 师酉簋 四分 月相定点
下载PDF
王睿、至道、乾兴、乙未四历历元通考 被引量:3
8
作者 曲安京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4年第3期222-235,共14页
该文依据历史文献上记载的宋代和金代的几部已经佚失的历法的若干残缺数据,对其中王睿、至道、乾兴与乙米四历的历元及其历取回归年与朔望月常数进行了考证和可靠的校算,得到了王睿、至道二历的相应历取值,验证了鲁实先、严敦杰先生... 该文依据历史文献上记载的宋代和金代的几部已经佚失的历法的若干残缺数据,对其中王睿、至道、乾兴与乙米四历的历元及其历取回归年与朔望月常数进行了考证和可靠的校算,得到了王睿、至道二历的相应历取值,验证了鲁实先、严敦杰先生关于乾兴历的推算,校证了李锐关于乙未元历回归年长度的失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睿 至首 乾兴 乙未元 考证
下载PDF
中国历法三正论、殷历、周历、干支纪年起源考 被引量:2
9
作者 何爱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37-142,共6页
一、引言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史记·历书》曰:“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盖三王之正若循环,穷则反本。”在历史上,这是中国“三正论”的最初由来。本世纪20年代末,日本著名汉学家新城新藏著《东洋天文学史研... 一、引言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史记·历书》曰:“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盖三王之正若循环,穷则反本。”在历史上,这是中国“三正论”的最初由来。本世纪20年代末,日本著名汉学家新城新藏著《东洋天文学史研究》一书,否认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国与国间,官颁与民用间,在历法上的不统一性,因而认为司马迁以来的“三正论”,为“中国上古天文历法发展史”上“系累非浅”的“憾事”。而新城新藏此说,为张汝舟先生所接受,著有《二毋室古代天文历法论丛》一书。他在《中国古代天文历法表解》一文的叁表解中,将“三正论”与“岁星纪年”、“四象”、“三统”等,并列为“四害”之一。我认为,新城新藏与张汝舟等对“三正论”的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支纪年 司马迁 中国 天文 新城新藏 阴阳合 彝族太阳 术甲子篇 公元前
下载PDF
春秋时期鲁国历法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关立行 关立言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3-169,共7页
《春秋》为鲁国天文历法的研究提供了纵向对勘的资料 ,春秋时期是由观象授历到科学历法过渡的重要阶段。春秋鲁国人在确定岁首和探索置闰规律上功不可没 ,但却未能取得重大突破 ,春秋鲁国历法仍然是一部正自不拘、闰余乖次、有失规范的... 《春秋》为鲁国天文历法的研究提供了纵向对勘的资料 ,春秋时期是由观象授历到科学历法过渡的重要阶段。春秋鲁国人在确定岁首和探索置闰规律上功不可没 ,但却未能取得重大突破 ,春秋鲁国历法仍然是一部正自不拘、闰余乖次、有失规范的历法。同时春秋人在天文观测方面亦成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春秋》 鲁国 春秋时期 中国 观象授 古代 天文 科学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历法的历史文化背景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维宝 《云南天文台台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3-74,共12页
云南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在天文方面呈现为“物候历”、太阳历和阴阳合历等等 ,曾在历史上长期并存使用 ,与各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这种现象与民族的迁徙紧密联系 ,早期的越人和羌人迁徙云南 ,可追溯到战国时期 ,甚至... 云南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在天文方面呈现为“物候历”、太阳历和阴阳合历等等 ,曾在历史上长期并存使用 ,与各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这种现象与民族的迁徙紧密联系 ,早期的越人和羌人迁徙云南 ,可追溯到战国时期 ,甚至是新石器时期。大规模的迁徙意味着文化的迁徙 ,迁徙可促进文化的发展 ,也可使文化倒退 ,重要的原因之一 ,是能否与外界进行交流 ,吸取先进的成分来发展自己。认同他人的某些传统内容 ,也会形成地域性的共同文化现象 ,除历法外 ,鼓文化也是典型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迁徒 交流 云南 物候 太阳 阴阳合 天文
下载PDF
历史教学中文史结合的思考
12
作者 胡靖 《少年儿童研究》 2013年第10X期19-20,共2页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科目,特别是与文学的关系更为紧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历来是文史相通,有"文史不分家"及"史中有文"、"文中有史"的说法。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科目,特别是与文学的关系更为紧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历来是文史相通,有"文史不分家"及"史中有文"、"文中有史"的说法。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就是文史结合的典范。因此,历史教师在课上恰当地运用文学知识讲解历史,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下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对此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教师 史家之绝唱 史课堂 史课本 中国的传统 史事件 史教材 史课程 知识讲解 理解
下载PDF
课改后历史教师教学基本功之我见
13
作者 袁建平 《教师博览(下旬刊)》 2011年第12期8-8,共1页
新课程改革给历史教学注入了强劲的活力,自从2005年首次实行全省统一的政治历史中考合卷开卷考试以来,初中历史已成为了一门主科,课时由原来的每周两课时提为三课时。相对闭卷考试来说,开卷考试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对历史教师也提出了... 新课程改革给历史教学注入了强劲的活力,自从2005年首次实行全省统一的政治历史中考合卷开卷考试以来,初中历史已成为了一门主科,课时由原来的每周两课时提为三课时。相对闭卷考试来说,开卷考试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对历史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教师 教学基本功 开卷考试 初中 新课程改革 中学史教学 史课本 史人物 史情景
下载PDF
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4
作者 赵立娜 裘鑫强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4年第6期159-159,155,共2页
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计算机的运用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为适应现代教育形式的需要,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势在必行。多媒体技术的大力推广和广泛运用,使初中历史教学环境和教学... 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计算机的运用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为适应现代教育形式的需要,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势在必行。多媒体技术的大力推广和广泛运用,使初中历史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获得一定程度的优化。初中历史与众不同的教学环境,为初中历史教学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给无趣枯燥的课堂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一、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众所周知,初中历史课程涉及众多的历史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 史人物 多媒体信息技术 多媒体技术 史课堂 史课程 史事件 史典故 知识记忆
下载PDF
疑难病历缺陷的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季海霞 鲍吉庆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3年第9期1228-1231,1236,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某医院2019-2022年疑难病历,找出导致其缺陷的影响因素,为医院内部质量管理以及相关部门对医疗质量进行监管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某医院2019-2022年的疑难病历,参照病历评定标准对病历进行评定,评定结果分为缺陷组和... 目的:回顾性分析某医院2019-2022年疑难病历,找出导致其缺陷的影响因素,为医院内部质量管理以及相关部门对医疗质量进行监管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某医院2019-2022年的疑难病历,参照病历评定标准对病历进行评定,评定结果分为缺陷组和无缺陷组。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导致疑难病历缺陷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抽取1700份疑难病历,其平均住院天数20.51天,评定后缺陷组228份,无缺陷组1472份。将各病历临床特征作为研究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要诊断为“肿瘤”“损伤中毒”、出院科室为“外科”“ICU”、治疗转归为“死亡”是导致疑难病历缺陷的危险因素(P<0.05)。是否危重则为保护因素。结论:疑难缺陷病历应作为病历质控的重点监管对象,医院和卫生部门应针对性地开展监督工作,进一步提升病历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难病 缺陷 影响因素 质控
下载PDF
藏族传统天文历算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索郎桑姆 格朗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173-177,共5页
藏族传统天文历算学是以原始的西藏天文学——物候历为基础,印度时轮历为主体,五行运算和时宪历以及周边其他地区历法为补充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研究的是日月星辰等基本天体在宇宙中的分布、运行和宇宙的结构和发展变化。文章以时... 藏族传统天文历算学是以原始的西藏天文学——物候历为基础,印度时轮历为主体,五行运算和时宪历以及周边其他地区历法为补充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研究的是日月星辰等基本天体在宇宙中的分布、运行和宇宙的结构和发展变化。文章以时间为序,梳理了西藏传统天文历算的发展脉络,分析了其发展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传统天文 物候 时轮 时宪
下载PDF
历法改革 梦想零误差——介绍一种零误差的新型阳历《环球历》
17
作者 袁茂楷 袁洁滋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07年第6期1-5,共5页
阐述了新型阳历《环球历》的编历法则和置闰方法,解决了前辈们希望解决的难题,不仅达到了零误差的理想要求,同时通过对节气长度与四季长度的研究,使季节冷暖变化完全符合天体运行的实际,因而《环球历》是当今世界最优秀的历法之一。
关键词 太阳 太阴 阴阳合 格里 精密度 闰月 节气 法则
下载PDF
论《夏小正》是十月太阳历 被引量:33
18
作者 陈久金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2年第4期305-319,共15页
一、《夏小正》与《月令》季节差异的逐月分析《夏小正》的原文早已散失,后人只能从《大戴礼记·夏小正传》中知其概貌。然而,《夏小正传》中的正文和释文是混在一起的,更为严重的是,《传》的作者将《夏小正》一年为十个月的历法,... 一、《夏小正》与《月令》季节差异的逐月分析《夏小正》的原文早已散失,后人只能从《大戴礼记·夏小正传》中知其概貌。然而,《夏小正传》中的正文和释文是混在一起的,更为严重的是,《传》的作者将《夏小正》一年为十个月的历法,当作一年为十二个月来解释,以至于为后人研究和了解《夏小正》的内容造成了困难。《夏小正》的历法究竟是一年为十个月,还是一年为十二个月,只须将各月星象的出没情况作一全面的分析,就可以一目了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太阳 十月 星象 天象 斗柄 季节 大戴礼记 彝族地区
下载PDF
历日算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作立 梁锐诚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年第2期63-73,共11页
本文提出一种格勒哥里历和儒略历、世界通用历、干支历的换算方法.还给出星期日序的计算公式.并用BASIC语言编成程序(本文略).使用这些算法或程序便能容易求得公元前后任一天的各种历日和星期日序.在公元1901至2060... 本文提出一种格勒哥里历和儒略历、世界通用历、干支历的换算方法.还给出星期日序的计算公式.并用BASIC语言编成程序(本文略).使用这些算法或程序便能容易求得公元前后任一天的各种历日和星期日序.在公元1901至2060年之间,还可以准确地求得农历日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支 日算法
下载PDF
《大衍历》行星算法及精度分析
20
作者 吕瑶虹 唐泉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1-304,共24页
行星理论是中国传统数理天文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我国第一部保存较为完整的历法《三统历》中就有比较完整的记载,此后各历中均有相关内容。在中国行星理论发展史上,《大衍历》因为有诸多创新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全面梳理了《大衍... 行星理论是中国传统数理天文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我国第一部保存较为完整的历法《三统历》中就有比较完整的记载,此后各历中均有相关内容。在中国行星理论发展史上,《大衍历》因为有诸多创新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全面梳理了《大衍历》中的行星算法,并用Python语言对《大衍历》行星算法进行模拟,讨论了《大衍历》制定和颁行期间35年内的行星位置计算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大衍历》推算木星、火星、土星、金星和水星黄经的最大误差依次为3.93°、36.96°、7.99°、18.52°、32.5°。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大衍历》中“五星爻象历”和“五星动态表”的设计及其误差、五星近日点黄经的测算误差和定合日期的推算误差,是影响《大衍历》行星计算误差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衍 行星理论 五星爻象 精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