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个体与普遍历史 历史主义脉络中的社会变迁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荣山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3-60,共28页
发端于18世纪的德国历史主义思想脉络中,包含着一种从历史个体到历史个体的普遍历史解释模式。这种独特的社会变迁思想是在同启蒙思想的对话中确立起来的。起先包裹在天意历史论的目的论外衣中,后来历史主义的发展逐步脱去了这层外衣,... 发端于18世纪的德国历史主义思想脉络中,包含着一种从历史个体到历史个体的普遍历史解释模式。这种独特的社会变迁思想是在同启蒙思想的对话中确立起来的。起先包裹在天意历史论的目的论外衣中,后来历史主义的发展逐步脱去了这层外衣,在解释社会学传统中演变成了一种经验科学意义上的独特社会变迁思想。随着社会理论对韦伯的去历史化,蕴含在解释社会学中的这种社会变迁思想逐渐被淹没了。有鉴于此,本文将在赫尔德以来的历史主义脉络节点中梳理这种社会变迁思想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个体 普遍历史 历史主义 社会变迁
下载PDF
从“价值自由”到“历史个体”——对韦伯社会科学学说的初步讨论 被引量:9
2
作者 田耕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4,共24页
本文通过详细考察韦伯核心的科学学说文本,认为在韦伯的科学学说中,价值的自由形态之所以不同于价值的自然正当性,是因为其必须借助科学这一“中间性的世界”来成全,因此价值的自由形态和科学作为价值与伦理的中间世界是同时出现的。从... 本文通过详细考察韦伯核心的科学学说文本,认为在韦伯的科学学说中,价值的自由形态之所以不同于价值的自然正当性,是因为其必须借助科学这一“中间性的世界”来成全,因此价值的自由形态和科学作为价值与伦理的中间世界是同时出现的。从上述社会科学面临的根本处境出发,本文接下来讨论了韦伯社会科学的第一次奠基,即将经验正当性落在了价值观念上的意涵。这一奠基致使韦伯那里“价值自由”的社会科学对种种带有“客体化”色彩的理论追求(“自然主义”和“精神化”)进行了相应的批判,从而走向了以意义问题为核心的“历史个体”与“理想类型”。这一过程的实质问题在于,意义问题更直接地放在了“人造物”上(理想类型),社会科学因此以某种二律背反的形式表明深刻的自由人格设定。这也是韦伯社会科学的第二次奠基,即人格奠基的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自由 历史个体 理想类型 社会科学
原文传递
个体历史书写中的意识形态——以电影《斗牛》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辉 《电影评介》 2011年第17期29-31,共3页
影片《斗牛》故事叙述中的人物关系及其背后所涉及的人性碰撞和意识形态争斗相对复杂,通过一个无奈生存的底层小人物视角去看待这场战争,是一个荒诞的大历史与悲壮的个体生命之间的嫁接。从总体上看,电影在个体历史书写的过程中,通过诚... 影片《斗牛》故事叙述中的人物关系及其背后所涉及的人性碰撞和意识形态争斗相对复杂,通过一个无奈生存的底层小人物视角去看待这场战争,是一个荒诞的大历史与悲壮的个体生命之间的嫁接。从总体上看,电影在个体历史书写的过程中,通过诚信价值观的建构、社会本位主义下个人价值的实现和性别策略下主流男权话语体系的维护三个方面实现了主流意识形态和传统价值观的"询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批评 个体历史书写 询唤
下载PDF
新时期乡土文学叙事:从个体历史到家族史
4
作者 皇甫风平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79-82,共4页
新时期中国文学在对农民和乡土的叙事中,显现出从个体历史叙事到家族史叙事演变的趋势,产生了类似于村史或准村史类的文本。这一演变过程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个体历史叙事到寻根文学的虚化个体历史叙事,然后到八十... 新时期中国文学在对农民和乡土的叙事中,显现出从个体历史叙事到家族史叙事演变的趋势,产生了类似于村史或准村史类的文本。这一演变过程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个体历史叙事到寻根文学的虚化个体历史叙事,然后到八十年代中期的后寻根小说热衷于乡村的"前"家族历史,再到九十年代初《白鹿原》等小说的家族史叙事,最后演变到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纪初的村史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个体历史叙事 家族史叙事
下载PDF
从个体历史叙事到家族史叙事——新时期文学村史叙事及其探源
5
作者 皇甫风平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年第10期46-48,共3页
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在对农民和乡土的叙事中,显现出由"家族"叙事向"村史"叙事演变的趋势,产生了类似于村史或准村史类的文本。村史文学的发生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从80年代初的个体历史的叙事,到寻根文学的虚化个体历... 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在对农民和乡土的叙事中,显现出由"家族"叙事向"村史"叙事演变的趋势,产生了类似于村史或准村史类的文本。村史文学的发生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从80年代初的个体历史的叙事,到寻根文学的虚化个体历史叙事,到80年代中期的后寻根小说热衷于乡村的"前"家族历史,再到90年代初《白鹿原》等的家族史叙事,最后演变到90年代末、21世纪初的村史叙事。村史叙事及其文本诞生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也意味着民间话语与民间文化的强烈的生存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史文学叙事 个体历史叙事 寻根文学
下载PDF
个体历史记忆与宏观历史叙述之间的关系——以《被掩埋的巨人》为例
6
作者 赵朋朋 王妍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2年第34期48-51,共4页
在个体历史记忆与宏观历史叙述的关系层面上,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博弈关系,同时又互相补充。本文结合历史记忆理论,以石黑一雄《被掩埋的巨人》这部小说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个体历史记忆与宏观历史叙述之间的关系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以期... 在个体历史记忆与宏观历史叙述的关系层面上,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博弈关系,同时又互相补充。本文结合历史记忆理论,以石黑一雄《被掩埋的巨人》这部小说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个体历史记忆与宏观历史叙述之间的关系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以期为相关学者解读这部小说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历史记忆 宏观历史叙述 《被掩埋的巨人》
下载PDF
个体历史经验的重构——韩东《扎根》、《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合论
7
作者 古海阳 《新余高专学报》 2010年第6期28-30,共3页
韩东的长篇小说《扎根》和《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的主体部分均取材自特殊历史时期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但它们并没有落入过往文革题材作品价值取向类型化的窠臼当中。韩东分别从历史叙事立场的确立、历史经验的呈现以及写作指向的定位三... 韩东的长篇小说《扎根》和《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的主体部分均取材自特殊历史时期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但它们并没有落入过往文革题材作品价值取向类型化的窠臼当中。韩东分别从历史叙事立场的确立、历史经验的呈现以及写作指向的定位三个方面完成了关于历史经验的重构,而这种小说写作中历史经验的重构所内蕴的精神价值值得我们深究与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东 个体历史经验 重构 《扎根》 《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
下载PDF
直义与转义:山西沁县“铜鞮吴氏人文志”的历史表述技巧 被引量:2
8
作者 杜靖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37,共10页
把书写行为作为人类学研究对象在西方知识系谱上是较晚的事情。如果将这一视角运用到文献中国观察上,则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学术想象空间。就书写对象而言,山西《铜鞮吴氏人文志》集集体表象史书写和多样性个体生命史书写于一身。就编写... 把书写行为作为人类学研究对象在西方知识系谱上是较晚的事情。如果将这一视角运用到文献中国观察上,则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学术想象空间。就书写对象而言,山西《铜鞮吴氏人文志》集集体表象史书写和多样性个体生命史书写于一身。就编写者而言,同样也投射了宗族集体心智和执笔者的心智,因而该书是作者及其所归属群体的文化自恋和时代挽歌。就叙事技巧而论,既有直义陈述又有转义陈述,因而必须动用直义阅读和转义阅读两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义陈述 转义陈述 写文化行为 集体表象史书写 个体历史与意识
下载PDF
个体言说与启蒙叙事——从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到电影《1942》 被引量:2
9
作者 沈思涵 沈嘉达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72-76,共5页
刘震云是一位有思想有行动的作家。小说《温故一九四二》被改编成电影《1942》,不仅仅是载体和主导者的转换,更多的是内蕴的流变和思想的衰减。首先,电影转换了叙事视点,由"我"转换为第三人称。小说充满了主观意味和尖锐痛感... 刘震云是一位有思想有行动的作家。小说《温故一九四二》被改编成电影《1942》,不仅仅是载体和主导者的转换,更多的是内蕴的流变和思想的衰减。首先,电影转换了叙事视点,由"我"转换为第三人称。小说充满了主观意味和尖锐痛感,是一种"民间意识"和"个体历史观",更锐利,更沉重,更荒诞。其次是人物和情节的"重新"设置。电影《1942》让我们回到传统电影的"苦大仇深"时代,回到正统路线上去。历史本身充满复杂性、多维性、不确定性,无论是要丰富历史形态,还是要警惕历史悲剧重演,我们对历史面貌的进一步探索都是必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温故一九四二》 电影《1942》 个体历史 启蒙叙事
下载PDF
形式的艺术与历史之轻重——评刘震云长篇小说《吃瓜时代的儿女们》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鹏飞 《新乡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29-34,共6页
刘震云的长篇小说《吃瓜时代的儿女们》具有广阔而独特的叙事空间,既有"乡土""都市"的现实社会空间,也有符号代码构成的虚拟网络空间。叙事空间范围扩大,使互不相干的人发生联系、交往,但依然不能消弭现代人孤独的... 刘震云的长篇小说《吃瓜时代的儿女们》具有广阔而独特的叙事空间,既有"乡土""都市"的现实社会空间,也有符号代码构成的虚拟网络空间。叙事空间范围扩大,使互不相干的人发生联系、交往,但依然不能消弭现代人孤独的生存困境。小说在现实与网络、真实与虚幻间达到一种反讽、荒诞和间离的叙事效果,构成小说前言多于正文的独特文本结构。前言部分书写鲜活的个人生活史,在附录中呈现被网络语言挤压的干瘪空洞的符号,体现出刘震云对个人生活史沉入当代历史的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震云 荒诞 说话 个体历史
下载PDF
韦伯思想在中国 被引量:7
11
作者 苏国勋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8-80,共13页
马克斯·韦伯很早就被引入中国,但其影响力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显现。韦伯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同中国社会变迁以及社会学崛起的进程相一致。中国的社会学一方面需要从韦伯的论述中汲取其弥合行动与结构、唯物与唯心二元对立的成果... 马克斯·韦伯很早就被引入中国,但其影响力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显现。韦伯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同中国社会变迁以及社会学崛起的进程相一致。中国的社会学一方面需要从韦伯的论述中汲取其弥合行动与结构、唯物与唯心二元对立的成果,彰显其多元因果分析的论述路径;另一方面则要基于中国的文化语境对其《儒教与道教》所阐发的若干基本观点,如儒教与清教的可比性、理想类型运用之得失以及普遍历史与历史个体之关系,进行深刻反思。唯其如此,才能借助韦伯之论述推进我们自己的“文化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斯·韦伯 儒教与道教 普遍历史 历史个体
下载PDF
基于双重更新策略的粒子群算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锦 高浩 +1 位作者 胡海东 王保云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4-88,共5页
粒子群算法由于其简单易实现以及快速寻优的特点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但却存在着在搜索过程中无法跳出局部最小点的缺陷。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重更新策略粒子群算法。当群体的聚集度达到设定的条件时,首先在具有较差成绩的个体历史... 粒子群算法由于其简单易实现以及快速寻优的特点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但却存在着在搜索过程中无法跳出局部最小点的缺陷。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重更新策略粒子群算法。当群体的聚集度达到设定的条件时,首先在具有较差成绩的个体历史最优解(personal best,pbest)中任意选择一个更新,使它具有在全局范围内进行搜索的能力,同时从获得较好成绩的pbest中选择一个,在它和全局最优位置之间进行局部搜索,从而引导个体向有价值的区域寻优。标准测试函数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提高了粒子的全局搜索能力,同时提升了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因此可以应用在实际生产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算法 全局搜索 个体历史最优 收敛速度
下载PDF
自我记忆的“错误”和“歪曲” 被引量:1
13
作者 汪新建 刘硕晗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9-151,共3页
 人们关于自我的记忆经常会发生“错误”和“歪曲”,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三:其一是“压抑”,其二是“肯定性的错觉”, 其三是“个体历史建构和保持”。它们是人们进行心理防卫的方式,其目的是使自我保持一种积极的、具有一致性和...  人们关于自我的记忆经常会发生“错误”和“歪曲”,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三:其一是“压抑”,其二是“肯定性的错觉”, 其三是“个体历史建构和保持”。它们是人们进行心理防卫的方式,其目的是使自我保持一种积极的、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的状 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记忆 肯定性 错觉 个体历史 心理学
下载PDF
郭小川50年代诗歌探索的知识分子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德生 田小军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3期50-53,共4页
一直被认为是“战士诗人”的郭小川,在50年代中后期的诗歌探索中却以“独特而新颖”的创见,表明了一个知识分子诗人个性的坚持和主体意识的觉醒,揭示了一代知识分子在投身革命过程中的复杂情感和思想矛盾,显示了个人与时代冲突独特的知... 一直被认为是“战士诗人”的郭小川,在50年代中后期的诗歌探索中却以“独特而新颖”的创见,表明了一个知识分子诗人个性的坚持和主体意识的觉醒,揭示了一代知识分子在投身革命过程中的复杂情感和思想矛盾,显示了个人与时代冲突独特的知识分子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困惑 诗歌探索 个体历史 知识分子
下载PDF
跟随策略蜂群算法在电力经济调度中的研究
15
作者 宋锦 高浩 王保云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9-94,共6页
蜂群算法自提出以来由于其良好的全局搜索能力一直受到广泛的注意,但相对于其他群体算法来看,传统的蜂群算法存在着收敛速度慢的缺陷。文中借鉴粒子群算法的迭代公式,在跟随蜂迭代公式引入一种新的策略,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gbest更新策... 蜂群算法自提出以来由于其良好的全局搜索能力一直受到广泛的注意,但相对于其他群体算法来看,传统的蜂群算法存在着收敛速度慢的缺陷。文中借鉴粒子群算法的迭代公式,在跟随蜂迭代公式引入一种新的策略,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gbest更新策略蜂群算法。当群体的迭代度达到设定的条件时,对跟随蜂使用一种全新的迭代公式,使它能够以一个整体获得更多的在gbest附近进行局部搜索的机会。标准测试函数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有效保证全局搜索能力的前提条件下,提升了算法的是收敛速度。针对电力系统的动态经济调度问题,改进以后的蜂群算法获得了较优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群算法 动态经济调度 全局搜索 个体历史最优 收敛速度
下载PDF
儒家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的重要源泉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美丰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63-67,共5页
传统文化在经济伦理中有重要地位 ,经济伦理需要从非经济思想中汲取营养 ,它是历史个体性。改造转向是儒家思想起现代作用的预设前提。义利关系是儒家切入经济活动的关注点 ,它窥见了经济活动中经济和伦理的矛盾背悖 ,是审慎的和有忧患... 传统文化在经济伦理中有重要地位 ,经济伦理需要从非经济思想中汲取营养 ,它是历史个体性。改造转向是儒家思想起现代作用的预设前提。义利关系是儒家切入经济活动的关注点 ,它窥见了经济活动中经济和伦理的矛盾背悖 ,是审慎的和有忧患意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伦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历史个体 义利关系 儒家
下载PDF
二战中核武器的使用与反思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亚强 《丝绸之路》 2013年第4期58-59,共2页
二战中核武器的使用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但是世人不应忽视的是在战争状态中各方显示出的无序与混乱、宣传仇恨并付诸报复,无论是战时还是战后,战败国的国民可能更难得到相对充分的关注、尊重和理解,因此本文尝试通过介绍广岛原子弹爆炸后... 二战中核武器的使用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但是世人不应忽视的是在战争状态中各方显示出的无序与混乱、宣传仇恨并付诸报复,无论是战时还是战后,战败国的国民可能更难得到相对充分的关注、尊重和理解,因此本文尝试通过介绍广岛原子弹爆炸后的严重破坏给广岛及日本人的伤害,思考如何看待历史中的个体,让处在历史中的个体得到更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战 核武器的使用 广岛 历史中的个体
下载PDF
动态反向搜索更新位置的改进灰狼优化算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梦璐 李连忠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86-96,共11页
针对灰狼优化算法(GWO)后期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一种动态反向搜索更新位置的改进灰狼优化算法(DAGWO)。该算法在原始的位置更新公式中引入个体历史最优位置引导策略,以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同时,引入反向搜索因子,该... 针对灰狼优化算法(GWO)后期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一种动态反向搜索更新位置的改进灰狼优化算法(DAGWO)。该算法在原始的位置更新公式中引入个体历史最优位置引导策略,以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同时,引入反向搜索因子,该因子依据种群早熟判别指标动态调节自身取值,在算法陷入局部极值时令灰狼个体向整个种群中最差个体方向进行反向搜索,以提高种群跳出局部极值的能力。此外,构造了一种新型局部扰动的非线性收敛因子a,以平衡算法的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对20个经典测试函数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求解精度、收敛速度和算法的稳定性上,DAGWO算法与标准智能优化算法和其他相关改进算法相比更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灰狼优化算法 个体历史最优位置 早熟判别指标 反向搜索因子 beta随机调整数
下载PDF
个体历史重构--论《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的非自然叙事 被引量:3
19
作者 尚广辉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7-144,共8页
《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是美国作家朱诺·迪亚斯问鼎普利策小说奖的一部力作。小说以非自然的叙述声音、逻辑上不可能的事件及场景、本体模糊的历史等非自然叙事技巧,颠覆了独裁者的官方历史,填补了历史空白,书写了... 《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是美国作家朱诺·迪亚斯问鼎普利策小说奖的一部力作。小说以非自然的叙述声音、逻辑上不可能的事件及场景、本体模糊的历史等非自然叙事技巧,颠覆了独裁者的官方历史,填补了历史空白,书写了普通多米尼加人的个体创伤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 朱诺·迪亚斯 非自然叙事 个体创伤历史
原文传递
以人观物与透物见人——《何以中国》中联结个人命运与历史脉搏的考古事例
20
作者 赵雪波 刘利利 李兆兴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2-55,共4页
纪录片《何以中国》用一系列考古实例探讨了物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反复运用“以人观物”与“透物见人”的手法,为现代人揭示了考古显示的古代社会结构、文化交流和个人生活等历史形态,帮观众深入理解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在维持、传... 纪录片《何以中国》用一系列考古实例探讨了物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反复运用“以人观物”与“透物见人”的手法,为现代人揭示了考古显示的古代社会结构、文化交流和个人生活等历史形态,帮观众深入理解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在维持、传递不灭的文明之火中的核心作用。在对历史的双向阐释中,纪录片清晰地展现出了考古学在现代历史研究中的价值,将个人命运与历史的宏大脉搏关联起来。《何以中国》的制作不仅是一次文化的展示,也是对“考古写史”方法的一次全面实践。以考古学为基础,通过文物透视历史,充分体现“人”与“物”互见的研究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 《何以中国》 物质文化 个体历史 文化连续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