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某些历史地貌学问题的刍议 被引量:3
1
作者 曾昭璇 《地理研究》 1983年第2期12-19,共8页
本文提出历史地貌学是地貌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人类历史时期地貌的变迁。它在理论上能对地貌学上一些基本理论给予证实或提供重要依据;在生产上能按历史演变过程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为有关建设部门参考。并举珠江三角洲水道及... 本文提出历史地貌学是地貌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人类历史时期地貌的变迁。它在理论上能对地貌学上一些基本理论给予证实或提供重要依据;在生产上能按历史演变过程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为有关建设部门参考。并举珠江三角洲水道及黄河下游的整治意见为例。说明历史地貌学能对生产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貌学 西江 黄河 地貌学研究 古河道 地貌 平原 三角洲 济水 河床
下载PDF
中国历史地貌学开创者张修桂先生学术贡献述评
2
作者 韩昭庆 《历史地理研究》 CSSCI 2022年第3期132-142,156,157,共13页
张修桂先生是中国历史地貌学的开创者和中国历史自然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以现代地貌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多源数据,辅以实地考察,深入解读有关环境变迁的历史文献,为历史地貌学创建了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式与话语体系。他对... 张修桂先生是中国历史地貌学的开创者和中国历史自然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以现代地貌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多源数据,辅以实地考察,深入解读有关环境变迁的历史文献,为历史地貌学创建了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式与话语体系。他对长江中下游河床地貌演变的研究,自成一体,兼具中国特色,其成果堪称中国历史地貌学的扛鼎之作。有关海河形成、黄河下游变迁、长江中下游湖泊演变及上海成陆的研究在谭其骧先生的基础上,又提出诸多见解。这些研究贯穿古今,促进并深化了我国历史地貌学的发展,是现代地理学与历史地理学的有机结合的典范,也是历史地理学科经世致用的具体体现。他还参与我国现存最早最精美汉代地图的复原和研究,为古地图的拼复提供了关键论证,确保了对该图最大限度的正确复原。他关于古地图的研究和应用亦为地图内史与外史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修桂 历史地貌学 历史自然地理 古地图研究
下载PDF
从历史地貌学看广州城发展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曾昭璇 《历史地理》 1986年第1期28-41,共14页
本文试图以历史地貌学的观点,论证广州城发展的各种因素,并对广州城地点的选择和近三千年不衰的原因,进行研究。广州是个热带城市,理由可从下面各个自然条件去论证。从气候上和天文位置上,广州正好在回归线以南,即气候五带中的热带地方... 本文试图以历史地貌学的观点,论证广州城发展的各种因素,并对广州城地点的选择和近三千年不衰的原因,进行研究。广州是个热带城市,理由可从下面各个自然条件去论证。从气候上和天文位置上,广州正好在回归线以南,即气候五带中的热带地方。年中太阳在夏至前后是正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貌学 回归线 热带 太阳 广州 气候 论证
下载PDF
浅谈地貌筛分与复原——李四光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4
作者 张珂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9年第5期889-898,共10页
李四光的学术体系博大精深,科学思路独树一帜,研究方法系统全面,十分值得传承和创新。其亮点之一就是构造筛分。构造筛分指的是把各不同时期形成的构造从复合构造中按先后顺序分离出来。该思路在复杂构造区研究显得更为重要。构造筛分... 李四光的学术体系博大精深,科学思路独树一帜,研究方法系统全面,十分值得传承和创新。其亮点之一就是构造筛分。构造筛分指的是把各不同时期形成的构造从复合构造中按先后顺序分离出来。该思路在复杂构造区研究显得更为重要。构造筛分的思想在地貌学研究中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地貌学是一门四维科学,它不仅要从三维空间的角度去研究地貌的点、线、面、体等四要素,而且还要从时间的角度,研究地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论文以地貌学时间维作主线,以华南沿海地区宏观地貌(水系、夷平面、晚中生代花岗岩穹窿山、晚白垩世—古近纪红层盆地、晚第四纪盆地等)为例,通过对新老嵌合的复合地貌以及地貌形成的内、外动力作用的筛分,恢复不同阶段地形原貌并发展历史,探讨地貌发展规律、机理和大地构造背景。研究表明,尽管华南沿海地貌类型繁多,新老嵌合,成因复杂,但却显示了一幅和谐统一的图像,显示了筛分思路在地貌学研究的指导意义。文章最后讨论地貌学时间维研究以及科学理论的传承与创新等哲学问题,指出,纪念李四光,更重要的是传承他思想方法和科学方法的精髓,而不拘泥于个别问题,从而促进在中国学者原始创新的道路上大步向前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四光 构造筛分 地貌筛分 时间维 历史地貌学
下载PDF
宋代顺德南雄珠玑巷迁民考 被引量:1
5
作者 曾宪珊 《岭南文史》 1994年第4期27-31,共5页
宋代顺德南雄珠玑巷迁民考曾宪珊(一)前言现广东顺德市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区,但在宋代该市是靠近南海地方,当时三角洲还未扩展达中山石岐一带,顺德仍属南海县地部,距离香山(中山)仍有浅海相隔,故由东莞去香山还比南海去香山... 宋代顺德南雄珠玑巷迁民考曾宪珊(一)前言现广东顺德市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区,但在宋代该市是靠近南海地方,当时三角洲还未扩展达中山石岐一带,顺德仍属南海县地部,距离香山(中山)仍有浅海相隔,故由东莞去香山还比南海去香山方便.因水道畅顺之故。宋初香山镇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玑巷 珠江三角 珠矾 广东省佛山市 南海 历史地貌学 宋末 古地名 龙江 难民
原文传递
地理学史和人物传
6
《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 2008年第1期2-2,共1页
关键词 地理学史 人物传 方志学 岩石地貌学 曾昭璇 历史地理 地理科学 人类地理学 地理研究 历史地貌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