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东汉京都赋的历史化倾向
1
作者
胡欣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8-14,共7页
东汉京都赋作为汉代赋作中久负盛名的篇章,被萧统《文选》列为赋的首类。较之西汉赋作甚少描写史事,东汉京都赋以城市作为描写对象,赋家在赋中阐述自己的政治见解,多以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史学角度创作作品。在叙事铺陈上,采用纵向的...
东汉京都赋作为汉代赋作中久负盛名的篇章,被萧统《文选》列为赋的首类。较之西汉赋作甚少描写史事,东汉京都赋以城市作为描写对象,赋家在赋中阐述自己的政治见解,多以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史学角度创作作品。在叙事铺陈上,采用纵向的历史思维来书写历史;在叙述手法上,采用历史的实录的手法;在创作内容上,以史家口吻进行议论,创立了赋学创作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京都赋
历史化倾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经东史:汉赋演进之学术思考
被引量:
3
2
作者
许结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9-508,共10页
纵观两汉赋的演进,呈现出由西汉缘"经"到东汉重"史"的发展历程。西汉承秦制而法楚风,东汉转而"继周";言语侍从之臣的地位从西汉的尊贵到东汉的衰落,从而由反省现实到反省历史,是以潜藏了汉赋从经学的微...
纵观两汉赋的演进,呈现出由西汉缘"经"到东汉重"史"的发展历程。西汉承秦制而法楚风,东汉转而"继周";言语侍从之臣的地位从西汉的尊贵到东汉的衰落,从而由反省现实到反省历史,是以潜藏了汉赋从经学的微言大义向史学的用事述理的变移。体裁上,西汉赋的"训诫""改作"多通过"物"的铺写彰显微言大义之讽;东汉赋的"昭德""宣威"多通过"事"的纪述,彰显德教礼制之颂。赋学批评方面,西汉赋学重在以"讽"为主且"曲终奏雅"的"点状"论述,东汉赋学更关注"面状"的尚事致用的整体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经立义
尚事致用
历史化倾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空间、景观与身份认同的非历史化--评两本城市文学研究著作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屏瑾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0-160,共11页
近年来,关于城市文学与文化的研究日益增多,出现了一些研究范式转换下的成果,这些成果既包含对城市文明所表征的历史道路的评价,也表现出新的美学标准和研究方法的生成。然而,城市文学与文化研究在繁荣的同时.也渐渐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
近年来,关于城市文学与文化的研究日益增多,出现了一些研究范式转换下的成果,这些成果既包含对城市文明所表征的历史道路的评价,也表现出新的美学标准和研究方法的生成。然而,城市文学与文化研究在繁荣的同时.也渐渐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首先,在使用“空间”“市民社会”等概念时的非历史化倾向,没有将城市的发展纳入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整体结构中;其次,在塑造城市主体及主体认同时,过于强调经济理性化的谋生个体形象,遮蔽了社会劳动更广泛的含义;再次,在探讨日常生活问题时,将日常生活本质化、绝对化,制造国家与城市的二元对立;最后,在使用文化研究方法“批判”“景观”时,反而造成“景观”的堆砌。这些有代表性的症候往往折射出城市文学研究在历史观和方法论上的重要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认同
非
历史
化
个体形象
身份认同
历史化倾向
美学标准
本质
化
整体结构
原文传递
论先秦与古希腊神话的精神向度
4
作者
李建伟
《管子学刊》
CSSCI
2007年第4期43-46,共4页
神话是一种原始文化积淀,是各个民族在发轫时期的精神遗存,中国和希腊神话作为两个伟大民族文化的发源和民族意识的深沉积淀,表现出不同的神话精神特征。
关键词
历史化倾向
知识
化
倾向
伦理
化
倾向
哲理
化
倾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行为、规范性与叙述学新视野
被引量:
4
5
作者
马大康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5-73,共9页
一、行为:叙述理论历史化的逻辑起点在叙事文学研究领域,经典叙述学致力于文学研究的"科学化",由于它寻求叙事作品共同的结构特征,一味追求形式化,以致抽空了文学的历史内涵。特别是它将文学文本视为客观对象,效仿科学方法论...
一、行为:叙述理论历史化的逻辑起点在叙事文学研究领域,经典叙述学致力于文学研究的"科学化",由于它寻求叙事作品共同的结构特征,一味追求形式化,以致抽空了文学的历史内涵。特别是它将文学文本视为客观对象,效仿科学方法论开展研究的做法,更受到严厉批判。后经典叙述学就是在吸收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反思经典叙述学的局限性,并着眼于具体作品的阐释,意图纠正经典叙事学非历史化倾向而出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学
文学的
历史
经典叙事学
叙事文学
叙事作品
叙述理论
历史化倾向
科学方法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东汉京都赋的历史化倾向
1
作者
胡欣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8-14,共7页
文摘
东汉京都赋作为汉代赋作中久负盛名的篇章,被萧统《文选》列为赋的首类。较之西汉赋作甚少描写史事,东汉京都赋以城市作为描写对象,赋家在赋中阐述自己的政治见解,多以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史学角度创作作品。在叙事铺陈上,采用纵向的历史思维来书写历史;在叙述手法上,采用历史的实录的手法;在创作内容上,以史家口吻进行议论,创立了赋学创作的新模式。
关键词
东汉
京都赋
历史化倾向
Keywords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capital-themed Fu
historical tendency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经东史:汉赋演进之学术思考
被引量:
3
2
作者
许结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处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9-508,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辞赋理论通史"(09BZW073)
文摘
纵观两汉赋的演进,呈现出由西汉缘"经"到东汉重"史"的发展历程。西汉承秦制而法楚风,东汉转而"继周";言语侍从之臣的地位从西汉的尊贵到东汉的衰落,从而由反省现实到反省历史,是以潜藏了汉赋从经学的微言大义向史学的用事述理的变移。体裁上,西汉赋的"训诫""改作"多通过"物"的铺写彰显微言大义之讽;东汉赋的"昭德""宣威"多通过"事"的纪述,彰显德教礼制之颂。赋学批评方面,西汉赋学重在以"讽"为主且"曲终奏雅"的"点状"论述,东汉赋学更关注"面状"的尚事致用的整体评价。
关键词
依经立义
尚事致用
历史化倾向
Keywords
jing as principle
applicable
historical tendency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空间、景观与身份认同的非历史化--评两本城市文学研究著作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屏瑾
机构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0-160,共11页
文摘
近年来,关于城市文学与文化的研究日益增多,出现了一些研究范式转换下的成果,这些成果既包含对城市文明所表征的历史道路的评价,也表现出新的美学标准和研究方法的生成。然而,城市文学与文化研究在繁荣的同时.也渐渐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首先,在使用“空间”“市民社会”等概念时的非历史化倾向,没有将城市的发展纳入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整体结构中;其次,在塑造城市主体及主体认同时,过于强调经济理性化的谋生个体形象,遮蔽了社会劳动更广泛的含义;再次,在探讨日常生活问题时,将日常生活本质化、绝对化,制造国家与城市的二元对立;最后,在使用文化研究方法“批判”“景观”时,反而造成“景观”的堆砌。这些有代表性的症候往往折射出城市文学研究在历史观和方法论上的重要分歧。
关键词
主体认同
非
历史
化
个体形象
身份认同
历史化倾向
美学标准
本质
化
整体结构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先秦与古希腊神话的精神向度
4
作者
李建伟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管子学刊》
CSSCI
2007年第4期43-46,共4页
文摘
神话是一种原始文化积淀,是各个民族在发轫时期的精神遗存,中国和希腊神话作为两个伟大民族文化的发源和民族意识的深沉积淀,表现出不同的神话精神特征。
关键词
历史化倾向
知识
化
倾向
伦理
化
倾向
哲理
化
倾向
Keywords
historical tendency
knowledge tendency
ethic tendency
philosophical tendency
分类号
I276.5 [文学—中国文学]
I73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行为、规范性与叙述学新视野
被引量:
4
5
作者
马大康
机构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5-73,共9页
文摘
一、行为:叙述理论历史化的逻辑起点在叙事文学研究领域,经典叙述学致力于文学研究的"科学化",由于它寻求叙事作品共同的结构特征,一味追求形式化,以致抽空了文学的历史内涵。特别是它将文学文本视为客观对象,效仿科学方法论开展研究的做法,更受到严厉批判。后经典叙述学就是在吸收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反思经典叙述学的局限性,并着眼于具体作品的阐释,意图纠正经典叙事学非历史化倾向而出现的。
关键词
叙述学
文学的
历史
经典叙事学
叙事文学
叙事作品
叙述理论
历史化倾向
科学方法论
分类号
I04 [文学—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东汉京都赋的历史化倾向
胡欣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西经东史:汉赋演进之学术思考
许结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空间、景观与身份认同的非历史化--评两本城市文学研究著作
张屏瑾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2
原文传递
4
论先秦与古希腊神话的精神向度
李建伟
《管子学刊》
CSSCI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行为、规范性与叙述学新视野
马大康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