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三家巷》历史争议的几个问题
1
作者 宋剑华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91,共9页
从审美的角度、受欢迎的程度看欧阳山的小说《三家巷》,其并不亚于经典的“三红一创、青山保林”作品。特别是对于广州人民而言,他们由衷地喜爱这部地域性与革命性完美结合的红色小说。《三家巷》1959年8月3日开始在《羊城晚报·花... 从审美的角度、受欢迎的程度看欧阳山的小说《三家巷》,其并不亚于经典的“三红一创、青山保林”作品。特别是对于广州人民而言,他们由衷地喜爱这部地域性与革命性完美结合的红色小说。《三家巷》1959年8月3日开始在《羊城晚报·花地》连载,“每天下午3点左右当《羊城晚报》出报了,广州的街头巷尾广大读者争相购买晚报,首先打开二版以先看《花地》副刊连载的小说《三家巷》为快”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家巷》 羊城晚报 《羊城晚报》 历史争议 副刊 地域性 完美结合
下载PDF
课程改革的历史争议与变革趋势
2
作者 刘辉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31-132,共2页
课程改革一直处在多方争议和不同发展趋势的博弈中。文章梳理了课程改革的历史争议主流,包括课程概念争议和课程改革边界争议。争议是一种探究的开始,把握课程的基础研究、课程的个性化、课程的主动化、课程的综合化、课程评价科学化、... 课程改革一直处在多方争议和不同发展趋势的博弈中。文章梳理了课程改革的历史争议主流,包括课程概念争议和课程改革边界争议。争议是一种探究的开始,把握课程的基础研究、课程的个性化、课程的主动化、课程的综合化、课程评价科学化、课程国际化和生态化等趋势是保障课程改革的延续性及方向性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历史争议 变革趋势
下载PDF
基于口述史辨析互联网诞生的五大历史争议
3
作者 金文恺 彭筱军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2期80-88,共9页
诞生于50年前的阿帕网——互联网的前身,可以说是20世纪最深远改变人类文明的发明之一。互联网口述历史(OHI)项目组通过连续12年访问全球470余人次的互联网先驱,不断走入历史深处,结合第一手的口述历史资料,梳理互联网诞生的5个激烈争... 诞生于50年前的阿帕网——互联网的前身,可以说是20世纪最深远改变人类文明的发明之一。互联网口述历史(OHI)项目组通过连续12年访问全球470余人次的互联网先驱,不断走入历史深处,结合第一手的口述历史资料,梳理互联网诞生的5个激烈争议。互联网先驱们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各执一词,甚至针锋相对。其实争议本身并不重要,丝毫不影响这些互联网先驱们各自的贡献和伟大,通过各自的角度引发的争议,不仅体现了Sayre法则,也符合开放、自由的互联网精神,更能让我们清晰了解很多历史细节和背后的故事,进一步理清当年互联网创始时的生动往事。总结这些争议,不是为了辩是非,而是通过系统解析这些争议,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互联网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网络社会 Sayre法则 历史争议
下载PDF
隋炀帝与大运河:历史争议中的功与过
4
作者 刘德增 《春秋》 2024年第1期39-44,共6页
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西湖街道司徒村曹庄的“蜀冈西峰”,村民俗称“后头山”,山不高,海拔仅有24.7米,因为是赏梅的好去处而小有名气。后头山的顶部是一个方形土墩,2012年12月,一个房地产建设项目在此施工,发现了一些古朴的青砖。
关键词 隋炀帝 大运河 历史争议 房地产建设项目 扬州市邗江区 功与过 司徒
原文传递
统一后德国的身份认同与大屠杀历史争议--1996年的“戈德哈根之争” 被引量:18
5
作者 孟钟捷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5-68,159,共14页
1996年,美国学者戈德哈根出版《希特勒的志愿行刑者:普通德国人与大屠杀》一书,结果在德国引起了一场有关大屠杀的历史争议。这场"戈德哈根之争"历时一年之久,前后经历四个阶段,体现出来势凶猛、迂回往复、公开透明、左右合... 1996年,美国学者戈德哈根出版《希特勒的志愿行刑者:普通德国人与大屠杀》一书,结果在德国引起了一场有关大屠杀的历史争议。这场"戈德哈根之争"历时一年之久,前后经历四个阶段,体现出来势凶猛、迂回往复、公开透明、左右合流与反思同步的特点。这场历史争议是一系列冲突的集合,拥有复杂多面的特性,但其核心指向统一后德国的身份认同困境。无法摆脱的纳粹阴影始终撩拨着每个德国人的敏感神经,他们试图在国家统一后寻求塑造历史神话的新契机,却不料再次被迫面对"沉重的过去"。但在身份认同问题上非此即彼的逻辑假设却造成这场争议几乎陷入无解的吊诡之中。这场"戈德哈根之争"没有胜利者,但为各民族面对自己历史上的污点问题,留下了足以参鉴的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戈德哈根之争 大屠杀研究 身份认同 历史争议
原文传递
关于骊靬历史的动态考察
6
作者 唐相龙 曹雪 《城市学刊》 2018年第1期1-7,共7页
骊靬隶属于甘肃省永昌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德效骞认为"骊靬县是为罗马战俘而设",从国内外对于骊靬历史的研究文献,以及对骊靬县名由来、地域划分、设县年代等历史要点来,认为"骊靬即是安置罗马战俘之城"和"... 骊靬隶属于甘肃省永昌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德效骞认为"骊靬县是为罗马战俘而设",从国内外对于骊靬历史的研究文献,以及对骊靬县名由来、地域划分、设县年代等历史要点来,认为"骊靬即是安置罗马战俘之城"和"骊靬与罗马战俘无关"是目前学术界分歧最大的争论焦点。为了进一步澄清骊靬真相,一些学者则另辟蹊径,从"生物遗传学"、"体质人类学"和"考古学"等多视角多学科展开实证考察,但其研究结论仍然存在诸多质疑的观点。当前,对骊靬的研究重点则集中在骊靬文化包容性、艺术性和骊靬旅游开发等几个方面。因此,关于骊靬历史研究仍处于不断的完善和深化之中,今后需要对骊靬历史文化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入分析,才能全面提升关于骊靬历史文化的学术研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骊靬 古罗马战俘 历史争议 古城文化
下载PDF
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之辨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妮娜 《陇东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69-72,共4页
文章从关键期假设提出后引发的争议出发,从新的视角探究二语学习是否存在关键期,通过分析,得出关键期假设成立的结论,进而肯定我国目前从小学低年级开设英语课的教育政策。最后,提出在低年级开设英语课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关键期假设 历史争议 语言本身 母语影响 情感
下载PDF
国外黑色旅游研究综述 被引量:46
8
作者 申健健 喻学才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2-96,共5页
黑色旅游是近年来国外,特别是欧美地区旅游学界新兴的热点研究领域,也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领域。文章对国外有关黑色旅游的文献进行梳理,认为黑色旅游的概念界定、黑色旅游者行为特征、黑色旅游展示和历史原真性的争议、黑色旅游的影响是... 黑色旅游是近年来国外,特别是欧美地区旅游学界新兴的热点研究领域,也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领域。文章对国外有关黑色旅游的文献进行梳理,认为黑色旅游的概念界定、黑色旅游者行为特征、黑色旅游展示和历史原真性的争议、黑色旅游的影响是国外黑色旅游研究的4大主题,并对每一个主题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旅游 黑色旅游者行为特征 黑色旅游展示和历史原真性的争议 黑色旅游的影响
下载PDF
器物的力量,讲述的力量——莱斯特大学Viv Golding教授访谈录
9
作者 刘洋 《中国博物馆》 2017年第3期16-18,共3页
2017年"国际博物馆日"以"博物馆与有争议的历史:博物馆讲述难以言说的历史"为主题,该主题侧重于博物馆如何面对争议性历史,让博物馆成为促进人与人之间和平关系的枢纽。英国莱斯特大学博物馆学教授Viv Golding通过... 2017年"国际博物馆日"以"博物馆与有争议的历史:博物馆讲述难以言说的历史"为主题,该主题侧重于博物馆如何面对争议性历史,让博物馆成为促进人与人之间和平关系的枢纽。英国莱斯特大学博物馆学教授Viv Golding通过博物馆对于争议性历史的态度、讲述,强调了在争议性历史的认知和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合作态度,在实践中解放思想,展现了博物馆在挖掘争议性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上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争议历史 器物的力量 对话与合作
下载PDF
“儿童画考级”世纪之争的历史辨析
10
作者 伍翔南 《少儿美术》 2014年第7期6-8,共3页
自1989年以来,我国的“美术考级”兴起已二十年有余,其间,教育界对“考级”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展开的讨论从未间断。而1999年至2001年间,针对“儿童画考级”的白热化争论正是本文研究的“世纪之争”。本文以“儿童画考级”的世纪之争... 自1989年以来,我国的“美术考级”兴起已二十年有余,其间,教育界对“考级”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展开的讨论从未间断。而1999年至2001年间,针对“儿童画考级”的白热化争论正是本文研究的“世纪之争”。本文以“儿童画考级”的世纪之争为研究对象,用罗恩菲德、卢梭、乌居昭美等教育家的教育观对争论双方主要论点进行剖析,并对照教育部文件、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展开“考级”与各方面历史关系的辨析,试图得出“儿童画考级”是否值得提倡这一问题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画考级 历史争议 观点辨析
原文传递
读者荐书
11
《书城》 2020年第10期F0004-F0004,共1页
《华夏边缘》王明珂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本书初版至今已逾二十年,其采用边缘与多元视角来反思过去的"典范历史",揭示历史表象下的本相,提倡一种更具包容和理解的历史写作,以弥合历史争议背后的认同差异,为后来的研究者... 《华夏边缘》王明珂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本书初版至今已逾二十年,其采用边缘与多元视角来反思过去的"典范历史",揭示历史表象下的本相,提倡一种更具包容和理解的历史写作,以弥合历史争议背后的认同差异,为后来的研究者示范了如何结合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生态学的概念与方法来进行历史研究,对当下社会而言,仍旧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人民出版社 多元视角 历史写作 文化人类学 王明珂 生态学 历史争议 认同差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