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唯物观下看红色旅游发展走向 被引量:8
1
作者 王艳平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5年第5期52-54,共3页
针对走向火热的红色旅游现象,本文从历史唯物观角度就其今后演化途径进行了理性探讨。文章认为:对红色旅游的认识将沿着传播—传承—“遗产”之路径演化,在红色旅游文化价值形成过程中,“物化”及其保护将扮演重要角色。同时也应注意边... 针对走向火热的红色旅游现象,本文从历史唯物观角度就其今后演化途径进行了理性探讨。文章认为:对红色旅游的认识将沿着传播—传承—“遗产”之路径演化,在红色旅游文化价值形成过程中,“物化”及其保护将扮演重要角色。同时也应注意边缘性红色旅游资源的向经济资源转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旅游 历史唯物观 遗产形成 物化
下载PDF
马克思《克罗茨纳赫笔记》的历史唯物主义文明观贡献及研究启示
2
作者 姚国荐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3-79,共7页
当今学界普遍认为,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创立的标志。然而,这一事实并不足以解释马克思唯物史观产生的必然性。1843年马克思所著的《克罗茨纳赫笔记》是探究唯物史观起源问题的关键,其... 当今学界普遍认为,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创立的标志。然而,这一事实并不足以解释马克思唯物史观产生的必然性。1843年马克思所著的《克罗茨纳赫笔记》是探究唯物史观起源问题的关键,其中丰富的人类历史研究痕迹充分证明了马克思对人类文明发展相关问题的长期关注,也使我们得以完整地窥见唯物史观的雏形--“历史唯物主义文明观”。在MEGA2《克罗茨纳赫笔记》的原始文本中,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曾以三个梯队的考察内容将历史唯物主义文明观的基本思想层层加以推进。他运用了后来在历史唯物主义文明观研究中常用的历史考察法和交叉笔记法进行考察,最终勾勒出历史唯物主义文明观的哲学路径。总之,《克罗茨纳赫笔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起源的重要窗口,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把握马克思思想的发展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茨纳赫笔记》 MEGA2 历史唯物主义文明 马克思早期思想 文明形态
下载PDF
“历史方法”的纵—横向度及其统一——以《历史与阶级意识》为线索思考历史唯物主义观 被引量:1
3
作者 孔扬 姜大云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41,共6页
由于《历史与阶级意识》自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性质理解为历史唯物主义,并同时把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历史方法,因此它提供了一个抓住新世界观核心规定的极佳线索。历史方法的"纵向度"把现实社会看成是一个由人的活动构成... 由于《历史与阶级意识》自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性质理解为历史唯物主义,并同时把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历史方法,因此它提供了一个抓住新世界观核心规定的极佳线索。历史方法的"纵向度"把现实社会看成是一个由人的活动构成而不断发展的暂时环节;历史方法的"横向度"把现实社会看成是一个由人的活动构成的总体存在。这内在统一的两重向度的实质,就是唤醒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对拜物教的自觉抵制,锻造与资本主义进行永不妥协的抗争的实践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方法 纵-横向度 统一 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维度”及其对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的创新发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唐鸿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9-42,共4页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治国理政的新方略,蕴涵着现代国家治理的"中国维度"。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彰显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度自信与理性把握,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治国理政的新方略,蕴涵着现代国家治理的"中国维度"。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彰显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度自信与理性把握,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新路径,从国家本质、国家功能、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层面实现了对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的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中国维度” 历史唯物主义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创新发展
下载PDF
“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与“市民社会”国家观的比较——从马克思到葛兰西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方明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50-52,共3页
国家问题是马克思和葛兰西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市民社会理论贯穿葛兰西国家观研究始终,故称其国家观为"市民社会"国家观。葛兰西"市民社会"... 国家问题是马克思和葛兰西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市民社会理论贯穿葛兰西国家观研究始终,故称其国家观为"市民社会"国家观。葛兰西"市民社会"国家观是对马克思的继承和发展,但二者又有所不同,区别在于国家的概念、国家的职能、国家的权力、国家的消亡等方面。葛兰西从市民社会的角度探讨国家问题,为全面认识和发展马克思的国家理论提供了重要借鉴和有益参考,但受其理论缺陷的限制,未能从根本上超越马克思的国家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历史唯物主义”国家 葛兰西 “市民社会”国家 比较
下载PDF
法律的经济分析: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的生成逻辑及现实启示
6
作者 蔡宝刚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74-78,共5页
马克思通过对法律进行经济分析 ,寻找到了启开法律奥秘之门的钥匙 ,创造性地形成了经济基础决定法律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回溯马克思当年探求真理的艰辛历程 ,剖析这位探索者的探索道路 ,对于准确把握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的精... 马克思通过对法律进行经济分析 ,寻找到了启开法律奥秘之门的钥匙 ,创造性地形成了经济基础决定法律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回溯马克思当年探求真理的艰辛历程 ,剖析这位探索者的探索道路 ,对于准确把握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的精要 ,并指导我们今天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法治建设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 经济分析 历史唯物主义法律 法治建设 逻辑
下载PDF
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实践概念与批判的历史唯物主义观
7
作者 许恒兵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4-19,共6页
以极力彰显"实践"范畴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前提,南斯拉夫"实践派"有力地批判了苏联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证主义、教条主义的错误倾向,并在重释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展现了其本应具有的批判性维度。但是,由于南斯拉夫&qu... 以极力彰显"实践"范畴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前提,南斯拉夫"实践派"有力地批判了苏联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证主义、教条主义的错误倾向,并在重释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展现了其本应具有的批判性维度。但是,由于南斯拉夫"实践派"对实践概念的单向度理解,即仅仅强调实践范畴的"规范性"内涵,忽视实践概念的"物质性"内涵,以致在历史唯物主义重释上出现了重大的偏颇,即将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批判性"导向了一种为马克思所批判过的"外在批判性"。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点的实践范畴乃是"物质性"与"规范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只有准确把握实践范畴的双重内涵,才能真正彰显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批判性的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斯拉夫“实践派” 实践概念 批判的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PDF
论历史唯物主义外交观的基本内涵
8
作者 孟艳 张若楠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75-178,共4页
马克思主义外交观即历史唯物主义外交观,是将历史唯物主义运用到外交领域形成的认识、分析、解决外交问题的基本原则、方法和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的统领,是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区别于其他思想学派的根本标志。其基本内涵包括:外交... 马克思主义外交观即历史唯物主义外交观,是将历史唯物主义运用到外交领域形成的认识、分析、解决外交问题的基本原则、方法和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的统领,是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区别于其他思想学派的根本标志。其基本内涵包括:外交政策有其自身形成发展的历史;外交关系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关系的总和;外交活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等。马克思主义外交观为我们认识、分析外交问题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为构建社会主义国家外交理论、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新局面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石和鲜明的政治底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外交 基本内涵 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
下载PDF
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形成的独特之路——恩格斯早期法律思想探析
9
作者 龚廷泰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20年第2期38-61,共24页
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形成的独特之路,主要表现在他的青年时期。恩格斯法律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家庭、学校、深刻的时代背景、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本人自身的多重因素影响使然。青年恩格斯洞见了经济因素在包括法律发展在... 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形成的独特之路,主要表现在他的青年时期。恩格斯法律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家庭、学校、深刻的时代背景、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本人自身的多重因素影响使然。青年恩格斯洞见了经济因素在包括法律发展在内的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洞见了物质利益、私有制和生产方式是资本主义法律的经济基础,从而为我们找到了一把揭秘法律本质的重要锁钥。"法律压迫穷人,富人管理法律",这一至理名言深刻地反映了资本主义法治的阶级属性。法治在理论和实践中表现出极端矛盾的现实状况表明,英国这个最文明、最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根本不是什么"法治国"。无产阶级要彻底改变自己受压迫、受剥削的非人境遇,彻底挣脱资本主义法制桎梏,只能通过自身的力量来实现。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经过了从单个人的斗争到组织起来的运动、从反对个别厂主到反对整个资本主义法律制度、从合法到"非法"(暴力)的斗争形式的过程。恩格斯勾勒了未来社会法治的理想图景,那就是:要认真和公正地处理一切社会问题,努力提高所有人的生活水平,使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发展他的人的本性。这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主要思想,也是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的最高目的和最终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早期法律思想 历史唯物主义法律 资本主义法治本质 法治理想图景
下载PDF
论人类文明新形态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文明观的创新性贡献 被引量:6
10
作者 林于良 刘广登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5,共5页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文明观内涵丰富,其基本观点包括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把握文明本质、生产力是文明起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文明追求的目标、文明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等,彻底揭露了资本主义文明的虚伪性和...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文明观内涵丰富,其基本观点包括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把握文明本质、生产力是文明起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文明追求的目标、文明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等,彻底揭露了资本主义文明的虚伪性和局限性,阐明了资本主义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过渡性阶段,终将被更高级形态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文明所替代,其理论内核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其理论基础和基本内涵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文明观是一致的,开辟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文明观发展的新境界,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实践引领力,为推进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历史唯物主义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公正观及其当代民生导向 被引量:4
11
作者 汪盛玉 王艳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64,65,共4页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公正观是一种以现实的人及其实践为出发点、以使现存世界革命化为生成点、以建构自由人联合体为归宿点的社会价值观,其着眼于人的生存和生计,要求不断改善人的生产生活状况、增进人的利益需求和生活幸福,从而促进人...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公正观是一种以现实的人及其实践为出发点、以使现存世界革命化为生成点、以建构自由人联合体为归宿点的社会价值观,其着眼于人的生存和生计,要求不断改善人的生产生活状况、增进人的利益需求和生活幸福,从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以此观照,"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贯穿中国共产党人90年奋斗历程的一个核心理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深化体制改革,切实解决各种具体的民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公正 民生思想 中国共产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生建设
下载PDF
传统生产力理论的再解读——基于奥康纳历史唯物主义生态观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晓艺 苏百义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78-86,共9页
传统生产力理论是指斯大林范式下的生产力理论,这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征服论"的思维方式,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将自然界视为人类征服和占有的对象,忽视了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存在着对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理解的狭隘性、定义... 传统生产力理论是指斯大林范式下的生产力理论,这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征服论"的思维方式,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将自然界视为人类征服和占有的对象,忽视了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存在着对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理解的狭隘性、定义的偏颇性问题。基于此,奥康纳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检省,分析批判了传统生产力理论弱化自然界而导致生态空场的倾向;通过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内涵的阐发,从政治文化的层面解读了马克思的"生产条件"理论,生产条件不是商品,但被资本当成商品来对待,并进一步分析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生产条件的矛盾运动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与外部自然界之间的矛盾,弥补了传统生产力理论中自然维度的缺失,恢复了自然范畴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地位。奥康纳的生态观开启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视域,但也存在着曲解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局限性。辨析奥康纳的历史唯物主义生态观,不仅对我们正确认识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康纳 传统生产力理论 生产条件 历史唯物主义生态
下载PDF
超越苏联“正统”的一次重要尝试——科普宁历史唯物主义观探析
13
作者 许恒兵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第4期48-53,共6页
作为苏联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科普宁在超越苏联历史唯物主义“正统”方面展开了重要的尝试。基于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反思与重新理解,科普宁对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中的地位做出了独特的阐释,并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创立... 作为苏联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科普宁在超越苏联历史唯物主义“正统”方面展开了重要的尝试。基于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反思与重新理解,科普宁对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中的地位做出了独特的阐释,并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创立的起点、历史唯物主义对于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本作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以及历史唯物主义对于把握一般规律的前提性作用四个方面做了具体论述,以此为基础,科普宁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认识论和辩证法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新的阐述,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本真精神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宁 “正统” 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PDF
卢卡奇历史唯物主义观的理论缺陷
14
作者 杜娟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5-185,共1页
孙民、齐承水在《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撰文指出,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用了专门的章节来分析历史唯物主义.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卢卡奇在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中,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存在-些理论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孙民、齐承水在《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撰文指出,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用了专门的章节来分析历史唯物主义.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卢卡奇在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中,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存在-些理论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卢卡奇 缺陷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历史与阶级意识》 主要表现
下载PDF
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的生成逻辑及当代发展
15
作者 孔令璇 《社会科学前沿》 2022年第2期349-355,共7页
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产生之前,受时代局限和阶级立场的影响,国家是作为至善实体、契约关系、理性化身而存在的。马克思通过对以往国家观的考察,开辟了从现实的客观关系出发研究国家的新路子,将国家建立在了唯物史观基础上,创立了历史唯... 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产生之前,受时代局限和阶级立场的影响,国家是作为至善实体、契约关系、理性化身而存在的。马克思通过对以往国家观的考察,开辟了从现实的客观关系出发研究国家的新路子,将国家建立在了唯物史观基础上,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国家治理现代化”正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同时又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对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理论,彰显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治国理政的独特政治智慧和政治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国家 逻辑生成 当代发展
下载PDF
“实践派”的历史唯物主义观
16
作者 杜娟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20-220,共1页
许恒兵在《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撰文指出。以极力彰显“实践”范畴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前提,南斯拉夫“实践派”有力地批判了苏联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证主义、教条主义的错误。并在重释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展现... 许恒兵在《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撰文指出。以极力彰显“实践”范畴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前提,南斯拉夫“实践派”有力地批判了苏联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证主义、教条主义的错误。并在重释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展现了其本应具有的批判性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实践” 社会科学 大学学报 中国矿业 实证主义 南斯拉夫 教条主义
下载PDF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生态观及现实应用
17
作者 王萍 杨航征 《社科纵横》 2017年第11期86-90,共5页
马克思从现实中的人出发,基于人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生态观。历史唯物主义生态观内涵有从人的立场和经济活动的视角研究生态环境问题基本思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并得出资本主义社会本质上... 马克思从现实中的人出发,基于人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生态观。历史唯物主义生态观内涵有从人的立场和经济活动的视角研究生态环境问题基本思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并得出资本主义社会本质上反生态的结论。现实经济社会生活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生态观就必须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从整体出发约束和限制资本的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生态 人的立场 经济活动 资本逻辑 政府职能
下载PDF
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的三个理论层次
18
作者 杜万华 《现代法学》 1986年第2期10-13,共4页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是对人类存在的法律社会现象的高度概括和理论抽象。它客观地反映了法律的本质,作用、产生、发展、消亡的一般规律,是我们具体认识各种法律现象的正确方法论。因此,正确认识和掌握这一理论,对健全社会主义...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是对人类存在的法律社会现象的高度概括和理论抽象。它客观地反映了法律的本质,作用、产生、发展、消亡的一般规律,是我们具体认识各种法律现象的正确方法论。因此,正确认识和掌握这一理论,对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限于文章的篇幅,本文只从历史的剖面分析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的三个理论层次。一、法律利益论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的第一理论层次马克思认为,“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法律 马克思恩格斯 共同利益 理论层次 统治阶级利益 法律现象 必然性 法律意志 利益关系 社会关系
下载PDF
马克思唯物史观视阈中的劳模精神——兼论劳模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地位 被引量:12
19
作者 田鹏颖 王圆圆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5-199,共5页
在唯物史观视阈中,劳动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也是人的本质生成和展现的内在机制。从异化劳动向自由劳动转化或演变,表征着人的本性回归。劳模精神含孕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成于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内在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劳模精神... 在唯物史观视阈中,劳动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也是人的本质生成和展现的内在机制。从异化劳动向自由劳动转化或演变,表征着人的本性回归。劳模精神含孕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成于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内在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劳模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具有掌握最进步的主体力量、提供最有效的实现途径、构成最持久的动力源泉的永恒魅力,必须不断推动劳模精神时代化、大众化、生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观 劳动 劳模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下载PDF
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历史观
20
作者 吴传毅 《新湘评论》 2023年第11期48-49,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这里就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历史观进行阐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这里就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历史观进行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观是历史唯物观。历史唯物观有着丰富内涵,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其核心思想。现代化起始于西方,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性产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8世纪出现了蒸汽机等重大发明,成就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现代化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 历史唯物观 现代化历程 生态 民主 重大创新 历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