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06篇文章
< 1 2 1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与当代中国改革实践——重温习近平《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时代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文彪 《观察与思考》 2020年第3期40-45,共6页
《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时代意义》蕴涵着习近平同志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精准论述,以及结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正在积极推进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实践所作的严谨思考。它深刻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当年为思考和探索人类... 《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时代意义》蕴涵着习近平同志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精准论述,以及结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正在积极推进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实践所作的严谨思考。它深刻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当年为思考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科学方法,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性文献,是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进行的一次建设性对话,其思想精髓对于我们今天自觉发挥历史唯物主义在改革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并通过实践进一步丰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内涵,从而不断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有着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基本矛盾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观的历史唯物主义向度
2
作者 郜志刚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0-56,共7页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历史进程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是一致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需要遵循这一历史规律。新时代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观,遵循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在定位新时空坐...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历史进程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是一致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需要遵循这一历史规律。新时代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观,遵循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在定位新时空坐标中以发展奠定公平正义物质基础;坚持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在聚焦公平正义实现动力中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内生动力;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在回应公平正义新需求中以人民为公平正义价值主体,系统性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 公平正义观 历史唯物主义 基本逻辑
下载PDF
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逻辑与进路 被引量:1
3
作者 包彩娥 《江南论坛》 2023年第1期40-43,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历史唯物主义敞显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与进路,即:乡村振兴彰显了整体与部分的统一,要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描绘其整体性;乡村振兴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要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历史唯物主义敞显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与进路,即:乡村振兴彰显了整体与部分的统一,要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描绘其整体性;乡村振兴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要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中诠释其融合性;乡村振兴体现了客观性与主体性的统一,要在客观性与主体性的关系中刻画其人民性;乡村振兴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要在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中凸显其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乡村振兴 基本逻辑 实践进路
下载PDF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经典表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研读 被引量:8
4
作者 田心铭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11,共8页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所作的简明而完整的概括,是世世代代想要准确理解唯物史观的人们都不能不研读的经典论述。马克思在《序言》中说明的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过,同时也就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运...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所作的简明而完整的概括,是世世代代想要准确理解唯物史观的人们都不能不研读的经典论述。马克思在《序言》中说明的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过,同时也就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运用和得到证明的过程,这一事实表明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的科学体系。《序言》阐明了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根本原理,阐明了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社会结构,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的社会发展和社会革命的规律,阐明了社会形态演进的历史进程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的科学性与阶级性的完美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基本原理 经典表述
下载PDF
“以人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和基本要求 被引量:1
5
作者 宋凡金 霍小燕 《兰州学刊》 CSSCI 2011年第8期199-201,共3页
"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应有之义。坚持以人为本,践行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人民群众为动力和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的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对于正确践... "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应有之义。坚持以人为本,践行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人民群众为动力和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的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对于正确践行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历史唯物主义 科学发展观 理论基础 基本要求
下载PDF
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基于马克思“资本批判”的原初语境 被引量:2
6
作者 胡刘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34,共11页
重返"资本批判"这一历史唯物主义探讨和回答其理论主题的原初语境,是推进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特征科学阐释的逻辑前提。基于马克思"资本批判"的原初语境可以发现,历史唯物主义将自身与其他历史哲学形态区别开来的基... 重返"资本批判"这一历史唯物主义探讨和回答其理论主题的原初语境,是推进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特征科学阐释的逻辑前提。基于马克思"资本批判"的原初语境可以发现,历史唯物主义将自身与其他历史哲学形态区别开来的基本特征在于,它对历史的考察实现了客观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的统一、历史总体性原则与物质生产实践主导性原则的统一、社会批判原则与历史叙事原则的统一、历史叙述的批判原则与批判的历史叙述原则的统一。因此,历史唯物主义实质上是基于"资本批判"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与趋势的一种全新的历史哲学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特征 “资本批判” 历史科学
下载PDF
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书写党的历史--贺《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出版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启华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37,共5页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6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一刻也没有停止对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即使在发生严重失误的岁月里也是如此。如今,在风雨锤炼中成熟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已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6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一刻也没有停止对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即使在发生严重失误的岁月里也是如此。如今,在风雨锤炼中成熟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已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迈进。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90周年华诞之际,《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以下简称《党史》二卷)正式出版,系统回顾新中国成立到新时期开辟之前艰辛探索的历程,对我们今后漫长的继续求索,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历史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第二卷 党的历史 出版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下载PDF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被引量:1
8
作者 郭湛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4年第1期23-32,共10页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到运用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三个内容: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二,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第三,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三个基...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到运用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三个内容: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二,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第三,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三个基本原理各有侧重而又内在统一。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在归根到底的意义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群众决定历史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社会基本矛盾 人民群众
下载PDF
两种生产对立统一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
9
作者 尹文耀 《人口学刊》 1981年第3期24-26,共3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写道:“生命的生产——无论自己生命的生产(通过劳动)或他人生命的生产(通过生育)——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至于这种...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写道:“生命的生产——无论自己生命的生产(通过劳动)或他人生命的生产(通过生育)——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至于这种合作是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进行的,则是无关紧要的”。人类社会要存在,首先,有生存能力的人,必须能够一月一月、一年一年地活下去,使自己的生命能够延续,不断地再生产出自己的生命来。但是,有生命,就有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生产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关系 基本观点 生活资料 人类社会 生产者 再生产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
下载PDF
“八项基本要求”: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阐释
10
作者 谭桂娟 张永光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第8期3-8,共6页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项基本要求",不仅体现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深刻揭示。"八项基本要求",既是全...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项基本要求",不仅体现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深刻揭示。"八项基本要求",既是全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历史总结,也是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八项基本要求"的提出,也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提供了新的理论生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项基本要求” 历史唯物主义 当代阐释 建设哲学
下载PDF
城乡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及其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兼评十八大报告城乡融合发展战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习裕军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13年第6期8-11,共4页
城乡关系理论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历史唯物主义发展史的考察中,人们发现,“正是在创立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关注城乡差别的现实问题”并进而“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把城乡关系作... 城乡关系理论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历史唯物主义发展史的考察中,人们发现,“正是在创立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关注城乡差别的现实问题”并进而“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把城乡关系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进行论述,形成了丰富且具有预见性的城乡关系理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对立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城乡关系的面貌一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也跟着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城乡关系理论 融合发展战略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 大报 中国
下载PDF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的改革内涵研究
12
作者 李国祥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7-60,共4页
文章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角度研究改革的哲学内涵,从五个方面诠释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的改革的哲学内涵:其一,从理论依据和社会根源看,改革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与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结果。其二,从社会性质与变革对象看,改革是... 文章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角度研究改革的哲学内涵,从五个方面诠释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的改革的哲学内涵:其一,从理论依据和社会根源看,改革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与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结果。其二,从社会性质与变革对象看,改革是社会基本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具体制度或具体做法的主动变革。其三,从运动状态与变化形式看,改革是社会量变与部分质变。其四,从社会主体与实践要求看,改革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重要内容与基本形式之一。其五,从理论体系与逻辑结构看,改革是与革命既对立又统一的基本范畴,两者是一对不可分割的社会矛盾范畴,共同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基本范畴 改革内涵
下载PDF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相通性——基于唯物史观之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性质的探讨
13
作者 陆云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46,共4页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强调马克思关于"实践的本质的发现"——"实践的、人类感性活动";而把历史唯物主义视作马克思世界观的孙正聿老师认为"历史"就是"人的活动",即以"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强调马克思关于"实践的本质的发现"——"实践的、人类感性活动";而把历史唯物主义视作马克思世界观的孙正聿老师认为"历史"就是"人的活动",即以"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作为"现实的前提"。从上述各自强调的立足点上可以看出,二者强调的核心内容应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社会有机结构论),只有立足于唯物史观,才能理解二者对于马克思哲学性质的表述,也才能更好地理解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实现政治理想(人的自由的实现)的思想武器的真实历史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 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史观
下载PDF
资本多元决定论与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
14
作者 李广平 郭元元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9-65,共7页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不是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广义历史唯物主义,而是以资本为主体结构的经济社会形态的理论,是揭示资产阶级社会内在矛盾、规律的狭义历史唯物主义。资本是阶级存在的基础,阶级概念的全部规定包含在作为生产方...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不是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广义历史唯物主义,而是以资本为主体结构的经济社会形态的理论,是揭示资产阶级社会内在矛盾、规律的狭义历史唯物主义。资本是阶级存在的基础,阶级概念的全部规定包含在作为生产方式的资本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中。阶级分析展现了资本逻辑和力量:资本、剩余价值、积累、再生产,尤其是资本积累再生产机制体系,构成阶级概念和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的关键变量;资本多元决定论方法能使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成为既具有总体性、宏观性、历史性,又拥有能透视社会生活本质、生产机制,能展开日常生活多样性的理论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阶级—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 剩余价值 资本多元决定论 资本积累再生产机制
下载PDF
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上)
15
作者 周新城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07年第1期24-27,共4页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原理 社会科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 《党章》 《宪法》 错误观点
下载PDF
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商品经济制度——关于现代危机的制度根源的研究(十三)
16
作者 付吉元 《河北企业》 2014年第10期65-65,共1页
任何制度都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任何制度都是为解决特定的社会历史问题而产生的。这种历史的局限性会使得每一种制度最终都无法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而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人类社会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遵循这样的规律。人类社会不... 任何制度都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任何制度都是为解决特定的社会历史问题而产生的。这种历史的局限性会使得每一种制度最终都无法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而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人类社会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遵循这样的规律。人类社会不存在一种永恒不变的制度,也没有一种制度会一成不变地永久性适合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类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经济制度 现代危机 人类社会 商品 历史阶段 历史问题 永久性
下载PDF
历史唯物主义对人本唯物主义超越的基本线索
17
作者 乔秀民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1期11-14,共4页
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虽然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前提,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停留在人本唯物主义的水平上,而是通过自己的理论独创、科学的探索,逐步地实现对它的扬弃和超越,使历史唯物主义成为科学的历史观。那么,... 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虽然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前提,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停留在人本唯物主义的水平上,而是通过自己的理论独创、科学的探索,逐步地实现对它的扬弃和超越,使历史唯物主义成为科学的历史观。那么,历史唯物主义实现对人本唯物主义超越的基本线索是怎样的呢?在人的本质观上,实现了从“类本质”到“社会关系的总和”的飞跃马克思早期使用的“类本质”范畴接受了费尔巴哈关于“类”和“类本质”的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 马克思 类本质 生产关系 基本线索 社会关系 异化劳动 感性存在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福森 《长白学刊》 CSSCI 2002年第3期40-45,共6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同他们的专著相比较 ,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长处 ,是我们研究历史唯物主义不可缺少的教材。书信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性质、经济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历史合力论、历史中的必然和偶然等观点做了创新...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同他们的专著相比较 ,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长处 ,是我们研究历史唯物主义不可缺少的教材。书信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性质、经济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历史合力论、历史中的必然和偶然等观点做了创新性解释。恩格斯晚年的书信是我们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成熟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必读之物 ,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必然 长处 当代价值 理论性质 马克思 上层建筑 不可替代 书信 观点
下载PDF
改革: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范畴
19
作者 郑国玺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1期83-85,共3页
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只讲革命,不讲改革,这是在内容上的重大缺失。本文把改革上升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层面,着重论述了改革的基本规定性、革命的两种基本涵义、改革与革命的关系、改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社会主义必须改革等五个问题... 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只讲革命,不讲改革,这是在内容上的重大缺失。本文把改革上升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层面,着重论述了改革的基本规定性、革命的两种基本涵义、改革与革命的关系、改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社会主义必须改革等五个问题,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内容的充实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 革命 社会发展基本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
下载PDF
改革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看社会改革
20
作者 吴克昌 《晋阳学刊》 1987年第6期5-11,共7页
社会基本矛盾学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今天进行社会改革的理论依据。但是,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指出这些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就此作深入具体的研究”。我们知道,生产力的运动发展是整个社会运动发展的基... 社会基本矛盾学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今天进行社会改革的理论依据。但是,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指出这些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就此作深入具体的研究”。我们知道,生产力的运动发展是整个社会运动发展的基础,因此,为了揭示和阐发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的社会改革理论,必须深入具体地研究一下生产力及其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系统 生产力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改革理论 基本内容 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系统 劳动方式 相适应 决定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