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1∶5万地形图的历史土地利用重建及其时空演变分析——以梅江流域为例
1
作者 冯莹莹 胡茂川 +1 位作者 谭学志 刘丙军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4-112,共9页
重建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对研究地表覆盖长期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历史土地利用演变过程,本文采用1930年1∶5万军事地形图,基于一套集配准-校验-重构-修正一体的自动化程度高的历史地图重构技术,重建梅江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在此基础上... 重建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对研究地表覆盖长期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历史土地利用演变过程,本文采用1930年1∶5万军事地形图,基于一套集配准-校验-重构-修正一体的自动化程度高的历史地图重构技术,重建梅江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在此基础上,通过1930年、1980年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计算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与景观格局指数,并采用移动窗口法分析该流域的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军事地形图经过历史地图重建模型配准、误差控制和数字化后,可用于土地利用变化等相关研究。1930—2020年期间,随着城市化发展与大面积修建水利工程,流域内各类土地利用类型占比不断发生变化,以耕地、林草地和城乡居民用地之间的转移交换最为突出。在类型水平方面,林草地为主要的优势景观,而城乡居民用地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呈集中式发展。在景观水平方面,流域内各土地利用类型逐渐向均衡化发展,下游地区破碎化与异质性程度增幅显著。研究为历史地理要素重构提供了参考,对广东省梅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格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土地利用 重构 历史地图 GIS技术 景观格局
下载PDF
英国历史土地利用评价(HLA)研究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思雨 王玏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7-122,共6页
历史土地利用评价(Historic Land-use Assessment,HLA)是在时间深度(Time Depth,TD)下对历史环境中文化与自然的发展过程进行定性分析与数字化解译的过程,其结果可展现人地互动过程中遗留或呈现的风景特质。通过总结英国历史土地利用评... 历史土地利用评价(Historic Land-use Assessment,HLA)是在时间深度(Time Depth,TD)下对历史环境中文化与自然的发展过程进行定性分析与数字化解译的过程,其结果可展现人地互动过程中遗留或呈现的风景特质。通过总结英国历史土地利用评价(HLA)的发展历程、目标和方法等内容,综合HLA在分析土地时空演变动态过程中的优势,探讨将融合文化-自然双重属性的评价方法应用于中国自然保护地的保护与建设之中,以期为我国自然保护地主要保护对象的确定、保护边界的优化、功能分区的划分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历史土地利用评价(HLA) 时空演变 文化-自然融合 自然保护地
下载PDF
中国土地利用/覆被重建数据集历史文献数据源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3
作者 薛樵风 金晓斌 +2 位作者 成一农 杨绪红 周寅康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55-1564,共10页
历史时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是开展长时段LUCC数据集重建的关键数据源。从百年以上历史文献数据源应用的角度分析现有中国LUCC重建数据集,将历史文献中蕴含的土地利用数据源... 历史时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是开展长时段LUCC数据集重建的关键数据源。从百年以上历史文献数据源应用的角度分析现有中国LUCC重建数据集,将历史文献中蕴含的土地利用数据源归纳为统计、列举、描述和图像4种主要类型,从各类数据源应用现状、制备方法等方面对现有重建数据集进行了重点回顾,归纳重建数据集应用历史文献的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并从多重历史数据源综合利用、重建思路调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数据源制备效率等方面展望了LUCC重建数据集改进历史文献应用方式、方法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土地利用/覆被数据集 历史文献 数据源 空间重建 中国
下载PDF
土壤类型及土地利用历史对海南芒果园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郑良永 邓万刚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4期246-247,共2页
以海南陵水、三亚两地芒果园土壤为例,分析海南芒果园土壤养分特征以及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历史与芒果园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芒果园土壤养分含量较低;芒果园土壤全氮、速效氮、全钾、速效钾、有效铁和有效锰受土壤类型的显著影响,... 以海南陵水、三亚两地芒果园土壤为例,分析海南芒果园土壤养分特征以及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历史与芒果园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芒果园土壤养分含量较低;芒果园土壤全氮、速效氮、全钾、速效钾、有效铁和有效锰受土壤类型的显著影响,土壤全磷、速效磷、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受土壤类型的影响不显著;芒果种植历史对土壤养分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园 土壤类型 土地利用历史 土壤养分 海南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土地利用历史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金良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6年第06S期85-87,共3页
呼伦贝尔市是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北方,乃至更远地区的生态环境。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土地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受到了影响。文章依据呼伦贝尔市土地利用历史短而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的特点,通过... 呼伦贝尔市是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北方,乃至更远地区的生态环境。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土地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受到了影响。文章依据呼伦贝尔市土地利用历史短而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的特点,通过研究呼伦贝尔市不同阶段的土地利用历史,分析了不当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并建议呼伦贝尔市在今后发展中应注意控制人口、严格管理,避免对资源的盲目和掠夺性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市 土地利用历史 生态环境退化 启示
下载PDF
六个全球历史土地覆盖数据集数据来源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叶瑜 李俊 +1 位作者 卢钰洁 方修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86-795,共10页
主要从源数据角度分析了当前存在的6套全球历史土地覆盖数据集是如何发展和改进的,并对比了这些数据集的数据来源的继承性及其在空间覆盖范围和分辨率上的差异.得到以下结论:1)基于HH数据,SAGE和HYDE2.0不断地添加亚国家尺度的数据并将... 主要从源数据角度分析了当前存在的6套全球历史土地覆盖数据集是如何发展和改进的,并对比了这些数据集的数据来源的继承性及其在空间覆盖范围和分辨率上的差异.得到以下结论:1)基于HH数据,SAGE和HYDE2.0不断地添加亚国家尺度的数据并将土地利用统计数据进行网格化;HYDE数据集的不同版本,通过不断搜集亚国家人口数据和人均土地利用估计而进行不断提高和完善;LSCAN数据集改进了欧洲殖民国家的土地利用分配;LUH数据集以HYDE和SAGE/HYDE为输入情景,模拟了年土地利用转化率;KK10数据集似乎是与HYDE相独立的一套数据集,其假定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人均土地利用逐渐降低.2)HYDE2.0的数据源主要包括Ramankutty等、Richard等、Richard、Goldewijk等,其耕地数据源的空间分辨率存在差异:美国为州尺度,南亚和东南亚为国家尺度,其他区域为大洲尺度,且大洲尺度的耕地数据均已通过假定区域内各国家耕地与该区域变化趋势相同的方法而降尺度到了国家尺度.HYDE3.2的源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已与HYDE2.0没有差异,所有区域都通过历史人口和人均土地利用而获得国家尺度或亚国家尺度的耕地数据估计.3)未来改进数据可靠性的可能的途径有2个:一是补充人均土地利用估计和改进其可靠性;二是采集和补充国别以下尺度的耕地和牧草地面积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历史土地利用数据集 数据源 空间覆盖 分辨率
下载PDF
中国历史时期土地利用数据集的重建方法述评 被引量:26
7
作者 朱枫 崔雪锋 缪丽娟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63-1573,共11页
重建长时间序列的历史时期土地利用数据对研究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及其产生的气候和生态效应至关重要。相关学者就定量重建中国历史土地利用信息进行了探索,但重建结果通常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统计性数据,缺乏地理空间属性信息,从而限... 重建长时间序列的历史时期土地利用数据对研究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及其产生的气候和生态效应至关重要。相关学者就定量重建中国历史土地利用信息进行了探索,但重建结果通常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统计性数据,缺乏地理空间属性信息,从而限制了其在气候和生态模型中的应用,因此有必要探讨如何利用有限的历史资料来重建较高分辨率的具有空间属性信息的历史数据。本文针对诸如HYDE、SAGE等具有明确地理空间属性信息的历史土地利用数据集,从方法的角度对中国历史土地利用空间化数据进行了综合评述,以期寻求更加合理有效的方法重建具有空间属性的中国历史土地利用数据,为未来更好地模拟土地利用变化的气候和生态效应提供数据支持。本文论述了不同资料在历史重建中的关系和作用;强调了人口数据在数量重建和空间分配中的双重作用及其局限性;重点分析了空间分配过程的假设条件和不同方法的历史重建对当代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依赖程度。本文认为,需要加强林地空间化数据的重建以服务历史时期的陆地碳循环研究;在未来的研究中,建议以典型年份控制的方法处理难以量化的社会经济因素对历史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建议进行分区重建,加强区域集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土地利用 历史重建 空间化数据 空间分配 中国
原文传递
近70年来中国历史时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主要进展 被引量:22
8
作者 何凡能 李美娇 杨帆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6,共12页
历史时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在历史时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并在近70年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从历史土地垦殖与林草地变迁过程、历史LUCC数量重... 历史时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在历史时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并在近70年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从历史土地垦殖与林草地变迁过程、历史LUCC数量重建和历史LUCC空间重建等3个方面,简要回顾了中国历史时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所取得的主要进展,阐述了其由定性、半定量研究走向"三定"(定时、定量、定位)研究的时代背景及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展望该领域未来研究的重点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时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研究进展 中国 近70年
原文传递
基于1:5万地形图的民国时期县域土地利用全要素重建——以江西省清江县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万智巍 邵海雁 +2 位作者 廖富强 贾玉连 蒋梅鑫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2-42,共11页
历史时期县域土地利用重建具有重要的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研究意义。利用民国时期1:5万军事地形图,基于ArcGIS 10.2平台可以全要素重建民国时期清江县土地利用格局。研究表明,在投影配准和误差控制的基础上,军事地形图可以用来进行各类地... 历史时期县域土地利用重建具有重要的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研究意义。利用民国时期1:5万军事地形图,基于ArcGIS 10.2平台可以全要素重建民国时期清江县土地利用格局。研究表明,在投影配准和误差控制的基础上,军事地形图可以用来进行各类地理要素的解译和重建。结果显示,民国时期清江县耕地面积为713.15 km^2,占县域总面积的55.5%;建设用地面积为34.64 km^2,占比为2.7%;水域、洲滩和林地面积为281.85 km^2,占比为22.0%;交通用地面积为5.7 km^2,占比为0.4%;荒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为248.66 km^2,占比为19.4%。在全要素重建的基础上,利用核密度、可达性等方法,对民国时期清江县城乡聚落、宗教场所和县域可达性等进行了案例分析,探讨了民国时期大比例尺军事地形图综合利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万地形图 历史土地利用 GIS空间分析 清江县
原文传递
氮素添加对内蒙古羊草草原净氮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46
10
作者 张璐 黄建辉 +1 位作者 白永飞 韩兴国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3-569,共7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天然草原氮素矿化对全球氮沉降背景和草原施肥管理模式的响应,从2000年起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羊草(Leymu schinensis)群落开展了长期的氮素添加实验,分别设置对照(N0),添加5gNH4NO3·m–2(N1.75)、30gNH4NO3·m–2(N... 为了更好地了解天然草原氮素矿化对全球氮沉降背景和草原施肥管理模式的响应,从2000年起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羊草(Leymu schinensis)群落开展了长期的氮素添加实验,分别设置对照(N0),添加5gNH4NO3·m–2(N1.75)、30gNH4NO3·m–2(N10.5)和80gNH4NO3·m–2(N28)4个氮素添加梯度。2002年,从相邻的同时进行施肥的两个生态系统类型,即1979年围封的样地A和1999年围封的样地B进行土壤取样,在最佳温度(25℃)和最适土壤湿度(即60%田间持水量)下进行5周的室内培养,并用阶段性淋溶方法研究了氮素添加对土壤氮矿化动态的影响。在A和B两个样地内,氮素添加都显著改变了土壤的累积氮矿化量。最高氮素处理N28对应于最低的累积氮矿化量,而低氮素处理N1.75使得累积氮矿化量达到最高。在N0和N1.75处理中,硝态氮的含量高于铵态氮;在N28处理中,却表现出相反的趋势。氮素添加显著降低了土壤的pH值,但累积氮矿化量与土壤pH值、有机碳和全氮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大多数氮素添加处理水平在样地A具有比样地B更高的土壤累积氮矿化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氮矿化 氮素添加 内蒙古羊草草原 土地利用历史
下载PDF
Effect of Land Use History on Methane Emission and Methanogenic Flora in Flooded Soils 被引量:3
11
作者 MINHANG CHENMEICI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1期73-80,共8页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thane emission were compared among six types of upland and paddy soils developed from different parent materials with distinct physics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fter planting rice. The fluxes 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thane emission were compared among six types of upland and paddy soils developed from different parent materials with distinct physics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fter planting rice. The fluxes of methane emission in submerged soils from the upland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from the paddy rice field. The flux of methane emission in the paddy soil developed from fluvo-aquic soil was the largest among all the types of soils. Planting of rice was helpful to emission of methane in soils. The amounts of various groups of methanogenic flora were conformed with the deferences among the fluxes of methane emission in various types of soils. Methane formation was observed in each type Of air-dried soils stored for a long time after addition of water and incubation at 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dried soil methane emission methanogenic flora methanogensis
下载PDF
Boundary Shift of Potential Suitable Agricultural Area in Farming-grazing Transitional Zone in Northeastern China under Background of Climate Change During 20th Century 被引量:3
12
作者 YE Yu FANG Xiuqi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3年第6期655-665,共11页
Climate change affected the agricultural expans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farming-grazing transitional patterns during historical periods.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possible range of the boundary shift of the potential su... Climate change affected the agricultural expans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farming-grazing transitional patterns during historical periods.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possible range of the boundary shift of the potential suitable agriculture area in the farming-grazing transitional zone in the northeastern China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Based on modem weather data, 1 km-resolution land cover data, historical climatic time series, and estimation by using similar historical climatic scenes, the following was concluded: 1) The climate conditions of suitable agriculture areas in the farming-grazing transitional zone in the northeastern China between 1971 and 2000 required an average annual temperature above 1℃ or ≥ 0℃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above 2500℃-2700℃, and annual precipitation above 350 mm. 2) The northern boundary of the potential suitable agriculture area during the relatively warmer period of 1890-1910 was approximately located at the position of the 1961-2000 area. The northern boundary shifted back to the south by 75 km on average during the colder period of the earlier 20th century, whereas during the modem warm period of the 1990s, the area shifted north by 100 km on average. 3)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boundaries of the suitable agricul^re area during the heaviest drought periods between 1920s and 1930s had shifted northeast by 250 km and 125 km, respectively, contrasting to the boundaries of 1951-2008. For the wettest period, that is, the 1890s to the 1910s, the shift of western and eastern boundaries was to the southwest by 125 km and 200 km,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1951-2008 period. This study serves as a reference for identifying a climatically sensitive area and planning future land use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study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cover changes farming-grazing transitional zone climate chang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下载PDF
Historical Sediment Record of ^(137)Cs, δ-HCH, and δ^(13)C Reflects the Impact of Land Use on Soil Erosion 被引量:1
13
作者 TANG Xiang-Yu ZHANG Xin-Bao +3 位作者 GUAN Zhuo LONG Yi TANG Qiang Lü Yu-Jua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4年第4期866-874,共9页
This paper reports the concentrations of 137Cs, hexaehlorocyclohexane (HCH), 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s (DDT) and its main degradation products, δ3C, and organic carbon in pond sediments (O-210 cm, section... This paper reports the concentrations of 137Cs, hexaehlorocyclohexane (HCH), 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s (DDT) and its main degradation products, δ3C, and organic carbon in pond sediments (O-210 cm, sectioned by 2-20 cm interval) and surface soils (the 0-3 cm horizon) collected in 2OlO from Chenjia catchment, which is located in Yanting county in the hilly central Sichuan of China. α-, β-, and γ-HCH, DDT, and DDD were not detected throughout the sediment profile. Trace concentrations of δ-HCH (0.89-29.31 ng g^-1) and p,p'- DDE (1.85-6.02 ng g^-1) were detected only in top 40 cm sediment. The 137Cs fallout peak in 1963 (corresponding to the 55-60 cm depth), the sedimentary signature left by the last year of HCH use in 1989 (an additional indicator at 20-25 cm), and the obvious original channel bed prior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ond in 1956 were used as temporal markers to estimate changes in average sedimentation rate between different periods due to changes in land use. Continuous, marked decrease in average sedimentation rate (i.e., 3.79, 1.35 and 1.07 cm year-1 in 1956-1963, 1963-1989, and 1989-2010, respectively) over time was observed, probably due to the reforestation, abandoning of steep sloping farmland for afforestation and natural re-vegetation (implementation of the Grain for Green Program), and the conversion of part of gently sloping farmlandterraces to orchard land since the 1980s, especially since the 1990s. This was corroborated by the observed decrease (more negative) in δ3C of sediment towards the surface, which indicates increased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eroded soil particles coming from slopes with increased tree cover in sediment source area. Combined use of 137Cs, δ-HCH, and δ3C record in sediments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a powerful approach to reconstruction of response in sedimentation rate to historical land use chan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sium-137 Hexaehlorocyclohexane(HCH) Sedimentation history Land use
下载PDF
ANALYSIS OF DRIVING FORCES ON THE CHANGE OF HISTORICAL FARMLAND USE IN SHANDONG PROVINCE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1644-1911)
14
作者 ZHANG Xue-in, GE Quan-heng, ZHENG Jing-un(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P. R. Chin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03年第3期207-215,共9页
How land-cover has been changed by human use over the last 300 years is oneof the five overarching questions guiding the Land-use/Cover Change (LUCC) Science/Research Plan.China has variety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pro... How land-cover has been changed by human use over the last 300 years is oneof the five overarching questions guiding the Land-use/Cover Change (LUCC) Science/Research Plan.China has variety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providing unique data superiority. So the characteristicsof farmland area in Shandong Province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1644-1911) are summarized firstly: 1)the rising trend of farmland area was striking; 2) farmland area had remarkable fluctuation; 3)farmland area per capita decreased dramatically; 4) wasteland reclamation index increased rapidly.Then, the driving forces of farmland area change are analyzed. It is concluded that natural andhuman factors are jointly influential. Among the driving forces, human dimensions are the mainfactors of farmland area change, which direct the general tendency of the changes mentioned above.And the natural factors influence the stability of farmland area as well. Variation of the naturalfactors would act as the major contributory factor to farmland area change during years or periodsof abrupt climatic changes, or during the intensive occurring periods of natural hazards. Besides,the passive aspects of human factors, such as war chaos also influenced the fluctuation of thefarmland area. This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it is feasible to study the land-use/cover change byChinese historical literatures, which has huge potential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picture of thegrowing dominance of human land-use and land-cover patterns that can be used in many global changeresearch proj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RMLAND driving forces shandong province qing dynasty
下载PDF
10-18世纪美国大陆土地垦殖数据集的研发
15
作者 赵彩杉 何凡能 +1 位作者 杨帆 王亚非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 CSCD 2022年第2期298-308,470-480,共22页
区域历史LUCC重建既可为气候与生态等效应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也是充实和完善全球数据集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今美国大陆为研究区,基于历史文献、前人研究成果,确定了以农业为主的印第安人数量、印第安人人均耕地面积、非印第安人... 区域历史LUCC重建既可为气候与生态等效应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也是充实和完善全球数据集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今美国大陆为研究区,基于历史文献、前人研究成果,确定了以农业为主的印第安人数量、印第安人人均耕地面积、非印第安人数量及各殖民地人均耕地面积,重建了10-18世纪美国大陆各区域耕地数量,并通过构建宜垦性评估模型和耕地分配模型,再现10-18世纪美国大陆耕地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美国大陆耕地数量呈波动性增长态势,由1000年的1.71×10^(3)km^(2)增长至1780年的4.74×10^(4)km^(2),可分为缓慢增长期(1000-1500年)、缓慢减小期(1500-1700年)、快速增加期(1700-1780年);(2)印第安时期的耕地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和东部与平原相邻处。在殖民时期,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土地利用 土地垦殖 美国大陆 10-18世纪
原文传递
元代前期省域耕地面积重建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美娇 何凡能 +1 位作者 杨帆 李士成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32-842,共11页
基于历史文献资料重建区域历史时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深入研究区域生态环境效应、充实全球历史土地利用数据集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元代(1271—1368年)屯田与屯户、垦田与户口等册载数据及相关史料的梳理与分析,提出了... 基于历史文献资料重建区域历史时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深入研究区域生态环境效应、充实全球历史土地利用数据集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元代(1271—1368年)屯田与屯户、垦田与户口等册载数据及相关史料的梳理与分析,提出了户均屯田数与户均垦田数的转换关系,构建了元代省域耕地面积估算方法,重建了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研究区省域耕地面积。结果表明:①元代户均屯田数和户均垦田数均具有明显北高南低的特征,这种区域差异性是南北方地区自然条件和种植制度等差异的客观反映,而地域一致性则是户均屯田数配拨以该地户均垦田数为参照的具体表征。②在省域尺度上,户均屯田数与户均垦田数存有一定偏差,其南北方地区的修订系数分别为1.23和0.65。③元代至元二十七年研究区耕地总量为535.4×106今亩,垦殖率为6.8%,人均耕地面积为6.7今亩;其中,境内北方地区耕地面积约占57.8%,垦殖率为6.6%,人均耕地面积为15.6今亩;南方地区约占42.2%,垦殖率为7.1%,人均耕地面积为4.1今亩。④黄河中下游的腹里地区、淮河流域的河南行省、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浙、江西及湖广行省和西南地区的云南行省是元代至元年间耕地的主要分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耕地 面积估算 历史文献 元代
原文传递
明代省域耕地数量重建及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美娇 何凡能 +1 位作者 杨帆 赵亮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47-460,共14页
基于明代册载田亩、屯田和人口数据,以及相关赋役制度和土地制度等史料,考察了明代册载田亩和屯田数据的合理性,辨识了导致明代册载数据失实的主要因素,重建了明代典型时点省域耕地面积。结果表明:①册籍讹误、官民田和卫所屯田的分类... 基于明代册载田亩、屯田和人口数据,以及相关赋役制度和土地制度等史料,考察了明代册载田亩和屯田数据的合理性,辨识了导致明代册载数据失实的主要因素,重建了明代典型时点省域耕地面积。结果表明:①册籍讹误、官民田和卫所屯田的分类统计及山、塘、湖、荡等非耕地的登册起科,是导致洪武和万历年间册载数据失实的主要原因。②洪武年间河南和湖广册载田亩数据人均耕地面积畸高,其原因为"册籍讹误",订正后的数值分别为41万今亩和18万今亩;该时期研究区阙载的屯田总额约为5620万今亩。③非耕地的登册起科主要出现在南方地区,且洪武和万历年间浙江、南直隶、江西、湖广等省的册载田土数据中非耕地占比分别为24.7%、23.3%、4.4%、3.7%和28.9%、16.2%、19.2%、11.6%。④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至万历十一年(1583年),研究区耕地总量由49 550万今亩增至75 430万今亩;省域土地垦殖变化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河南和山东两省垦殖率增量超过15个百分点,湖广和四川超过3个百分点,而其余各省增量低于1个百分点。区域历史时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数据重建,不仅是区域生态环境效应模拟的客观需求,也可为充实和完善全球数据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 耕地面积重建 历史文献 明代
原文传递
清代晚期中国城市用地规模重建与城市体系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万智巍 连丽聪 +4 位作者 徐梦兰 鄢梦瑶 胡水莲 吕俊捷 蒋梅鑫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8-74,共7页
定量重建近百年来中国城市用地规模数据集是历史LUCC的重要内容,基于新挖掘的晚清和民国时期利用现代测绘技术完成的军事地形图资料,格网化重建和测度了中国传统农区17个省区1910s城市用地规模和城市体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范围内... 定量重建近百年来中国城市用地规模数据集是历史LUCC的重要内容,基于新挖掘的晚清和民国时期利用现代测绘技术完成的军事地形图资料,格网化重建和测度了中国传统农区17个省区1910s城市用地规模和城市体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范围内县级以上城市用地规模总和为1812. 149km^2,平均值为1.215km^2,变异系数为2. 338。城市用地规模最大的直隶为236. 054km^2,最小的广西为43. 003km^2。全部1022个格网中共计745个有城市用地,其中最大值为65. 236km^2、最小值为0. 068km^2。城市规模分布呈现北部高、南部低,东部高、西部低的特点,无城市分布的格网主要集中在川西和云南西部。总体的城市体系分形维数q=0. 729,R^2=0. 882,具有较好的分形结构特征。热点分析显示,共有6个城市聚集区超过了90%置信度水平,其中三个一级聚集区为京津地区、直隶南部和鲁豫交界区、苏浙皖地区;三个二级集聚区为关中平原、成都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全部省区的城市体系可以分为三类:广西、山东、湖北、福建、湖南、江西、云南、安徽、浙江、山西为第一类,河南、四川、陕西、广东、贵州为第二类,直隶和江苏为第三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晚期 中国传统农区 军事地形图 城市用地规模 历史土地利用
原文传递
清末民国时期新疆玛纳斯河流域耕地格局重建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莉 刘建杰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28-1437,共10页
典型地区历史时期高分辨率土地利用变化重建对研究过去全球环境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干旱区典型的玛纳斯河流域,在整理历史耕地记载的基础上,订正了1909年和1944年两个时间断面上的流域耕地面积,并通过选取河流渠道等影响... 典型地区历史时期高分辨率土地利用变化重建对研究过去全球环境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干旱区典型的玛纳斯河流域,在整理历史耕地记载的基础上,订正了1909年和1944年两个时间断面上的流域耕地面积,并通过选取河流渠道等影响因子建立了土地宜垦性模型、网格化分配模型,重建了1909年和1944年玛纳斯河流域1 km×1 km耕地网格化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显示:①1909年和1944年玛纳斯河流域耕地面积分别约为140.5 km^2和241.7 km^2,年均增长2.9 km^2,清末民国时期耕地面积增长迅速;②北部沙漠区和南部山区均受到开发限制,无法开垦,耕地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平原的河渠两岸,玛纳斯河中游地势平坦、渠道众多,耕地分布比较集中;③从垦殖强度分析,玛纳斯河流域1909年平均垦殖率仅有0.2%,最高垦殖率为6.4%,1944年平均垦殖率为0.4%,最高垦殖率为11.0%,因此,清末民国时期流域内开发程度较低;④通过对HYDE3.2中1910年和1940年耕地数据的比较,HYDE3.2在玛纳斯河流域的数据明显偏高。本文重建的两个时间断面上的玛纳斯河流域耕地网格化数据集,进一步修正了全球变化数据集的区域精度,可为深入研究干旱区乃至全球环境变化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土地利用 耕地分布格局 网格化重建 玛纳斯河流域 清末民国时期
原文传递
Accuracy assessment of approaches to spatially explicit re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cropland in Songnen Plain,Northeast China 被引量:1
20
作者 姜蓝齐 张丽娟 +1 位作者 臧淑英 张学珍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6年第2期219-229,共11页
To understand historical human-induced land use/cover change (LUCC) and its climatic effects, it is essential to reconstruct historical land use/cover changes with explicit spatial information. In this study, based ... To understand historical human-induced land use/cover change (LUCC) and its climatic effects, it is essential to reconstruct historical land use/cover changes with explicit spatial information. In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historically documented cropland area at county level, we reconstructed the spatially explicit cropland distribution at a cell size of 1 km × 1 km for the Songnen Plai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1908 AD). The reconstructions were carried out using two methods. One method (hereafter, referred to as method 1) allocated the cropland to cells ordered from a high agricultural suitability index (ASI) to a low ASI, but they were all within the domain of potential cropland area. The potential cropland area was created by excluding natural woodland, swamp, water bodies, and mountains from the study area. The other method (hereafter, method II) allocated the cropland to cells in the order from high ASI to low ASI within the domain of cropland area in 1959. This method was based on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cropland area domain in 1959 resulted from enlargement of the cropland area domain in 1908. We then compared these two reconstructions. We found that the crop- land distributions reconstructed by the two methods exhibit a similar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 tern. Both reconstructions show that the cropland was mostly found in the southern and eastern parts of the Songnen Plain. The two reconstructions matched each other for about 68% of the total cropland area. By spatially comparing the unmatched cropland cells of the two reconstructions with the settlements for each county, we found that unmatched cropland cells from method I are closer to settlements than those from method I1. This finding suggests that reconstruction using method I may have less bias than reconstruction with method I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arison of methods cropland cover late Qing Dynasty Songnen Plain Northeast Chin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