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萨特“历史人学”中的异化概念 被引量:2
1
作者 彭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5期18-23,55,共7页
本文解构了“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萨特的异化概念,探寻了其异化概念的逻辑前提、理论指向及其在“历史人学”中的地位。文章认为,萨特的异化论是一种抽象的、先验的、含混的和悲观的异化论,是霍布斯的人——人关系观和社会达尔文... 本文解构了“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萨特的异化概念,探寻了其异化概念的逻辑前提、理论指向及其在“历史人学”中的地位。文章认为,萨特的异化论是一种抽象的、先验的、含混的和悲观的异化论,是霍布斯的人——人关系观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现代翻版,它同马克思的历史观是正相冲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 匮乏 历史人学 个人实践 实践-惰性
下载PDF
论历史人学的建构
2
作者 郭汉民 袁洪亮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5-9,共5页
市场经济社会的个体主体性原则和目前我们国家个体主体性建设落后的现实及其复杂性 ,要求我们以一种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我们的哲学和史学研究 ,这是我国近年来人学研究兴起的根本原因。目前我国的人学研究基本上局限在哲学领域 ,属于哲学... 市场经济社会的个体主体性原则和目前我们国家个体主体性建设落后的现实及其复杂性 ,要求我们以一种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我们的哲学和史学研究 ,这是我国近年来人学研究兴起的根本原因。目前我国的人学研究基本上局限在哲学领域 ,属于哲学人学 ,它首倡加强对个体人的研究 ,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 ,但其学科的局限性使它无法继续深入到人学研究的核心层次———对人的一般发展规律的历史考察。而人学的历史化 ,将克服哲学人学的局限性 ,有效摆脱史学本身的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个体主体性 哲学人生 局限性 历史人学 学科建构 个体人 主体地位 人学研究
下载PDF
萨特历史人学建构的实践维度
3
作者 刘林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8年第4期112-116,共5页
萨特不满意同时代的一些马克思主义者使历史唯物主义成为历史决定论的观点,他将其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重新思考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确立了历史人学的思想,并将实践作为历史人学的基础,突出了人类实践的重要地位。但是,他所... 萨特不满意同时代的一些马克思主义者使历史唯物主义成为历史决定论的观点,他将其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重新思考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确立了历史人学的思想,并将实践作为历史人学的基础,突出了人类实践的重要地位。但是,他所理解的实践是个体的实践,他所理解的实践活动下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对立的。因此,萨特并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思想的全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特 历史人学 个体实践
下载PDF
萨特“历史人学”思维发端探寻
4
作者 彭建渝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75-79,共5页
萨特“历史人学”思维发端探寻□彭建渝“历史人学”是萨特在他的第二部哲学大作《辩证理性批判》中所企图完成的人学理论新建构,这种人学新理论不再基于一种纯粹的哲学本体论,而是基于具体的社会历史情景中的人的实践。探讨萨特“历... 萨特“历史人学”思维发端探寻□彭建渝“历史人学”是萨特在他的第二部哲学大作《辩证理性批判》中所企图完成的人学理论新建构,这种人学新理论不再基于一种纯粹的哲学本体论,而是基于具体的社会历史情景中的人的实践。探讨萨特“历史人学”的出发点,寻找其思维发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人学 现代马克思主义 存在主义 可还原性 马克思恩格斯 《辩证理性批判》 人学空场” 历史唯物主义 克尔凯郭尔 特殊性
下载PDF
论人学和历史学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5
作者 袁洪亮 《岭南学刊》 CSSCI 2009年第1期81-84,120,共5页
市场经济社会的个体主体性原则和目前我们国家个体主体性建设落后的现实及其复杂性要求我们以一种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我们的哲学和史学研究,这是我国近年来人学研究兴起的根本原因。目前我国的人学研究基本上局限在哲学领域,属于哲学人学... 市场经济社会的个体主体性原则和目前我们国家个体主体性建设落后的现实及其复杂性要求我们以一种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我们的哲学和史学研究,这是我国近年来人学研究兴起的根本原因。目前我国的人学研究基本上局限在哲学领域,属于哲学人学。它首倡加强对个体人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但其学科的局限性使它无法继续深入到人学研究的核心层次——对人的一般发展规律的历史考察。而人学的历史化既克服了哲学人学的局限性,又能有效摆脱史学本身的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人学 哲学人学 历史人学
下载PDF
论人学研究的历史化趋向
6
作者 袁洪亮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34-37,共4页
市场经济社会的个体主体性原则和目前我们国家个体主体性建设落后的现实及其复杂性要求我们以一种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我们的哲学和史学研究 ,这是我国近年来人学研究兴起的根本原因。目前我国的人学研究基本上局限在哲学领域 ,属于哲学人... 市场经济社会的个体主体性原则和目前我们国家个体主体性建设落后的现实及其复杂性要求我们以一种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我们的哲学和史学研究 ,这是我国近年来人学研究兴起的根本原因。目前我国的人学研究基本上局限在哲学领域 ,属于哲学人学 ,它首倡加强对个体人的研究 ,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 ,但其学科的局限性使它无法继续深入到人学研究的核心层次———对人的一般发展规律的历史考察。而人学的历史化既克服了哲学人学的局限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个性主体性 哲学人学 局限性 历史人学 人学研究
下载PDF
萨特“历史人学”思维发端探寻
7
作者 彭建渝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1997年第3期87-92,共6页
萨特“历史人学”思维发端探寻彭建渝“历史人学”是萨特在《辩证理性批判》中企图完成的人学理论新建构,这种人学新理论不再基于一种纯粹的哲学本体论,而是基于具体的社会历史情景中的人的实践。探讨萨特“历史人学”的出发点,寻找... 萨特“历史人学”思维发端探寻彭建渝“历史人学”是萨特在《辩证理性批判》中企图完成的人学理论新建构,这种人学新理论不再基于一种纯粹的哲学本体论,而是基于具体的社会历史情景中的人的实践。探讨萨特“历史人学”的出发点,寻找其思维发端,是本文关注的中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人学 现代马克思主义 存在主义 可还原性 人学空场” 《辩证理性批判》 马克思恩格斯 历史唯物主义 特殊性 讯问者
原文传递
全面小康社会的人学历史观底蕴
8
作者 蒋国林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8-11,共4页
马克思的人学历史观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的互相推进是历史的生成机制。社会历史的发展,由于人的发展程度的不同而区分为人的依赖关系的社会、物的依赖关系的社会和自由人联合体社会,这三种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是由人的发展... 马克思的人学历史观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的互相推进是历史的生成机制。社会历史的发展,由于人的发展程度的不同而区分为人的依赖关系的社会、物的依赖关系的社会和自由人联合体社会,这三种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是由人的发展史所建构起来的社会发展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历史观的基本精神,用以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策体系和目标安排,并构成这一目标的人学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学历史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全面小康社会
下载PDF
萨特人学历史观的实质
9
作者 王冰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51-53,共3页
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萨特的人学历史观进行评析 ,旨在揭示萨特人学历史观的实质 :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 。
关键词 萨特 人学历史 历史决定论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 唯心史观 法国
下载PDF
试探萨特的人学历史观
10
作者 王冰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4-6,12,共4页
本文探索性地剖析了萨特人学历史观的形成、主要内容和实质 。
关键词 萨特 人学历史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萨特人学思想的逻辑建构与递变
11
作者 钟小石 《襄樊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16-19,共4页
萨特的人学是与马克思主义相对应而提出来的具体的理论形态 ,并经历了从人学本体论到人学的困惑与转折再到历史人学三大步骤。萨特的历史人学缘起于填补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空场” ,构建方法是其所谓的“人学辩证法” 。
关键词 萨特 人类 历史人学
下载PDF
评萨特的“人学空场论” 被引量:2
12
作者 赖相桓 《学术研究》 1984年第5期54-57,共4页
萨特在《辩证理性批判》等著作中,一方面承认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另一方面又认为这种哲学是一种存在主义的人学。他认为,马克思主义者早就把人“丢掉”、“抛弃”或“消溶”了,“马克思主义今天是个无人地带”,①出现... 萨特在《辩证理性批判》等著作中,一方面承认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另一方面又认为这种哲学是一种存在主义的人学。他认为,马克思主义者早就把人“丢掉”、“抛弃”或“消溶”了,“马克思主义今天是个无人地带”,①出现了“人学的空场”,②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失去了生命力。只有用存在主义的人学来“补充”、“纠正”马克思主义,才能“医治”马克思主义的“贫血症”。这就是萨特宣扬的“人学空场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者 存在主义 人学空场 萨特 社会关系 唯物史观 历史人学 人类社会 社会历史发展 辩证法
下载PDF
论马克思的劳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被引量:18
13
作者 宫敬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27,共19页
通行哲学教科书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表述似乎已成定论,然而检视马克思文献特别是政治经济学文献便可明了,这些表述有缺陷,大量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内容没有得到表示存在的机会。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应命名为劳动历史唯物主义理... 通行哲学教科书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表述似乎已成定论,然而检视马克思文献特别是政治经济学文献便可明了,这些表述有缺陷,大量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内容没有得到表示存在的机会。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应命名为劳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内容包括: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劳动哲学本体论、人学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工艺学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围绕如何认识社会历史问题而展开,结果具有方法论性质。劳动哲学本体论是马克思思想整体的哲学基础,在哲学史上独树一帜,完成了哲学本体论思想史中的革命且大功告成。人学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以劳动为本体来看待人及其历史,就人论人地理解马克思人道主义理论是错误的。工艺学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研究劳动的技术基础和组织基础,是马克思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工艺特点的理论成果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历史唯物主义 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 劳动哲学本体论 人学历史唯物主义 工艺学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PDF
从非理性视角看萨特对马克思主义的“补充” 被引量:2
14
作者 冯桂锋 《南方论刊》 2009年第3期42-43,共2页
萨特的存在主义强调人的自为性,追求人的自由,带有浓厚的非理性主义气息。萨特认为马克思主义存在"人学空场",企图用存在主义"补充"马克思主义。他主张用"存在第一性原理"代替"物质第一性原理"... 萨特的存在主义强调人的自为性,追求人的自由,带有浓厚的非理性主义气息。萨特认为马克思主义存在"人学空场",企图用存在主义"补充"马克思主义。他主张用"存在第一性原理"代替"物质第一性原理";用内省体验式的认识论取代能动的反映论;用非理性意识活动的人学辩证法代替唯物辩证法;用以"匮乏"为发展动力的"历史人学"代替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不存在"人学空场"。当萨特把脱离生产方式的人的非理性主观因素当作历史发展的绝对基础时,就注定了他"补充"马克思主义这一梦想的破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理性 个人实践 历史人学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评萨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补充”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宁 《中州学刊》 1982年第4期13-18,共6页
萨特是法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存在主义者都以人道主义自居,而萨特则更以马克思主义者自诩。一九五七年后,他著书立说,声称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很“接近”,并认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的“会合”,必须用存在主义去“补充... 萨特是法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存在主义者都以人道主义自居,而萨特则更以马克思主义者自诩。一九五七年后,他著书立说,声称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很“接近”,并认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的“会合”,必须用存在主义去“补充”马克思主义,只有这样,才会使马克思主义获得“重生”。萨特肆意歪曲马克思主义,抹煞马克思主义的革命人道主义内容,说什么马克思主义存在着一个“人学的空场”,“马克思主义今天是无人地带”,(《给伽罗弟的一封信》)因而造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贫血症”。他认为,正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的这种缺欠,所以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了,它已经“不再同历史一道生活下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落后于实践了,它典型概念的实在内容“是一些过时的知识”。(《辩证理性批判》)他主张只有把消失了的人恢复起来,把“主观性”的因素加入现代马克思主义之中去,才能“补救”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所以能担负这一重任,因为它重新肯定了人的实在性。存在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的一块“飞地”。萨特的这些观点,在西方舆论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有人认为这是西方思想史上发生的一次由黑格尔、特别是马克思开始的“决定性变革”,是为各种人道主义的“一切形式的集体化奠定了基础”。近几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人学辩证法 历史人学 个人实践 个人存在 贫血症 “自为” 辩证理性批判 历史决定论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与人学学科建设——兼介绍《人学理论与历史》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楠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7-91,共5页
马克思主义包括人道主义,但不等于或归结为人道主义。用抽象的异化理论来解释社会历史和实现是与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背离的。马克思主义应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看待各种人道主义理论。人学既然是一门学科,就应该作为一门科学来建设。必须... 马克思主义包括人道主义,但不等于或归结为人道主义。用抽象的异化理论来解释社会历史和实现是与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背离的。马克思主义应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看待各种人道主义理论。人学既然是一门学科,就应该作为一门科学来建设。必须把人学和人的科学区分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道主义 人学学科 人学理论与历史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剖析
17
作者 严公宝 吴健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1期1-6,共6页
近几年来,在学术理论领域,“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一再沉渣泛起,充斥在国内外的“自由市场”。例如西方有些学者为了反对和否定马克思主义,企图用“科技史观”、“历史人学”取代唯物史观,用“知识价值论”、“科技价值论”取代“劳动价... 近几年来,在学术理论领域,“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一再沉渣泛起,充斥在国内外的“自由市场”。例如西方有些学者为了反对和否定马克思主义,企图用“科技史观”、“历史人学”取代唯物史观,用“知识价值论”、“科技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用“经理阶层主体说”取代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学说,用“后工业社会论”、“社会趋同论”取代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转变为更高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论断,等等。迎合着西方一些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围剿,在国内也掀起了一股反对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逆流。他们四方鼓噪、八面进攻,恶毒攻击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已经“失效”、已经“死亡”。马克思主义是否已经过时?它究竟还是不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它在当代的命运如何?它是否仍然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变革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它还有没有生命力?这些都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密切关注的问题,也是中国当代大学生十分关心的问题。面对国内外种种围剿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和反动言行,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高举马克思主义革命的批判的旗帜,给予坚决有力的反驳和回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者 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制度 时代精神 社会形态 唯物史观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 科技史观 资本主义社会 历史人学
下载PDF
An Anthropology of Historic Foods in Japan, China and Korea
18
作者 Bok-rae Kim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8年第3期112-120,共9页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subjects: Japanese Genghis Khan, Chinese tofu and Korean bibimbap (mixed rice with vegetables). It will be a cross-cultural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historic foods among three co...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subjects: Japanese Genghis Khan, Chinese tofu and Korean bibimbap (mixed rice with vegetables). It will be a cross-cultural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historic foods among three countries (Japan, China, and Korea), in relation to national culinary ident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panese Genghis Khan Chinese tofu Korean bibimbap anthropology of food historic food
下载PDF
Religious Experiences of Life After Death in Buha and Unyamwezi Cosmologies, Western Tanzania
19
作者 Salvatory Stephen Nyanto 《History Research》 2016年第2期80-100,共21页
Ideas of life after death dominate African religious practices in the societies. The people of Buha and Unyamwezi in Western Tanzania maintained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departed ancestors to address issues arising f... Ideas of life after death dominate African religious practices in the societies. The people of Buha and Unyamwezi in Western Tanzania maintained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departed ancestors to address issues arising from the living members of the family, clan and the society at large. With exception of theologians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ists, ideas on life after death have not attracted attention of African historians. In this paper I envisage the ideas of life after death 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using Buha and Unyamwezi as illustrative cases. I argue that issues of life after death are historically grounded and involve the interplay of natural and human-induced forces. This study relies on both archival and oral sources that I collected between 2011 and 2012. I employ a comparative approach to provide an account of how issues on life after death have had impacts on the lives of the people in Western Tanzan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e after death Buha Unyamwezi
下载PDF
The Discussion on the Experience Contact about Innernal and External Morality of Law
20
作者 Wei Siy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5年第5期8-10,共3页
AFuller makes the morality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f morality in the book "The Morality of Law" . One group is the desiderative morality and compulsory morality, and other group is innernal and external morality... AFuller makes the morality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f morality in the book "The Morality of Law" . One group is the desiderative morality and compulsory morality, and other group is innernal and external morality of law. The desiderative morality is the good morality with life, excellent morality and the morality which can make human' s power be fully realized. The author makes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ernal morality and external morality be explained that there is experience contact about innernal and external morality of law. The explanation about this kind of experience relationship conforms with the position of the sociology of law which is definited by Fuller in law. In addition, seen from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human, this kind of explanation not only conforms with the demand of human practice but also conforms with the reality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also some significance which can be reference for us to discuss how to conduct the law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nemal Morality External Morality Desiderative Morality Compulsory Moralit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