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叙述中历史学家的主观性与个人情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盛亚军 《皖西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113-118,共6页
历史叙述是指历史学家按照如实叙述的原则,写作历史著作的过程。无论是秉笔直书的原则,还是对史料的选择与甄别,历史叙述都是一项历史学家主观参与的实践活动。历史叙述中存在着历史学家个人的情感,反映了历史学家对历史人物的赞扬与批... 历史叙述是指历史学家按照如实叙述的原则,写作历史著作的过程。无论是秉笔直书的原则,还是对史料的选择与甄别,历史叙述都是一项历史学家主观参与的实践活动。历史叙述中存在着历史学家个人的情感,反映了历史学家对历史人物的赞扬与批判,蕴含了历史学家个人的价值判断原则。历史学家在历史叙述中的主观性与个人情感,将影响主体对史料的选择,甚至影响所述史实的正误。历史学家通过历史叙述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来传递个人的主观情感,进而教育与引导读者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叙述 历史学家 主观 个人情感 史实 读者接受
下载PDF
伽达默尔的诠释学方法与康德的认识论:主观性与客观性之间的平衡
2
作者 朱云丹 《哲学进展》 2024年第8期1872-1878,共7页
本论文旨在探讨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的诠释学方法与康德的认识论之间的关系,特别关注主观性与客观性之间的平衡。伽达默尔的诠释学方法强调对历史性意识和理解的重视,而康德的认识论则关注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关系。通过比较两者的观点,本... 本论文旨在探讨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的诠释学方法与康德的认识论之间的关系,特别关注主观性与客观性之间的平衡。伽达默尔的诠释学方法强调对历史性意识和理解的重视,而康德的认识论则关注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关系。通过比较两者的观点,本文试图深入理解伽达默尔如何在诠释学方法中处理主观性和客观性之间的平衡,以及与康德认识论的异同点,并探讨它们在伦理维度上的意义。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ermeneutic approach of German philosopher Gadamer and Kant’s epistemology,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balance between subjectivity and objectivity. Gadamer’s hermeneutic approach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and understanding, while Kant’s epistemology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ivity and objectivity. By comparing the perspectives of both,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how Gadamer balances subjectivity and objectivity in his hermeneutic approach, as well a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with Kant’s epistemology, and explores their ethical signific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诠释学方法 认识论 主观 客观性 历史意识
下载PDF
历史认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被引量:5
3
作者 张三萍 《湖北社会科学》 2004年第8期79-81,共3页
历史认识既具有主观性也具有客观性,历史认识的主观性并没有消解其客观性,历史认识主观性是获得客观的历史认识的重要条件。历史认识具有主观性,但主观性并不等于主观随意性;历史认识的主观性,尤其是认识主体的形上观念并不一定会消融... 历史认识既具有主观性也具有客观性,历史认识的主观性并没有消解其客观性,历史认识主观性是获得客观的历史认识的重要条件。历史认识具有主观性,但主观性并不等于主观随意性;历史认识的主观性,尤其是认识主体的形上观念并不一定会消融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历史认识主体的主观性是从事历史认识活动的先决条件,客观的历史认识只有在正确的观念的指导下才能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认识 主观 客观性 认识主体 历史哲学
下载PDF
论历史学家“编撰”历史
4
作者 黄金娟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8年第6期7-9,共3页
历史,是由历史学家"编撰"出来的历史。"以史家为中心"的史学理念代替"以事实为中心"的史学思想,历史学家在历史活动中的主体和能动作用得到加强。本文试以历史学家为基点,阐述其源流,并从三类不同主体、... 历史,是由历史学家"编撰"出来的历史。"以史家为中心"的史学理念代替"以事实为中心"的史学思想,历史学家在历史活动中的主体和能动作用得到加强。本文试以历史学家为基点,阐述其源流,并从三类不同主体、自由发挥的空间,对其主观因素进行论述,分析作为历史学家编撰历史的标准以及对其本身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家 主观 标准
下载PDF
论历史认识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关系 被引量:7
5
作者 马雪萍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26-33,共8页
一、历史认识的客观性与相对性历史认识是以过去的事件为对象的,对于过去了的事件,历史家当然不能直接观察。因为这些事件与历史家处在不同的时间段落中,所以,历史认识论或方法论的特点表现为:关于过去的客观知识只能通过研究者的主观... 一、历史认识的客观性与相对性历史认识是以过去的事件为对象的,对于过去了的事件,历史家当然不能直接观察。因为这些事件与历史家处在不同的时间段落中,所以,历史认识论或方法论的特点表现为:关于过去的客观知识只能通过研究者的主观经验来获得。这表明了历史认识的结果对认识主体有很大程度的依赖性。但是,可否由此推得:历史陈述只依赖于历史家的主观性而缺乏历史的客观性呢?我们的观点是:由于历史科学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性 主观 相对主义 主观因素 认识主体 历史事实 方法论 历史 相对 客观知识
下载PDF
马克斯·韦伯论历史研究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6
作者 曾金花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111-116,共6页
《社会科学方法论文集》是马克斯·韦伯方法论文章的汇编,集合了韦伯对历史研究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阐述。韦伯认为历史研究虽然在研究对象的选择和价值理解等方面具有主观性,但承认历史研究的主观性并非否认历史研究的客观性或科学... 《社会科学方法论文集》是马克斯·韦伯方法论文章的汇编,集合了韦伯对历史研究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阐述。韦伯认为历史研究虽然在研究对象的选择和价值理解等方面具有主观性,但承认历史研究的主观性并非否认历史研究的客观性或科学性。历史因果解释的"客观可能性"范畴与自然科学研究程序具有相似性,只是历史研究的客观性检验标准与自然科学不同,应该厘清科学的历史研究应该或可以具有哪些存在模式,以及假设、抽象、概念、规则等手段在历史研究中存在的合理性。这些不仅为其理解、理想类型和比较等社会学方法提供了思想基础,对于历史学科中"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理解与践行也不无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斯·韦伯 历史研究 主观 客观性
下载PDF
关于历史的客观性问题
7
作者 阿特金森 郭澍 闵龙昌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110-116,共7页
围绕历史的客观性这一问题纷争不断、纠缠不清。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是,历史陈述是否能有意义,并且是否常常是真的。梅兰德和戈德斯坦曾断言,可能存在根本无法理解的往事,而某些历史陈述由于提到了它们却能够闻名于世。这一断言反映出他... 围绕历史的客观性这一问题纷争不断、纠缠不清。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是,历史陈述是否能有意义,并且是否常常是真的。梅兰德和戈德斯坦曾断言,可能存在根本无法理解的往事,而某些历史陈述由于提到了它们却能够闻名于世。这一断言反映出他们内心的焦虑。然而,即使大家都认为关于那一类往事的陈述能够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客观性 历史学家 问题 怀疑论 历史陈述 描述陈述 参照物 哲学传统 术语 心理学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史学客观性问题 被引量:3
8
作者 肖雄 《湖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84-187,共4页
兴起于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后现代主义,强烈冲击了现代历史学,尤其是对历史学的客观性全面质疑,认为史学就是如同文学式的一种虚构。然而,其质疑并不能真正否定历史学本身的客观性。历史研究应当把握好其主观性与客观性之间的合理度,这是... 兴起于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后现代主义,强烈冲击了现代历史学,尤其是对历史学的客观性全面质疑,认为史学就是如同文学式的一种虚构。然而,其质疑并不能真正否定历史学本身的客观性。历史研究应当把握好其主观性与客观性之间的合理度,这是历史学应对后现代主义冲击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历史学 客观性 主观 合理度
下载PDF
论口述史的主观性
9
作者 熊卫民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9-42,共4页
口述史带有主观性、个人性,是常情、常态,不但不能算坏事,还会带来不少好处。事实上,随着录音、录像技术的革命性发展,我们已在不知不觉间进入了公众历史的时代。在这个新时代,记录历史变得非常方便,历史研究的史料得到极大拓展,历史研... 口述史带有主观性、个人性,是常情、常态,不但不能算坏事,还会带来不少好处。事实上,随着录音、录像技术的革命性发展,我们已在不知不觉间进入了公众历史的时代。在这个新时代,记录历史变得非常方便,历史研究的史料得到极大拓展,历史研究的主题和历史研究的客体、主体也都在发生显著变化,而口述史正是开展公众历史工作的主要方法。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剔除口述史的主观性、个人性,而是把它们利用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历史 公众历史 主观 客观性 个人
下载PDF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性问题提纲
10
作者 方频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6-8,共3页
1社会规律是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矛盾运动的规律,我们似乎可以合乎逻辑地推出社会规律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的结论。但是,这就过于简单化了。形式逻辑在人们寻求真理的过程中,其作用虽然不可忽视,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不宜... 1社会规律是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矛盾运动的规律,我们似乎可以合乎逻辑地推出社会规律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的结论。但是,这就过于简单化了。形式逻辑在人们寻求真理的过程中,其作用虽然不可忽视,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不宜笼统地说社会规律是否具有客观性或主观性,或者兼而有之。应该作具体地、深入地分析。要弄清楚,说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或主观性,或者兼而有之,各是在什么条件下、什么范围内、什么意义上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规律 客观性 主观 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 普遍规律 历史活动 必然 形式逻辑 意志
下载PDF
历史学科材料题的答题技巧例谈
11
作者 王拥虹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2006年第4期23-25,共3页
如今,历史学科考试形式有了变化,摈弃了“死”题目(即客观性试题),增加了主观性试题如材料解析题、改错题等。
关键词 历史学 答题技巧 材料题 客观性试题 材料解析题 主观试题 考试形式 “死”
下载PDF
史学主体与历史认识 被引量:2
12
作者 冷岫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33-137,142,共6页
本文从历史哲学的角度提出,史学主体的求真审美感知是联结史学主体与史实之间的桥梁,而在求真审美感知过程中起重大作用的是史学主体的认知结构和心理格局。本文认为,求真审美感知是史学主体历史认识的生长点。此外,本文还从历史本体论... 本文从历史哲学的角度提出,史学主体的求真审美感知是联结史学主体与史实之间的桥梁,而在求真审美感知过程中起重大作用的是史学主体的认知结构和心理格局。本文认为,求真审美感知是史学主体历史认识的生长点。此外,本文还从历史本体论和认识论两个方面分析了史学主体对历史认识的制约而形成的历史认识的软化与硬化特征,并通过对传统史学研究中的两种认识倾向的剖析,提出历史认识是史学主体主观性与史实客观性辩证统一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主体 历史认识 史学研究 主观 审美感知 客观史实 求真 客观性 客观真理 历史规律
下载PDF
论历史规律形成的客观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捷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0-55,共6页
论历史规律形成的客观机制马捷莎揭示历史过程与自然过程有相似之处,即具有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规律,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伟大功绩。但是,这里有一个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也是唯物史观的难点),即历史规律形成的客观机制是什... 论历史规律形成的客观机制马捷莎揭示历史过程与自然过程有相似之处,即具有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规律,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伟大功绩。但是,这里有一个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也是唯物史观的难点),即历史规律形成的客观机制是什么。众所周知,历史过程与自然过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规律 人类活动 历史活动 唯物史观 自然规律 客观性 历史主体 客观规律 主观 社会规律
下载PDF
关于历史事实两面性的思考——《历史是什么?》书评
14
作者 张倩 谢佾梦 曹宇 《神州》 2011年第09X期24-25,共2页
读完这本书后,深深体会到作者的责任之心,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治学严谨,对史学的性质以及未来发展道路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中肯的建议。本文简介了本书六章的主要内容,从历史事实本身、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两方面集中论述了历史事实两... 读完这本书后,深深体会到作者的责任之心,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治学严谨,对史学的性质以及未来发展道路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中肯的建议。本文简介了本书六章的主要内容,从历史事实本身、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两方面集中论述了历史事实两面性的问题。历史事实的两面性即是历史事实主客观性,它的提出主要目的在于使人们在倡导恢复历史本来面目、注重历史学家的事实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一下历史事实的客观存在与人文精神。在追求真理的同时,始.终记住追求真理的最初目的,不要走入极端,为满足虚荣而导致扭曲事实、本末倒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事实主观 历史事实的客观性 历史学家的事实
下载PDF
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论海登·怀特的历史哲学之维度 被引量:3
15
作者 白春苏 《西部学刊》 2014年第6期9-12,21,共5页
海登·怀特将历史文本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历史与文学之间的深层联系。然而这样一种叙事主义历史哲学却遭到了一些历史学家的批判,他们认为怀特消解了历史的真实性,使历史研究虚无化。本文在分析怀特对历史客观性与历史学家主观性... 海登·怀特将历史文本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历史与文学之间的深层联系。然而这样一种叙事主义历史哲学却遭到了一些历史学家的批判,他们认为怀特消解了历史的真实性,使历史研究虚无化。本文在分析怀特对历史客观性与历史学家主观性、历史事件与历史事实以及历史书写与文学虚构的理解基础上,驳斥了这些批判,认为怀特的史学理论是以史实为基础,自有其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登·怀特 历史的真实 虚构 历史客观性与历史学家主观性
下载PDF
心理学的历史编纂学:后现代主义的挑战 被引量:7
16
作者 叶浩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6-632,共7页
后现代主义思潮深刻影响了心理学史的研究与写作。传统的心理学历史编纂学接受真理的符合论,认为心理学的发展史是一维的和历时的。它习惯于在心理学的发展史中寻找某些"中心"或"标志",并假定了不同的国家和民族、... 后现代主义思潮深刻影响了心理学史的研究与写作。传统的心理学历史编纂学接受真理的符合论,认为心理学的发展史是一维的和历时的。它习惯于在心理学的发展史中寻找某些"中心"或"标志",并假定了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心理学所面对的是同一主题。但是后现代主义的心理学历史编纂学强调了历史的社会建构特性,认为心理学史叙述的并非一种"客观实在",而是史学家的一种话语建构。后现代主义的心理学历史编纂学使得心理学史家更明确的意识到历史知识的主观性,有助于心理学史家认识历史研究中的价值和意识形态问题,正视文化视角造成的认识差异,因而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编纂学 心理学史 后现代主义 客观性 主观
下载PDF
历史哲学中的后现代主义趋势 被引量:7
17
作者 韩震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5-17,共3页
发轫于 2 0世纪 6 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的文艺、哲学、美学、社会学、语言学、历史学、心理学等众多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一股思潮。传入我国后 ,亦在诸多学科领域引起不小的反响 ,历史学当然也不例外。如何看待这一思潮及其对我国... 发轫于 2 0世纪 6 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的文艺、哲学、美学、社会学、语言学、历史学、心理学等众多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一股思潮。传入我国后 ,亦在诸多学科领域引起不小的反响 ,历史学当然也不例外。如何看待这一思潮及其对我国史学研究的影响 ,已经引起史学界的普遍关注。为此 ,本刊特邀请有关学者就这一问题从不同角度予以探讨。在本组文章中 ,赞成者、反对者、困惑者均有之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代表了我国史学界对后现代思潮的几种主要态度 ,希望本组文章的刊发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所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哲学 后现代主义 啊发展趋势 元叙述结构 历史连续 主观原则 客观性原则
下载PDF
浅论主观性历史试题答案的客观性
18
作者 冯一下 《中学历史教学》 2011年第1期116-118,共3页
就题型而言.近年我国高考历史试题实际上只有单项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三种(类),而且逐步材料化的问答题与材料解析题有明显的合流趋势。历史命题专家和广大师生一般将选择题归属于客观性试题.而将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归属于... 就题型而言.近年我国高考历史试题实际上只有单项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三种(类),而且逐步材料化的问答题与材料解析题有明显的合流趋势。历史命题专家和广大师生一般将选择题归属于客观性试题.而将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归属于主观性试题。其理由是.选择题的答案是唯一的客观的,而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的答案则有很强的主观性.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法,而且都可能是正确或基本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历史试题 主观试题 客观性试题 试题答案 材料解析题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命题专家
原文传递
历史主义对狄尔泰的影响
19
作者 孙玉良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2-165,188,共5页
历史主义是狄尔泰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自维柯之后,特别是由于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双重压力,包括历史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如何保证历史知识的真理性,或者说如何使得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能够像自... 历史主义是狄尔泰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自维柯之后,特别是由于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双重压力,包括历史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如何保证历史知识的真理性,或者说如何使得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能够像自然科学的知识那样具有普遍有效性,成为众多思想家思考的重大问题。历史主义在这方面的努力尤为引人注目。但从一开始历史主义就无法摆脱这样一个矛盾,即历史实在的客观性和对于这种实在理解的主观性之间的矛盾。狄尔泰正是在历史主义的理论基础上致力于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合法性寻求辩护,从而最终建构起了他的"历史解释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义 人文社会科学 合法 历史实在的客观性 历史理解的主观 历史解释学
下载PDF
新时期历史认识客观性研究及其反思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祥森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3-102,共20页
根据传统的知识论,历史认识性质的基本规定是客观性或客观的真理性。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历史学界关于历史认识客观性问题的研究,对于"历史认识客观性的内涵是什么?"的回答,或认为是符合性,或认为是真实性,或认为是平等性。客... 根据传统的知识论,历史认识性质的基本规定是客观性或客观的真理性。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历史学界关于历史认识客观性问题的研究,对于"历史认识客观性的内涵是什么?"的回答,或认为是符合性,或认为是真实性,或认为是平等性。客观性究竟是历史认识性质的基本规定,还是历史学的基本原则,学者们的认识极为不同。歧见最大的是如何看待历史认识活动过程中主观性或主观因素的作用以及它与客观性的关系。新时期关于历史认识客观性问题的讨论,其根本性缺陷在于:迷信自然科学认识的客观性,混淆"历史认识的客观性"与"历史认识作用的客观性"两个内涵与性质不同的问题。从历史认识论科学(认识论历史哲学)的健康发展来说,应该用"历史认识现实性"取代"历史认识客观性"范畴,并在此前提下去深入探讨"历史认识现实性"在不同类别或不同表现形态的历史认识中具体的现实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认识 客观性(客观真理) 主观 现实(此岸) 实证历史学维度 哲学维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