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西灌溉农业的演变 被引量:2
1
作者 贾生海 张虎如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5-120,共6页
从演变角度初步考查了历代河西灌溉农业的发展,比较历史时期灌溉农业的发展差异,揭示河西地区灌溉农业发展规律及特点,通过总结历史经验,以为今后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服务。
关键词 灌溉 农业 演变 历代演变 河西
下载PDF
镈饪butou和等古代面食考略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时仪 《饮食文化研究》 2004年第2期47-50,共4页
饼是古代面食的总称.汤饼又称作镈饪,与面条相似:馄饨和饺子是由有馅的饼分化演变而成,又称作扁食。油饼也可称作饨,即油煎酥饼,从饼、饪、馄饨、扁食、butou等词的称呼亦可看到古今面食演变之一斑。
关键词 古代 面食 镈饪 馄饨 扁食 历代演变 中国
下载PDF
论汉字部首的构成 被引量:4
3
作者 陈燕 《中国文字研究》 2005年第1期193-199,共7页
本文根据汉字部首的性质将其分为表意、表音和记号三个类型。在历代文献材料的基础上,探讨其发生及演变过程,总结影响汉字部首构成的三个主要因素,指出现代汉字部首应用以表意部首为主,其他两种部首为辅而交相使用。
关键词 汉字部首类型 历代辞书部首及其演变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拜见”礼节的变迁
4
作者 曹乃玲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25-27,共3页
“拜见”,一般指身份低者会见身份高者或客人会见主人。拜见属于较正式的社交活动,十分注重礼仪礼节,这一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而中国是传统的礼仪之邦,中国人讲究“以礼处世”、“循礼办事”,因此尤其注重拜见礼节。 拜见礼节在我国可... “拜见”,一般指身份低者会见身份高者或客人会见主人。拜见属于较正式的社交活动,十分注重礼仪礼节,这一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而中国是传统的礼仪之邦,中国人讲究“以礼处世”、“循礼办事”,因此尤其注重拜见礼节。 拜见礼节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但经过历代演变,拜见礼已从程式上的繁文缛节变得更简易、更方便、更实用。了解拜见礼节的变迁对了解汉民族的社会心理和语言行为习惯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节 自我介绍 语言行为习惯 书面语 社会心理 历代演变 口语表达 使用频率 胡雪岩 等级关系
下载PDF
美轮美奂七千年——浅析汉字形态的演变
5
作者 李文国 曹德斌 《艺术与设计》 2006年第8期29-30,共2页
汉字作为东方文明的象征,已有六千年的历史,从基本造型的起源,到造字的可循规律,以及音、形、意的形成,特别是笔画形态的变革性演变,都体现了文字作为文化载体的深刻内涵,在世界大同的今天,研究与继承本民族的智慧结晶,极具现... 汉字作为东方文明的象征,已有六千年的历史,从基本造型的起源,到造字的可循规律,以及音、形、意的形成,特别是笔画形态的变革性演变,都体现了文字作为文化载体的深刻内涵,在世界大同的今天,研究与继承本民族的智慧结晶,极具现实与长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起源 造型规律 “六书”理论 历代演变 简化字体
原文传递
从辽金至今的巫术演变考察
6
作者 赵容俊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5-212,共8页
本文主要论点,据从辽金至今的重要考古出土文物,又辅以古籍文献中的记录,试图考察从辽金至今中国的巫术演变有何特征。中国古代的巫教,自汉唐时期以后,又经宋代性理学的影响,由上古极高的社会地位,已有明显逐渐没落的倾向。尽管如此,巫... 本文主要论点,据从辽金至今的重要考古出土文物,又辅以古籍文献中的记录,试图考察从辽金至今中国的巫术演变有何特征。中国古代的巫教,自汉唐时期以后,又经宋代性理学的影响,由上古极高的社会地位,已有明显逐渐没落的倾向。尽管如此,巫者政治地位的降低并不表示巫者社会活动的止息。换言之,巫者在上古时代具有极高的地位与影响力,不宁唯是,随着时代而巫者地位的慢慢降低,其活动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力亦随同变化,但仍未失其绵绵的生命力。因此,本文试图考察从辽金至今中国的巫术演变的基本情况,以及在民间盛行的当时巫术的整体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术 从辽金至今 考古文物 古籍文献 历代演变
原文传递
略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历史源流 被引量:3
7
作者 陆剑杰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7,共11页
话语是思想理念的语言表达,是传播给舆论场并影响甚或控制其受众思想理念的行为过程,是不同的意识形态主体之间或相异的学术派别之间的博弈方式或交往方式。伴随中国思想史的展开,中国的学术话语史也绵延至今。中国古代学术话语体系,以&... 话语是思想理念的语言表达,是传播给舆论场并影响甚或控制其受众思想理念的行为过程,是不同的意识形态主体之间或相异的学术派别之间的博弈方式或交往方式。伴随中国思想史的展开,中国的学术话语史也绵延至今。中国古代学术话语体系,以"内以修身、外以治国"为基本内涵、"直觉理性、短言隽语"为表达方式,直到明末清初,才转向革新创进的呼吁;中国近代学术话语体系,在"西学东渐"的环境中展开,以"变革社会、振兴中华"为基本内涵、"古今联结、中西配合"为表达方式,直到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才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根本性变革;中国现代学术话语体系,从新中国成立开始建构,以"观念转型、道路探索"为基本内涵、"经验清理、思想批判"为表达方式,直到"南方谈话",才明晰建构这一学术话语体系的方法论,并奠定当代学术话语体系的基础;这一当代学术话语体系,已在十八大后明确其建构方向,走上了自觉创建的道路,它在"文化复兴"和新鲜经验的学术总结的结合中,加快创造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话语 学术话语体系 基本内涵 历代演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