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历史共同体的演变重新审视“全人类共同价值”
1
作者 孙伟平 杨楷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3-33,41,共12页
从历时态视角考察和分析“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在时代变局与历史进程中廓清共同价值的历史演进趋势,重新理解它所内蕴的独特理论智慧和思维方式的重要研究思路。共同价值由前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萌芽,到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发展,再到共产... 从历时态视角考察和分析“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在时代变局与历史进程中廓清共同价值的历史演进趋势,重新理解它所内蕴的独特理论智慧和思维方式的重要研究思路。共同价值由前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萌芽,到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发展,再到共产主义社会中的复归,整体上呈现出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这一价值演进的趋势,从价值主体看表现为从群体性共同价值走向整体性共同价值,从空间场域看表现为从地方性共同价值走向世界性共同价值,从价值思维看表现为从特殊性共同价值走向普遍性共同价值。“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寻求全人类基本的价值共识的中国方案。该方案以历史唯物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为指导,直面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全球性难题,顺应共同价值演进的历史趋势,依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运用普遍性的价值思维不断拓展全人类基本的价值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共同体 全人类共同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 价值主体 价值共识
下载PDF
历史叙事视域中历史理性演化逻辑与历史共同体话语建构
2
作者 孙晓喜 《社会科学战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43,共11页
传统历史理性危机驱动后形而上学时代历史理解的共同话语需求,而当代寻求建构历史共同话语体系的探索正在经历着一个多元文化价值观念、多种历史叙事视角和多样历史叙事主题的复杂博弈。在实体本体论历史观念终结之后,以分享共同话语、... 传统历史理性危机驱动后形而上学时代历史理解的共同话语需求,而当代寻求建构历史共同话语体系的探索正在经历着一个多元文化价值观念、多种历史叙事视角和多样历史叙事主题的复杂博弈。在实体本体论历史观念终结之后,以分享共同话语、凝聚共同价值为目标的历史共同体建构方案已不再单独寄望于纯粹历史理性本身的逻辑演绎与概念推理,而是更多地楔入历史叙事的实践活动中。这种行动优于理念的变革与时代思潮更唱迭和,使理解历史的逻辑与探索具体历史叙事策略的史学实践叠合于一体,成为重塑当代历史理性的一条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叙事 历史理性 历史共同体 话语建构
原文传递
融合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
3
作者 曹威伟 郑大华 《新疆社会科学(维文)》 2024年第2期1-14,共14页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融通互进的关系,两者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之中。从历史演进来看,中华文明的地理、经济、文化、精神方面的形成发展过程,也就是中华民族共同开拓疆域、交融主体、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融通互进的关系,两者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之中。从历史演进来看,中华文明的地理、经济、文化、精神方面的形成发展过程,也就是中华民族共同开拓疆域、交融主体、融通基因、淬炼意识,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过程。从发展特质来看,中华民族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发展特质,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内生活力、自信定力、统合效力、创新动力及文化魅力。从实践路径来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同步推进,在“五个文明”协调共进中构建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社会共同体、生态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民族共同体 历史共同体 文化共同体 实践共同体
下载PDF
基于网络构建县域高中历史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
4
作者 赵应岐 《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 2023年第17期142-144,共3页
网络构建在县域历史教师学习共同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网络构建可以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交流互动和实践创新,从而促进县域历史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和发展。本文探讨了网络构建与县域历史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关系,分析了网络构... 网络构建在县域历史教师学习共同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网络构建可以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交流互动和实践创新,从而促进县域历史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和发展。本文探讨了网络构建与县域历史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关系,分析了网络构建对县域历史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建立县域历史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路径与措施。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出一些启示与借鉴,为县域历史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构建 县域历史教师学习共同体 信息共享
下载PDF
从意识结构出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静 王琦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33,共11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应对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大理论命题和实践命题。从意识结构出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基于共同体意识结构的心理学分析,探讨由意识结构为理论基础的铸牢中华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应对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大理论命题和实践命题。从意识结构出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基于共同体意识结构的心理学分析,探讨由意识结构为理论基础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在意识结构分析中,心理形式和心理内容交互作用的同时,构筑起以共同体历史记忆增强集体潜意识、以共同体认同凝就归属性意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聚合性意识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学途径。以意识结构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着力点,既阐明了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和内在逻辑,也是共同体建设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意识结构 共同体历史记忆 共同体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苏联“新历史性共同体”理论的形成与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春怡 《西伯利亚研究》 2015年第1期69-74,共6页
苏联赫鲁晓夫时期提出的"新历史性共同体"理论中宣扬的"民族平等"实际上并不存在,"苏联人民"在宪法中是平等的,但现实中却被割裂为不同的"主权"和"特殊"部分。在民族政策方面法律法... 苏联赫鲁晓夫时期提出的"新历史性共同体"理论中宣扬的"民族平等"实际上并不存在,"苏联人民"在宪法中是平等的,但现实中却被割裂为不同的"主权"和"特殊"部分。在民族政策方面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各民族中不断出现要求平等和提高自己"民族"地位的运动。因此,苏联的"新历史性共同体"就是"苏联人民"共同体的变形。由于它不符合苏联国情,对社会发展阶段估计过高,因而并未取得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历史共同体 民族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新的历史性共同体”的比较研究
7
作者 李伟 《宁夏党校学报》 2020年第1期121-128,共8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结果,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开展民族工作和制定民族政策的理论基点;“新的历史性共同体”则是苏联对当时社会发展阶段和民族状况的过高估计。将这两种共同体形式进行比较研究,寻找二者之间的...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结果,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开展民族工作和制定民族政策的理论基点;“新的历史性共同体”则是苏联对当时社会发展阶段和民族状况的过高估计。将这两种共同体形式进行比较研究,寻找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与内涵差异,有助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尊重人类社会与民族发展规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新的历史共同体 多元一体格局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哲学阐释 被引量:6
8
作者 阮华容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28,共10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人民基于共同的身份认同、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文明根脉、共同的价值追求等形成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从传统的自在民族到现代的自觉民族、从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走向民族复兴的现代...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人民基于共同的身份认同、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文明根脉、共同的价值追求等形成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从传统的自在民族到现代的自觉民族、从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走向民族复兴的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文明共同体,其内核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和平包容的文明传统流传至今,推动着中国和平崛起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价值共同体,凝结着民族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依归,建设好多民族融合的共同家园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和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族国家 历史共同体 文明共同体 价值共同体
下载PDF
融合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曹威伟 郑大华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2024年第1期30-39,M0004,共11页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融通互进的关系,两者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之中。从历史演进来看,中华文明的地理、经济、文化、精神方面的形成发展过程,也就是中华民族共同开拓疆域、交融主体、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融通互进的关系,两者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之中。从历史演进来看,中华文明的地理、经济、文化、精神方面的形成发展过程,也就是中华民族共同开拓疆域、交融主体、融通基因、淬炼意识,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过程。从发展特质来看,中华民族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发展特质,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内生活力、自信定力、统合效力、创新动力及文化魅力。从实践路径来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同步推进,在“五个文明”协调共进中构建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社会共同体、生态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民族共同体 历史共同体 文化共同体 实践共同体
原文传递
见证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的地方实践:云贵地区元明清时期碑刻研究的新视角
10
作者 叶成勇 《民族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7-103,共7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由各民族在具体区域的共同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升华而成。对此,许多性质各异的碑刻遗存是一个有力见证。但传统的碑刻研究尚未突破文献学的问题视野与路径局限,难以全面、深入解读其中丰富的政治、社会与文化意涵... 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由各民族在具体区域的共同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升华而成。对此,许多性质各异的碑刻遗存是一个有力见证。但传统的碑刻研究尚未突破文献学的问题视野与路径局限,难以全面、深入解读其中丰富的政治、社会与文化意涵。在综合多学科理论视野下,考察见证西南各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实践的相关碑刻,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之地方实践的价值意义,既有利于碑刻研究范式的反思与推进,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之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碑刻 云贵地区 元明清时期 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
原文传递
党领导国家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密码
11
作者 马光选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0-13,共4页
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之所以能取得“两个奇迹”伟大成就,主要是以下六方面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行为主体方面,是数代人不怕牺牲、努力奋斗的结果,每个社会群体都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在理论依据方面,是党不断证伪西方经济... 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之所以能取得“两个奇迹”伟大成就,主要是以下六方面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行为主体方面,是数代人不怕牺牲、努力奋斗的结果,每个社会群体都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在理论依据方面,是党不断证伪西方经济发展理论、探索建构国家主导经济发展理论模式的结果;在组织形式方面,是党领导国家建立的“历史共同体”进行代际接力奋斗的结果;在发展路径方面,是党领导国家发挥历史自主性的结果;在发展节奏把握方面,是党领导国家规避后发劣势的结果;在发展方式方面,是党领导国家非均衡化发展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领导 历史共同体 历史成就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五重向度--以西藏为例
12
作者 金永兵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2024年第1期20-29,M0003,M0004,共12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以教育为基础性、先导性手段,利用好有形的和无形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和现实的资源,进行全过程的立体式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最根本的向度有五重:政治与命运共同体意识、历史与文化共同体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以教育为基础性、先导性手段,利用好有形的和无形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和现实的资源,进行全过程的立体式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最根本的向度有五重:政治与命运共同体意识、历史与文化共同体意识、观念与习俗共同体意识、审美与风尚共同体意识、语言符号与交往共同体意识。这五重向度涵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不同层面、不同面向上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能够有力加强和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构建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与命运共同体意识 历史与文化共同体意识 观念与习俗共同体意识 美与风尚共同体意识 语言符号与交往共同体意识
原文传递
中西文化融合的可能与限度——一个历史哲学的思考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占阳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38-46,共9页
在严格的意义上 ,人类的整体只有一个 ,这就是全人类。人类的任何共同体都是人类的历史器官 ,都是人类历史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都不可能包容人类文明赖以发展的全部要素、结构、功能和过程 ,都不可避免地带有自己的某些局限性。因... 在严格的意义上 ,人类的整体只有一个 ,这就是全人类。人类的任何共同体都是人类的历史器官 ,都是人类历史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都不可能包容人类文明赖以发展的全部要素、结构、功能和过程 ,都不可避免地带有自己的某些局限性。因此 ,在同一共同体内部不可能汇聚和融合人类所创造的全部优秀文化成果。但相对较大的共同体仍能拥有相对较大的文化包容力与文化创造力。从共同体整体主义走向人类整体主义 ,正在愈益成为整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大趋势。人类整体主义的历史观是以人类整体主义的历史学为基础的历史观。人类的现代文明并不是西方世界的独立创造 ,而是全人类的共同创造。人类整体主义的历史学和历史观的建构 ,势必导致我们对于“中西文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再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整体主义历史 共同体整体主义历史 人类历史器官 人类历史生态系 人类整体主义历史 现代文明起源 中西文化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内涵、历史使命和目标任务 被引量:11
14
作者 黄钰 陈建樾 郎维伟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2,共6页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所以能够得以凝聚,并在新时代以来得以进一步确认和发展,成为全国各族人民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意识遵循,正是源于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事实。中国近代以来的...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所以能够得以凝聚,并在新时代以来得以进一步确认和发展,成为全国各族人民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意识遵循,正是源于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事实。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已经铸就中华民族是一个强大的命运共同体,在这个命运共同体之中各民族"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又融入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全过程之中,因此,中华民族才能够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凝聚力和危机感。文章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形成发展的视角,以不同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所反映出来的路线和思想为历史脉络,探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内涵,进而探寻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使命和目标任务,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 新时代民族工作
原文传递
政治符号建构与国家认同强化研究——以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实践为分析对象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晒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45-51,共7页
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国家认同遭遇到冲击和挑战。政治符号建构对于强化国家认同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符号建构,其模式主要是政权国家主导和民族主义主流,这一模式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同时... 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国家认同遭遇到冲击和挑战。政治符号建构对于强化国家认同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符号建构,其模式主要是政权国家主导和民族主义主流,这一模式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未来强化国家认同的政治符号建构应在合理运用政权国家和民族主义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利益命运共同体和历史文化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符号 国家认同 利益命运共同体 历史文化共同体
下载PDF
东亚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日本的历史认同 被引量:2
16
作者 金香海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7-113,共7页
中日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但从近代以来,日本用武力挑战在东亚存在几千年的中华秩序,企图建立"大东亚共荣圈"。这种历史的和思想的痕迹仍然在日本现实的政治外交和安全问题上有所反映,形成中日两国的战略冲突结构并... 中日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但从近代以来,日本用武力挑战在东亚存在几千年的中华秩序,企图建立"大东亚共荣圈"。这种历史的和思想的痕迹仍然在日本现实的政治外交和安全问题上有所反映,形成中日两国的战略冲突结构并阻碍着东亚地区多边合作的进程。东亚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认同东亚历史,吸取历史经验,共同走向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历史认同 和平转型 历史共同体 和谐社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