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治之道 千古一鉴——评《历代名臣奏议》
1
作者 张岩 《职大学报》 1995年第4期93-95,88,共4页
指出《历代名臣奏议》一书的版本、体例、特点、价值,重点分析此书的主要内容,即厚风俗,兴治国:以身作则,令行天下;知人菩任,选用人才;法制严明,惩奸赏贤: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励行节俭,抚民安国。
关键词 历代名臣奏议 版本 内容 借鉴
下载PDF
《历代名臣奏议》的编纂及对朝鲜王朝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袁昆仑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2019年第2期82-97,共16页
永乐时期,黄淮、杨士奇奉敕编纂《历代名臣奏议》,收集商周至宋元时期历代名臣奏疏,分为君德、圣学、孝亲、敬天、郊庙、治道、经国等六十七门,共350卷。作为第一部由皇帝敕令编纂的奏议汇编,永乐皇帝希望借此达到“君能纳善言,臣能尽... 永乐时期,黄淮、杨士奇奉敕编纂《历代名臣奏议》,收集商周至宋元时期历代名臣奏疏,分为君德、圣学、孝亲、敬天、郊庙、治道、经国等六十七门,共350卷。作为第一部由皇帝敕令编纂的奏议汇编,永乐皇帝希望借此达到“君能纳善言,臣能尽忠不隐”的目的。清初该书传入朝鲜王朝,不仅被朝鲜王朝重新刊刻,还成为肃宗、英祖等经筵日讲的重要史籍,正祖时期还仿照该书编纂《奏议纂要》和《国朝名臣奏议要略》等书。《历代名臣奏议》在朝鲜半岛的际遇,是中国史籍对朝鲜王朝政治和文化影响的一个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代名臣奏议 朝鲜王朝 经筵日讲 中朝(韩)史籍交流
下载PDF
《历代名臣奏议》所见辽史、契丹史史料研究
3
作者 李浩楠 《辽金历史与考古》 2023年第1期48-56,共9页
宋代奏议,仅见于明人黄淮、杨士奇所编《历代名臣奏议》一书,提及辽史及金代契丹史者,共计10篇,内容涉及辽代政治、法制、民族关系及金代契丹人、南宋契丹归明人等,可与传世辽、宋、金文献互相对照,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 历代名臣奏议 辽史 契丹史 史料价值
原文传递
《历代名臣奏议》的编纂及其史学影响和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石鹏 《中国典籍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3-92,F0002,共11页
《历代名臣奏议》为永乐间黄淮、杨士奇奉敕主编的奏议类文献汇编。是书始纂时间当在永乐七年(1409)二月至十二年九月之间,参纂人员除黄、杨二人外,可考者尚有周忱、卢翰、林志、陈循四人。此书无序及编纂官衔名,其根本原因在于立储之争... 《历代名臣奏议》为永乐间黄淮、杨士奇奉敕主编的奏议类文献汇编。是书始纂时间当在永乐七年(1409)二月至十二年九月之间,参纂人员除黄、杨二人外,可考者尚有周忱、卢翰、林志、陈循四人。此书无序及编纂官衔名,其根本原因在于立储之争,由此而导致监纂官黄淮身陷囹圄。就史源问题而言,该书先秦部分有大量的内容取自刘向《说苑》;唐及五代部分,有学者认为有取材于《旧唐书》《旧五代史》,实则不然。《历代名臣奏议》推动了后世"经世文"以及奏议文献的编纂,在当今的历史文献编纂、辑佚等方面仍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代名臣奏议 编纂时间及人员 历史编纂学 辑佚
原文传递
晚明张溥等编刊名臣经世类史著及其影响
5
作者 朱冶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76-82,共7页
晚明复社学者的经史论著均有特色,其史学著述中有关名臣言行、奏议等经世文献的整理和编著,是晚明史学中实学趋向的集中体现。在陈子龙等编纂经世巨著《明经世文编》之前,张溥、张采等人重编重刊名臣经世类史著的活动已经展开。张溥删... 晚明复社学者的经史论著均有特色,其史学著述中有关名臣言行、奏议等经世文献的整理和编著,是晚明史学中实学趋向的集中体现。在陈子龙等编纂经世巨著《明经世文编》之前,张溥、张采等人重编重刊名臣经世类史著的活动已经展开。张溥删节重刊明初《历代名臣奏议》,张采评阅重刊朱熹《宋名臣言行录》,均倡导实用文风,强调经世务实的学问旨趣。复社张溥等编刊名臣经世类史著,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的编纂相辅相成,丰富了复社经世文献整理的体系脉络。张溥等重编重刊的名臣经世类史著,在清代中国以及东亚诸国广泛流传,对后世史观、史论和史学编纂皆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溥 复社 历代名臣奏议 《宋言行录》 《明经世文编》 经世史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