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仪式礼貌视域下晚清奏折道歉语研究
1
作者 卢加伟 孙莉雯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24年第1期122-134,共13页
本研究以曾国藩的奏折为语料,基于Kádár的仪式礼貌理论,从历史语用学视角探究晚清奏疏道歉言语行为的仪式化表达、语用策略及权利义务关系内涵。研究发现,晚清臣子以固定的体例和词句实现仪式框架下的规约道歉表达,或在直接... 本研究以曾国藩的奏折为语料,基于Kádár的仪式礼貌理论,从历史语用学视角探究晚清奏疏道歉言语行为的仪式化表达、语用策略及权利义务关系内涵。研究发现,晚清臣子以固定的体例和词句实现仪式框架下的规约道歉表达,或在直接向皇帝道歉的同时,基于直陈过失、自我贬损和情感抒发等策略,使用直接道歉、维护面子等手段实现非规约性表达。晚清道歉语具备等级性、目的性和责任性的特征。利用这两种仪式化言语表达方式,晚清道歉语作用于仪式群体道德秩序的感知与修复,构建君臣间道德秩序。本研究丰富了历史仪式礼貌的语料范围,同时为从语言学角度探讨晚清君臣关系提供了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语用学 历史仪式礼貌 道歉语 奏折 晚清
下载PDF
历史仪式礼貌视阈下民国女性致友人书中请求言语行为研究
2
作者 张黎 刘风光 DanielKadar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23年第1期146-160,共15页
本研究基于历史仪式礼貌理论,以民国女性文人的友书为语料,考察民国女性致友人书中仪式请求言语行为的实现方式、语用策略及仪式礼貌特征。研究发现:民国女性致友人书中的仪式请求言语行为采用祈使、建议等规约性直陈表达策略,以及询问... 本研究基于历史仪式礼貌理论,以民国女性文人的友书为语料,考察民国女性致友人书中仪式请求言语行为的实现方式、语用策略及仪式礼貌特征。研究发现:民国女性致友人书中的仪式请求言语行为采用祈使、建议等规约性直陈表达策略,以及询问、后辅助行为语等规约性间接表达策略和主观暗示的非规约性间接表达策略,具有形式化、规约化和反复性特征,其强主观交际策略表明仪式性直接指令的自我立场突出,仪式性间接指令兼具强主观性和委婉性,体现民国女性文人群体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和道德秩序。本研究验证了历史仪式礼貌理论对请求言语行为在民国女性书信分析中的阐释力,同时为女性话语研究提供新的思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仪式礼貌 请求言语行为 民国女性书信
下载PDF
历史仪式礼貌视阈下晚清奏疏恭维言语行为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周小渟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2-71,148,149,共12页
本研究以《出使奏疏》为语料,基于Kádár的仪式礼貌理论,从历史语用学视角探究晚清奏疏恭维言语行为的仪式化表达、语用策略及权利义务关系内涵。研究发现,晚清臣子以固定的体例和词句实现仪式框架下的规约恭维表达,具备阶层... 本研究以《出使奏疏》为语料,基于Kádár的仪式礼貌理论,从历史语用学视角探究晚清奏疏恭维言语行为的仪式化表达、语用策略及权利义务关系内涵。研究发现,晚清臣子以固定的体例和词句实现仪式框架下的规约恭维表达,具备阶层性特征;在采用隐性恭维赞美皇上的同时,基于引导、鼓励等策略,使用肯定过去、预赞、转折等恭维手段实现非规约性表达,具备功能性与互动性特征。仪式化规约表达是强调臣子权利义务的仪式化言语烙印,仪式化非规约表达是维护、推进臣子权利义务的仪式化言语工具,两者作用于仪式群体道德秩序的感知与修复,是君臣间道德秩序的仪式化构建手段。本研究以“形式-功能”为研究路径,对晚清奏疏恭维言语行为进行探讨,旨在为汉语历史(不)礼貌研究提供可借鉴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语用学 历史仪式礼貌 晚清时期 奏疏 恭维言语行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