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代赋汇》版本叙录 被引量:2
1
作者 踪凡 方利侠 《中国韵文学刊》 2013年第2期84-88,共5页
《历代赋汇》编于清初,清代有刻本、抄本、石印本共7种,其中以康熙45年内府刻本和乾隆46年《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价值最高。当代共有影印本10种,颇便读者,但学术界仍然期待着点校本的问世。
关键词 历代赋汇》 版本 整理
下载PDF
厚积出新 蕴赋史于评注 言而有征 拓《赋彚》乎选篇——读《历代赋评注》 被引量:3
2
作者 毕庶春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89-93,共5页
《历代赋评注》具有三大特色:厚积、出新、蕴赋史于评注。旨在创新,赋予新的时代特色,结晶人们对辞赋新的认知,新的理念,结晶前哲、时贤治赋的心得和新的科研成果,荟萃名篇佳作,从而,使其成为既是集大成的里程碑,又成为能启迪新探索,激... 《历代赋评注》具有三大特色:厚积、出新、蕴赋史于评注。旨在创新,赋予新的时代特色,结晶人们对辞赋新的认知,新的理念,结晶前哲、时贤治赋的心得和新的科研成果,荟萃名篇佳作,从而,使其成为既是集大成的里程碑,又成为能启迪新探索,激励学者长足奋进的新平台。这些,都充分体现于《历代赋评注》的选篇和评论之中。这正是《历代赋评注》"选者的眼光"和学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代赋评注》
下载PDF
十六载筚路蓝缕 四十人精诚协作——《历代赋评注》编后絮语 被引量:2
3
作者 赵逵夫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84-88,共5页
1992年,开始动意编写《历代赋评注》,到2010年出版,这期间发生了很多令人不愉快的事。但是这期间辞赋研究却有很多成果出版,给这部大书的编写和修改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虽然这部书出版较晚,其首创的价值打了折扣,但这部书收录的作品之多... 1992年,开始动意编写《历代赋评注》,到2010年出版,这期间发生了很多令人不愉快的事。但是这期间辞赋研究却有很多成果出版,给这部大书的编写和修改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虽然这部书出版较晚,其首创的价值打了折扣,但这部书收录的作品之多,评注之详是其他很多选本不具备的,应该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历代赋评注》 赵逵夫
下载PDF
《历代赋汇》赋序指误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伟生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6期26-28,共3页
光绪双梧书屋俞樾校本《历代赋汇》中所录赋序,除承袭《文选》内序外序不分、以史辞为序之外,还有序、丈不分,作者姓名与时代不当,有序而又未予标记等错误。
关键词 历代赋汇》 陈元龙
下载PDF
赋学研究的一部开创性力作——评《历代赋广选、新注、集评》
5
作者 王玉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74-175,共2页
关键词 研究 历代赋广选、新注、集评》
下载PDF
历代赋对类书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姜玄玄 《科教文汇》 2008年第26期226-226,共1页
历代赋对类书的影响甚大:赋的创作影响类书产生,推动类书发展,并且历代赋体裁的不同、风格的变化也会影响类书的编纂。
关键词 历代赋 类书
下载PDF
《历代赋汇》乐曲赋的雅乐属性
7
作者 魏诗晓 郭鹏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6,共6页
以"雅乐"为尊是《历代赋汇》乐曲赋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这体现的是《历代赋汇》辞赋与礼乐思想同源的文化内涵。笔者将音乐学知识引入辞赋视域的同时,以《大合乐赋》为例,导出辞赋中体现的乐制、礼制、音乐观念,言说辞赋与音乐... 以"雅乐"为尊是《历代赋汇》乐曲赋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这体现的是《历代赋汇》辞赋与礼乐思想同源的文化内涵。笔者将音乐学知识引入辞赋视域的同时,以《大合乐赋》为例,导出辞赋中体现的乐制、礼制、音乐观念,言说辞赋与音乐互动的礼乐文化内蕴和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代赋汇》 乐曲 雅乐
下载PDF
评《全汉赋校注》所录《长门赋》“历代赋评”
8
作者 李英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31-34,共4页
本文以为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三位先生编著的《全汉赋校注》"历代赋论"所录历代对汉赋的评论存在不足之处。笔者不揣浅陋,对该书所录对《长门赋》评论的不足之处试说之,以向方家请教。
关键词 全汉校注 长门 历代赋 不足
下载PDF
赋用·国运:《历代赋汇》编纂与校订的文化意涵
9
作者 王思豪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3期69-74,158,共6页
“用”是中国文学在早期即已形成的一个重要传统,赋体即因“用”而生。作为中国早期的文学文类,赋体由“赋诗”而来,又投入到“用《诗》”、“用经”的文化体认和建构的事业中去,“尚用”成为中国早期文学批评中最早酝酿成熟的一个理论... “用”是中国文学在早期即已形成的一个重要传统,赋体即因“用”而生。作为中国早期的文学文类,赋体由“赋诗”而来,又投入到“用《诗》”、“用经”的文化体认和建构的事业中去,“尚用”成为中国早期文学批评中最早酝酿成熟的一个理论。从班固《两都赋序》到白居易《赋赋》均主张赋为“古诗之流”,提倡借用经义“王言”,重拾三代“王道”风尚,至康熙帝御定《历代赋汇》亦为彰显朝廷旨意和国家意志。《历代赋汇》即是历代赋之“能用”的大集合,是历代“王言”的大汇聚,直接关乎“国运”,在中华传统文化复兴之路上具有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运 历代赋汇》 王言
下载PDF
我国赋学界的一件盛事──读《中国历代赋选》
10
作者 龚克昌 武怀军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历代赋选》 学界 图书评介
下载PDF
《历代赋汇》所见《全宋文》失收赋作考
11
作者 侯倩 《图书情报研究》 2019年第1期112-117,共6页
《全宋文》在纂修过程中曾参考过《历代赋汇》,但仍有遗珠。通过查考《历代赋汇》,可以补辑七篇《全宋文》未收的两宋赋作。其中《全宋文》已著录作者宋太宗、范仲淹两则,未著录作者王孝友、葛澧、曹组、王阮、张■五人5篇,并对作者及... 《全宋文》在纂修过程中曾参考过《历代赋汇》,但仍有遗珠。通过查考《历代赋汇》,可以补辑七篇《全宋文》未收的两宋赋作。其中《全宋文》已著录作者宋太宗、范仲淹两则,未著录作者王孝友、葛澧、曹组、王阮、张■五人5篇,并对作者及作品进行初步考证,以供学界采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代赋汇》 《全宋文》
下载PDF
《历代赋汇》的汉赋编录与分类
12
作者 踪凡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6期137-140,共4页
《历代赋汇》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一部赋文学总集 ,也是汉赋研究的一部力作。该书辑录汉赋多达 5 5家 ,计 1 92篇 (含建安赋 ) ,超过清以前所有的赋文学总集。编者将这 1 92篇赋作分为 32类进行编录 ,既展示了汉赋文学题材的多样性 ,... 《历代赋汇》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一部赋文学总集 ,也是汉赋研究的一部力作。该书辑录汉赋多达 5 5家 ,计 1 92篇 (含建安赋 ) ,超过清以前所有的赋文学总集。编者将这 1 92篇赋作分为 32类进行编录 ,既展示了汉赋文学题材的多样性 ,又便于后人的仿作和研究。其分类思想多源于《艺文类聚》、《初学记》、《文苑英华》等书 ,而又根据赋文学创作的实际进行了一些归并、拆分和调整。尽管《历代赋汇》在辑录汉赋时尚有漏收、误收、重收、不标出处等缺点 ,但它仍堪称是我国古代汉赋编录与分类史上的殿军之作 ,至今仍无一部书可取而代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代赋汇》 编录 分类 文学
原文传递
《历代赋汇》之酒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侯瑞朝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第7期141-142,共2页
酒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文人墨客之间的关系更是亲密无间。"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正是说明文人对酒的深切喜爱。文章在分析《历代赋汇》之所收酒赋的基础上,探究酒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 历代赋
原文传递
袁选《精镌古今丽赋》价值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居让 姜妮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5-67,共3页
通过对明袁宏道选《精镌古今丽赋》和清陈元龙辑《历代赋汇》的详细对比和研究,论述了《精镌古今丽赋》的突出特点,以及不可忽视的版本价值和文献价值,从而进一步说明,《精镌古今丽赋》是赋学研究者研究赋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关键词 《精镌古今丽 历代赋汇》 袁宏道
下载PDF
《赋海大观》之阙误 被引量:2
15
作者 踪凡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6-150,共5页
《赋海大观》体制庞大,类目繁细,但在对历代赋体文学作品进行汇集和编录时,出现了分类失当、次序错乱、篇目阙漏、作品重出、篇名错讹、体例混乱、作者和内容阙误等问题,使用时需要加以校核、辨析,以免以讹传讹。
关键词 海大观》 历代赋体文学作品 错乱 阙误 校核
下载PDF
从赋序看赋家赋文的题材意识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伟生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2-135,共4页
赋家在赋序里叙述作赋缘起时,喜欢言及前人是否写过同类题材的作品。赋家对题材的关注比较集中地表现在模仿与新创、继承与超越的问题上。赋家对于题材的格外关注,从根本上说与赋体体物的特征有关。
关键词 题材意识 模仿 历代赋汇》 学批评
下载PDF
辞赋学研究的新收获——第十一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17
作者 王晓鹃 刘向斌 《天中学刊》 2015年第1期114-116,123,共4页
"第十一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取得重大收获。与会的中外学者就辞赋学理论与实践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讨论。研讨主要围绕辞赋与京都文化,地域文献中的辞赋研究,赋家及赋作的个案研究,历代赋的文献学、语言... "第十一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取得重大收获。与会的中外学者就辞赋学理论与实践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讨论。研讨主要围绕辞赋与京都文化,地域文献中的辞赋研究,赋家及赋作的个案研究,历代赋的文献学、语言学、文体学及文化学研究,赋学理论等6个方面展开,涌现出许多富有创见性的观点。会议在辞赋创作与评论方面也取得一定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学研讨会 京都 地方 家与 历代赋 学理论 创作
下载PDF
从赋序看赋家对感物兴思现象的认识
18
作者 刘伟生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67-69,106,共4页
赋序是了解赋家创作过程的重要材料。在大多数的赋序里,赋家们喜欢言及"感而作赋"的问题。有些赋序还对感物兴思的原理与过程作了具体的分析和描述;感物兴思的发展有赖于形象思维的支撑。赋体体物以客观描写为主,对感物意识... 赋序是了解赋家创作过程的重要材料。在大多数的赋序里,赋家们喜欢言及"感而作赋"的问题。有些赋序还对感物兴思的原理与过程作了具体的分析和描述;感物兴思的发展有赖于形象思维的支撑。赋体体物以客观描写为主,对感物意识与理论的发展有着促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批评 历代赋汇》 感物兴思
下载PDF
《文选》赋篇来源问题考辨
19
作者 唐普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42-49,102,共9页
《文选》是在总集的基础上再次选编作品的总集,其赋篇的来源当是以《历代赋》为蓝本。其一,从其选文的下限来看,《文选》赋类的选文范围与《历代赋》相符合;其二,奉敕注《历代赋》的周舍为昭明太子东宫高层官员,他在东宫任职的时间恰恰... 《文选》是在总集的基础上再次选编作品的总集,其赋篇的来源当是以《历代赋》为蓝本。其一,从其选文的下限来看,《文选》赋类的选文范围与《历代赋》相符合;其二,奉敕注《历代赋》的周舍为昭明太子东宫高层官员,他在东宫任职的时间恰恰是昭明太子开始从事总集编纂的时期,其对太子的影响不小;其三,从《文选》未收陶渊明《闲情赋》和张融《海赋》来看,恐怕也与《历代赋》的选赋范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 历代赋 周舍 选文范围
下载PDF
赋体文学的创作与批评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绪武 《临沂师专学报》 1991年第1期21-25,共5页
在我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赋体文学可谓源远流长。从先秦到近代,赋一直是作家们常用的文体之一。在历代正要的文学选本中,也几乎都收有大量的赋作。陈元龙的《历代赋汇》、鸿宝斋主人的《赋海大观》,更是将赋作分门别类,结为总集,使... 在我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赋体文学可谓源远流长。从先秦到近代,赋一直是作家们常用的文体之一。在历代正要的文学选本中,也几乎都收有大量的赋作。陈元龙的《历代赋汇》、鸿宝斋主人的《赋海大观》,更是将赋作分门别类,结为总集,使之成为斐然大观。伴随赋体文学的盛行,赋论应运而生。自汉及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文学 海大观 历代赋 辞人之 儒家诗教 哀二世 美刺 诗人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